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子的病
周作人
探索思考
周作人有三个孩子,次女名叫周若子,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便在刊物上发表作品,深得其父周作人的喜爱。1924年,年仅十岁的周若子突患重病,周家上下乱成了一锅粥,连一向理性的周作人也变得方寸大乱……
阅读批注
《北京孔德学校旬刊)第二期于四月十一日出版,载有两篇儿童作品,其中之一是我的小女儿写的。
晚上的月亮
周若子
晚上的月亮,很大又很明。我的两个弟弟说:“我们把月亮请下来,叫月亮抱我们到天上去玩。月亮给我们东西,我们很高兴。我们拿到家里给母亲吃,母亲也一定高兴。”1
1 语言描写
作者的女儿用稚嫩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温馨可爱的画面,与后文情节形成了巨大反差,给读者心灵以强烈冲击。
但是这张旬刊从邮局寄到的时候,若子已正在垂死状态了。她的母亲望着摊在席上的报纸又看昏沉的病人,再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只叫我好好地收藏起来──做一个将来决不再寓目的纪念品。我读了这篇小文,不禁忽然想起六岁时死亡的四弟椿寿,他于得急性肺炎的前两三天,也是固执地向着佣妇追问天上的情形,我自己知道这都是迷信,却不能禁止我脊梁上不发生冰冷的奇感。2
2 感官描写
作者虽然明知两件事之间并无关联,所思所想皆是迷信,但还是控制不住去胡思乱想,以至于后背发凉,恰如其分地刻画了作者“关心则乱”的心理。“脊梁上发生冰冷的奇感”,逼真的感官描写不禁让人感同身受。感官描写在情感表达中往往能起到重要作用,借助人物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可以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具象,便于读者理解和感受。
十一日的夜中,她就发起热来,继之以大吐,恰巧小儿用的摄氏体温表给小波波(我的兄弟的小孩)摔破了,土步君正出着第二次种的牛痘,把华氏的一具拿去应用,我们房里没有体温表了,所以不能测量热度,到了黎明从间壁房中拿表来一量,乃是四十度三分!八时左右起了**,妻抱住了她,只喊说:“阿玉惊了,阿玉惊了!”弟妇(即是妻的三妹)走到外边叫内弟起来,说:“阿玉死了!”他惊起不觉坠落床下。这时候医生已到来了,诊察的结果说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虽然征候还未全具,总之是脑的故障,危险很大。十二时又复**,这回脑的方面倒还在其次了,心脏中了霉菌的毒非常衰弱,以致血行不良,皮肤现出黑色,在臂上捺一下,凹下白色的痕好久还不回复。这一日里,院长山本博士,助手蒲君,看护妇永井君白君,前后都到,山本先生自来四次,永井君留住我家,帮助看病。第一天在混乱中过去了,次日病人虽不见变坏,可是一昼夜以来每两小时一回的樟脑注射毫不见效,心脏还是衰弱,虽然热度已减至三八至九度之间。这天下午因为病人想吃可可糖,我赶往哈达门去买,路上时时为不祥的幻想所侵袭,直到回家看见毫无动静这才略略放心。3第三天是火曜日,勉强往学校去,下午三点半正要上课,听说家里有电话来叫,赶紧又告假回来,幸而这回只是梦呓,并未发生什么变化。夜中十二时山本先生诊后,始宣言性命可以无虑。十二日以来,经了两次的食盐注射,三十次以上的樟脑注射,身上拥着大小七个的冰囊,在七十二小时之末总算已离开了死之国土,这真是万幸的事了。
3 用词精妙
一个“赶”字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心急如焚的状态,“时时为不祥的幻想所侵袭”则让人眼前浮现出一幅因担忧挂念女儿以致精神恍惚、步履踉跄的仓皇画面,同时也让读者一直提着一口气。“略略放心”又让人轻吁一口气,心中高提的大石方敢落地。
山本先生后来告诉川岛君说,那日曜日他以为一定不行的了。大约是第二天,永井君也走到弟妇的房里躲着下泪,她也觉得这小朋友怕要为了什么而辞去这个家庭了。但是这病人竟从万死中逃得一生,不知是哪里来的力量。医呢,药呢,她自己或别的不可知之力呢?4但我知道,如没有医药及大家的救护,她总是早已不存了。我若是一种宗派的信徒,我的感谢便有所归,而且当初的惊怖或者也可减少,但是我不能如此,我对于未知之力有时或感着惊异,却还没有致感谢的那么深密的接触。我现在所想致感谢者在人而不在自然,我很感谢山本先生与永井君的热心的帮助,虽然我也还不曾忘记四年前给我医治肋膜炎的劳苦。川岛斐君二君每日殷勤的访问,也是应该致谢的。
4 抒情
女儿病情有所好转,一向信奉科学且理性的作者居然下意识想归功于“不可知之力”,可见女儿重病一事对作者的冲击之大,足见当时其心情惊怖至极。虽然在后文作者也做了解释,但这种下意识的反应才是最真实、最能打动人心的。
整整地睡了一星期,脑部已经渐好,可以移动,遂于十九日午前搬往医院,她的母亲和“姊姊”陪伴着,因为心脏尚须疗治,住在院里较为便利,省得医生早晚两次赶来诊察。现在温度复原,脉搏亦渐恢复,她卧在我曾经住过两个月的病室的**,只靠着一个冰枕,胸前放着一个小冰囊,伸出两只手来,在那里唱歌。妻同我商量,若子的兄姊十岁的时候,都花过十来块钱,分给用人并吃点东西当作纪念,去年因为筹不出这笔款,所以没有这样办,这回病好之后,须得设法来补做并以祝贺病愈。她听懂了这会话的意思,便反对说:“这样办不好。倘若今年做了十岁,那么明年岂不还是十一岁么?”我们听了不禁破颜一笑。唉,这个小小的情景,我们在一星期前哪里敢梦想到呢?5
5 反问
全家人忧心忡忡、焦头烂额的状态因女儿病情的好转而有所改善,这难得的“破颜一笑”不禁让读者也松了一口气,紧紧揪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这“小小的情景”放在平日里是那么稀疏平常,然而此刻却是那么的可贵。
紧张透了的心一时殊不容易松放开来。今日已是若子病后的第十一日,下午因为稍觉头痛告假在家,在院子里散步,这才见到白的紫的丁香都已盛开,山桃烂熳得开始憔悴了,东边路旁爱罗先坷君回俄国前手植作为纪念的一株杏花已经零落净尽,只剩有好些绿蒂隐藏嫩叶的底下。6春天过去了,在我们彷徨惊恐的几天里,北京这好像敷衍人似的短促的春光早已偷偷地走过去了。这或者未免可惜,我们今年竟没有好好地看一番桃杏花。但是花明年会开的,春天明年也会再来的,不妨等明年再看:我们今年幸而能够留住了别个一去将不复来的春光,我们也就够满足了。7
6 景物描写、借景抒情
全文直到此处才出现了一些明艳的色彩。“白的紫的丁香”“绿蒂”“嫩叶”这些色彩的出现,明艳且富有生气,同时也意味着笼罩在作者及家人心头的阴霾正在逐渐散去。借景抒情是间接抒情的一种,凭借外物做依托来抒发人物情感,语言形式上客观冷静,情感表达上形象婉转。
7 抒情
作者仿佛刚从一条昏暗幽长的隧道中跌跌撞撞地走了出来,重见天日,再次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对明年春暖花开的企盼则生动地刻画了这种劫后余生的心理,同时也暗含着人应当懂得珍惜、活在当下的人生哲理。
今天我自己居然能够写出这篇东西来,可见我的凌乱的头脑也略略静定了,这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阅读赏析
周作人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思想家。本文选自其文集《雨天的书》,记录了次女周若子突患重病,最终转危为安的惊险经历。
文章以若子的一首小诗开篇,画面温馨且充满童趣,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然而紧接着若子的“垂死状态”瞬间让读者为之揪心不已,自此,文章基调转为沉郁压抑,作者通过对家人心理活动、语言、动作及神态等多方面的描写,寥寥数语便刻画出众人的慌乱无章、心急如焚。平日里的周作人亲情意识较为淡薄,对生死一事自诩看得很淡,然而爱女身染重病一时间也让他方寸大乱。万幸若子的病情得以控制并有所好转,文章基调也随着丁香的出现有所转圜,紧张的节奏逐渐放缓,并以作者对来年“春暖花开”的企盼作为收尾。全文节奏强烈,扣人心弦,人物心理刻画得极为传神,充满了真情实感。
可叹的是,五年之后,年仅十五岁的周若子最终还是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让人扼腕叹息。
阅读延伸
1.作者对“未知之力”究竟持何种态度?
2.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紧张透了的心一时殊不容易松放开来”,请就作者心理活动对这句话做简要分析。
3.文章倒数第二段提到“山桃烂熳得开始憔悴了”“杏花已经零落净尽”,有何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