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哲学有什么用?

图文解读 我们是如何认识的

  

  认识论作为哲学的分支,可以说是与哲学思考一同出现的,当大多数人理所当然地将我们接收到的经验、知识、信念视为真实时,哲学家们对此提出了质疑: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真实性?通过什么判断,感受还是思考?哪种判断更真实?

  认识论是与知识有关的哲学分支,研究知识的性质、起源和范围,认识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旨在回答诸如“认识是什么意思?”“我们能够认识吗?”“我们能够认识什么?”“我们如何认识?”等问题。

  关于认识论,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个问题开始:以下哪种东西最真实——你所坐的椅子,构成这张椅子的分子,还是当你坐在上面时的感觉印象?当你做出自己的判断,或者由此陷入思考时,就已经进入了认识论。

  一、认识的内容:现象还是本质?

  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首先提出,我们认识到的变化和多样性都是幻觉,不管现象是怎样的,存在的只能是一个单一的、不变的、永恒的东西。自此,问题中的椅子,不再仅仅是我们所坐的椅子,而是某种本质的表象。巴门尼德开启了形而上学的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漫长旅程。

  1. 巴门尼德

  认识论中对本质与现象的分割起源于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信服逻辑推理而不是眼睛看到的东西,区分了思想和感觉、真理和意见,并明确指出只有思想能够认识真理,达到真正的确定性。他说:“别让习惯用经验的力量把你逼上这条路,只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而要用你的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的,即真理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通过研究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可以认识真理。

  意见则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所产生的,是片面的,是仅仅通过事物的现象或单个事物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2. 柏拉图

  柏拉图批判性地继承了巴门尼德的理论,对知识(真理)和意见进行了区分。但是他认为,知识与意见并非一对截然对立的概念,意见是介于有知和无知之间的一种东西,它包含了部分真理。

  我们应该追求人类理性可以把握的不变的普遍真理,柏拉图用两个比喻体现了他的认识论。一个是“洞穴比喻”,另一个是“四线段比喻”。

  3.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方面,一切认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的,客观存在的事物是感觉发生的源泉;另一方面,感觉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表象性的知识,不能把握其实质,更不能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他提出“蜡块说”:感觉就像是一块蜡块,如果一枚戒指印在这个蜡块上面,蜡块就能留下戒指的形状,但是无法得知这个蜡块是金的还是银的,也就是说无法得知事物的质料,只能得到事物的表象。

  他继承发展了老师柏拉图的观点,认为普遍的东西是内在于理性灵魂之中的,只有理性灵魂的思维活动,才是现实的认识。

  二、认识的方式:感觉经验还是理性思考?

  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然科学出现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现实世界成了人类可以把握的对象,认识论的研究逐渐集中在如何把握这些对象上,也就是认识的来源和方式。

  培根面对当时近代科学与中世纪的“迷信”、毫无头绪的思辨以及神学混杂的学术现状,主张把人类的知识推倒重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整理和解释知识,“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由此揭开了近代哲学的序幕。

  他认为,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必须破除四种假象: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象。

  认识论堪称近代哲学最重要的分支,可以说整个近代哲学都是围绕着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论辩展开的。

  如果我们倾向于将构成椅子的分子甚至更小的组成要素看作真实的,就意味着我们在运用理性去分析事物,这正是理性主义所持的观点;如果我们更相信自己直接感受到的感觉印象,我们便站在了经验主义这边。

  欧洲大陆理性主义

  受17世纪科学进步的影响,理性主义者凭借对人的理性能力的乐观态度,认为凡是能够用心智清晰地思考的,就是现实存在于心灵之外的世界中的。他们相信遵循适当的方法,就可以发现宇宙的本质。

  1. 笛卡尔

  作为理性主义的奠基者,笛卡尔的认识论总原则是“普遍怀疑论”。他运用怀疑的方法为建构我们的知识找到一个绝对可靠的出发点,宣称决不能接受我们能够对之抱有怀疑的任何东西。

  笛卡尔说,“如果我有足够的幸运能找到哪怕一条确定的不可怀疑的真理”,那就足以推翻怀疑并建立起一种哲学来。最终,他正是在怀疑的行动中找到了它。即使怀疑一切都是幻觉或假象,也还是留下了一件我根本不可能怀疑的事情,这就是我存在。我通过“怀疑”这种完全是精神性的活动而肯定了我的存在,笛卡尔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我思,故我在。”

  2.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区分了知识的三个层次,并描述了我们是如何从最熟悉的事物开始,通过对知识的提炼,从想象推进到推理,最后再推进到直观。

  在想象的层次上,我们的观念是从感觉中发源的。这时,观念是非常具体而特殊的,同时也是模糊不清的和不充分的。心灵是被动的,因为我们只能凭事物影响感官的方式认识它们。

  第二个层次超越想象而达到了推理,这就是科学的知识。在这一层次上,人的心灵可以超出具体的特殊物而处理抽象的观念,就像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所做的那样。知识在这个层面上是充分的和真的。

  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的知识层次,即直观。在这个层次上,我们能够以新的方式理解我们在第一个层次上所遇到的那些特殊事物。在最初的层次上我们把它们看成彼此分离,而现在把它们看作整体的一部分。通过直观我们把握到了自然的整个体系,并看到了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3. 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称自己的思想接近柏拉图,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心灵内在所固有的,而不是从外面来的。他说,心灵是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观念是作为潜在能力而天赋于我们心中的。因此,一切观念都可以说是天赋的。

  英国经验主义

  英国经验主义对人类的理性能力提出批判性的质疑。他们倾向于根据大量事实的广泛观察,小心得出一个比较有限的结论。从经验出发,重视实验科学,按照“经验—观念—知识”的认识模式构建体系。

  1. 洛克

  洛克认为,知识是被限定在观念之上的——不是理性主义者的天赋观念,而是由我们所经验的对象产生出来的观念。不用假设天赋观念,我们就可以合理地解决认识的问题。

  人类的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人类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是无规定性的,只有通过经验,才能在这块“白板”上记下知识的符号。“能力是天赋的,知识是后得的”,人类具有接受感觉、形成观念和知识的天赋能力,由此就可以说明我们的认识方式和知识来源。

  2. 贝克莱

  贝克莱延伸了洛克的经验主义,他认为,知识中只有两个因素,即感知观念的心灵和被心灵感知的观念。物,只能是可感物,即观念的集合。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观念,所以心灵才能感知这个世界。

  对于他最著名的理论“存在就是被感知”,他的解释是:“这并不能说成是我取消了存在,我只是宣示了我所理解到的这个词的意义。”即,我们的经验就已经是世界本身。

  3. 休谟

  休谟对经验主义的极端化处理使他走向了不可知论,罗素称之为“英国经验主义的逻辑终局”。

  休谟严谨地检验了人类的常识和基本概念,提出最具颠覆性的观点:对“因果律”的攻击。他认为,当我们谈论原因和结果时,是根据经验提供给我们的两种关系:两事物彼此接近;或某事物总在时间上先于另一事物。但无论接近也好,在先也好,都不包含对象之间的“必然”关联。原因和结果是人类自以为的关系,“因果律”并不一定成立,这只不过是人类的思维惯性或期待罢了,因此,我们实际没有掌握任何确定的知识。

  三、认识的中心:主体还是客体?

  尽管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辩持续了二百多年,但他们都是以作为客体的事物为中心,让人类运用感性或者理性能力去认识它们。康德说恰恰相反,作为主体的人类的认知能力才是中心,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外界事物反馈给我们的样子。

  康德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进行了转换,实现了对近代认识论的颠覆和超越,他将这一认识论上的改变称为“哥白尼革命”。

  康德

  当我们看到一把椅子,传统认识论认为,人是主动的,椅子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是“人看到了这把椅子”。但康德说,应该是“这个物体被我们感知到了,它又刚好符合我们思维里面椅子这个概念,所以我们认为自己看到了一把椅子”。

  事物的概念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眼前的事物并非它本身,因为概念只适用于人类的认知。比如,人类看到了一把蓝色的椅子,但在其他动物(如蝙蝠和猫等对不同光波感受不一样的动物)看来,可能是其他颜色,甚至其他动物都没有“颜色”这个概念。

  所以,在人类和真实世界之间,有一层“屏幕”。我们永远都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让我们无法真实地看到世界本身、事物本来的样子,即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的思维在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是我们在思维中构造了一个自己认为的“现实世界”。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认识处于蒙蔽状态,在这场认知革命中,康德想要表达的论断是:人为自然界立法。他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和理性,认为人类的道德法则不是来自上帝或自然,而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理性自由决定的。

  康德既承认了认识来源的客观性,又充分重视了人类主体的认识能力,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这在认识论发展史上是巨大的进步,恢复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自主和能动地位。同时启发我们,对认识的思考,不仅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其中探索人类在面对世界时的更大自由和更多可能。

  [1]原书名为《哲学问题》(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编者注

  [2]阿弗烈·诺夫·怀特海(1861—1947),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编者注

  [3][英]J. 斯科罗夫斯基:《罗素〈哲学问题〉序言》,何兆武译,载《世界哲学》2006年第1期。

  [4]S指优势(strengths), W指劣势(weaknesses), O指机会(opportunities)、T指威胁(threats), SWOT分析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编者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