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子
既然打算定居下来,那么第一件事当然是找房子。哥印拜陀(1)好像没有租房中介这一行当,不过有网上同城服务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自己的供需信息,转卖闲置物品或者租房。我们先从平台上看好房源,然后联系房东过去看房。
这里不得不抱怨一下印度的城市规划问题。在印度,如果不问人也不用谷歌地图的话,你很难仅仅通过地址就找到某个地方。在印度,他们的门牌号形同虚设,酒店之类的可以通过谷歌地图搜索到,但如果要找别人的住家,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到了附近,打电话给对方,让对方实时导航;第二,到了附近某个地标,等着对方来接你。自己硬找的话一定会“鬼打墙”(2)。
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城市缺乏规划,社区建设杂乱无章,私有制寸土不让,明明很近的直线距离,常常不得不绕道而行;第二,印度大多数地方都没有路牌和门牌号标识,很多时候,地址写的都是“在××附近”“在××对面”,对不熟悉当地的人来说,那是相当不友好。
我们总共看了五六套房,最后综合考虑面积、便利性、环境等方面,选了一栋新建的私宅公寓。私宅就是私宅,公寓就是公寓,私宅公寓是什么呢?印度的土地是私有制的,但私有制不代表你可以为所欲为。首先,无论你要建什么,都需要先拿到村委会(3)的批文;第二,你可以建成公寓的式样,但各个单元的产权不能分割出售——说白了,就是不能自己开发房地产买卖。
在我住的这个城市,一般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独门独户、带院子的小楼。但很多人家里的大房子,一半都是租出去的。他们在盖房子的时候,会留一个楼层专门用来出租,有单独的楼梯和大门,每月收点房租,不无小补。而我租的公寓,整栋楼都是用来出租的,房东另有住处。说是公寓楼,其实也不过三层楼共六户人家——虽然只有三层楼,却已经是方圆百米的制高点了。前面讲到的那个村委会批文,每一层楼都要有独立的批文,并不是自己想建多高就能建多高。
我租的公寓大约80平方米,2室1厅2卫,月租折合人民币不到1000元。据左邻右舍说,这个价格算是比较贵的,然而就我看的几套房比较下来,这个价格在当地还是比较合理的。这样一套公寓如果带产权的话在当地的售价是三四十万元人民币,一年1.2万元的租金,租售比在3%左右,相对还是比较低的(4)。房东建这栋三层公寓成本大概70万元,如果全部租出去,一年收入7万元,至少也要10年才能回本,算不上好的投资项目。
如果是在德里、孟买、班加罗尔、金奈之类的一线城市,房租则要贵得多,一千多块钱可能只能租到一个小居室,我小舅子在德里为了省钱,都是跟人合租。在孟买,一套小公寓月租金人民币三五千元很普遍,跟国内一些大城市差不多。因此,哥印拜陀相对低廉的房租价格决定了这里的生活成本不会太高,当然,这边居民的收入水平自然也比不上一线城市。
敲定房子以后,下一步就是添置家具和电器。在印度租房有个特点:房间通常不带任何家具、电器,租客要自备家具、热水器、燃气灶、空调,甚至吊扇。我们的房东给装了吊橱、衣柜、吊扇,其他都得自己买。在印度的大城市也找得到一些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的出租房,但这些房子通常都是租给外国人或海外归国的印度富人,价格往往比市价高几倍。
印度式“洁癖”
印度有着世界上最系统、最复杂、最严密的卫生习惯——这个大家听着可能会觉得很可笑。事实上,印度的环境是比较脏,但印度人爱干净。印度的大街上之所以那么脏,就是因为印度人要保持家里的干净——大便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可以拉在家里,拉外面去——于是就有了露天大小便的习俗。
在过去,传统的印度教婆罗门祭司是不肯出远门的,比较极端的人甚至不吃自己家之外的任何食物。我们现在很多人是觉得印度太脏而不愿去印度,可当年那些婆罗门祭司却觉得,印度之外的地方才是脏的,到了那些地方,自己就会被污染。婆罗门祭司作为“洁净”的标杆,是侍奉神的阶层,更是需要保持自己的绝对“洁净”,生活中有非常多的规矩和禁忌,一旦出国就很难保持自己的“洁净”。
按照我们的认识,脏可以清洗,哪怕掉进粪坑里,也总有办法洗干净,印度教所认为的“不洁”很多是精神层面的。有些“不洁”具有时效性,造成的污染是暂时的,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化解:比如用水清洗——恒河水被认为是洁净力最强的水;比如剃除毛发——在印度,如果有重要的家庭成员离世,最亲近的人会剃光头,因为死亡是一种不洁;比如涂抹牛的“五产”——牛奶、酥油(Ghee)、黄油、牛粪、牛尿,也能够对污染进行净化。
而有些“不洁”却是永久的,那些永久性的不洁不但无法通过物理方式来清洗,甚至是无法通过物理方式隔绝的。这就有点像一些男人会觉得女人和别人发生关系以后就脏了,这些男人认为这种“不洁”是洗不干净的。印度教教徒对这种“不洁”有一种精神上的膈应,困扰印度已久的厕所问题根源便在于此。印度人无法忍受把厕所这么脏的东西和他们的神龛放在同一个屋檐下,所以很多地方就算修厕所也常常会独立修在房屋外面。我们租的房子有两个卫生间,我们有一户印度教的邻居从来不使用厨房边上的那间卫生间,他们觉得如果在那里大小便会污染厨房——因为这个卫生间跟厨房共用同一堵墙。
在印度教的洁净观中,死亡被认为是一种“污染”。当家里有至亲的人去世,就会受到污染,而剃光头则能净化这种“污染”。
如果你看过《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应该对里面的一段情节有印象:爸爸要给女儿做鸡肉吃,妈妈顿时惊慌失措,赶紧定下规矩——不能在他们日常的厨房里做,而且要使用另外的锅。其实这就是印度人“洁癖”的一种体现,一种对肉食“污染”厨房的恐慌。
印度传统观念中的“洁净观”是源自南亚的环境。
比如,为什么印度教会认为肉食肮脏?因为这边天气炎热,肉食极易腐败变质;同时印度内陆古时缺盐,没有发展出腌制的技能。又如,为什么印度的种姓制度里会有“不可接触者”?除了保持征服者雅利安血统的纯正性之外,这其实还是一种原始朴素的隔离措施,就拿印度的贱民从事的工种来说,往往是容易接触病原的高危职业。
可以想象当年游牧的雅利安人初到印度次大陆,潮湿炎热的天气让他们得了各种之前没见过的怪病(后来蒙古人入侵印度的时候也碰到过类似问题),当地土著却安然无事。在缺乏免疫学知识的情况下,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土著是具有致病性的,从而采取隔离措施。
因此,印度教在饮食卫生、生活卫生各方面——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洗什么、怎么洗、什么时候洗,什么干净、什么污秽,要怎么保持干净,要怎么去除污秽——都有着巨细靡遗的一大堆繁文缛节。这让我意识到印度人与各种瘟疫、寄生虫、感染的战斗其实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印度这种如此炎热而又人口密集的地方,毫无疑问是瘟疫的理想温床,所以印度相当多的固有习俗本身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卫生风险。
此外,不跟别人吃一个碗里的东西,不使用别人用过的器皿,认为公用的东西都是不洁的……此类卫生规定在印度都是古已有之的。为什么呢?这些规矩在传染病学缺失的古代不可能无缘无故被定下,正是因为印度人很早就观察到某些行为可能会致病才加以禁止。形成对比的是,古罗马的公共厕所连擦屁股的海绵棍都是公用的。
别说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印度人,就连我,生活在印度,不知不觉也养成了很多新的卫生习惯。比方说,厨余垃圾必须每天倒掉,放两天以上,垃圾就开始发酵了,三天之后绝对会长出一堆虫子;用过的碗必须马上洗干净,否则一会儿就会把虫蚁招来……可以想象,在没有密封容器和冰箱的过去,印度人跟各种小动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根本不具备储存肉食的条件。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如果不注重居家卫生,家里很快就会变得一片狼藉。一些在其他地方无伤大雅的卫生习惯,在印度的患病风险会高得多。
由是之故,印度人会比较忌讳使用别人用过的东西——因为被多次转手的东西是不洁的。谁知道这张**发生过什么?谁知道这个灶台烧过什么?谁知道这个冰箱里放过什么?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所有东西全部都用自己的。
我们是“白手起家”,只好从零开始一样样添置。不算从国内背过来的东西,在印度买的家具、家电、锅碗瓢盆,七七八八的,在当地大概花了两万块钱。
我们租房的时候正好赶上相当于“双十一”的印度排灯节,商场里有各种大促,所以我们的第一批大件都是去商场买的。
先说家具,印度这个国家虽然不富裕,但印度人倒是非常讲究环保健康,凡是居家家具基本上只买实木的,办公家具才会用胶合板的。实木家具比中国便宜——因为是印度制造的;胶合板家具比中国要贵——因为都是进口的。我们买了急需的餐桌、电脑桌、床垫、椅子,后来又陆续在亚马逊网站上买了第二张电脑桌、沙发、电视柜。对比一下我们的一些邻居,他们家里几乎没什么家具——坐在地上,吃饭在地上睡觉也在地上。在某种意义上,对印度穷人来说,家具大概算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那种客厅有一整套大沙发的,可以算大户人家了。
再说家用电器,我只想说印度的家用电器真的太贵了!怎么个贵法呢?你回想一下中国十年前的型号,以及20年前的价格。比方说,一台中国20多年前用的那种单门冰箱,印度促销都要1700元人民币;国内标价1800元人民币的55寸小米电视机,在印度小米专卖店,同型号电视机要卖3800元(同尺寸的其他品牌电视机要卖五六千元)……印度的家电价格跟印度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完全是不挂钩的。
鉴于印度家电两倍甚至三倍于中国家电的高价,除了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热水器、净水器这些大件,小家电我都尽可能从国内背过来,省了很多钱——小米4K激光电视,在国内花7800元买了一个二手的(二手的过海关更方便),印度售价20000多元;小米智能压力电饭煲,在国内卖525元,在印度没找到,类似产品卖1000多元;九阳智能豆浆机,是我在2016年“双十一”花599元买的,印度要卖2000多元。还有一些东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比如我没有在印度找到卖柜式空调的,可能因为印度无法对大功率空调保障电力供应。
我这里不是要给小米打广告,买小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印度有小米的售后,万一出现质量问题,就算不给三包,起码有个地方可以送修。小米在印度同样扮演了“价格屠夫”(5)的角色,在印度受欢迎程度之高,以致有些印度人以为小米是印度品牌。我有一次在电器行里面,销售员很骄傲地告诉我这是印度品牌,我告诉他这是中国制造的,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
在添置的家电中,有两样东西我后悔买了。一是净水器,我买了印度本土品牌的一台净水器之后,才发现在印度小米门店有一款印度特供版的小米净水器,物美价廉。中国的小米净水器是实时出水的,出水的时候必须通电;印度版则是带水箱的,这样就不会受到停电影响了。二是冰箱,以前在国内,冰箱用得并不多,因此在印度就买了一台单门冰箱,以为应该够用了。后来才发现,这里一方面由于天气热,新鲜蔬果放在室温下一会儿就蔫了;另一方面由于虫蚁多,如果不用密封容器,不一会儿蚂蚁就会来安家:所以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放进冰箱里——冰箱不只是冰箱,更是保险箱。很多在中国没有必要放进冰箱的东西,在这里最好都放进冰箱。
现在的印度轻工业基础薄弱,政府为保护自己落后的产业,对进口家电产品征收高额的关税,造成家电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外淘汰的老旧型号库存倒是在印度市场得以焕发第二春。
由于高额关税的存在,走私在印度非常有利可图,在印度做“倒爷”是很有可行性的,比方说,由于印度政府限售无人机,你在国内买一套大疆无人机,带到印度,立马就是100%的利润。
所以,在印度海关眼里,每个入境的印度人都是潜在的走私犯。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国,有20%的黄金消费税,也就是说,在国外按照国际金价买黄金,到了印度一转手就有20%的利润。印度海关经常会“破获”黄金走私案,听说他们有专门用来扫描黄金的机器。
就拿哥印拜陀的国际机场来说,平时每天也就起降两三个国际航班,海关比较清闲,每个国际航班的每件行李都要仔细检查,像我这种外国人还好一点,只要把数量控制在自用的合理范围内,印度海关不会太为难,这样我才顺利地把那么多小家电带进印度,他们对待印度人则非常粗暴。你如果使用国际包裹往印度邮寄东西,被征税的概率几乎是100%,税率则从50%到300%不等。不管你是不是自用,海关都默认是商品。之前有个新闻,一台价值2000多元的二手笔记本,走的邮寄渠道,海关征税征了5000多元。
印度的各种税率之高,高得让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现代国家。由于占人口比例大多数的农民是不缴税的,所以印度整个国家的纳税重任压在少数人身上。比方说一个“正规的工薪阶层”,每年有12个月的工资,实际上只能领到十个半月,有差不多一个半月的工资都拿来缴纳个税。不过,“正规的工薪阶层”在印度并不多,除了种地的农民之外,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按日或按周结算打零工的,这些人也不缴税。
就家电领域而言,印度人对中国制造普遍印象不佳,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商人在进口中国商品的时候,为了迎合印度人的消费水平,批发的都是一些低价劣质的商品,普通印度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中国的高档货。所以当印度人看到我带去的一些最新的中国智能电器时,原有的认知遭到了颠覆,而在进一步得知其在中国的售价之后,他们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害怕并拒绝承认中国的进步,在外国很普遍。不过,我接触到的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如今已能清醒地认识和接受中印两国的差距。
从2012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在印度旅行一段时间,第一次来印度的时候,我感慨了一下:中印真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国家,无论在文化上还是物质上都没有任何交集,如果你在印度看到任何我们熟悉的东西,那一定是从欧美进口的。需要说明的是,我最早去的都是北印度的穷地方,在样本考察上有一定偏差。
后来我每次去印度,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我记得当我头一回经过孟买地铁站的地摊,看到中国血统浓郁的各色小商品时,还感叹一下义乌制造的强大渗透力。从昆明飞加尔各答,也总会看到很多印度“水客”。就这样,我眼睁睁地看着印度从很难找到“中国制造”到满大街都是“中国制造”。而这一切,前后也就不过五年。
我前两年来哥印拜陀,住在我的印度铁哥们儿家里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他们连抽纸都要从中国带过来。他太太告诉我,印度这边的卫生纸质量太差,一沾水就烂了。她每年回国一次,就从中国背来可以用一整年的纸巾。我当时觉得这也太矫情了,结果我现在家里的保鲜膜、抹布,甚至锅碗瓢盆也都是从中国带过来的——有些东西在印度虽然买得到,但在质量、细节上跟中国产品比真的差太远了。
水电煤
印度的基础建设是个大问题。
就我个人的观察和体会,印度政府在深刻领会学习了中国经济发展六字真言“要致富,先修路”之后,确实在印度各地努力大搞基建,但印度这个国家本身存在很多先天不足的问题。
一是基建标准低下。印度人的“将就”是出了名的,只要能用,质量无所谓。比方说,印度标准的“高速公路”,还比不上我们的国道、省道,这种“高速公路”是非封闭式的,牛车、马车、突突车、摩托车、行人都可以进来,跟一般公路的区别就在于双向四车道中间设了一个隔离带。由于非封闭式的关系,收费站设得非常密集,十来公里就有一个。没有摄像头和测速雷达,我碰到过好几次司机为了抄近路或者躲避堵车而逆向行驶的情况。
二是基建效率低下。我在印度见过的大多数工地,都非常不正规,别说戴安全帽、配备安全绳这些,有些工人连鞋都不穿,毫无安全意识。绝大多数工人干起活来懒懒散散、磨洋工,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动一下、歇两下,喝两个小时茶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隔三岔五就有宗教节日,一言不合就闹个罢工。
三是印度人发展基建的意愿低下。印度人并不追求效率,火急火燎活完这辈子不还有下辈子吗?有什么好着急的。印度想学中国建高铁,好不容易找日本人拿到了赔钱赚吆喝的低息贷款,然而印度人根本不买账,觉得牛车挺好,要高铁干吗?各种不配合,开工头一年征地只完成了1.4%。
上述这几种情况,再加上密集的人口和土地私有制,导致印度政府几乎无法进行任何高效的基建改造,所以水电煤设施都很成问题。
印度许多地方都没有政府铺设的自来水总管,因此老百姓只好自己来——我们的公寓楼自带混凝土水箱,泵的是地下水,不需要交水费。在印度到处可见水塔,而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有大水桶——电力没有保障,不建水塔的话,断电就意味着断水。在一些老城区,你会看到如迷宫般错杂的水管,就跟他们自己拉的电线一样乱。假如住的是贫民窟或者是老式的瓦房,不具备在屋顶装大水桶的条件,那就得每天定时定点去取水。对这些地方的居民而言,用水是个很大的问题,经常能看到印度的家庭妇女拎着瓶瓶罐罐排队打水。我只在果阿、西姆拉这些城镇见过水表。如果你留心的话,会发现在印度大多数地方的街头几乎找不到消防栓,不然穷人肯定会偷消防栓的水。加尔各答这个城市是当年英国人规划建设的,街头有公共水井和消防栓,于是这些地方果然就成了老百姓洗漱的场所,甚至还有人在那边洗车。
一些居民区里自己拉的水管乱如蛛网
印度的电力供应也是个大问题,印度的人均用电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哥印拜陀,停电是家常便饭。要是连着一个星期没停过电,会有一种月经延迟的感觉——咋还不来?每次刮大风、下大雨也必停电。即便是德里这样的大城市,每天也会有许多次“闪断”。我从上海搬来印度,随身最重要的一件东西就是存储我所有照片和数据资料的NAS(6)服务器,由于担心毫无预警的断电问题,在UPS(7)断电保护设备到位之前,我一直都没敢给NAS通电。
UPS这玩意在中国基本没怎么大范围普及过,然而在印度,如果你买台式电脑的话,UPS就跟鼠标、键盘一样属于标配。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里会有三路电,一路是普通电路;一路是可以承受高安培的专供空调电路,普通电路跑不了空调这样的大功率电器;还有一路是保障电路,配了电瓶和逆变器,在停电的时候能保证冰箱、电扇、电灯等设备正常运作。话说我后来在这边买了一台印度制造的海尔空调,电源线居然不配插头。这是为啥呢?因为印度的电压波动很厉害,时高时低。我用的UPS上能够显示电压,高的时候270V,低的时候180V。因此空调都要标配一个稳压器,不配插头是为了方便你直接把空调电源接在稳压器上,稳压器再接入空调的专供电路。所以在印度安装空调,是涉及电路系统搭建的。
印度的电分农用、家用、商用、工业用。农用电免费,仅用于灌溉;家用电有补贴,每个月有免费的额度,超过额度之后才开始计费;商用电和工业用电比较贵,但最要命的是工业用电常常有限制——你有钱也买不到电。假如你在印度开一家工厂,流水线设备都装好了,但每天机器只能运转8个小时,其他时候都得闲置,无形中就拉高了生产成本,这也是印度产品价高质低的原因之一。
印度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电力缺口,跟他们的环保发展理念也有关系。
大家可能又要震惊了!印度这么脏的国家还讲环保?每年冬季北印度德里的雾霾那么严重还讲环保?
2019年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排名前20的城市里面,印度占了14个。我在印度旅行的时候,很少见着大工厂、大烟囱,非常疑惑这么严重的空气污染到底是打哪儿来的。后来经过长期观察,我发现印度空气之所以那么差,主要是由四个原因综合造成的:
一、人太多!印度的人口实在太密集,污染排放集中。
二、燃料不完全燃烧的摩托车、突突车保有量极高。印度有摩托车文化,拥有一辆自己的摩托车几乎是每个印度男孩的“印度梦”。我目测几乎是人手一辆,像我这种不会骑摩托车的男人在印度会被当作怪胎。摩托车一来便宜,二来通行性能好,特别适合印度的穷街陋巷,但众所周知,摩托车的尾气污染不可小视。
三、印度整体而言还是一个农业国家,尤其北印度农田密度非常高。每年秋收完了,紧跟着就是秋播,收割后残留在地里的秸秆来不及处理,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就是烧掉。虽然政府下了禁令,但由于这种现象太过普通,因此屡禁不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空气污染主要发生在秋冬季。
四、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北印度恒河流域的奶牛带可以看成一块大盆地,北面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面是德干高原,东面是横断山脉,西面是塔尔沙漠——三面不通风,污染物不易扩散,只有孟加拉湾一个小口子可以带来清新的空气,至于塔尔沙漠,本身就是一个“雾霾发生装置”。印度治理空气污染主要靠天——刮大风,下大雨。然而冬季恰恰没有季风,也缺少降水。
大家看明白了没有?这几个原因都赖不到大工厂头上。事实上,印度的环保标准还特别高,问题是这些标准只用来限制大工厂、大企业,对那些无所不在的个人行为却无能为力。结果就是一百家地下小企业制造了比一家大企业更多的污染,产出却远不如大企业。
由于印度的环保理念限制,修建火电厂、水电站的环保审批流程特别繁琐,加上印度人本来效率就低,走完流程可能就得十几年,最后还不一定能审批通过,因此发电量永远跟不上用电量增长的速度。
再说燃气。除了一线城市的个别地区,印度的管道天然气几乎是个空白,家家户户都用液化气罐。以我们家每天做饭的使用频率,一个60多块钱的液化气罐可以用三个月。印度人非常艰苦朴素,普遍热爱高压锅,因为高压锅可以节省燃气;煮个鸡蛋什么的,也会尽可能用最少的水。我在印度从来没见过燃气热水器,只有电热水器。淋浴在印度目前还是新事物,在普通老百姓中尚未全面普及,毕竟很多人家里连厕所都没有,怎么可能有淋浴呢?印度式洗澡是装一桶水,蹲在边上用瓢洗,很多男人会在腰上围一块布,直接在路边洗了。
我的铁哥们儿兼合伙人的家是一栋比较现代化的商品公寓楼,我惊讶地看到他家居然用的是管道燃气,后来才发现这个公寓的物业用一种很奇特的方式解决了管道煤气的问题——在他们公寓的底楼,有一间液化气罐储存室,将许多个液化气罐接到一根燃气总管上,经由总管再分输到家家户户。我当时就被这种操作给惊呆了,这不是把所有的鸡蛋硬塞到一个篮子里,人为搞出来一个危险品储藏室吗?
基建落后造成的问题,自然不仅限于水电煤,还有社区排污和垃圾回收的问题。
我住的这个社区,生活污水直排于路边半开放式的水沟里。水沟里面的水黝黑黝黑的,看不出有流动性,高温天气会散发出一股臭味,常常能见到老鼠在里面钻来钻去,鸡啊狗啊有时候也会在里面觅食。住在底楼的人家,出门就是这样一条臭水沟,有些地方搭了几块石板,让我回想起小时候上海的棚户区人家,门口就是阴沟。之所以使用这种开放式的排水沟,是为了方便清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环卫工清理沟底的淤积物。社区的小水沟一直延伸到主路,排进主路边一条更大的水沟……这条大水沟最后通往哪里我就不得而知了。可以确定的是,生活污水和雨水用的是同一条排水沟,所以我有些担心雨季的时候,路上会不会污水四溢。刚搬来的时候,为预防登革热,社区来家里检查有没有蚊虫繁殖的积水环境,我心想你们不把外面的水沟整治好,来家里看有什么用?
我们这里虽然名义上算城市,但其实就是过去的乡村发展起来的,不断地拆旧建新,从未有过管网改造。缺乏集中式的污水处理系统,自然指望不上厕所排泄物的统一处理,所以盖房子的时候需要在底下挖一个化粪池。每家底下都有一个化粪池,市政会定期来抽粪。抽粪车也很有“印度特色”,是普通货车改装的,在卡车车斗里面放一个大塑料桶,再加个泵就成了。
我前面讲过印度的环保理念很先进,这还体现在印度的生活垃圾处理上。印度为了避免污染问题,很多地方都明令禁塑,有些地方整个区域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取而代之的是报纸、香蕉叶、一次性纸餐具、一次性陶器等。印度街头小吃种类繁多,他们倒是可以真的做到不用塑料餐具:花生之类的炒货干货,用报纸包;炒面之类的会给你一个单面防水处理过的纸盘子;很多地方米饭、饼之类的食物都会用香蕉叶来包;奶茶、酸奶会用一次性的陶杯或纸杯来装;果汁则用玻璃杯装,喝完归还;就连吸管都是纸制的……据说印度和日本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大街上没有垃圾桶的国家,日本的干净程度大家有目共睹,然而印度怎么样大家也看到了。
这是从我公寓楼顶往下拍的,墙内干干净净,墙外一片狼藉。生活污水直接排在路边水沟
我在印度待久了,也受到这种环保理念的影响。比方说,在印度买菜,大家都会自带袋子或者篮子,称重计价完了之后把所有的菜混装在一起,回家再分。我觉得这样可以省下很多不必要的塑料袋。
一次性塑料制品确实可以禁用,但问题是阻止不了各种包装食品使用塑料包装啊!而且鱼肉生鲜之类的也必须用塑料袋装。这无疑是一种刚需,扔垃圾也是一种刚需,垃圾桶的缺失直接造成了乱扔垃圾的现象在印度司空见惯。部分卖冰激凌的小店门口会放一个破盒子或破桶,收集冰激凌包装纸;一些旅游景点附近偶尔能看到一两个垃圾桶,其他地方要找垃圾桶着实不容易。有时候在外面找不到扔垃圾的地方,又做不到像印度人那样心安理得地乱扔垃圾,我常常会把垃圾带回家里。
我们的社区也没有垃圾箱,每个工作日的早上都有人来收两次垃圾——为什么是两次呢?一次是收厨余垃圾,一次是收干垃圾。收厨余垃圾的是一辆哇啦哇啦放着广播的垃圾车,随车跟着几个步行的环卫女工,每人带着一个黑色的盆挨家挨户收集厨余垃圾,然后倒到垃圾车里,有点像二战题材电影里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她们会检视厨余垃圾里面是否混有塑料、纸张,因此我估计这些垃圾可能会拉去做堆肥。这种检视还挺严格的,我有一次吃完梭子蟹,把蟹壳放在厨余垃圾里,结果他们跟我说蟹壳算干垃圾,估计这玩意烂不掉。除了检视垃圾之外,她们还会步行前往那些垃圾车开不进去的地方。
干垃圾是两个环卫女工推着一个小车,一路走一路吹哨子,挨家挨户回收的,她们也会顺便捡一些路边的垃圾。很“印度”的一点在于,她们收垃圾没有固定的时间和路线,有时候从前面的路过来,有时候从后面的路过来,毫无规律可循。我每天早上得竖着耳朵听哨声,通过哨声来判断她们的方位和远近。
每天上午会有好几个“小分队”活跃在社区里,这些环卫女工会把这些垃圾聚集到一片空地,分拣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最后由垃圾车装走。电器包装之类的大件垃圾,要找专门的拾荒人上门来收,可以跟他们换一些廉价的锅碗瓢盆。
这种社区垃圾回收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印度的一个缩影——理念是先进的,方法是落后的,效率是低下的。我在周游印度的过程中,曾见过几次街头的分类垃圾桶,但似乎只是市政的一些宣传样板,并未自上而下推行。
这些环卫工虽然一边拿着政府工资,仍然一边要从住户这里定期收取“茶水钱”,一个月大概几块钱,给多给少没有标准,逢年过节还需要额外再给。你不给的话,她们就不打扫你门口的垃圾。这个钱对她们来说属于非法收入,但由于平摊到家家户户非常少,社区就默许了——这种情况在印度社会非常普遍,哪怕有一点小小的权力也会设法寻租变现,不额外给钱就不帮你好好做事。
连环卫工人打扫卫生,都要你给钱才帮你打扫,显然也就不用指望这个国家的环境卫生有多好了。
我这个人大大咧咧,一般的脏都可以视而不见,不然也不会如此迷恋印度,但在拉贾斯坦有两次还是把我恶心坏了。一次是在著名的老鼠庙,我本来以为无非就是老鼠多一点,反正它们也不咬人,来都来了,走过路过不能错过。结果进这座庙必须光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满地的老鼠屎,整座庙臭气熏天,最后我仓皇而逃。还有一次在圣城普希卡(Pushkar),那里有一个湖,不让穿鞋到湖边。不穿鞋本来没什么,但那个湖边上牛啊、狗啊多得没人管,有头牛拉稀在地上,一条狗开心地吃着那些不可描述之物,而我则光着脚走在边上……后来再到普希卡,我对那个湖就敬而远之了。
由于拉贾斯坦的脏冠绝印度,同时也是游客到访最多的地方,也成就了印度的“脏”名。印度别的地方比拉贾斯坦好一些,但也好得有限,就连孟买大街上都有牛粪,你还能指望什么?不过印度的这种脏,某种意义上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点像农村的“脏”。印度之所以脏,一是尘土多,二是动物粪便多,三是垃圾多,前两者都属于自然界的元素,所以别看印度空气污染这么严重,却称得上是生态天堂,生态环境无与伦比。
比方说我住的泰米尔纳德邦,算得上印度比较先进的省份了,然而每次出门走一圈,回来都能从鞋子里倒出很多沙土。我家附近的大街小巷,牛羊鸡狗什么都有,还有孔雀、鹦鹉、鹰,以及其他各种我叫不上名字的鸟。一群孔雀就住在我家隔壁的一片空地里,每天都听到它们鸣叫,经常看到它们散步,还见过两次开屏。我是住在这儿之后才知道孔雀居然会飞,这些孔雀有时候会飞到房顶上,因为个头大又拖着长尾巴,孔雀的飞行姿态相当魔幻,感觉好像凤凰,但似乎“续航”能力不强。
我们家这栋楼边上有一棵椰子树,先是一对乌鸦在上面筑巢,孵出了四只小乌鸦(可以直接观察到育雏的全过程)。乌鸦的护巢意识特别强,每次我们在屋顶上稍微接近那棵树,乌鸦就会攻击我们。后来小乌鸦长大搬走了,这棵树上又搬来了一窝松鼠。松鼠在求偶的时候会发出尖锐、持续的叫声,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某种鸟,可怎么都找不见鸟巢,后来才发现居然是松鼠。所以我不得不说,生活在印度相当“亲近大自然”。
我们这边附近的山里面有很多大型野生动物,比如成群结队的野生象群。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野生大象是非常危险的动物,破坏力极强,如果在路上遇见得赶紧跑。当地人甚至经常会近距离目击花豹。BBC纪录片《大猫》里面就专门介绍过孟买市郊的村庄,经常会有花豹光顾。想来简直不可思议,在人口如此密集的区域,居然会有大型野生动物出没。
既没有狗又没有牛的地方在印度虽然有,但非常少,仅限于东北几个邦的一些大城市,比如西隆,游客通常都不会去。我有两次从泰米尔纳德飞斯里兰卡,出了机场一是觉得热,二是觉得好干净,干净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后来一想,哦,这里没动物!
有些游客怕脏但又想来印度,就会选一个好酒店作为避风港。大多数印度酒店的设施和服务其实达不到他们所标的星级标准,通常要往下减一颗星才名副其实。所以大家在印度住酒店的时候最好调整一下期望值,基本上要到四星级以上,酒店的卫生状况才有保证。二星和三星级的酒店偷懒不换洗床单之类的事情经常发生,介意的话最好检查一下,向客房直接要一套干净的床单。不过这种事情也并非印度专有,想省钱住便宜旅馆,当然就要有对付那些糟心事的准备。
屋子拾掇好之后,左邻右舍来我们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哇,你们家里好整洁干净!”要知道我可是上海人。上海人因为过去家里面积小,演化出收纳和打扫的天赋。而我从小就耳濡目染我妈强迫症般的打扫方式,对家居整洁有我自己的一套标准。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两点:一、印度人有洁癖,他们很重视居家整洁,即便是贫民窟的人家,至少看起来也是干干净净的。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在印度进寺庙都要脱鞋。印度人把鞋子视为非常“不洁”之物,穿鞋进家门自然也是不允许的,甚至很多商店你都要脱鞋进去。二、印度这个国家的特点就是理念先进,方法落后。他们虽然不把鞋子穿进房间,但他们自己成天光着脚在室外跑,嫌鞋子脏,难道脚就不脏吗?
结果可想而知,印度人不把鞋穿进房间,对于保持屋内的干净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他们的脚本身就跟鞋子一样脏。
前面讲过,印度人对人的审美,主要标准就是皮肤白不白,而衡量道德的一大准则就是“洁净”。我在中国绝不算白,但跟印度人一比那可就白得耀眼了。鉴于印度标准,干净和白皮肤那就是妥妥的上等人的标志。大多数印度人自出娘胎以来都从没见过活的中国人。当他们发现我这个住在他们社区的中国人非但不是传说中吃狗、吃猫、吃一切的妖魔鬼怪(我们住的社区基督教教徒、印度教教徒混居,对饮食习惯很包容),而且家里比他们更干净,生活方式更健康,每天有规律地去健身房锻炼,用的都是像科幻片里一样的智能家电,浑身上下散发着“上等人”的光芒……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估计他们的内心是复杂的。
其实我在印度的生活就是自己觉得怎么舒服怎么来,既不算中式也不算印度式,没想到竟然冲击了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不经意间成了先进生活方式的“引领者”。邻居尝试了解和学习我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各种啼笑皆非的模仿:他们原来鞋子在门外乱放,看我们放在鞋架上,他们就找了点塑料泡沫也搭了个鞋架;看我们在门口放了把椅子,偶尔傍晚在露台上坐坐,他们也放把椅子;看我们在家里用抽纸、卷筒纸,他们也跟着买,结果发现卷筒纸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用……
这里我补充说明一下情况——印度人确实不用厕纸。在印度,“用手指抠屁股”这种事情从古至今从未发生过,事实很简单——用水洗:一、用瓢、罐子装了水冲洗,需要借助左手辅助,这种方式手指会接触屁股,但就跟我们淋浴的时候洗屁股差不多;二、用喷头直接冲洗,跟卫洗丽一样,整个过程中,手完全不用碰到肛门。
强力冲屁屁的喷头如今在印度普及度很高,用水瓢洗屁股的地方越来越少了。“用手抠屁股再洗手”这种谣言的流传让我感受到愚昧无知。由于印度天气炎热,他们洗完裤子一穿自然就干了,习惯了并不会觉得不舒服,这才是印度人之所以不用厕纸的真相。便后水洗的如厕习惯,极大地降低了痔疮的发病率。这其实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必然选择——在这么热的天气下,如果不注重个人卫生,分分钟吃苦头。
我现在也跟印度人一样,上完厕所必定水洗,不过在没有喷头的情况下,我总是用不好那个水瓢,经常搞得大腿上都是水。因此我会用矿泉水瓶装水冲洗,比较容易“瞄准”。用水洗实在是好处多多,过去用厕纸擦不干净导致肛门发痒的情况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也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
现代文明带来了很多新的观念,印度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在慢慢与新时代妥协,但由于宗教、文化等习惯的力量太过强大,改变需要时间,需要一步步来……就好像虽然他们接受了厨房与厕所同处一个屋檐下,但还未能接受厨房和厕所共用一面墙。我跟我太太讨论过这个问题,她说印度的很多传统造成的社会问题又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我说其实是有可能的,只是需要一场革命,但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莫过于革自己的命。
消费
在印度生活之后,我明白了一件事:我们的许多消费欲望,真的是中国发达的电商创造出来的。在哥印拜陀这样的三线城市,经常有钱也花不出去,开销少了很多——有些东西就算特别想买,实在买不到,那也只好不去想了。
据我所知,哥印拜陀当地有三家大型的现代购物广场,结构跟国内相似,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购物广场入驻有Spar大卖场。Spar是一个荷兰的连锁超市品牌,我在俄罗斯旅行的时候经常光顾这家连锁超市,原本还以为是俄罗斯品牌,在印度不期而遇颇感意外。我们给新家添置的大多数日用品都是从Spar买的,物美价廉。除了Spar,哥印拜陀还有一家欧尚,由于离我家比较远,没有去过。离我家最近的超市叫D-mart,是印度本土的品牌连锁店。说近也不近,步行两公里,打车的话不像步行那样能抄近路,要走三四公里,所以通常一两个月才去一次。这个本土连锁超市不像Spar有生鲜食品卖,主要都是包装食物与小百货。D-mart的规模还蛮大的,很多小商品有自主品牌包装,然而都是“中国制造”。
每次去购物广场,我都感觉跟穿越似的,因为建筑内部跟外面的街道完全是两个世界,我的印度铁哥们儿的上海太太说她需要经常到这种地方来“洗眼睛”。为什么“洗眼睛”呢?因为印度这个国家的风格相当“辣眼睛”(8)。
购物广场内有家MINISO名创优品连锁店。我前阵子才知道MINISO名创优品其实是一家中国企业。店里的东西基本和国内同步,售价也大致跟国内持平。MINISO名创优品里面有些小东西还是很好用的,我安家时采购了一波。但跟印度制造的小商品相比,MINISO名创优品在价格上完全没有竞争力,通过我观察,这个品牌在哥印拜陀的生意不算很好。老实说,我觉得MINISO名创优品这种模仿无印良品的冷色调的设计风格,跟印度花花绿绿的农家乐审美格格不入,加上缺乏竞争力的售价,难以在印度市场有所作为。印度“辣眼睛”的农家乐审美对市场的统治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呢?我那时候想买几双袜子,但找遍了整个购物广场都找不到中国随处可见的灰白黑的纯色袜子,甚至都找不到颜色搭配少于三种颜色的袜子,最后我也不得不妥协买了几双花袜子。
印度自己制造的服装也很“辣眼睛”,我为数不多的几次在印度商场里买服装的经历,简直都要尴尬死了,那些衣服总感觉要配一条大金链子才能相得益彰。印度人不分男性女性中性色,经常会看见男人穿着亮粉色的衣服招摇过市,这种亮粉色在印度还有专属名字——皇后粉(Rani Pink)。印度人对艳丽浓郁色彩的热爱,经常让我怀疑他们的眼球结构是不是跟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所以得把整个世界的饱和度加高。
好在后来,我在谷歌地图上发现哥印拜陀机场附近有一家迪卡侬,跑去实地考察了一次。本人是迪卡侬的粉丝,作为一名钢铁直男(9),我并不怎么讲究穿着,大约八成的衣服都是在迪卡侬买的,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地穿同一款短袖。印度的迪卡侬的价格和款式与国内完全一样,一些打折促销商品比国内还便宜,这才终于把我从印度“农家乐”审美的“**威”下解救了出来。
幸运的是,南印度是没有冬天的,温度最低的季节也有20多摄氏度,除非骑摩托车,不然的话厚外套在此全无用武之地,我一年到头最多也就穿一件皮肤风衣(10)。所以在印度这边生活,倒是可以省下一大笔购置服装的开销——短袖短裤能花得了多少钱?
电商缺位的生活,让我意识到了电商最大的好处,其实是给了你更多的选择。假如没有电商的话,我就只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选购。虽然没有淘宝,但印度总算有亚马逊网站,这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亚马逊几乎涵盖了所有种类的商品,我所需要的百分之九十的东西都可以在亚马逊上找到,包括迪卡侬也有亚马逊线上店铺。亚马逊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对生活在印度的我来说,亚马逊简直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可以方便地买到各种刁钻古怪的小商品——凉席坐垫、厨房定时器、硅胶刮刀、塑料桌布、磨刀石、蚊帐、食物网罩……这些东西在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未必能在实体商店轻易找到。
印度电商这两年发展得很快,除了亚马逊网站之外,沃尔玛集团收购并扶持了相当于印度“京东”的Flipkart电商,目前亚马逊和Flipkart基本上瓜分了印度的电商市场。但绝大多数的印度人对电商的热情并不高,他们还是习惯于传统购物方式,使用电商平台购物的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为主。我在印度待久了,也会偏好于传统购物方式,只有那些附近买不到的东西才会上亚马逊买。印度这些电商的最大功劳在于把我从被香料支配的恐惧中解救了出来。
相当一部分印度人主要的精神文明追求是宗教信仰。印度的生活必需品,比如油盐酱醋、锅碗瓢盆,比中国便宜,维持温饱的成本很低。我算了算,按照印度人的生活方式,一天5块钱就能满足温饱(印度的贫困线标准是每人每天在饮食上的花费少于30卢比,还不到3块钱);那些用来提升生活品质的,比如家用电器等就比较贵,超过五百块的东西在很多印度家庭都算是大件。我们楼里的清洁工阿姨,来问我们借过两次钱,每次都是两三百,我估计对他们家来说,两三百块钱就能渡过一个月的难关。我太太还犹犹豫豫要不要借给人家。我跟她说,人家如果不是没办法,不会来找我们借的,就算接济人家几百块又怎样呢?绝大多数印度人都属于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热衷于货比三家,凡是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都会再三思量,目前购买力还十分有限。但由于印度人口基数大,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具备较强的购买力,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印度的饮食文化
我一直都告诉那些想来印度旅行的人,印度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可怕,最需要克服的其实是饮食问题。很多中国人最后在印度待不下去,往往是因为中国胃没有办法再忍受印度用香料烹制的食物。我认识一个嫁给印度人的中国媳妇,她在印度待过两个月,形容那两个月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后来我跟她探讨了一番,发现问题出在她自己不会做饭,也不知道怎么买菜买调料,每天只能吃可怕的印度当地食物。第一次来印度的时候没有经验,我就差点被印度食物逼疯了,回国坐东航的航班,当我吃到航班上的飞机餐时几乎泪流满面。
亚马逊网络解决了中餐最根本的调料问题,当我发现亚马逊上可以买到李锦记的生抽和老抽、芝麻油、蚝油、料酒、米醋、香醋、鱼露等中餐调料,我就完全不慌了,在印度待多久都行。这些调料的产地有中国、日本、泰国等,有了这些中餐调料做后盾,在印度就可以过得很滋润。我在印度旅行的时候,随身带个烧水壶,带一小瓶鲜酱油,去菜场买点秋葵、豌豆之类的蔬菜水煮一下,哪怕只是让味蕾暂时逃离香料,也足以获得慰藉。
手抓的真相
有人可能会说,我在中国的印度餐馆吃过印度菜啊,我怎么觉得还挺好吃的呢?我可以告诉大家,中国的印度菜其实都是经过大幅改良的,真实的印度食物才没有那么美好。并且中国人对印度的饮食文化也充满了误解,第一个误解就是他们吃东西用手抓,很脏。
我之前就讲过,印度人有洁癖,这种洁癖在饮食上可谓登峰造极。
第一,印度人有饭前饭后洗手的习惯,哪怕是街边的简陋小摊,也一定会提供洗手的水和肥皂,好一点的餐厅里都有洗手液。偷懒不洗手的印度人有吗?有,但这种人会被其他印度人瞧不起。并且大多数小吃摊主还是会注意卫生的。加上印度人辣椒、大蒜、洋葱吃得多,也起到了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
第二,印度人的手只会抓自己盘子里的东西,绝不会触碰菜盆。所以手抓吃火锅并没有问题——印度人可以用漏勺把锅里的东西捞到自己碗里然后用手抓着吃。我们在想象手抓的时候,简单地把手替代成了筷子,伸手在每个菜里乱抓当然会觉得恶心了。事实上,印度人一定会使用公勺,不管是不是火锅,都绝对不可能直接伸手到菜里。我们中国目前也在推行公勺公筷,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筷子在自己的嘴巴里放放,再在公用菜盘里放放是极不卫生的。
第三,用手抓是有方法和技巧的,而不是我们以为的抓起来就吃。且不说他们吃饭只用右手,地道的印度人在吃饭时手指不会伸进嘴里,甚至很少碰到嘴巴,手掌心不会沾上食物,更不可以舔手。每个印度人是通过从小训练掌握这些技巧的,就跟我们学习用筷子一样,用得不对家长会打。我的印度铁哥们儿一家三口来我家吃饭,我专门烧了梭子蟹招待他的上海太太。我的印度铁哥们儿在中国生活过,所以能够接受吃螃蟹,但他全程只用右手剥蟹,左手一次都没有上过桌,我看得惊呆了。他说他如果用左手碰食物会非常不舒服,这是从小到大的习惯使然。
第四,在从菜盆里盛菜、盛汤的时候,自己的盘子或碗不可以腾空放在菜盆上面,因为如果你的盘子有东西滴到菜盆里,那么别人就不会再碰这盆菜了。印度人常常会把食物放在地上,你也绝不能从食物上跨过去。
第五,在几乎整个南亚和中东地区,吃饭用手抓都是主流,手抓文明圈的范围甚至比筷子文明圈更大。
肯定有人要说,那为什么好多人跑去印度吃得拉肚子呢?我觉得我对此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带过很多朋友在印度旅行,有足够多的参考样本量。
拉肚子的情况有吗?肯定有,有过四五个,严重到影响活动的有两个。但是因为某家餐厅食品卫生问题而集体拉肚子的情况有吗?暂时还没有碰到过。有个跟我“三刷”印度的大姐,第一次到印度被那些网络传言所困扰,什么都不敢吃,回去觉得亏大了。等第二次、第三次再来印度时,她把心一横——管它呢,该吃吃!尝遍了各种印度街头小吃,结果也没事。而上一次有个大哥,冬天跟我一起去喜马拉雅山区的大吉岭,当时的天气冷得需要穿羽绒服,我们在一个很高档的西餐厅吃晚饭,照理完全不存在引起腹泻的条件,结果其他人都没事,他却拉到虚脱。
拉肚子这种事本身就有偶然性,但在印度拉肚子就会掺杂心理因素在里面。其实去任何地方玩都可能拉肚子,这叫作“水土不服”。我以前有段时间,一喝酥油茶就拉肚子,但我绝不会说是因为酥油茶太脏,只会认为自己的肠胃不适应酥油。如果一个人去其他地方拉了肚子,他多半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或许肠胃不适应,然后很快就忘了这件事。但如果去印度拉了肚子,那他多半会觉得印度乃是“罪魁祸首”,回来跟别人添油加醋地宣传一番——你们看,去印度果然会让人拉肚子吧!先有结论再找证据,总是找得到的。
当然,有些人确实到了印度就腹泻不止,但大家有没有想过,难道去别的国家就没人拉肚子吗?但为什么一提到拉肚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印度呢?
归根结底四个字——“过度关注”。过度关注造成了归因上的偏差,印度或许对某些人来说,确实会增加拉肚子的概率,但拉肚子和印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在印度便秘的概率反而更高一些,因为印度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你很难找到绿叶蔬菜。
对中国人来讲,最受不了的其实是印度人喜欢用手抓食物,我一开始对此也很抓狂(11)。印度街边有卖一片片切好的西瓜,我们中国人肯定是拿起来用嘴啃,印度人可不是,他们会用手把瓜瓤抓下来吃。
但印度的文化习惯便是如此。我老婆吃饭时会跟我秀恩爱,用手抓饭送到我嘴里,她说他们小时候妈妈就是这样喂饭的。
越是高种姓的印度教教徒,对“洁净”的要求越高。在过去,传统的婆罗门什么时候吃东西、每顿吃多少都有严格的要求,甚至他们只能吃自己家里的东西——当然这种现象现在已经看不到了。餐厅社交文化在印度是缺失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忌口,实在是众口难调。印度奶制品盛行,而且价格低廉,是印度人民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比方说奶茶便是印度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些完全不吃奶制品的人,在印度会很难找到吃的。印度还有一个耆那教(Jainism),他们不吃任何长在地下的东西,诸如花生、土豆、胡萝卜。我简直难以想象他们还能吃什么,但他们自己摆摆手不以为然——习惯了。
如果你有机会乘坐印度和中东出发的国际航班,会发现乘务员送餐都会特别麻烦,许多人都会根据其信仰和习惯预订特制餐食,不同种类的餐食不下数十种,不像中国,有牛肉饭、鸡肉面就皆大欢喜了。印度婚礼或者家庭聚餐,一般采用自助餐制,中国和欧美那种围坐在一起的正式聚餐在印度文化中是不存在的。印度的现代化商场里面,美食广场的生意最好,堂食的品牌餐厅就非常少。大多数餐厅卖的食物,基本上自己家里都能做,也没必要去餐厅吃。
总之,对印度人来说,外面做的东西永远都比不上自家的干净好吃,年轻人受西方文化影响,也喜欢吃炸鸡、匹萨,但这些西式快餐终究成不了主流。
咖喱的真相
中国人对印度饮食文化的另一个误解是关于咖喱的,我在这里先跟大家讲四个故事。
咖喱的故事1.Curry VS Dumpling
我跟我太太住在上海的时候,我父母总担心我们吃不好(有一种饿叫作“你妈觉得你饿”),经常会带做好的饭菜给我们。有一次,他们拿了一碗咖喱鸡来,因为我爸觉得这个儿媳妇在上海肯定会想念咖喱,所以就特地做了咖喱鸡给她。
我一看那咖喱鸡的色泽,就知道多半是用在上海这边超市买的咖喱粉做的。我太太嘴巴很刁,一看外观就觉得不对,一尝那味道更是皱眉头:“这是什么咖喱啊?这根本就不是咖喱!”她表示无法接受这种奇怪的味道,只好由我来吃。我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尝了之后还是颇为讶异——照理说,这就是我从小一直吃的咖喱,怎么会突然变得那么奇怪了?而且这个味道我居然一点都想不起来。由于这几年吃的都是正宗的印度本土咖喱,我对中国咖喱的记忆被彻底覆盖,一吃到中国超市里的咖喱,反而觉得十分陌生,那个味道跟印度咖喱完全搭不上边。印度以外的咖喱其实都是被重新发明过的。
“Curry(咖喱)”这个词在印度以外的地方,便有如中国以外的中餐,一来被重新发明,二来被概念化。我太太在国内的时候,我带她吃生煎、小笼包、馄饨、饺子、鲜肉烧麦、鲜肉汤圆……她觉得这些东西就是面皮加肉馅,吃起来都一样,一言以蔽之就是“Dumpling”。而在印度之外的世界人民眼中的咖喱大抵也是如此——黄黄的糊状菜肴,吃起来也没什么太大区别,一言以蔽之,就是咖喱。
换言之,生煎、小笼包、馄饨、饺子、烧麦、汤圆这些东西在我们眼里有多么不同,那些乱七八糟的黄色糊糊在印度人眼里就有多么不同。
咖喱的故事2.五种糊糊
我在印度旅行的过程中,吃过的最惊艳的一顿咖喱是在印巴停火线边上的边境小镇卡吉尔(Kargil)。那次是带我爸爸去提亲,顺便带他旅游,一起的还有几个冒充我阿姨、舅舅等亲戚的朋友。
我们那天晚上在当地街上闲逛,逛到一家街边的小饭馆就坐下了。我们一共八个人,点了五个菜,有羊肉、鸡肉、蔬菜、奶豆腐(Paneer)(12)等,于是他们送上来五碗看起来差不多的烂糊糊,卖相实在堪忧。大家一看皱了皱眉头,然而吃进嘴里之后,所有人都惊爆了——这五碗看起来差不多的糊糊,在口中呈现出五种截然不同的味道,不但好吃得惊人,且没有任何两种是相似的!
配着馕作主食,这五碗糊糊最后还不够吃。挑了其中大家评价最高的,我们又加了一份。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家小饭馆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可以把五碗看起来差不多的糊糊做出完全不同的味道。
我过去一直觉得,印度餐厅里面就是用同一个糊糊配方(浇头),里面加不同的菜给你,大致相当于红烧鱼和红烧肉的区别,或者只是做一些小的调整,比如加点桂花就成为桂花红烧肉。而那一晚,这五种糊糊我吃出了生煎、小笼包、馄饨、饺子、汤圆的区别。
我已经完全不记得那时候点的菜的具体名字了,后来再去卡吉尔也没能再次找到这家店。但我可以确定的是,这五种糊糊没有任何一个名字里带“咖喱”。结果最后还加了一份,八个人消灭掉六碗。客观来说,这真的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咖喱。
咖喱的故事3:薛定谔的印度菜
有一年我走马纳利—列城公路,从列城出来,由于山洪把桥冲断了,路上不是很顺,并且又绕路去了其他地方,在没水、没电的山里总共待了七八天。印度的穷乡僻壤基本上找不到肉食,我们出山之后到了西姆拉,才算是回到人间,肚子里清汤寡水,于是上街找肉吃。我们随机在一家小饭馆吃到了一份非常好吃的玛萨拉黄油鸡(Butter Chicken Masala),一行四人都赞不绝口,决定第二天再去吃。
第二天我们要了一样的黄油鸡,然而味道彻底变了,完全没有前一天的好吃。这里可以排除上顿饭前饿了太多天的主观因素,我们四个人都非常确定味道变了。
后来印度铁哥们儿告诉我,印度人做菜是很随性的,某种香料多加一点或少加一点,有就加,没有就不加,一切都是凭感觉,从来没有标准的味道。这一说法在印度被验证了无数次,每次点菜都是一场赌博。如果阿甘是印度人的话,那句台词会变成:“生活就像在印度餐厅吃饭,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顿会吃到什么。”
哪怕你每次点同样名字的菜,印度人也会每次给你端上完全不同的东西,或者让你惊喜,或者惊吓到你。指着菜单图片点菜的惊喜(大部分时候是惊吓)可能更大,印度人会给你一份跟图片上完全不同的东西,然后信誓旦旦地告诉你——这就是图片上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