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容闲十六年的梦
支撑晚清的栋梁重臣曾国藩身心劳瘁,他将走向生命的尽头。
过世前他做了一件“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便是促成中国幼童留学美国。
一直在曾国藩手下办洋务的容阂,派遣中国学生出洋留学是他多年梦想,为此奔走呼号了十六年。1868年,容阂曾向江苏巡抚丁日昌进言,选派优秀青年出洋留学,丁日昌很支持他,将条陈呈给军机大臣文祥,请其代奏,不料文祥突然丁忧,事情搁浅下来。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曾国藩和丁日昌被朝廷派去“扑火”,随行的容阂担任翻译。期间,容阂再次提岀此事。他的想法很单纯——“借西方之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必可使此老大帝国一变而少年”。
派遣中国青年留洋非同小可,中华帝国前所未有。所以,曾国藩小心而慎重。1871年夏天,曾国藩以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名义联衔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上书总理衙门,建议选派优秀幼童赴美国学习“西人长技”。致总理衙门的信函开宗明义:“去秋国藩在津门,丁雨生(丁日昌)中丞屡来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选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为什么选派幼童去泰西(西方国家)学习?就为了渐图自强。为什么首选美国?那年蒲安臣在与美国的续约中,有一条约定:嗣后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学官学,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既然美国给予这么好的条件,首选美国理所当然。倘若尝试成功,然后再派学生去其他泰西国家,比如英国等等。
两位重臣为谋此事绞尽脑汁,他们在选材、筹资以及学龄和学期上都思量得很细致周到。幼童选拔上“盖聪颖子弟不可比得,必其志趣远大,品质朴实,不牵于家累,不役于纷华者,方能远游异国,安心学习……”总之,国选的幼童不但智商高、人品颇佳,家庭出身也不能有问题,凡是亲属之间有参与过“作乱”或犯过法的都不行。筹资属于国家拨款,自然不成问题。幼童年龄呢,应在10岁到15岁之间,每年选一批30名,四年共120名,留学年限为15年,“15年后,按年份起挨此回华。计回华之日,各幼童不过30岁上下,年富力强,正可及时报效(国家)”。
至于幼童的政治待遇也有考虑:鉴于中国人重视出身正途的心理,凡入选幼童出国前,都由朝廷赐予生员(秀才)名分,留学回国后,再“分别奏赏顶戴官阶差事气好厉害,封官许愿,前途无限!但是,还有严格规定:幼童属于公派生,不可在外洋滞留,不可入外国籍,不可私自潜回。你是大清朝花钱培养的,属于公派生,回来后必须终生为朝廷当差。特别考虑到幼童们别去了国外,忘了本,变成“假洋鬼子”,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要求他们赴美学习期间,仍坚持学习儒家经典,由正副监督定期宣讲《圣谕广训》,进行思想教育。如果发现谁品行不端或身体不行者,就遣返归国。这项规定,为后来出洋幼童的半途而废埋下了伏笔。
出洋留学的具体运作谁负责呢?容阂当在入选之列,他本人也怀着强烈愿望。曾国藩和李鸿章推荐了上海广方言馆总办陈兰彬和容阂二人,筹办幼童留学事宜,然后带队常驻美国。
曾国藩、李鸿章二人上报总理衙门,大约一个多月后,总理衙门接到皇上的批示:依议,钦此。幼童出国留学的事情终获朝廷的批准。
这边刚有动作,西方媒体便大肆宣扬。《纽约时报》称:“大清国将向英美派遣留学生。伦敦,(1871年)12月27日电,从上海发出的消息宣称,清廷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
出洋留学对于大清国来说,实乃新生事物。说起来容易,动起来难。转年2月27日,曾国藩心里急,又领衔上奏,催促尽快落实派遣留学生一事。提议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局,着力推荐陈兰彬为正委员(监督)、容阂为副委员(副监督)带队常驻美国。建议在上海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举荐刘翰清为“总理沪局选送事宜”。强调岀洋的幼童:“此系选定官生,不准半途而废。亦不准入籍外洋,学成后不准在华洋自谋别业。”再三申明学成之后“听候总理衙门酌量器使,奏明委用”。
此时,死神已经悄悄走近曾国藩。3月1日,他忽然感到脚麻,不能说话了。十一天后,曾国藩户外散步时,又觉脚麻,被人扶进书房里歇息,不久便与世长辞。
在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的竭力推动下,朝廷给予留学幼童十分优厚的待遇:赴美期间所有费用官方全包,先赐以生员出身,并且学业完成归国后,准许进入官僚机构任职。用不着费劲巴哈地去挤科举的这座独木桥了,走西学之路显得更便捷、更稳妥、更为前途光明。
可惜国人并不怎么买账,很少有人送儿子报名。后来成为留美幼童的李恩富于1886年在美国岀版了一本书《我在中国的童年生活》,在该书中,他真实地写道:“实际上,当时几乎没有哪家的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一个远得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国家,而且时间是如此之长。更主要的是,那个国家据传说住的是一些尚未开化的野蛮人。”确实是这样,人们不情愿或者不放心让孩子走这条“终南捷径”,原因很复杂。帝国之门锁闭得太久了,即便刚刚敞开一条缝隙,国民们一时无法适应。别说是去外国上学,就是国内开办的洋学堂,应者也寥寥无几,拜洋鬼子为师,岂不辱没祖宗?无知的人们以讹传讹,说野蛮的洋鬼子会把中国孩子剥了皮,再换成狗皮当怪物展览云云。顽固的观念、可怕的谣传,让许多家长不敢送孩子出洋。
各地方官员奉了朝廷的选童令,四处动员,走家串户地劝说,效果很差。有的家庭同意了报名,之后不久又反悔了。首批留学幼童的征选工作几成泡影。最为焦急不安的当属容阂,他不愿看到恩公曾国藩的遗愿落空,他的梦想功亏一簧,只好亲自下去做说服工作。容闲回到故乡广东香山县,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说服老乡;其次,他又去香港的新式学堂,招选那里符合标准又乐意出洋的生员。在以后成行的一百多名留学幼童当中,广东香山县占了三十九名,可见容阂下了多大的力气。
终于有了令人满意的开场,经历了精挑细选和严格的选拔,出洋幼童凑齐了,他们居住的地域大多是沿海地区,广东省八十三人,江苏十八人,浙江八人,安徽、福建各两人,山东一人;他们的家族大多是跟洋务沾边的或有过出洋经历的,有的干脆就岀自买办之家。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满人,也没有高官子弟。后来成为中国铁路专家的詹天佑就是其中之一,他家境一般,起初其父詹兴洪不打算让儿子走这条道。据说他家邻居谭某相中了詹天佑,谭某在香港做事开阔了眼界,苦口婆心地劝说詹兴洪叫儿子报名,却遭到詹家的拒绝。谭某有远见,不惜将女儿许配给年幼的詹天佑,换取詹父同意儿子出洋留学。这段佳话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的情景。
1872年8月11日,也就是曾国藩病逝五个月后,首批中国留学幼童踏上赴美航程,开一代新风气。经过三十多天的风浪颠簸,横跨大西洋,行程32000里,三十名幼童在美利坚合众国的旧金山登陆。
到达的第二天,美国《纽约时报》进行了及时报道——
旧金山,9月13日电:
昨天到达这里的三十名清国学生都非常年轻。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小姐和绅士,容貌俊秀,要比任何在这之前曾到美国访问过的清国人都好看得多。有三名清国官吏阶层的监护人和他们同行。
清廷拨出了一百万美元用于这些学生的教育。清廷还计划每年送出三十名学生到美国学习。这批来此地接受教育的清国小姐和绅士们受到了人们极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