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饲牛肉由于脂肪含量低,做厚切牛排一定不能煎太熟。简单腌制,放冰箱熟成排酸24小时以上,取出后放置到室温下,大火一分钟内煎三分熟,非常鲜嫩多汁。我太太不敢吃带血的东西,我只能帮她薄切,煎全熟。
?我经常在家做肉糜,可以用来包饺子、做肉糜炖蛋,然而太瘦的牛肉做肉馅的口感不太好,这个时候就得选牛肚子上的肉。刚好这边的印度人不吃肥肉,于是我就去羊肉摊讨一些免费的羊油(印度的羊没什么膻味,我觉得吃着不过瘾);再去鸡肉摊讨一些免费的鸡脚,用鸡脚熬鸡皮冻,最后拌在一起做“三鲜”肉馅,肉馅同时包含牛、羊、鸡的味道,层次极为丰富。
?印度童子牛的个头跟羊类似,骨节粗细也类似猪肉,几乎所有烧猪肉的办法都可以适用:除了用牛软骨做糖醋排骨之外,有时候买了太多的T骨牛排吃不掉,我索性就烧了牛排版的红烧葱烤大排;牛的筒子骨、扇子骨配鹰嘴豆熬鹰嘴豆牛骨汤,味道远远胜过猪骨黄豆汤;牛肉炖白菜、牛里脊炒青椒、牛肉版的木须肉、牛肉版的狮子头……到目前为止,只有五花肉菜式是无法复制的。
?这么物美价廉的牛肉自然不能藏着掖着一个人吃独食,我盘算过要如何把这些牛肉带回中国,于是成功地将它们做成了牛肉干……
我在国内的时候,并不会做鸡皮冻、牛肉干之类的东西,也从没想过要做,这些技能都是到印度之后才掌握的。我开通微信公众号之后,引起了特别多生活在海外的华人的共鸣。中国人想要在国外过得安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许多国内随处可见的简单食物,你身在国外就不得不想办法自己做。
生活在海外不同国家的华人,拥有的物资丰富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在美、加、澳、新这种有华人社区的地方,基本上需要什么都能买到,很多发达国家都有种类齐全的华人超市。印度可能是对定居于此的中国人来说最苦恼的一个国家,这边的饮食习惯几乎跟中国没有任何共通之处,一大堆香料搁在眼前,估计都没几个中国人能认识。加尔各答曾经的华人社区,如今几近凋零,而目前在这边工作、生活的中国人的规模非常有限,并未形成新的社区。据我所知,印度只在班加罗尔有一家华人超市,主要在网上销售,能解决一部分华人对调味料的需求。
李子柒自己动手做各种吃的,那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情怀,人家只要上淘宝,就什么都能买到;我自己动手做一些吃的则纯属“生活所迫”,毕竟还有很多东西是在印度亚马逊和班加罗尔华人超市买不到的。我觉得,这年头“独立生活”必须重新定义一下,没有京东、淘宝、盒马、美团、饿了么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在异国他乡的独立生活,活生生把我自己训练成了“李子捌”。
我来给大家列一下,在印度生活之后我都掌握了哪些技能:酿米酒、自制蒸肉米粉、红豆沙、酸菜、酸豆角、泡椒、芝士蛋糕、生煎包、酒酿饼、贡丸、芝麻糊、粢饭糕、冰粉、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多亏酱油买得到,不然我也得自己动手酿造。这些东西做起来真的没什么难度,但在国内吃现成吃习惯了,手机一下单要什么有什么,谁会想到自己动手做呢?原料凑不齐也没关系,用此原料代替彼原料是常态,比方说,舍不得买华人超市50元一斤的糯米,那就用印度本地大米酿酒、做蒸肉米粉和芝麻糊,图的只是那一口味道,聊胜于无。
如今视频通话那么方便,即便人在异乡为异客,也不至于“倍思亲”。唯有那一口家乡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才是让异乡客最为牵肠挂肚的。通过交流,我发现很多海外华人都是像我一样的“李子捌”,费很大劲只为折腾一口“家乡的味道”。有些东西我在国内随时能吃到的情况下,可能许多年都不会想到去吃,在异国他乡却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慰藉。
除了牛肉,在印度还能吃些什么呢?
不同于北印度内陆的许多地方,泰米尔纳德因为靠着海,当地人吃鱼吃得特别多。前面就讲过印度的冷链很落后,因此捕获的河海鲜大部分第一时间就近消费。比方说,在德里很难找到海鲜,但孟买的海鲜却既好又便宜。
哥印拜陀距离西海岸的阿拉伯海滨只有120公里左右,算得上天时地利。但当地人告诉我,这里的海鲜是400多公里外东海岸的拉梅斯沃勒姆(Rameswaram)运来的——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因为西海岸属于喀拉拉邦,喀拉拉邦的海产品运到这里属于跨邦运输,会涉及各种手续问题——由于制度问题,印度各邦之间的合作整合的效率非常低下。
不管它是120公里还是400公里外运来的,好歹还能买到海鲜,不是吗?受供需关系影响,印度海鲜的价格倒是不贵,基围虾、竹节虾、梭子蟹一般都在20元人民币左右一斤,大部分的鱼也都在10元人民币左右一斤。我在印度买过最贵的鱼是银鲳鱼(也叫白鲳鱼),单条重七两的大鲳鱼40元人民币一斤,看来全世界都知道鲳鱼好吃;其次是鲷鱼,30多元人民币一斤;印度这边还有一种黑鲳鱼,20多元人民币一斤,肉质不如银鲳细腻。反正价钱不贵,所以我也不挑肥拣瘦,只要鱼看着过得去就行。活鱼就不用指望了,除非你亲自去抓、去钓,否则在印度是吃不到的。活杀是中国吃货们的特殊嗜好,要是你在海边待着的话,有时候倒是能见着活的螃蟹和龙虾,但印度人要是看见活虾活蟹直接下锅是会被“吓尿”的。
中国人活宰鱼虾固然令印度人抓狂,印度人宰鱼的方式却也令我十分抓狂——这里“宰鱼”指的是对鱼进行处理。
我最早见到印度人宰鱼是在加尔各答的鱼市场,加尔各答靠近孟加拉湾,海产品丰富。他们宰起鱼来有一把特制的“铡刀”——一把固定在底座上的弧形刀片,锋口在凹进去的那一侧。宰鱼的时候,人就跟擦鞋匠一样直接坐在这个底座上,锋口对着自己,把鱼往锋口上又推又刮,去鱼鳞、切割都能通过这个玩意搞定。
不是我杀你啊,是你自己往刀上撞的
据说这种宰鱼的方式背后有个逻辑——不是我拿着刀去宰鱼,而是鱼自己撞向刀。我也忘了最早是在哪儿听来的,没有查证过,仅供参考。
如果你“脑补”一下印度人宰鱼的场景,可能会想到一个问题——这种固定的刀怎么给鱼开膛破肚呢?
按照中国人的思路,鱼宰完之后还是整条的鱼,因此我们宰鱼只要一把剪刀就能全部搞定。可是谁规定宰完的鱼必须是整条的呢?你要是给印度人整条烧好的鱼,他们多半不知道怎么下手,用手抓来抓去的显然吃不利落,一抓一把刺这不是难为他们吗?中国人用筷子夹鱼、挑刺的日常技能在很多外国人眼里无疑是“奇技**巧”。我太太在吃鱼的时候,就非得徒手挑出鱼刺,才把鱼肉跟饭捏在一起吃,用舌头舔鱼刺她始终都学不会。
泰米尔人宰鱼用的是大砍刀。我第一次在这里买鱼,不熟悉他们的操作,于是让鱼摊主帮忙宰鱼,去鱼鳞的时候看着还挺正常,用的是一把铁刷子。去完鱼鳞之后画风突变,只见他操起大砍刀,手起刀落把鱼嘴巴给砍了!我被这种操作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压根就没有开膛破肚这一流程,直接把鱼剁成一段段,然后再把已经破碎的内脏摘掉,最后把一块块的鱼在水里漂洗一下打包。除非是很小的鱼,否则印度人买了鱼块回家要么油炸,要么做成糊糊,一般只有外面的饭店才会做整条的鱼。
比起大卸八块的鱼,更让我愤慨的是他们对虾蟹的处理。
前段时间,邻居推荐一个海鲜直销给我们,可以电话订货,免费送货上门,保证是前一晚打上来的渔获。我头一回跟他订货,要了海虾、海蟹各二斤,东西也不贵,一共70元人民币。早上送来的时候我简直欲哭无泪——我的虾黄呢,我的蟹膏呢?他们居然自说自话帮我清理好了,交给我一袋光秃秃的螃蟹和虾仁,而虾黄、蟹膏都被他们扔掉了。目测这虾仁也并不是剥出来的,而是头尾各剁一刀,再把虾肉从中间抽出来,因为虾尾看起来是切过的。
我只能怪自己疏忽大意,没有跟他们讲清楚,人家是一番好意,也没法怪人家。虾和螃蟹都很新鲜,但没了黄也就没有灵魂啊!我太太不懂虾黄、蟹膏是什么东西,我怕跟她解释完,今后她就不肯再吃了,只好跟她讲,这是最精华的部分。
打这儿之后,我去买海鲜只让鱼摊主帮我去鱼鳞,后续操作全部由我自己来。我在国内其实从来没有自己宰过鱼,买鱼都会让鱼贩顺手处理好,但毕竟看得多了,直接上手全无障碍。而我太太就对这类操作毫无头绪,因为她从小就没见过。
由于在印度教的“洁净观”中,血污属于最不洁的事物之一,在传统印度教社会,只有贱民才会去触碰。印度文化中具有很典型的“君子远庖厨”思想,在印度,几乎没有人会自己在家里处理鱼、肉这些东西。我发现,似乎只有我会在买鱼或买肉的地方,自己动手翻来翻去、挑肥拣瘦,当地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我这样的行为。即便吃肉的印度人,也不愿意用手去触碰有血污的生肉,他们买肉的时候就在一旁指指点点,动手则完全由摊贩来。南印度对鱼、肉的忌讳不像北印度那么强烈,但心理障碍还是会有的。另外就是大多数印度家庭连把趁手的菜刀都没有,只有那种切蔬菜用的小水果刀,让他们处理也处理不了。我太太十分惊讶于我怎么会完全不惧这类血腥的东西,于是我就跟她讲了一个故事。
我说以前我们家里经常会烧田鸡(在她看来,蛙类根本就不在人类食谱上),清楚地记得在小时候,每次我妈妈在厨房水槽里宰田鸡,我都会趴在水槽边上好奇而又聚精会神地观摩整个过程,看到田鸡被剪了头、剥了皮还能踢腿蹦跶,总觉得十分神奇……我告诉我太太,现在让我再回想起这些,我也觉得宰田鸡非常残忍,但因为我们从小就看过大人在家里宰鸡、宰鱼、宰田鸡,对这些事情耳濡目染,所以并不会有心理障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由于我们中国人从小用筷子吃饭,印度人习以为常的手抓糊糊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反而会很不适……这些对不同事物接受能力的差异,只不过是成长背景的不同造成的,因此而彼此批评未免狭隘。
这边的海鲜虽然不错,却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到。这边大多数印度人只在周日开荤吃肉(这也是为什么成年牛的大块牛排通常也只有在周日才买得到),每个周日早上的鱼摊就像赶集似的,鱼虾都特别新鲜,品种也比较多,但能够买到什么就只能随缘了。邻居推荐的那个海鲜直销,后来几次打电话订货,他都供应不上,于是我就不再找他了,我自己去鱼摊上随缘买。南印度人有节制地开荤,有小部分的宗教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出于经济原因——天天吃肉开销太大。
我在当地健身房锻炼,都是挑没人的午后时段去,通常整个健身房只有我跟另一个教练。那个教练看起来还是个学生,练起来很拼,我就问他:“你每天吃些啥呢?怎么保证蛋白质摄入?”他说他每天吃鱼,因为鱼肉是最便宜的。他的一个亲戚一周会去两次海鲜批发市场,每次给他带3公斤鱼,每公斤只要10来块钱,这样他一天吃1公斤鱼,来保证锻炼所需的蛋白质摄入。这里的牛肉对我们来说价格低廉,但对当地人来说,如果每天都吃,还是负担不起的。因此,当地批发市场的廉价海鱼相对来讲就成了最实惠的蛋白质来源之一。我邻居说在她老家农村,主要的肉食也是鱼。
印度有钱人吃什么呢?羊肉。我在这里说明一下,印度有钱人不一定是素食的高种姓,素食的高种姓也不一定有钱,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哥印拜陀的羊肉通常要卖30块钱左右一斤,在不同的季节,价格会有所波动;在孟买要卖40多块钱一斤,羊腿比羊排贵。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几年印度吃肉的人多起来了,羊肉涨价涨得让人看不懂,基本上跟中国的羊肉价格持平,甚至更贵。2014年我看到德里菜市场里的羊肉只要6块钱一斤,那时候在德里的卡里姆餐厅里点一整条烤羊腿只要90块钱,现在肯定买不到了。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印度居然有假羊肉。我的另一个邻居告诉我,他从来不吃外面饭店里那种切碎的炖肉,因为你不知道它们是用什么肉做的,他只吃能够分辨出部位的整块鸡肉。我很惊讶:饭店里不就只有鸡肉、羊肉吗?还能是什么肉做的?他告诉我,印度有些人会偷偷屠宰流浪狗,然后冒充羊肉来卖,如果把狗头、狗脚剁了,把狗皮剥了,大多数印度人根本分不清这是什么肉。印度满大街都是流浪狗,偷狗也不会有大动静,对他们来说,这完全是无本万利的生意。所以印度卖羊肉的地方,会保留羊尾巴那段的皮毛,以示自己卖的是真羊肉。
我一听简直惊呆了,这不就是真正的“挂羊头卖狗肉”吗?我万万没想到以吃素食为主的印度人也会做这种事,令我的“三观”颇受震动。
印度真正的大众肉食是鸡肉,鸡则以印度这边养殖的白羽肉鸡为主,活鸡7元一斤,宰好10元一斤,逢年过节会涨价。有意思的是,我在大卖场的冰柜里看到过按部位分类的冷冻鸡肉,最贵的是鸡胸肉,其次是翅根,最便宜的是翅中,跟中国正好相反。就跟牛排一样,中国卖得最贵的翅中在印度属于被嫌弃的对象。至于翅尖和鸡脚,宰鸡的时候就直接剁下来扔掉了,所以我才会向他们要免费的鸡脚。
印度这边的宰鸡方法跟咱们也不一样,我们在宰鸡之前照例肯定是先烧好开水,开水烫完好拔毛。印度人宰鸡十分简单粗暴,鸡脖子上来一刀,然后往一个专用的槽斗或桶里一扔,任由它在里面扑腾。过几分钟后,把浑身是血、死透了的鸡捞出来,剁去鸡头、鸡脚、翅尖,从脖子处把鸡皮带鸡毛一起扒下来,最后一刀把屁股切了,掏去内脏。
印度大部分的鸡都是去皮的,不过有些地方也能找到带皮的鸡。高级一点的肉店,有类似于国内的家禽脱毛机,脱完毛后看起来白白净净的。徒手拔毛的地方也不少,经常会把皮弄破,而且总也拔不干净,于是他们就再用火烧一下,就跟宰猪的时候燎猪毛一样,那些鸡会被搞得又破又焦。
印度人穷的虽穷,有钱的却十分讲究,嫌弃养殖的白羽肉鸡是饲料鸡,跟咱们中国人一样迷信绿色有机无污染的“走地鸡”。印度的走地鸡很不便宜,卖30多块钱一斤,是饲料鸡的三倍多。令我感到迷惑的其实是——饲料鸡也好,走地鸡也好,最后不都是玛萨拉大乱炖吗?吃得出区别吗?印度又没有老母鸡汤这种东西,走地鸡烧成玛萨拉鸡岂不是暴殄天物?
再来说猪肉——我在印度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吃印度的猪肉。
猪肉是在中餐厅吃的,猪跑是在大街上、垃圾堆边见的,但是生猪肉实在不敢买。我第一次在印度看见卖猪肉的,是在孟买的贫民窟附近,一个当地人肩扛着一头很可疑的死猪。为什么说可疑呢?因为那头猪个头不大,四脚朝天、全身僵直,没有洗剥过,身上却是干净的,感觉就好像淹死在水里,然后打捞上来的……我从附近转了一圈回来,看到那头死猪被切开了搁在那儿卖,肉色看起来特别红,跟我们国内放过血的猪肉完全不一样。并且我在印度看见的猪,要么是在大街上溜达的野猪,要么就是在垃圾堆里找食的流浪猪,所以穷人很可能直接从路边逮着猪来宰。
有一个在印度的中国朋友说,他第一次买猪肉时,在肉里面居然切出虫子来(估计是猪肉绦虫),从此落下心理阴影,再也不敢买印度的猪肉了。
但是据孟买、德里的朋友反馈的信息,在印度也能够买到那种放血宰杀、洗剥干净的“农场猪”。从他们发来的图片看,那些宰猪、卖猪的人长得像是印度东北邦那边的基督教教徒。更神奇的是,根据我看到的价目表,他们居然还知道不同部位卖不同的价钱,排骨和带皮五花肉的价格要高于猪腿肉。什么时候南印度人要是突然开窍,明白带骨牛排的好,我就没法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剥削”他们了。我在南印度定居之后,家附近是有卖猪肉的,但由于吃不准这猪肉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就一直没敢去买。直到我家楼下的邻居娶了一个新媳妇,那个新媳妇是从喀拉拉邦来的一位医生,家庭氛围非常开放,她说她什么东西都吃,最爱吃的就是猪肉。我一听就惊呆了,我说这边的猪肉安全吗?她说这边也是有农场猪的,猪肉没问题,听她说完,我立马就去买了5斤猪肉。我家这边的猪肉可能市场需求不大,所有部位一口价,合人民币15块钱一斤。肥瘦也不能分开买,给你切肉的时候必须搭着肥膘一起卖。那猪肉看起来有点像国内的乡下猪肉,放过血,特别肥——既然能长这么肥,那至少应该不会是路边的流浪猪吧?
没想到我回家一焯水,那猪肉居然有一股扑鼻的异香,烧出来的红烧肉比上海一般的猪肉好吃太多!我把印度猪肉的图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后,懂行的人纷纷说这是没有用过瘦肉精的土猪。自从买了猪肉之后,我立马吃上了无数中华美食,尤其还能自己熬炼猪油,这玩意可是用途广泛。
自此以后,我每天猪牛羊鸡、各色海鲜不断变着花样做,月开销也不过2000块钱。在上海要想吃上同等质量的肉食,至少得花三倍的钱。
总的来说,在印度吃不吃肉、吃什么肉,跟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地位都有一定关系。
从地域分布上来讲,在北印度,素食更为普遍,在许多非旅游城市,想要找一家供应肉食的餐厅都很难,肉的种类也局限于鸡肉和羊肉;但在南印度,肉的种类相对较多,人们对肉食的包容性更高,哥印拜陀这边甚至还有卖鹌鹑和鹌鹑蛋的。
从社会阶层上来讲,对社会地位低下、食不果腹的穷人来说,肉类是一种廉价优质的蛋白质来源。穷人一方面负担不起正儿八经的好肉,但另一方面又可以得到近乎免费的内脏。那些卖牛羊鸡的地方,一些部位及脂肪都可以白送,可想而知,穷人如果想要开荤,这些下水是最廉价的选择。我在孟买贫民窟里见到过人们在煮一些不知道用什么肉做的血肠;我在旧德里的市场里面也见过卖牛蹄、牛肺、牛脑这些下脚料的,虽然没问价格,但想必会非常便宜。而这些东西,只有一些穷人会买来吃,于是这在某种程度上将肉食跟贫穷和肮脏联系在一起。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婆罗门等高种姓阶层,长期受印度教“非暴力”思想的影响,有不少都是严格的素食者。这种文化大背景的上行下效决定了在印度以素食为贵,食素高尚而食肉堕落,真正的“肉食者鄙”。于是乎,一些低种姓的人有钱之后,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会选择素食——以此将自己和其他吃肉的低种姓区分开,从而感觉自己高人一等。
孟买贫民窟里的居民,在煮不知道什么肉做的血肠。
总之,在印度,如果你是一个素食者,大家会觉得你是一个洁身自好、“三观”很正的人,会高看你一眼。素食在印度社会是人的品质的一个加分项。尽管在印度的年轻一代里,这种观念正在改变,大家都越来越不在乎,素食的道德约束力越来越弱,但总的来说,印度人普遍还是会对素食表示赞许。
相应地,在印度抽烟喝酒也会被人瞧不起。我楼下有个邻居抽烟都是偷偷摸摸的,每次跑到天台一个楼下没人看得到的角落里抽,被我撞见会很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下抽烟的一般都是印度农民工,他们买烟通常都是买一支抽一支,现买现抽。除了机场免税店和一些高档酒店的礼品店,在印度很难找到卖整条香烟的地方。印度有一种土烟,叫作“Biri”(也叫Bidi),有点像迷你雪茄,在家庭作坊里自己用烟叶卷的,一块钱一包,在农民工群体里十分流行。
印度酗酒的主要也都是底层农民工,人群的消费水平决定了高端烟酒在印度没什么市场。之前我的印度铁哥们儿的工地里雇短工干活,工人吃住都在工地上,日工资是700卢比(不到70元人民币)。工人走后,我们有一次去摘芒果,结果在芒果树下面找到几百个威士忌酒瓶,装了满满一麻袋。这种劣质威士忌是250毫升小瓶装的,160卢比一瓶,是印度性价比最高的酒之一(印度的酒比较贵,我偶尔喝的啤酒在这边要140卢比一瓶)。你们想这些工人住在工地上,妻小不在身边,晚上没有别的娱乐活动,唯一的消遣就是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因此酗酒成瘾,之前疫情封城买不到酒而抗议甚至自杀的,便是这些人。事实上,一般的体面印度人相对来说喝酒不多,也没有很多机会喝酒(因为没有餐饮社交文化),我已经有大半年没喝过啤酒了——没有酒搭子,一个人喝也没劲。我在家里酿米酒,主要是为了酒酿,酒本身可喝可不喝。
另外,印度卖酒的地方需要专营许可,有些看起来跟黑店似的,柜台前装有铁丝网或铁栏杆,可能是怕醉酒的人闹事,每天的营业时间仅限中午12点到晚上8点。有次我在拉贾斯坦邦的乌代浦(Udaipur),晚上去买啤酒,那时候晚上8点刚过,专营店已经关门了。离商店不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人贼兮兮地站在那里,问我是不是要买酒。原价120卢比的酒(每个邦的酒定价不同),他开价200卢比,我跟他讨价还价到150卢比。谈完价钱,他跑到卷帘门边上说了几句暗号,卷帘门开了一条缝,把酒塞出来之后又迅速关上,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那个场景,真有点像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里的“芝麻开门”。
我在北印度的西姆拉认识了一位在当地经营中餐馆的印籍华裔老人,他在解放战争期间从广东梅县背井离乡来到印度,后来在印度的华人圈子里娶妻生子。他说他的儿子从小被送去印度寄宿学校,在学校里全都是素食,后来他儿子在十多岁的时候回到家后居然无法接受吃肉,他怕儿子彻底变成印度人,忘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强迫他儿子学吃肉。
这种事听着不可思议,吃肉怎么还要学?这是真的,比方说,有的地方的人从小到大没有见过现实中的虾蟹,初次见到这些东西被端上餐桌,他们竟然被吓得不知所措,无法想象这玩意怎么可以吃;我太太在心理上接受不了吃蛙类,我的邻居接受不了吃软骨、肥肉也是类似的道理;有些人最爱的胶原蛋白或内脏,在另一些人眼里是非常奇怪且无法食用的组织……饮食本身就是文化习惯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接触不到肉食的素食文化中,肉食就是洪水猛兽,素食才是人间正道,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排斥吃肉。
一切的文化和习俗归根结底还有一个人口比例的问题,在某种行为的人占大多数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就会被正名和默许,哪怕是裹小脚、女性割礼这些残害身体的陋习;反之则可能会被污名化,在印度这种素食国家,即便只是吃肉都自带原罪。
然而在印度吃素食,却绝不意味着健康饮食,印度人日常饮食的特点是高油、高盐、高糖。
别看我现在在印度吃牛肉吃得欢,其实在2016年到2018年我还是一个素食者,吃的是奶蛋素,为什么后来开荤了呢?有两个原因,一是跟我太太结婚后,不得不陪着她一起吃肉,不然生活上会很不方便,她是那种几天吃不到肉就会脾气暴躁的人;二是在印度做素食者实在太难了!
印度不是满大街都是素食吗,怎么会难呢?很多人都说印度是“素食者的天堂”,我有一些信佛的朋友来到印度心生欢喜,因为这里无论到哪儿都有素食,完全不用担心误食肉类。而且因为印度那些糊糊和面食,油大、盐多、口味重,让人感觉不像是在吃素。但我认为,印度在某种意义上恰恰是“素食者的地狱”。
1. 蔬菜品种匮乏。蔬菜品种少不单单是印度的问题,而是中国以外的地方的通病。
我在印度这边连买个绿叶菜都得随缘,每天就只能洋葱、土豆、西红柿搭配着有限的几种瓜、豆、茄子、萝卜翻来覆去吃,蘑菇也只有基本款,唯一的豆制品是一种油榨的豆渣做的“豆腐干”(Soya chunk)。
2. 糖分摄入过高。印度是全世界素食人口最多的国家,却也是头号糖尿病大国。印度人的饮食结构非常不健康,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占到90%,因为对他们来说,米面之类的碳水化合物是最经济,也是最能果腹的,这么高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非常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造成糖尿病。火上浇油的是,由于素食不耐饥,许多印度人会额外摄入大量甜食以及油炸食品。而且印度人的用餐作息时间很不健康,很多人早上不吃饭,就喝一杯奶茶,每天晚饭都是睡前才吃的,下午必然要喝奶茶、吃点心。
说起印度的甜食,可谓是遇神齁神、遇佛齁佛,唯独齁不到印度人。印度人简直嗜甜如命,我看过我邻居做甜食,糖和其他原料的比例通常是一比一,糖不是一勺一勺而是一碗一碗加的。我们不会主动买甜食,但邻居们有时候会送给我们吃,我得混在别的东西里才吃得下。甜食是印度社交礼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人走亲访友都会带上一盒甜食,就跟我们带水果篮一样;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也都要用甜食招待别人。
3. 油炸食品泛滥。印度的各种小吃都以油炸食品为主力军,比如三角包(Samosa)、脆小球,以及街边各种各样的油炸点心,连香蕉都能面拖油炸了吃。我个人推测,油炸可能是印度人的一种消毒手段,甭管好坏,炸炸更健康,那个油用了多久我不知道,但炸一下至少会安全一些。印度的甜食之所以那么甜也是同理,既然蜂蜜、糖本身不容易变质,那把甜食做得跟糖一样甜不就不会坏了?甜到连细菌都活不下去。
在印度坚持素食的几个月里,我没有吃甜食和油炸食品,就跟吹气球似的胖了起来,那些玛萨拉糊糊拌着饭、就着饼,吃起来可是妥妥的“碳水炸弹”,而且由于缺乏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吃完不顶饿,于是就会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这让我意识到我恐怕要吃点肉,天天这样吃各种饼、米饭,实在很难说得上是健康饮食。
要我说,绿叶菜、豆制品便宜又多样的中国才是真正的“素食者的天堂”。在中国不吃肉对我来说压力不大,在印度不吃肉会让我觉得没东西可吃。甜食偶尔吃个一两次可以,天天吃的话,患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恐怕都会大增,这也就是印度作为一个素食国家却有那么多胖子的原因。
印度虽然未必是“素食者的天堂”,却一定是奶制品爱好者的天堂。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老阿姨,去过很多国家,跟我来了三次印度。她说印度的牛奶是她在全世界喝过的牛奶中最好喝的,比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强多了。她还说这是因为印度人把牛当神供着,印度的牛的地位高、待遇好,产出来的奶当然好喝。
她这个理论我无法证实真伪,但印度牛奶好喝是真的,也确实不排除跟印度的牛奶生产方式有关。
我们现在喝到的牛奶基本上都是通过工业化流程生产出来的,奶牛被关在很小的一个围栏里面喂养,通过人工授精令其怀孕,小牛一生下来就会被带走,牛奶通过机器收集、消毒、加工……而印度的牛很多是散养的,牛奶公司会到村庄里挨家挨户收购,听说收购价在两块多钱一升。
散养的牛肯定满足不了印度整个国家对牛奶巨大的需求,所以印度也有农场奶牛。在很多国家里,奶牛老了、产奶量下降以后就会被屠宰,然而印度人出于对奶牛“深沉的爱”,政府大笔拨款兴建“奶牛养老院”(Gaushalas)(21),收容照顾那些流浪牛和退役的奶牛,维护“奶牛养老院”的经费主要来自募捐和牛粪销售(印度把牛粪计入GDP是有依据的)。所以有人说在印度做母牛比做女人更幸福,不无道理,“幸福感”如此之高的奶牛所产的牛奶,或许真的会更好喝一些吧。
村庄里的生牛奶收购来之后,有一部分会通过工业化流程进行消毒,加工成各种包装奶制品,然后进入市场销售,还有一部分生牛奶未经消毒就会拿出来配送。我所在社区的居民可以订购这种生牛奶,每天有若干名送奶工大叔骑着摩托车在社区里配送,他们在摩托上装一个特殊音调的喇叭,早晚一听到这个喇叭声,大家就知道送牛奶的来了,纷纷拿着家里的瓶瓶罐罐出来打牛奶。大多数人家会按月定购,因为印度人有每天喝奶茶的习惯,我们家的牛奶消耗不固定,跟他零拷(22)也行,不到5块钱一升。这种牛奶因为没有经过消毒、匀质,为了安全起见,必须煮开之后才能喝,放凉之后,表面会凝结厚厚的一层奶皮。
有了好奶做保障,就可以解锁各种奶制品,比如酸奶、奶酪、牛奶冰激凌。
在我们家,做面食和奶制品都是我太太的任务,她打小跟奶制品打交道,拥有制作奶制品的天赋。就像我从小看宰鸡宰鱼一样,她从小看家里人自制各种奶制品,自然而然就看会了。通过自己动手,我发现在关于奶制品的一些知识上,被骗了半辈子。比方说,所谓的“酸奶机”根本就是骗人,任何保温容器都能做酸奶;没有保温容器用被子焐一晚也行。酸奶这玩意,人类已经吃了几千年了,自然不可能是在发明酸奶机之后才有的酸奶。
酸奶的品质是直接跟牛奶挂钩的,印度这边不管用什么奶,做出来的酸奶都是像豆腐一样的老酸奶;如果你做出来的酸奶很稀,说明牛奶本身有问题。做牛奶冰激凌也是出奇地简单,只要把牛奶不断加热搅拌,熬到极为浓稠之后,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味冷冻即可,根本不需要加冰激凌粉、奶油之类的东西。
总而言之,牛奶的品质是一切奶制品的灵魂,如同好的海鲜只需清水煮甚至生食都极为鲜美一样。
作为一名酸奶爱好者,我每次用勺子挖着吃成本不到一块钱一杯、味道胜过一切零售酸奶的自制“老酸奶”,都会感慨这种生活在印度的“小确幸”。在印度,酸奶是除牛肉之外另一样“吃到就是赚到”的东西,这大概可以算是我朴实无华的印度居家生活中最大的两个闪光点吧。
我在印度当然不可能光吃奶和肉,作为一名中国人,没绿叶蔬菜比没猪肉吃更痛苦。
刚才我就讲过印度的蔬菜品种匮乏,这种匮乏主要体现在绿叶蔬菜上。出国旅行过的人一定都会发现,全世界就咱们中国人吃绿叶蔬菜吃得最多,很多外国人是不屑吃叶菜的。有一个美国人告诉我,他们那边管叶菜叫作“兔子饲料”(Rabbit Food),可能在他们眼里,叶菜不属于人类的食物。
我太太在上海的时候,我烧韭菜给她吃,她惊呆了,怎么草也能吃?!结果很快她就爱上了吃这种“草”。更好笑的是,她跟我一起走在街上,看到路边花坛里的长得像韭菜的草,她以为是韭菜,要割回家吃——这不明明长得一样嘛!在很多外国人眼里,或许绿叶菜跟草的界限也并不是那么清晰。
哥印拜陀的绿叶菜种类非常有限,叫得出名字的只有菠菜、苋菜、生菜、白菜等几种,还有一两种我不认识,也不好吃。有限的绿叶菜并不是每天都有,能不能买到得碰运气。其中生菜和白菜只有在生鲜配送平台和大卖场才能买到,白菜不知道是不是从北印度运来的,南印度这边可能太热了长不出来,一棵白菜有时候要卖20多块钱。在这里随时随地都能买到的“绿叶菜”只有卷心菜、薄荷叶、香菜、咖喱叶,后三种我实在是没本事炒着吃。有一次,我连着好多天买不到绿叶菜,一着急就去菜摊上捋了一大堆萝卜叶回来吃——你说我在印度的日子苦吧,可以无限量吃牛肉;你要说在印度的日子不苦吧,我这不还得捡菜叶子吃嘛!印度的魔幻是日常性的。
印度的网络生鲜配送,是近两年才有的新事物,可以买粮油、蔬菜、副食品以及一些厨卫用品,配送时效大约是隔天到,品质肯定不如盒马鲜生那么高——很多东西我们只要求“有”,不要求多“好”。这个生鲜配送在印度疫情封城期间,简直像救命稻草,配送预约得靠抢,当时最快也要排到一周后才能配送。
另外一件让我无奈的事情是,印度的菜都是等到长老了才收割,大概他们觉得菜长得越大,越可以卖更多的钱,当然也可能在热带的气候条件下,蔬菜本身就容易长老。咱们中国的小菠菜有的不过拇指长,长到巴掌大,中国人就嫌老了,而印度的菠菜可以长到小臂那么长,我第一次看到也是惊呆了,简直是巨人国的菠菜。印度人是一捆一捆地卖菜,看着就跟卖稻草似的,这种过度发育的绿叶菜都得先焯水才能烧,不然会有苦味。
印度人日常吃的一些蔬菜,有不少在国内我都没见过。国内的朋友可能知道有一种保健品叫作辣木籽,中国能买到的只有晒干的种子,在印度则是连着果荚一起烧菜吃。他们会吃大量的瓜类、豆类、根茎类蔬菜,冬瓜、南瓜、苦瓜、黄瓜、丝瓜、西葫芦、刀豆、豇豆……以及各种各样我搞不清楚的萝卜类、薯类,薯类的名字就叫各种“potato”。我太太在中国见到山药时,她自己发明了一个名字——“stick potato”——棍子土豆,倒也贴切。这里的菜市场里有一种根茎,在中国没见过,做菜还挺好吃的,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它的名字。后来无意中看到图片,才知道原来就是传说中的木薯,国内的甜品一直会用木薯粉、木薯圆子,但木薯的真身我是到了印度才头一次看见。
印度蔬菜有一个特点就是卖相难看,一个个歪瓜裂枣的,好像还没被驯化过的野生蔬菜。唯一卖相好的只有出口转内销的美国甜玉米,还用保鲜膜包着,我在俄罗斯的时候也吃过真空包装的来自印度的美国甜玉米。但这些蔬菜难看归难看,味道还是不错的,比我们国内的大棚蔬菜要好吃。比方说上海的番茄虽然长得好看,可吃着味道很淡;印度的番茄长得又小又丑,却有番茄味。
这里我又要讲到印度人的理念问题了。印度这个国家虽然还有不少人吃不饱饭,农业现代化程度也非常低,可他们的农业种植理念特别绿色环保,将化肥视为洪水猛兽。由于不肯用化肥,再加上农业补贴水平高、耕种管理水平低,一方面蔬菜长得丑,另一方面小麦、稻子之类的农作物的亩产量也都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印度的农作物虽然产量低,价格却特别便宜。大凡农业国家都讲究一个“民以食为天”,印度的消费水平低,蔬菜直接关系到温饱,所以价格必须低廉,在印度10块钱可以买一大袋子各种各样的菜。我之前有一次在一个社区做志愿者,最后一天亲自下厨请大家聚餐吃饭,买了60块钱的原材料,让14个人吃得“菜足饭饱”。在中国菜场买菜,摊贩会送小葱,这里是送咖喱叶和香菜,要知道香菜在国内可不便宜。
大家可能经常看到印度洋葱价格上涨导致民众抗议之类的新闻,我估计大多数人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会不理解——洋葱能吃多少啊?难不成当饭吃?涨价能涨多少啊?涨一倍就已经很多了。
印度人还真是把洋葱、番茄当饭吃,因为这是做几乎所有印度菜的底料,他们买洋葱经常都是一次买几十斤。我在这边遇见洋葱最贵的时候是5块钱一斤,按照中国人对洋葱极低的消耗量来说自然觉得没什么,但10斤洋葱50块钱对印度家庭来说可是很大的开销,尤其印度洋葱便宜的时候只要1块钱一斤——瞬间就要多花40块钱。印度人平时被超低的蔬菜价格惯坏了,这就是,洋葱涨价,大家就要上街抗议的原因。说起来,印度人卖菜称重倒还挺实诚的,不会硬塞给你。
在印度,电子秤尚未普及,有些菜农甚至连秤都没有。没有秤的菜农一般都是老农,把家里自己种的一点小菜拿出来卖,品种很单一。他们会提前把菜一堆堆分好,卖起来以“堆”为单位,10卢比一堆。那些有秤的菜农为了方便计算,特别爱凑整。不过他们凑整起来让我有些哭笑不得,比方说我明明要买1.2公斤,挑好了之后,他们会帮你拿掉那0.2公斤的菜——宁可少卖一点菜,也要整数,是真正的“四舍五入”。至于那些无法分割的瓜果类,很多时候价格都是自己随便估算的。
在各种歪瓜裂枣的蔬菜里面,倒也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印度甜玉米。这种甜玉米卖相极佳,是当地菜市场中唯一用保鲜膜包裹出售的蔬菜。
我第一次在印度的一个景区里吃到这种甜玉米时,深深地被惊艳到了——之前从来没有吃到过如此脆甜爆浆的玉米。这种玉米跟国内的甜玉米和水果玉米都不一样,是我吃过的各种玉米中最好吃的。我在俄罗斯旅行的时候,超市里有一种真空包装的即食玉米售卖,产地居然是印度,于是恍然大悟,印度甜玉米已然走出国门、行销海外。
很多人都以为甜玉米是转基因作物,其实不然。世界上确实有转基因玉米,但那些主要是用来榨油、做饲料的。甜玉米跟杂交水稻一样,甜味是通过杂交育种自然产生的基因性状,只是一个特别的玉米品种。
再说水果。印度基本上只有时令水果,品种有限,跟蔬菜一样卖相难看,大城市偶有价格高昂的进口水果。这里一年不断档的水果主要有香蕉、椰子、木瓜,因为是当地原产,价格都比外来进口的水果便宜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南印度的香蕉可谓五花八门,我至少见过五种完全不同的香蕉,最小的不过拇指大小,大的却像根棒槌。无论是形状、颜色还是味道,都跟国内吃到的香蕉完全不同,比如说有一种香蕉是红皮的,看起来像是蒸熟了的,我到现在都不是很清楚如何选购。而南印度由于盛产椰子,椰子用途广泛,除了喝椰汁外,椰肉是神庙里的重要贡品。椰子长老之后,里面的椰肉非常厚实,印度人常常会用于烹饪。
每年春夏是吃水果的好季节,三月份左右,当地的条纹西瓜上市,七八毛钱一斤,吃得很过瘾;五月份开始,芒果上市,吃过印度芒果之后,会觉得之前在国内吃的都是“假芒果”,这才是芒果真正的味道。我强烈建议不怕热的人,可以考虑五月到七月间来印度吃芒果,吃到就是赚到。印度不同品种的芒果有不同的特色,有一种芒果熟透之后可以吸吮着吃,口感美妙至极。另外,这里芒果的吃法也不仅限于当水果吃,生芒果就可以直接蘸玛萨拉吃,有些芒果品种是专门用来做腌芒果的,就跟咱们的腌萝卜干一样。
那个时候也正好是印度菠萝蜜上市的季节,以前我在中国吃的菠萝蜜味同嚼蜡,心想这种水果有什么好吃的……吃过真正好吃的菠萝蜜后才明白以前吃的是“假菠萝蜜”,并且印度的菠萝蜜最便宜时只要一块钱一斤。菠萝蜜除了果肉可以吃,果核煮熟了也能吃,吃起来有点像菱角。我试过烧汤、烧肉,就跟板栗、菱角差不多。
吃菠萝蜜最麻烦的是切,菠萝蜜切开后会流出一种不溶于水的黏液,怎么洗也洗不掉,估计所有第一次切菠萝蜜的人都因此抓狂过。也是我的邻居面授机宜,我才知道这种黏液虽然不溶于水,却溶于油脂,切的时候要在手和刀上先涂好椰子油,洗手的时候也需要先用椰子油把黏液去掉。
有些中国的水果,我从来没在哥印拜陀见过,比如柚子、柿子、荔枝、枇杷、桃子。还是因为冷链运输落后,进口水果只有在印度的一些大城市才能找到,价格奇高无比。印度不同地区之间的果蔬流通也十分有限,比如一个北方的印度人到了南方,才可能第一次见到、吃到,比如释迦果、番石榴等。
印度不同地区的物产缺乏流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物流效率低下。生活在印度让我深深体会到公路物流网络的重要性,这就像人体内的血管网络,保证了整个机体的高效运作。
行
一讲到印度的交通,很多人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肯定是挂满人的火车。实事求是地讲,这种情况确实有,但并不普遍。我在印度坐过许多次火车,看到有人扒车顶的情况,一共也就两次。挂火车、坐车顶的现象倒是在孟加拉国极为常见,很多挂火车的照片拍摄地其实是在孟加拉国。
总的来讲,我觉得在北印度旅行,火车算是一种比较靠谱的交通工具,相对来讲效率最高。坐飞机的话,许多航班都要在德里中转一下,支线飞支线的选择很有限。比方说从瓦拉纳西(Varanasi)到克久拉霍(Khajuraho),相当于从合肥到南京,你得先从合肥飞到上海,再从上海飞到南京,绕了一个圈子。
印度的火车是印度殖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现代印度是英国统一起来的,而英国把整个印度真正统一起来,靠的正是这巨大的铁路网。印度铁路网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铁路网,也是英国留给印度最宝贵的遗产,印度的三条山区铁路和孟买的CST总站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分别拍过两部纪录片《伟大的印度铁路》(The Great Indian Railway,2005) 和《印 度 铁 路 之 旅》(Great Indian Railway Journeys,2018),不得不说,印度的铁路系统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传奇。
印度虽然继承了英国统治者铁路这个遗产,可继承后就没怎么发展过,几十年如一日地吃老本,直到现在,火车的速度还很慢。
目前印度有20多种不同分类的客运列车,2019年才有第一列高速列车“范德·巴拉特快车”(Vande Bharat Express)(23),测试最高可以达到180公里每小时,印度媒体已经吹上了天。然而这种列车运行的平均不到100公里每小时,从德里到瓦拉纳西的762公里路程,需要8个小时,大致相当于我们中国的T字头特快列车的水平。目前最快的“半高速列车”(Gatimaan Express)平均时速据说高达113公里,所以不少印度人在中国坐过高铁之后都惊呆了,300多公里每小时简直不科学啊!最近中国又有了时速62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这对印度人来说绝对是心理层面上的降维打击。在英殖民时期,印度铁路领先中国两个世代,如今中国铁路领先印度两个世代。
印度之前最快的列车是“拉吉德哈尼”特快列车(Rajdhani Express)和“莎塔布迪”特快列车(Shatabdi Express)。“拉吉德哈尼”特快列车属于豪华特快,全部是空调卧铺,大部分平均时速七八十公里,最高纪录平均时速97.8公里;“莎塔布迪”特快列车是一种白天的城际对开列车,大多数总里程不超过500公里,最高纪录平均时速89公里,全部是空调座位,一路上供应好几轮茶点。另一种没那么豪华的“杜伦托”特快列车(Duronto Express),一般平均时速为每小时六七十公里。
根据我的乘坐体会,印度火车速度慢,不完全是机车的运行能力问题,而是调度问题——说白了就是火车多、铁轨少。英国人走后,印度人自己新建的铁路少之又少,前阵子嚷嚷着要修高铁,一直卡在征地环节。这些年,印度人口可是翻了好几番,火车车次大增,原有轨道的运力捉襟见肘。高档的车次之所以能够开得快,是因为停站少,并且行驶过程中等候通行的时间短,具有更高的优先通行级别。
印度绝大多数的普通列车,平均时速只有50公里,乘坐这种火车,其实相当长的时间都处于等待通行状态。均速50公里每小时,意味着500公里路程需要行驶10小时,既然开得这么慢,不就刚好睡一晚嘛。作为旅行者,乘坐这种夜班火车在城际之间转移的效率非常高,一觉醒来就到了一个新的地方。
但火车也有一个不那么确定的因素,就是晚点。
印度火车票可以很便宜,但也可以很贵。
世界上最豪华的火车正是印度的“王公专列”(Maharajas'Express),14节车厢满员只能载八十几个客人,甚至有总统套房,号称“车轮上的宫殿”。王公专列一共开了4条线路,集中在北印度旅游热门地区,最便宜的4天3晚行程,单人价也要2910美元;7天6晚的总统套房,单人价是23700美元,都够去一次南极的了。我无法为大家提供更为详细的描述,因为我也没坐过。
印度一般的火车坐席主要有硬座(2S)、硬卧(SL)、空调座(CC)、商务座(EC)、头等商务座(EA)和空调卧铺(AC)。空调卧铺又分四等,根据列车级别和坐席等级的不同,票价差别十分悬殊,最贵和最便宜的坐席票价可能会相差二三十倍。当然,假如你挂在车厢外面,连票都不用买。
印度的空调卧铺车厢条件还是可以的,采用封闭式的车厢,乱七八糟的人进不来,安全比较有保障,卫生状况也不错。一等空调卧铺(1AC)的价格堪比机票,却依然一票难求,比我们国内的软卧更加宽大舒适,但大多数列车只有寥寥几个铺位。二等空调卧铺(2AC)和三等空调卧铺(3AC)的区别在于2AC是上下两层,每节车厢48个铺位;3AC是上中下三层,每节车厢64个铺位,但印度卧铺票价的设置很不合理,上中下铺都是统一价,订票的时候可以填写偏好,但不让你自己选座,能买到哪个铺具有很高的随机性。而且印度的铁路轨距是全世界最宽的,我们中国是1435毫米标准轨,印度是1676毫米的宽轨,多出20多厘米,因此车厢也比较宽大,除了横着的铺位之外,过道边上还放了一排竖着的铺位。这种边铺无论在二等车厢还是三等车厢都是一样的,价格却是按照车厢等级来收的。因此,假如你付了二等卧铺的票价,拿到的却是边铺,就很亏。空调卧铺里面的最末等是空调经济卧铺(3E),空间跟三等空调卧铺一样,但是不提供卧具。
我绝不建议选择硬卧(SL)过夜,但白天乘坐的话无所谓。这种级别的车厢没有卧具,甚至连窗都关不了,来来往往的闲杂人等非常多,印度人坐火车常会自备一根铁链将行李锁在座位下面。有一次在路上,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坐硬卧车厢的时候,整个书包被人顺走,包括证件在内的所有贵重物品都丢了。在外旅行安全第一,空调卧铺至少相对来讲更安全一些。
有人估计要揶揄,印度火车这么慢,你还觉得效率高?50公里每小时的平均时速在我们中国人眼里或许觉得很慢,但你要是坐汽车的话,平均时速可能只有30公里。相隔两百多公里的地方,往往会花一天的时间在路上,占用了白天游玩的时间,因而印度火车的这种“高效率”是相对于公路旅行的低效率而言的。
印度的长途汽车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国营的长途车,最简陋的基本款,票价非常便宜,当然车况也极差,看起来就像一个铁皮盒子装了四个轮子,前后左右都布满了磕碰剐蹭的痕迹(印度的车没有年检,只有个别邦有报废年限的规定,但就算报废的车一样可以卖到黑市)。车厢跟我们的公交车差不多大,每排却有“3+2”五个座位,最后一排六个座位,如果都是一群从小营养不良、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印度人坐着,倒也不显得拥挤,甚至可能还可以多挤进一个人,但这样的座位显然塞不下我,有时候我的膝盖不得不顶着前面的座位,座位前后距离之窄,让人非常难受。
第二种是私营的“豪华”巴士,车况比国营的好一些,座位通常是“2+2”,一排四个座位,座椅靠背可以往后放倒(24),大部分车辆有空调,但大多数也比较破旧。
第三种是私营的双层卧铺大巴,卧铺大巴里面还分几种规格,一种是“1+2”,一排三个铺位,一边双人一边单人,每个铺位的宽度有七八十厘米,舒适度相当不错;一种是“2+2”,两边的两个双人铺位都只有120厘米不到,两个人挤在一起睡那是相当勉强;还有一种是上层卧铺、下层座位的混合布局。印度的很多大巴的内饰都是自己装的,堪称100%私人定制。我坐过很多次卧铺大巴,但从没见过内饰布置一样的两辆大巴。
在南印度旅行,我会推荐乘坐这种卧铺大巴。
南印度由于西高止山脉和德干高原等地理因素,丘陵地带较多,铁路不像北印度那样四通八达,一些目的地之间可能没有火车,或者是班次选择有限。作为生态位的填补,南印度的私营卧铺长途大巴很发达,夕发朝至,我个人觉得舒适性更胜火车卧铺,可以在手机应用程序上直接订票,票价按照距离和车厢配置从几十元人民币到一百多元人民币都有,上下铺有差价。记得尽可能选靠前排的座位,因为大巴的后排比较颠。
最近这几年,印度的公路基建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但由于基建标准太低,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印度的所谓高速公路,绝大多数都是非封闭式的,别说非机动车了,就连牛车都能在上面跑,也没有探头监控管理,我好几次看到一些车在高速边上的辅道逆向行驶;为了防止车辆在高速路上随意掉头(中间的隔离形同虚设),印度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设计成左右两边车道,有不同的高低落差,这些落差至少高达半米,隔离带可能会被破坏,但这个落差就很难逾越了……总之印度的公路也是充满了魔幻气息。在这样的公路上,最高时速只能达到80公里,很多时候即便上了高速也只能达到时速五六十公里。
印度的公路水平跟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差不多。我记得2004年和同学一起从上海去黄山旅游,我们包了一辆小面包车,开了整整12个小时,一直在山区里绕来绕去;杭徽高速开通后,行程一下子缩短到4个小时,令我唏嘘不已。印度目前大多数地方的路况就好像当年我坐12个小时的车去黄山一样,隧桥工程非常罕见,大部分山区甚至连个混凝土桥都没有,一般都是简易的钢结构工兵桥。
这跟坐火车卧铺的道理是一样的,正因为开得慢,坐卧铺大巴刚好能睡个整觉。那种坐卧铺大巴睡不着的人,在南印度旅行就会很遭罪——坐日间长途车时间太长,而许多地方坐飞机又到不了,可能要不得不放弃一些非常精彩的地方。如果你是全程包车的土豪,固然可以轻松一些,但有些景点之间还是会花不少时间在路上,如果路上没什么风景的话,白天长时间坐车,人会感觉很累。
说完长途交通,再来说说市内公交系统。
在不少国家旅行的时候,我都会坐当地公交车在市内观光。但这么多年来,我在印度还是只会坐轨道交通,但轨道交通只有几个大城市才有,跑到小地方就不行了。我至今都没有学会如何在印度乘坐市内公交车,因为许多城市根本连公交站台和站牌的标识都找不到。拿我居住的哥印拜陀为例,眼见着很多公交车在马路上开来开去,可我就是搞不清楚我家附近的公交站究竟在哪儿,有哪些公交车,以及这些车能去哪儿……从没见过站牌。在印度坐公交车简直是一门靠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才能掌握的玄学。
好在印度的打车软件十分好用,一点不比国内的软件逊色,而且结合了印度国情,可以选择不同档次的交通工具,如摩托车、三轮突突车、两厢轿车、三厢轿车、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等,而且还有物美价廉的包车服务。对外国人来说,这简直是救人于水火之中的神器。首先,不必担心被宰,有了打车APP之后,我才知道自己以前花了多少冤枉钱。印度的司机一看你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就会乱加价,而且他们彼此之间很有默契,似乎存在某种价格歧视宰客行规,就算你换别的司机也没用。第二,不必再费劲跟不会英语的司机描述目的地位置,印度的地址往往都十分模糊,很多时候根本说不清楚,有了打车软件让司机跟着导航走就行了,也不怕他耍花样。
目前印度的大城市都可以用打车软件,但一些村、镇级别的小地方可能就没辙了,除非你有魄力重装徒步,否则一般只能认栽。以前在南印度旅行的时候,我乘坐城际之间的国营长途车可能只要几块钱,那时候南印度国营长途车票价一般在每公里一角左右,到了地方之后坐突突车从长途车站到旅馆倒要十几二十元人民币。
那么印度的汽车是不是像传说的那样外面挂人呢?
这个得分时间、地点,一些比较穷的地方在通勤高峰确实会挂人,但总的来说在印度并不普遍。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印度的超载问题很严重——或者说印度根本没有超载这回事,只要你有本事,往车里塞多少人都行。印度有些地方用一种吉普车拉客,他们“坐满”的标准是12个人,两排座位连司机8个人,后备箱还能面对面坐4个人;坐车顶的现象则常见于北印度一些贫困省份,我见过一种自己改装的载人板车,跟咱们拉货的平板车差不多,但中间有一条横杠专门用于抓握。我见过载人最多的一辆三轮突突车,总共载了15个人,怎么装下的呢?司机左右各2个人,第二排乘客座上装5个人,后面再装5个人。
印度的卡车则都是统一规格的车斗,只论体积不论重量,能装多少是司机的本事。由于路况的问题,印度国内大多数公路都跑不了标准集装箱卡车,我见过高速边上有专门转运的枢纽站——港口卸下来的集装箱,最远就只能运到这儿了,到这儿得卸货下来分装到“印度标准”的卡车上,然后才能继续运送到印度各地。印度的卡车出厂的时候只有一个底盘和半个驾驶舱,所有外壳都由自己定制打造,一辆辆都被印度式审美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停在一起可以举办选美大赛。这是南亚特色。
另外,印度的公交车一般也都没有门,随上随下,通常到站没有停稳,乘客就迫不及待地上下车了。并且这样也方便挂载,只要有脚踩的地方,就能够搭得上车,车上的人还会帮忙拉你。最常见的就是售票员进出站的时候挂在车门外,方便吆喝。公交不关门也就罢了,最牛的是孟买的城铁也不关门,可以看到很多上班族就挂在门口,城铁跑起来的时候还是挺快的,每年都有不少人摔死,但他们照挂不误,从来没有人去投诉交通部门。
所以,在印度阅兵式上大家喜闻乐见的一辆摩托车载一个排的“杂耍表演”,在印度有着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他们平时通勤就是这样的。在印度,一辆平板小摩托坐4个人很常见,坐五六个人我也看到过,有时候还能看见人抱着一只羊之类的。
鉴于平时出门坐车就已经足够刺激了,云霄飞车之类的游乐设施在印度是没有市场的,人家想体验云霄飞车直接扒火车就行了,还不要钱。印度的游乐场里最刺激的东西打死你也想不到,是摩天轮。
如果你以为是咱们公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摩天轮,那你就错了,印度游乐场里的摩天轮堪称夺命摩天轮。我这个人坐什么云霄飞车都不怕,但坐了印度的夺命摩天轮之后是吓得屁滚尿流逃下来的。首先,摩天轮座舱是开放式的,就一圈栏杆,没有门也没有保险带;然后它转起来的时候快得就跟风火轮似的,开放式座舱会不受控制地大角度摆动,你得死死抓着栏杆,不然就可能被甩出去……在我被吓得脸色煞白的同时,那些印度人却依然谈笑风生。
这种日常性开挂造就了印度阅兵仪式上摩托车杂耍,他们不用专门从杂技团找人,随便拉个人就能上。摩托车乃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印度男生都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而且不能是平板摩托,必须是骑起来轰隆隆的那种真正的大摩托。印度人的审美要求男性非常阳刚,所以大家会发现印度男明星里面是没有“娘炮”类型的,而最能烘托出这种男性阳刚特质的,莫过于骑上一辆摩托车了——集爆发的速度、狂野的力量、机械的美感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