第三章 父母的人格成长 父母期待:用得好是鼓励,用不好是压力
一个女孩同我倾诉她在情感上的困扰。
女孩和她的男朋友经常吵架,而争吵的起因大都是由于男朋友对自己和他人都非常挑剔,无法忍受不完美。男孩的家境优越,父母关系和谐、通情达理,不管是父母还是两个姐姐都对他疼爱有加,他自己也非常孝敬父母,看上去家庭氛围和谐融洽。这就有点奇怪了,这样和谐的家庭环境怎么会导致男孩有着完美型人格特质呢?
随着我与女孩进一步地交流,我逐渐发现在男孩看似和谐的家庭环境下,可能隐藏着不和谐,即父母隐性的高期待——男孩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他的出生饱含着家人的万般期待,得到了父母和姐姐的万千宠爱,却也承受着隐含期待的桎梏。男孩在周围环境殷切的期待下,逐渐变成一个具有完美型特质的人,这种重压,导致他中学时曾有过两年的抑郁症病史,而现在虽然看上去已经治愈了抑郁症,但是男孩追求完美的特质却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期待,尤其是隐含的期待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父母的期待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用得不好,则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隐性压力,给孩子造成困扰。
我们都有一些共通的渴望,比如被看到、被理解、被喜爱等等,期待往往包含着积极的信号,自然也能激发人的动力。积极的期待本身,常常包含着父母对孩子最美好的祝福,如果父母能将自己的期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父母的高期待,在父母的过高期待中,孩子会产生一种感觉——“我不管怎么做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在巨大的压力下产生绝望。
2018年,有一则火爆全网的新闻——《妈妈,我去天堂了,这里太累了》,新闻中的父母一直对女儿怀着极高的期待,在女儿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嫌弃女儿笨,让女儿吃大量的健脑补品,使得女儿刚上四年级就初潮发育。在女儿上学的时候,父母各种方法帮助(胁迫)女儿好好学习,最终“费劲心力”将女儿送进了知名高等学府。女儿毕业后,本以为终于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了,然而,父母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再次想方设法将她送进了大连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这份工作看起来前途似锦,但无法胜任工作的女儿却在这个环境中痛苦绝望。最终,女儿给妈妈留下了一封简短的邮件之后,毫不犹豫地从21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邮件里只有短短的几句话:
爸爸妈妈,我一直希望可以成为你们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可是,我始终成不了那种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别人的优秀都是用来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许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类,不聪明,但活得很快乐。
在这则新闻中,女儿最终活出了自己——用结束生命(自毁)的方式,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意愿。但是这个“做自己”的代价,实在太过惨重。
高期待,常常是父母自恋的延伸,这类期待包含的意思是:我希望你能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不管是聪明、乖巧、努力,还是其他美好的品质,都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是这些期望,是父母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还是父母相信孩子本来就具备的品质?这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异。
当父母对孩子怀着“自恋式”的期待时,往往意味着,父母总觉得孩子还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所以这种期望常常包含着浓浓的否定意味。其结果是,父母在潜意识中,悲观地认为孩子不行,而且会选择性地关注孩子的“不行”,并每每在这种时候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
可以说,这种自恋式的期待,往往是家长的自我投射,在潜意识里,他们把自己想拥有却没有实现的内容,投射到对孩子的期望上。这样的家长,一般会使用批评的方式逼迫孩子,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即使孩子实现了外在评价体系内的所谓成功,但是其内核的自卑也无法消除。
除此之外,父母因为自己的高期待,往往会在与孩子的相处时边界不清,为了实现自己对孩子的高期待,往往会对孩子进行控制。
在生活中,父母常常不自知地用自己的期待对孩子施加着行为上的控制。比如,孩子正准备吃苹果,妈妈内心期待孩子会先让她咬一口,以表示孩子对她的感恩、亲密,但是孩子没有这样做。这时,妈妈内心很失望,虽然她并没有明确地表现出来,但是她内心的这种失望情绪却会不由自主地在流露出来。如果孩子敏感地捕捉到了妈妈的失望,很可能就会不知所措,或者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于是,孩子在下一次吃苹果时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先给妈妈咬一口,当孩子发现这样做时妈妈很高兴,他的行为和人格就在妈妈的期待与失望(或者满意)中被限定了。
从这个角度上说,期待,本质上也是一种评判,而评判,则意味着被限定。
在生命的最初,我们是只有感受,没有评判的,是非对错的观念,是随着成长的过程,逐渐习得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之所以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因为我们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对外界的标准往往照单全收。父母的期待,往往也会被我们内化、吸收,变成自我期待。
所以,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恰当的、积极的,那我们也会内化这种期待,变得阳光而自信,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消极的、过度的,我们同样会将这种期待内化吸收,变得苛责自己。
很多具有完美型特质的人,其人格的来源,几乎都是内化了父母给予的苛刻标准和过高期待。过高的期待,会变成孩子成长的负担,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它会伴随着痛苦和纠结的体验使孩子前行,而在不能承受的范围内,可能就会导致孩子抑郁和绝望——因为过高的期待本身,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控制,而控制会带来抑郁。
对于积极的期待,如果可以剔除父母的自恋,则会成为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信任。父母相信孩子是最好的——这种信任如此根深蒂固,不容怀疑,甚至用“信仰”一词都不为过。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体现出来的就是权威的、积极的、真诚的期待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作用。
在生活中,父母常常把期待和目的相关联,这背后是很深的功利主义思想。因为期待本身一定和爱相关联,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父母给出期待时,是否伴随着有条件的爱,而条件,就是目的。
当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变成了支持与信任,期待就成了巨大的心理源泉,而不再是压力。
总之,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的期待与带给孩子压力的期待,最本质的差别在于:是以谁为中心的期待?前者是以孩子为中心,后者是以父母为中心。
因此,需要父母仔细察觉:到底是对孩子无条件的信任,相信孩子自发的能力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还是不相信孩子自身的动力,期待他变得更符合“我”的要求?
针对这一点,很多父母都会比较担心,如果过分相信孩子的能力,以孩子为中心,会不会变成了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变得没有规矩?这个问题中,基本的概念被混淆了,以孩子为中心的意思是放下自己的投射,相信孩子内在的秩序和动力,而不是放弃自我,事事顺应。当父母也能在亲子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时,孩子自然会在父母为自己树立的人际边界中找到“分寸”,知道什么是自我的界限,什么是他人的边界。
正如爱与规则从来都不对立一样,以孩子为中心的积极期待,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理解,与当孩子侵犯自己边界时及时制止并不冲突。
父母发自内心地信任孩子,相信孩子能有美好的未来,相信孩子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种无条件的信任和对孩子美好的期待,会成为一个孩子自尊、自爱、自信的基石,会构成孩子最明亮的生命底色,同时,也将是他一辈子的底气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