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梁衡给青少年的成长书(全两卷)

苏州园林

  

  我到苏州,是特地为她的园林而来的。在一条很小的弄里,我找见了网师园,这是苏州最小的园子,占地只有八亩。园子入口处很窄,四周有山、水、石、桥、花、木。园中心处有一屋,名“竹外一枝轩”,这个名字初读来令人不解,细想才知是据苏东坡诗意:“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果然,轩面一池水,水边有斜依的松柏,袅袅的垂柳,而穿过柳荫在波光水色中闪现出亭台、桥榭。景是错落的,甚至斜乱的,但这正是整齐美之外的更深一层的美,造园者与诗人的心是相通的,他们用人力来提炼自然美的精华,这是艺术。

  和网师园相比,拙政园算是苏州最大的园子了,据说是《红楼梦》大观园的原型,但她并没有因为大而失去精。园中有楼曰“见山楼”,但对面只是很宽阔的水,隔岸又是若许亭、轩、阁,一起埋在绿树丛中,哪里有什么山?可是当你再凭栏品味时,会突然想起陆游的诗:“疏沟分北涧,翦木见南山。”谁敢说剪掉林木之后,那边没有山呢?想见的山比看见的更好看,更有味,这真是含蓄到极致了。

  其余还有许多亭、堂,如“看松读画轩”“风到月来亭”“留听阁”等,都画龙点睛,景外有意。让你身在其中,又不得不神思其外,城中的园林不比大自然中的山水,她只有在有限的条件下,向精美、凝练、含蓄中去求艺术,像一首律诗。这样“园”有尽而意无穷,而在这里,艺术的表现手段又不像诗一样靠字、词,却是靠山石、花木、砖瓦。难得的是这些无声之物,竟有神有韵地构成了一个美的境界。当你在这些园子里悠游时,那实际上是在翻一部唐诗,或一本宋词了。

  如果说在网师园、拙政园里得到的是诗情,那么在留园里得到的便是画意了。这个园子多回廊,亭堂又多窗,匠心之意是让你尽量透过廊、窗取景,抬眼时便是一幅画图。窗外常是粉墙,窗与墙之间或植竹数竿,或插梅一枝,墙为纸,物为墨,随风摇曳,影布墙上,且天生的艳红翠绿,这是任何丹青高手所不能企及的。这还不止,窗户又都是各种图案的花格子,透过窗子看景时别有一种隐约的效果与气氛,是朦胧的美。还有一奇趣,当游人在廊中走动时,从不同的角度望去,又会是一幅不同的画面,叫“移步换景”,真可谓将我们视觉的潜力挖绝了。

  园中除画之外,还有雕塑,这便要说到石了。有一块“鹰石”突兀耸立,浑身高高低低,洞洞眼眼,石顶部极似一只老鹰腾空,长颈内弯,两爪伸张,双目炯炯,大约发现了地上有一只雏鸡,正鼓翅欲下。我站在石旁注视良久,越看越像,越想越像。觉得那鹰神从石出,气从石来,活了!但我岂不知,这是太湖里随便捞上来的一块石头。苏州园林的艺术就体现在不以墨为图,不以斧凿去雕塑,尽量利用自然之美,专取似与不似之间,匠心之意只是撩拨起你的遐想,引而不发,藏而不露。中国画中本有写意的一派,那是比工笔更含蓄,更有味的。

  留园中还有两块石头叫人难忘。一曰“冠云峰”,高六点五米,重五吨。是宋时运“花石纲”落入太湖中,清朝官僚刘蓉峰造园时又捞得的,这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块了。其旁又还有一块石“岫云峰”,傍有一些紫藤出地,分为两股,穿石间小孔而上,到石巅后又绞作一团,浓荫蔽覆。藤遒劲而叶蒙缀,至少已逾百年。在苏州园林中,空间自不必说了,就连时间这个因素也被纳入造林艺术之中了。有人工制造的错落的美,有历史铸就的古邈幽远的美。我们平时谈画,那是些平面的颜色,我们游历山水,那是些自然的原形。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窗框里的翠竹,水池中的山石,这是自然物与纸上画的过渡,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融合,别有一种角度,另是一番享受。

  别于宅地花园的是沧浪亭。园中有山,环山有河,水面开阔。这本是宋庆历年间,诗人苏舜钦为官失意后隐居之所。他在这里造了亭,还写了《沧浪亭记》,歌咏其自在之情:“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亭上有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登亭而望,绿荫之外空水茫茫,尘嚣不闻,市井不见,闲矣,静矣。这里不比城里那几处园子,那是主人正官运亨通之时闲玩游赏之地,这里是文人失意官场后抒发悲凉、宣泄积愤的所在。其意境是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是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游这种园子,得到的是一种恬淡闲逸的美。这就不只是诗与画的陶醉,而是在冷静地披览历史了。她使人不由忆想起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上曾相继登场的各种思想与人物。

  在苏州看园林,实在是在读一本立体的书。本来通过建筑这面镜子,我们一样可窥见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不过这种窥视与探讨却是充满了艺术的乐趣。这在国外已经专门兴起了一门“艺术社会学”。苏州的园林建筑艺术则完全称得起这门学科的一个分支,我想现在我们继承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不仅要去钻图书馆、考察文物、看古装戏,还应该到这样的城市里来走一走、想一想。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这些秀美的园林里随时都飘**着几世纪前的音符,一碰到我们的心弦,便会响起历史的鸣奏,在我们心灵的空谷中久久回**。我又想,我们现在欣赏这浸透了古典文化艺术之汁的苏州城,还不应该忘记,怎样去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一座同样饱储着当代文化艺术的城市。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