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轻松中文大师写作课:跟着中文大师学写感情描写

  

  丰子恺

  探索思考

  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又像是甜甜的棉花糖,香甜的味道沁人心脾;童年是一座桥,连接着未来的路,跨过这座桥,你便走出了“黄金时代”。成长啊,你能否放慢你的脚步,让我再感受一下这黄金时代的余温?

  阅读批注

  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了,在这五千多天内,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有分别的日子。我看着你呱呱堕地,嘤嘤学语,看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你的变态微微地逐渐地展进,没有痕迹,使我全然不知不觉,以为你始终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始终是我们这家庭里的一种点缀,始终可做我和你母亲的生活的慰安者。1然而近年来,你态度行为的变化,渐渐证明其不然。你已在我们的不知不觉之间长成了一个少女,快将变为成人了。古人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现在反行了古人的话,在送你出黄金时代的时候,也觉得悲喜交集。2

  1 叙述

  作者寥寥数语勾勒出阿宝的成长过程,语言平实,笔触细腻,令人心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之感。

  2 引用、对比

  引用的句子大意是“子女因父母长寿而欣喜,也因父母衰老而担忧”。作者通过切换视角进行反向类比,写出了作为父母既盼着子女成长,又不愿其过快成长的矛盾心理,构思精巧,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喜者,近年来你的态度行为的变化,都是你将由孩子变成成人的表示。我的辛苦和你母亲的劬劳似乎有了成绩,私心庆慰。所悲者,你的黄金时代快要度尽,现实渐渐暴露,你将停止你的美丽的梦,而开始生活的奋斗了,我们仿佛丧失了一个从小依傍在身边的孩子,而另得了一个新交的知友。“乐莫乐兮新相知”;然而旧日天真烂漫的阿宝,从此永远不得再见了!

  记得去春有一天,我拉了你的手在路上走。落花的风把一阵柳絮吹在你的头发上,脸孔上,和嘴唇上,使你好像冒了雪,生了白胡须。我笑着搂住了你的肩,用手帕为你拂拭。你也笑着,仰起了头依在我的身旁。3这在我们原是极寻常的事:以前每天你吃过饭,是我同你洗脸的。然而路上的人向我们注视,对我们窃笑,其意思仿佛在说:“这样大的姑娘儿,还在路上教父亲搂住了拭脸孔”!我忽然看见你的身体似乎高大了,完全发育了,已由中性似的孩子变成十足的女性了。我忽然觉得,我与你之间似乎筑起一堵很高,很坚,很厚的无影的墙。你在我的怀抱中长起来,在我的提携中大起来;但从今以后,我和你将永远分居于两个世界了。一刹那间我心中感到深痛的悲哀。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起来,我怪怨人类中何必有男女之分。然而怪怨之后立刻破悲为笑。恍悟这不是当然的事,可喜的事么?4

  3 动作描写

  读者脑海中仿佛浮现出父亲低头搂着阿宝的肩,阿宝抬头依偎着父亲,两人相视一笑的动人画面。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感情自然流畅,真实充沛,父慈子孝的温馨不禁让读者莞尔。

  4 对比

  看到阿宝的成长,作者心生一种陌生感,转念醒悟之后才“破悲为笑”,情绪的反差反映了作者率真而释然的心态。因阿宝成长而倍感欣慰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此处设计巧妙,着重刻画了因阿宝成长带来的疏离感,通过情绪落差来凸显之后的欣慰之情,使得情感的表达真实动人,值得学习借鉴。

  记得有一天,我从上海回来。你们兄弟姊妹照例拥在我身旁,等候我从提箱中取出“好东西”来分。我欣然地取出一束巧格力来,分给你们每人一包。你的弟妹们到手了这五色金银的巧格力,照例欢喜得大闹一场,雀跃地拿去尝新了。你受持了这赠品也表示欢喜,跟着弟妹们去了。然而过了几天,我偶然在楼窗中望下来,看见花台旁边,你拿着一包新开的巧格力,正在分给弟妹三人。他们各自争多嫌少,你忙着为他们均分。在一块缺角的巧格力上添了一张五色金银的包纸派给小妹妹了,方才三面公平。他们欢喜地吃糖了,你也欢喜地看他们吃。这使我觉得惊奇。吃巧格力,向来是我家儿童们的一大乐事。因为乡村里只有箬叶包的糖塌饼,草纸包的状元糕,没有这种五色金银的糖果;只有甜煞的粽子糖,咸煞的盐青果,没有这种异香异味的糖果。所以我每次到上海,一定要买些回来分给儿童,籍添家庭的乐趣。儿童们切望我回家的目的,大半就在这“好东西”上。你向来也是这“好东西”的切望者之一人。你曾经和弟妹们赌赛谁是最后吃完;你曾经把五色金银的锡纸积受起来制成华丽的手工品,使弟妹们艳羡。这回你怎么一想,肯把自己的一包藏起来,如数分给弟妹们吃呢?我看你为他们分均匀了之后表示非常的欢喜,同从前赌得了最后吃完时一样,不觉倚在楼上独笑起来。因为我忆起了你小时候的事:十来年之前,你是我家里的一个捣乱分子,每天为了要求的不满足而哭几场,挨母亲打几顿。你吃蛋只要吃蛋黄,不要吃蛋白,母亲偶然夹一筷蛋白在你的饭碗里,你便把饭粒和蛋白乱拨在桌子上,同时大喊“要黄!要黄!”你以为凡物较好者就叫做“黄”。所以有一次你要小椅子玩耍,母亲搬一个小凳子给你,你也大喊“要黄!要黄!”你要长竹竿玩,母亲拿一根“史的克”[1]给你,你也大喊“要黄!要黄!”你看不起那时候还只一二岁而不会活动的软软。吃东西时,把不好吃的东西留着给软软吃;讲故事时,把不幸的角色派给软软当。5向母亲有所要求而不得允许的时候,你就高声地问:“当错软软么?当错软软么?”你的意思以为:软软这个人要不得,其要求可以不允许;而阿宝是一个重要不过的人,其要求岂有不允许之理?今所以不允许者,大概是当错了软软的原故。所以每次高声地提醒你母亲,务要她证明阿宝正身,允许一切要求而后已。这个一味“要黄”而专门欺侮弱小的捣乱分子,今天在那里牺牲自己的幸福来增殖弟妹们的幸福,使我看了觉得可笑,又觉得可悲。你往日的一切雄心和梦想已经宣告失败,开始在遏制自己的要求,忍耐自己的欲望,而谋他人的幸福了;你已将走出惟我独尊的黄金时代,开始在尝人类之爱的辛味了。6

  5 举例

  作者通过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阿宝曾经是一个“捣乱分子”。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举例说明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列举具体生动的事例一来使得表达更明确,二来便于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所举事例一定要紧紧围绕人物形象,要有代表性,再者事例不宜过多,否则会适得其反。

  6 点明主旨

  作者用阿宝长大后的懂事与小时候的“捣乱”进行对比,再次凸显自己“悲喜交集”的矛盾心情,紧扣主题。

  记得去年有一天,我为了必要的事,将离家远行。在以前,每逢我出门了,你们一定不高兴,要阻住我,或者约我早归。在更早的以前,我出门须得瞒过你们。你弟弟后来寻我不着,须得哭几场。我回来了,倘预知时期,你们常到门口或半路上来迎候。我所描的那幅题曰《爸爸还不来》的画,便是以你和你的弟弟的等我归家为题材的。因为我在过去的十来年中,以你们为我的生活慰安者,天天晚上和你们谈故事,作游戏,吃东西,使你们都觉得家庭生活的温暖,少不来一个爸爸,所以不肯放我离家。去年这一天我要出门了,你的弟妹们照旧为我惜别,约我早归。我以为你也如此,正在约你何时回家和买些什么东西来,不意你却劝我早去,又劝我迟归,说你有种种玩意可以骗住弟妹们的阻止和盼待。原来你已在我和你母亲谈话中闻知了我此行有早去迟归的必要,决意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了。我此行感觉轻快,但又感觉悲哀。因为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7

  7 反复点题

  作者以自己离家远行的事例来说明阿宝的成长,并再次渲染自己“轻快又悲哀”的矛盾心情,再次扣题,渲染文章中心。

  以上原都是过去的事,但是常常切在我的心头,使我不能忘却。现在,你已做中学生,不久就要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的世间去了。我觉得你此行比出嫁更重大。古人送女儿出嫁诗云:“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你出黄金时代的“义往”,实比出嫁更“难复留”,我对此安得不“结中肠”?所以现在追述我的所感,写这篇文章来送你。你此后的去处,就是我这册画集里所描写的世间。我对于你此行很不放心。因为这好比把你从慈爱的父母身旁遣嫁到恶姑的家里去,正如前诗中说:“自小闺内训,事姑贻我忧。”事姑取甚样的态度,我难于代你决定。但希望你努力自爱,勿贻我忧而已。8

  8 主题升华

  虽然对阿宝的成长抱有悲喜交集的矛盾心情,但归根结底作者还是对阿宝寄以祝福并报以厚望。一个宽厚慈爱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约十年前,我曾作一册描写你们的黄金时代的画集(《子恺画集》)。其序文(《给我的孩子们》)中曾经有这样的话:“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来的情形。我眼看见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象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写这些话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现在你果然已经“懂得我的话”了!果然也要“走这条路”了!无常迅速,念此又安得不结中肠啊!

  廿三【1943】年岁暮,选辑近作漫画,定名为《人间相》,付开明出版。选辑既竟,取十年前所刊《子恺画集》比较之,自觉画趣大异。读序文,不觉心情大异。遂写此篇,以为《人间相》辑后感。

  阅读赏析

  丰子恺先生不仅是散文家、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其核心理论便是爱心教育。丰老先生认为童年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纯真而宝贵,所以在教育子女时,丰老时常告诫自己要与孩子们如朋辈般相处,尽力去保护孩子们那份难能可贵的童真。

  作者通过回忆阿宝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孩子成长的“既喜且忧”之情。全文紧紧围绕作者情绪,以矛盾的心情为主线来推动情节。作者的心情时而“悲喜交集”,时而“破悲为笑”,时而“可笑又可悲”,时而“轻快又悲哀”,反复渲染,引人入胜;同时又将阿宝成长过程中的日常生活小事穿插于情绪刻画中,让读者在时光画卷中目视着阿宝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成长为聪慧懂事的青春少女,而结尾作者对阿宝的叮咛与寄语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丰老先生那厚重如山的父爱与返璞归真的童心。

  阅读延伸

  1.文中第二段所说的“乐莫乐兮新相知”是什么意思?

  2.读完本文,试着总结作者是怎样的一个父亲。

  3.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谈谈你对自己的“黄金时代”有何感悟。

  [1] 史的克:手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