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字与写得好的字
自古以来,人们所谓“写得好的字”,就好比夏天傍晚,**盘着腿,在瓠瓜架下乘凉的模样。
在各位前辈之前,晚辈又要僭越了,我又要再跟各位谈谈实用的学问。
今天,我们讲到书法字,仍然用写得好、写得不好来打发,我之前也说过,我们不应该那么简单,用写得好、写得不好来打发。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写得好的地方,更详细地学习与了解写得好是怎么回事,写得不好又是怎么回事。写得好的字,宛如在瓠瓜架下乘凉的舒爽模样,是悠悠哉哉、无拘无束的字。举例来说,像是江月和尚[97]、元伯茶宗[98]、一茶[99]的书法字,可以说比较符合这种情形。
话说回来,同样是美字,有的容貌端庄秀丽。
也有的气势十足,几乎可以叱咤三军。
又有些外形非常严谨,同时又端正拘谨。这种字也能列入美字之列。还有一些足以叱咤三军,气势威猛的好字。我想各位应该知道这样的字吧……
其他还有像是形瘦似鹤,或是犹如一头大笨驴,有些则如富贵牡丹,或是在原野盛开,楚楚可怜的石竹,有的像绵绵细雨,有的像来去匆匆的午后雷阵雨,形容起来可是没完没了,人们所谓的美字,拥有形形色色的“形式”。
此外,也有一种字细瘦纤弱,宛如皮包骨。例如竹田[100]的字就属于此类。有些字则像是非常驽钝的驴子。也有像牡丹一般,风华绝代的字,书法字给人各种不同的感觉,留存到今日的著名字迹,不管外形是什么样的字体,都是流芳百世的美字。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书法字没有一定要如何如何的外形与字体。光是外形这一点,如果我们能靠外形来轻松区分美字或非美字,那么整齐端正的外形是美字了,有许多写得整齐漂亮的例子,却未必能称之为美字。
由此看来,美字并不是取决于字体或风格。
先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吧,说起来实在是一个很烂的例子,我去了上野一带举办的书道展览会,不管是年轻人、名不见经传的人,不少人都乖乖用了所谓的正确写法来写字。有许多乍看之下写得很棒的字。此外,上代假名[101]方面,外形也非常类似行成[102]或贯之[103]的字。我想写出这些字的当事人,一定非常得意吧,尽管如此,看在我们眼里,根本不是什么美字。因为这些字只模仿了外形。只不过最近流行贯之风格的书法。不管写得多么像贯之,都没有用。关键在于毫无精神……也就是说,他们只看到贯之的皮相。我们认为他们只看到肤浅的皮相,才会对贯之产生错误的见解。贯之的假名,巧妙地用笔延伸非常纤细的线条,是十分鲜明的技巧,不过,这并不是贯之美字的全部。这只不过是贯之美字当中,其中一部分的技术罢了。这是书法的花样。也可以说是图案。或是称之为设计。
贯之的生命,以无形的姿态,潜藏在他的美字当中,那是贯之的生命,也是字体的特色,也是外衣。也许,我们也可以说那是贯之生命居住的房子。如果觉得这个外形最好,今后若是碰上比较粗犷的外形,又会觉得原本的一毛不值了吧,事实上,也有用粗线条书写的美字,相信大家也看过很多例子。以弘法大师的《伊吕波歌》[104]为例,就用了非常粗的线条。不一定只有贯之纤细的假名才是美字。此外,也不是因为弘法大师的书法字线条粗,所以粗就是好的。也说是说,美字的线条粗不代表好看,也不代表难看。此外,像贯之、行成用细线条写的字,不一定比较好,也没有比较差。如此一来,用粗线条写也可以,用细线条写也没差,只要随着写字者与生俱来的性格,或是随着写字者的喜好就行了。此外,若使用的毛笔比较粗,线条自然也会比较粗,倒是无妨。我认为用粗、细来当成决定的条件,本身就是错误的概念。如今,有些人的技巧高明,可以把假名写得跟贯之一样细,而且模仿得很像,但是,贯之的好,并不在于纤细的线条,而是在线条的动态当中,融入贯之人性价值的内涵,最珍贵的就是内涵,珍贵的内涵在那纤细的线条之中,自然地舞动着,最后形成非常细腻、妙不可言、难以形容的美丽线条。在尚未成熟者的眼里,这美丽的线条看似用灵巧的手写成的作品。于是后来的人们才会想要用灵巧的手来模仿。分毫不差地,完全复制。然而,这样并没办法创造出好作品。我想对学习贯之的人说几句难听话,除了辛辛苦苦地模仿得很像,根本没什么好得意的。还有,除了灵巧之外,也没什么值得别人佩服的地方吧。
欣赏贯之的作品时,必须领会他的内涵。如果只看表相、只看轮廓,光看这些表面就有所领悟的话,只能说习字之人的想法有问题,或是这个人的程度实在很差。书法终究不在于外形工整。也不是线条的粗细。也不是什么气势磅礴、运笔速度快或慢的问题。总之,如果不能拉出一条接近自然的线,那就是不好的书法。不管是粗还是细,两者都无所谓。举例来说,树也有纤细、随风摇曳的类型,不过呢,也有像这座院子里的锥栗那般粗壮的树木。尽管如此,两者都描绘出自然的线条。纤细的树,其枝干仍然勾勒着自然的细线。锥栗的根干也雄伟地拉出粗壮的线条。结果,不管是细线还是粗线,同样都拉出线条。一点也不错。不管是欣赏大师笔下线条遒劲的《伊吕波歌》,还是欣赏贯之纤细的假名,根本的价值都与树木的粗、细相同。因此,就连后世人们都认为他们两者皆为好字。至于有多好呢,程度则因人而异,也会因喜好有所区别,不过,唯有根本的是非是明确不变的。
虽然这是清楚明了的事实,不过,近来看了部分的意见,似乎有些人认为只有一派是对的,另一派则不行。今天,壁龛挂着的是细野燕台[105]带来的杨守敬[106],另一幅是北方心泉[107],他是加州金泽[108]的和尚。杨守敬于明治时代来到日本,为六朝时代书法及其他著名的书法带来不少刺激,刺激了当时的书法家。像是鸣鹤、岩谷等人,受到最多刺激,在拿笔时,他们曾提倡所谓的悬腕直笔,掀起出一股流行风潮,然而,也是由于杨守敬带给他们这样的知识。他也是一个热衷探讨书法论之人。另一方面,还有一位受到影响的人,那就是北方心泉。现在两幅书法挂在这里,若要我从艺术的见解来评论,他与守敬实在是难分轩轾,在伯仲之间。不过,如果要从运笔方式来看,北方心泉受到的限制比较少。杨守敬受限于传统书法,有些刻意表演的部分。北方心泉看的、学习的,则是更久远的书法。运笔直率、游刃有余。杨守敬对古书法的理解也不够透彻。他既是中国人,又是当时的一流人士,应该可以写得更得心应手,不过他却没那么悠游自在。北方心泉的整幅作品,恰如一个完整的字,在这个方面,守敬则非常生硬,不够和谐。这是由于他的每一个字都有所目的,致力于呈现每一个字的趣味,于是才有无法兼顾整体的明显短处。若要讨论这一点,与北方心泉相比,杨守敬可以说不够艺术。就他不够成熟的意义来说,人们认为书法功力这么高深的人,应该不至于未臻成熟,若要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北方心泉有写出好字的良好天分,杨守敬的天分则差了几分。虽然他肯定花了一番苦心学习,不过呈现在书法上的美术根本精神,仍然稍嫌不足。如果心泉能处于同样的立场,获得相当的学问,我想他反而会写出更好的字吧。
北方心泉人在金泽、在东京的知名度并不高,有一回,一名“实业之日本”的员工,与北方心泉有亲戚关系的人来找我,意外地聊到心泉的话题。当时,我坦白地说了,北方心泉是一位非常罕见的书法家。尽管在东京,鸣鹤这位书法家非常有名,不过,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心泉厉害多了。鸣鹤既不是一个有天分的人,只是孜孜不倦地专心练习一种字体,鸣鹤比较俗鄙,心泉则无欲无求,这个部分也有人格的差异,尽管如此,他的亲戚并不明白。因为他问我:“他写得跟鸣鹤差不多吗?”我还愤慨地说:“岂只跟鸣鹤差不多。鸣鹤跟他差得可远了呢。”北方心泉就是这么有天分的人,如各位所见,是一个出色的人物。
尽管心泉很了不起,我却不知道他厉害到什么程度。也许他不怎么厉害吧。如果要跟副岛种臣比较,北方心泉也远不及副岛伯爵。副岛先生的书法真的很了不起,尽管是人为的书法,却非常接近自然。内容也相当扎实。接着是我之前也提过好几次的话题——
“美”是书法的必须条件。
也许大师写得一手好字,不过,人品低贱之人,不具“自然美”之“美”。
不管是什么样的字,书法一定要美。不美,就称不上美字。不管写得多华丽,写得多流畅,除了人工的技术之外,还要具备自然美之美。书法也要风雅。我想先解析风流、风雅这个部分,现在先简单地说,书法必须具备风流、风雅的情趣。至于这些东西来自哪里呢?追本溯源,还是来自于没有俗欲。俗欲旺盛之人,也就是所谓的俗人。更简单地说,就是俗物,这种东西不可能产生什么风雅或美感。俗人鲜少受到自然美的刺激。见了自然之美,忘却对物质的私欲,这种事俗人可是做不来的。即使办得到,也有程度的区别。然而,自始至终都对俗事没什么兴趣,只顾着凝视自然美的世界,渴求亲近自然的机会,这才是真正的风流之士,也是真正的风雅人士。
到达此一境界之人,才是深刻注意“自然美”之人。
兼好法师[109]曾在《徒然草》[110]提及,善人所居之家,从屋后看来亦是极好,有人居住的屋子庭院,太多石头有碍观瞻,或是神明厅摆太多佛像不好看、在家里摆放非常多的工具惨不忍睹,写了一些了不起的大道理。我想他应该是一名风雅之士吧?这些都是顿悟人生之人,才说得出来的道理。我想终究还是因为他是一个深刻注意“自然美”之人,才能清楚、果断地说出这些话。善人所居之家,从屋后看来也是谦逊高雅。书法也是一样的,善人写得一手善字,即使从后面看,他的字多半美好依旧。于是,我认为书法字并不是用手写,而是靠人来写的。这个道理不仅能用在书法上,也能用在绘画上。也就是说,不好的人,写不出好字。
学习书法时,该在笔墨纸砚用多少心呢?
接下来,在挑选模板之时,请坚持用善人的范本学习,始终持触善人所写之字。如此一来便能受到其字的感化,自然而然地改善自己的人格。自己先成为一个善人,才能出善字,这才是正确的顺序。如果完全不管这个顺序,一下子就先学灵活运用技巧,写几个好看的字就得意洋洋,倒也不足为奇了,我想都是因为人们认为写出好看的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吧。
“笔砚精良,人生一乐。”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笔或纸这类物品,并不是能写出好看的字的道具。所谓的“笔砚精良,人生一乐”,意思是只要开心就好。拿着自己喜欢的笔,使用自己喜欢的纸,磨自己喜欢的墨,乐在其中。欣赏纸张的乐趣,玩味砚台手感的乐趣,笔触柔软的乐趣,或是刚硬笔触的乐趣。研究笔轴的材料是上等的竹子,或是粗劣的竹子,上好的毛质才能制作毛笔等等。总之,一切如同字面一般,“笔砚精良,人生一乐”。用某某笔写字能写出好看的字,或是用这种纸就能写出好看的字,这都是庸俗的念头。虽然这并非不可能的状况,但我认为关注这个部分,实在俗不可耐。用什么毛笔写字,从我的经验来说,都是一样的。用某种笔就能写出好看的字,绝对没有这回事。古人有云:“擅书者不择笔。”我也是这么认为。如果靠笔跟纸就能写出好看的字,尽情去追求好笔、好纸也无所谓,不过,选择自己喜欢的笔、得到好纸,字也不会变好看。尽管写感舒适的纸张,写起来心情愉快,并不会因此立刻写出好看的字。墨水也是如此,劣质的墨水黏性比较强,胶质较多,所以不适合写字,然而,有一种程君房墨的优质良墨,即使用了它,也不会立刻写出比较好的字。绘画也是如此。大雅[111]笔下的墨色相当美,不过,这是大雅这个人绘制的色彩,并不是因为墨特别好的缘故。如果靠好墨就能画出美丽的图画,绘图之人只要使用高价的墨就行了,可是,不管有再多的好墨,都不会画出好看的墨色。如果要用化学分析,大雅的墨色与松花堂[112]的墨色,肯定会是同样的颜色。因为他们使用相同的墨作画……不过,由于浓淡的微妙不同,运笔速度的微妙变化,也许是反映了他们的人品,使墨色的感觉在纸上产生变化。若是有十个人绘画,就会呈现十种墨色。然而,这并不是墨色产生的变化。也不是这些人使墨色形成化学变化。墨色并没有变化,而是与墨色无关,呈现了那个人的色彩。举例来说,这是一个完全无关的例子,只要听脚步声,便能分辨一个人。即使穿着同样的木屐,用同样的方式走路,脚步声还是完全不一样,可以分辨出来。真的非常不可思议。十个人就会有十种不同的脚步声。无论是刻意用力走路,或是软弱无力地走路,这个人的脚步声还是不会改变,跟木屐是不是毛泡桐制成的、地面比较柔软或坚硬,完全无关,而是由于其个性,才发出那样的声音。因为这个缘故,墨色也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色彩。即使是极小的差异,感觉都差很多。因此,这个现象也不仅仅会在墨色之上。颜料也是如此,同样的红色颜料、蓝色颜料,在不同的人运用之下,都有不同的感觉。因人而异。而且不只是反映在墨色之上。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以结果而论,笔应该是拿来欣赏,拿来使用的。我认为只要体会“笔砚精良,人生一乐”的乐趣就行了。如果是日用品,想要买高级的砚台,或是买优质纸张,不管是价格多贵的砚台,也不会因此写出好看的字。我想关于这一点,有些人分得很清楚,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过有些人并不了解这个道理,真是非常失礼,容我在此提及这件事,我认为用整支笔来写,或是只用笔尖来写字,全都是个人喜好,并无对错,不过,以实用的角度来说,若是光可鉴人的砚台,原本一个小时就能磨好的墨,可能要花三四个小时。十分钟就磨得好的墨,可能要花一两个小时。书法与绘画不同,写小字则另当别论,一般来说,不管砚台是粗糙或细致,并不会影响写出来的字好不好看。见到好字的时候,也许他使用的笔很差,砚台质量非常不好,却反过来造成良好的结果,这种例子相当多。如果要说现在没有什么好毛笔,或是以前的人才有那种笔,如果是为了个人的兴趣,也许只是对现在感到不满足吧,至于说是因此写不出好字嘛,我可以肯定地说,绝对没那回事。
昭和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