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何把婚姻经营好
制造浪漫
很多人觉得浪漫就是吃烛光晚餐、送鲜花之类的,结果重复了几次便觉得索然无味了。我给浪漫的定义是:浪漫是率性随意,不在乎旁人眼光及大众标准(当然,不得违法),不在乎成本地追求没有预谋的乐趣。
想要浪漫的人很多,真正懂得浪漫的人却很少。这需要一些条件:爱自由,有好奇心,追求美好事物,愿意不断增加知识和提升品位,懂的越多越好,但不一定需要很好的经济条件。最重要的是有一颗“不愿做听话乖孩子”的心。只要符合三赢(你好、我好、大家好),人生怎样快乐就怎样过,何须设限?
你说你不懂该怎么做,没问题,回去跟你的伴侣谈,两个人如何做来制造一些浪漫。不需要懂得很多知识、道理,只需要两个人愿意一同去想、去尝试。浪漫并不是终点,浪漫是一种方法,让两个人总可以产生更多新的、好的感觉的方法。
新婚生活里的磨合
生活里的很多事是很琐碎的,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双方的感情,特别是两个人刚结婚的时候,每个人十几年、二十几年养成的生活习惯现在需要调整,真的是需要磨合的,是需要时间的。我听过因为最小的事而闹离婚的,是夫妻俩争论刷牙之后牙刷应该怎么摆放。两个人走到一起,本来就有很多表面看起来很和谐但里面不一致的东西,但因为这么小的事影响婚姻的和谐,实在是没有必要。
你可以做一些事,来避免因为类似“牙刷怎么摆放”这样的小事导致婚姻破裂,或者至少后延婚姻破裂的时间,赚回一点时间用来学习、调整、培养、发展。
比如牙刷如何摆放,对方觉得怎么摆好就怎么摆好了,如果你为此觉得烦心,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件事重要吗”,可能你觉得很重要,因为你习惯了。然后再问“这件事比他更重要吗”,假如你觉得牙刷怎么摆放比你的伴侣更重要,那你早就应该离开他了。两把牙刷、两个杯子,各行其是,尊重对方的习惯,不就行了吗?
除了上面心智及思想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不坚持“该怎样做”的行为模式,尤其是“听从他的也死不了”,我让你一次,你也让我一次,大家来约定,慢慢摸索出一套又一套共处模式。
从一个人生活变为两个人生活,这是很大的挑战。所以,爱一个人、恋爱及两个人共同生活完全是不同的。爱情和有效地生活在一起比单纯地爱一个人复杂得多。不要以为有了爱,另外两件事就自然地或很容易就能做好。如果你不准备改变以前的你(单独生活的你),你不可能跟另外一个人有效、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一个经常说“我就是这样的”人,一定没有办法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原因之一就是生活上会有很多不舒服、不开心的地方,这句话等于“我不愿意改变,你爱我你就改变”,让对方扭曲自己来迁就一个人,这种关系注定维持不了多久。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要照顾的不是两件事。很多人错误地以为恋爱或婚姻只是两个人的事。若两个人的关系只有“我”或者“你”,则是一个对立的局面。事实上,两个人在一起有三件事需要顾及,分别是“我”的事、“你”的事和“我们”的事。顾及这三件事的意义在于,当两人出现分歧、产生对立的时候,“我们”就成了缓冲。彼此的事都照顾到了,两个人就很容易产生共鸣、达成一致。例如,有一天你想吃牛排,而对方要吃海鲜,当两人都不愿意让步,僵持不下的时候,解决问题的那句话可能就是“最重要的是找个地方我们两个可以轻松、愉快地聊一聊,一起度过一个浪漫的夜晚,对吗”。这句话两个人都可以接受,这就是“我们”。我们以前太习惯不是“我”就是“你”,即对立的态度,觉得“因为你爱我,所以你要迁就我,我更重要”,这是不平衡的,长此以往也会伤害到两人的感情。从现在开始,容许自己大脑里有一个“我们”的概念,每当两人谈得不顺利时,就把焦点放在“我们”上,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夫妻间良好的沟通与互动模式
我们从孩童时代起,从家庭、学校里就没有学过多少沟通技巧。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习惯是“我这样说是对的”,所以我们总是为了“应该说”而说。
为了想说而说是小孩的态度,不是成年人的态度,一个成熟的人会懂得“说不重要,说出来有怎样的效果才重要”。要想达到你要的效果,你需要看一看所处的环境,看一看现在的情况是怎样的,对方的状态怎样,适不适合谈这件事。如果不合适,就意味着在现有的情况下沟通不会有效果,你还要坚持说,就只会搞乱两人的关系,有可能连下次沟通这件事的机会都没有了,你一开口对方就会很厌烦地说“你不要再说了”。如果这次你没说,下次也许就还有沟通的机会。
在婚姻关系里,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比如你的伴侣今天在外面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也许是工作不顺利,也许是和同事吵架,也许就是觉得很累,你在这个时候和他谈问题,就算是不重要的事情,他也会感到厌烦。为什么?因为你没有看到他处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在那一刻他最需要的是你的支持、照顾,但你却在和他说其他的事,而且是他做得不对或让他厌烦的事,这时候他是不会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面对和处理的。
有些创伤,特别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里的创伤,拥抱是最有效的,尤其是对很小的孩子。有一次我在一个潜水度假村吃早餐,很多桌子、凳子都是摆在沙滩上的。我旁边一桌是几个年轻的外国男女和几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不到一岁,他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吃早餐,突然,那个孩子摔倒在沙滩上,大声哭起来。请猜一猜,他的妈妈会怎么做?也许会把孩子抱起来,告诉他“不要哭,不要哭”,然后找些什么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例如,告诉他“看,那边有帆船”;或者告诉他“没事,哭什么”;或者批评他“你看你多么不小心,我都告诉你要当心了”;或者用手打凳子,对小孩说“都是这个凳子不好,我们去换一张”;或者问小孩“哪里痛”,然后小孩哭得更厉害……那个年轻妈妈是怎么做的呢?她只是把小孩抱起来,小孩把头靠到妈妈的肩上,妈妈用另一只手按着小孩的背,让小孩更紧贴自己。妈妈一句话都不说,继续跟其他人聊天。那个小孩刚被抱起来时哭声更大了,可是慢慢地声音就小了,很快就不哭了。上面其他妈妈的行为焦点在事上:孩子哭、摔倒的原因,痛不痛……而这位妈妈的行为焦点是孩子和孩子需要的妈妈的爱。这就是爱!这才是真正的爱的表达。
女人的三个角色
当代女性有三个角色,分别是妻子、母亲和工作方面的事业人,要做好这三个角色不太容易,很多人会觉得是因为时间不够用,男性也是如此。可是你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如果一个朋友超过一年没有联系你,有一天你在街上遇到了他,你问他为什么不联系你,他说“对不起,太忙了,没有时间”,这时你是什么感受?
人是不会没有时间的,每个人每天都是24个小时,买不到,偷不走,是很公平的,所以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他认为做任何其他事都比打电话给你更重要。任何时候,你想怎么运用你的每一分钟是你的事、你的权利,你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也就是说,他只是选择做了很多其他的事,而没有选择打电话给你而已。我们很多人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好好地分配、运用时间,同一件事,是时间的分配以及效率的问题。
我们要明白,第一,人生有太多事、太多选择,我们需要用减法,不是增加,而是减少,这个是需要学习的;第二,如果你的时间真的不够用,你有小孩、有伴侣、有事业,你是需要做些事来处理好这三个角色之间的关系的。下面我介绍一个方法,让大家明白到底需要怎么做。这里我先分享一个个案,然后再具体讲解运用这个方法的技巧。
个案:
“我是做亲子辅导的,我在生活中的角色是母亲、妻子、事业人,还有女儿,一共四个角色。”
处理步骤:
第一部分
第一步,找出自己的可运用时间。每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用24个小时减去你睡觉、吃饭等这类一定要做的事的时间,剩下的就是可运用时间。在本案例中,案主的可运用时间是12个小时。
第二步,案主统计出自己的这12个小时,分配在母亲、妻子、女儿、事业人这四个角色上的时间分别是:母亲3.5个小时,妻子0.7个小时,事业人3.8个小时,女儿1个小时。此时,她的四个角色所占用的时间一共是9个小时,还有另外3个小时,案主说她需要一些自己的时间。也就是说,此时她的角色实际上是五个:母亲、妻子、事业人、女儿、自己。具体时间及分配比例可用表1来表示,案主认为此时的时间分配是不理想的,引导案主按照自己理想的方式调整时间分配比例。
第三步,引导案主调整时间分配比例。
问:现在觉得最不平衡的是哪一个?
答:作为妻子和女儿的时间,需要增加。
问:增加这两个的话,需要在哪里减掉?
答:事业。(案主开始哭泣)
问:不要太难过,我告诉你你现在的盲点在哪里。首先是我说的时间分配里的平衡,其次就是时间运用的效率。你有几个孩子?多大了?
答:一个孩子,10岁了,所以我觉得作为母亲和妻子的时间需要调整。
问:你的意思是说要减少作为母亲的时间是吗?减少多少?
答:我觉得时间上我不用那么多,所以可以减少5%。
问:作为妻子要增加多少?
答:可以增加到23%。
此时,调整后的时间分配情况如表2所示:
第四步,引导案主评估调整后的时间分配。
问:现在的时间分配你觉得可以吗?
答:可以。
问:对丈夫呢?每天有2.7个小时。
答:不多。
问:团队呢?1.8个小时而已。
答:感觉有点不够。
问:父母呢?
答:2个小时就够了。
问:多出来的时间加到哪里?
答:我觉得作为事业人应该是2.5个小时。
问:作为事业人2.5个小时的话,作为女儿就是1.7个小时了,你自己还有2.1个小时,这样可以了吗?
答:我觉得自己独处的时间可以拿一点到作为妻子那里去,妻子角色可以有2.8个小时。
问:那就是自己的时间是2个小时,妻子角色是2.8个小时,是吗?
答:是的。
第五步,引导案主用呼吸放松法放松,呼气的时候把焦点放在两肩上,让自己放松,然后,引导案主与潜意识沟通。首先感谢潜意识一直以来的支持,然后问它:“你支持我这个改动吗?你支持我以后每天只用2个小时跟自己在一起吗?”问案主:“它愿意支持吗?”案主回答说:“潜意识有一点点不开心。”“那么,你觉得潜意识希望你增加时间还是减少时间?”案主回答说:“它觉得原来的3个小时是可以的。”也就是说,案主的潜意识希望与自己相处的时间维持在原来的3个小时。
第六步,引导案主再做一两次深呼吸,然后感觉一下。问案主:“手按着胸口的地方,你的潜意识是几岁的小孩?”案主回答说:“好像是一个小姑娘,20岁出头。”问问案主:“20岁出头的小女孩,她很孤独,因为没有人理睬她,是吗?”案主回答说:“是的。”
第七步,引导案主做“接受自我法”。
第八步,问案主:“现在感觉舒服吗?”案主回答:“舒服。”告诉案主:“当你充分肯定那份结合已经完成的时候,可以睁开眼睛。现在感觉怎么样?”案主回答:“身体会发热。”
第九步,告诉案主:“非常好,现在再看一看你的时间分配,与父母、与自己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是3.7个小时,是你可运用时间的近三分之一,需要调整吗?如果你觉得现在这样很好,不做调整也可以。”案主回答:“我觉得给自己1个小时就够了。”
问:“那多出的1个小时加到哪里?”
答:“妻子角色加到3个小时,剩余时间加到事业上。”
问:“妻子角色现在是2.8个小时,加到3个小时的话,也就是加了0.2个小时,剩下的0.8个小时加到事业上,事业人角色现在就是3.3个小时。现在,女儿角色还是1.7个小时,需要调整吗?”
答:我觉得女儿角色应该也不需要这么多时间,1个小时也许就可以了。
问:那么多出来的时间加到哪里?
答:现在就多出来很多时间了。
问:咦,时间现在够用了,真奇怪呀。你在事业上能想到一些方法进行快速调整吗?假如没有的话,你突然减少你的时间,事业会不会受到影响?
答:时间的调整不会对事业带来影响。
问:不会的话,那多出来的时间放在哪里?
答:放在母亲角色和妻子角色上。
问:各一半吗?
答:妻子多一点。
问:也就是说,母亲角色3.2个小时,妻子角色3.5个小时,对吗?
答:可以的。
问:现在感觉怎么样?
答:现在感觉更舒服了。
此时,案主的时间分配如表3所示:
第二部分
第一步,案主侧向站立。以案主为中心,围绕其摆放三张白纸,三张纸上分别写上“母亲”“妻子”“事业人”。引导案主用呼吸放松法放松,告诉案主:“你是母亲、事业人、妻子,妻子对面是丈夫,母亲对面是孩子,事业人对面是团队,你站在中间。目前你人生里三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母亲、事业人和妻子,当然你也是个女儿,除此之外,你也要照顾自己。女儿和自己这两个角色先不谈,我们先来看看母亲、妻子以及事业人这三个角色怎么样。”
第二步,让案主先站到“母亲”的位置,引导她用自己的方式看到孩子在对面。
问:看得到吗?
答:看得到。
问:孩子有什么表情吗?
答:他很开心,可是感觉他好像不自在。
问:他不自在是因为你,还是因为其他事?
答:他觉得我把他看得太……
问:对啊,你的儿子已经十岁了,我说过,八九岁到十三岁是一个阶段,是孩子松开父母的手的阶段,你以为你爱他,就要用这么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但事实上这个陪伴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负担,因为你总是在他旁边,他就没法成长了。所以,这个已经是一种不必要的陪伴了,对不对?
案主点头。
第三步,引导案主对孩子说几句话——“孩子,现在我比以前看你看得更清楚了,我现在也明白,你已经开始进入了人生新阶段,要学会自己走路,不希望妈妈在旁边。我也明白,做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事,是帮助孩子好好成长,培养出照顾本人人生的能力,所以我愿意坚持这个方向,来陪伴你,帮助你成长。我愿意给你更多的空间,我愿意帮助你学会照顾你自己,帮你培养做正确有效决定的能力。因此我会减少对你的照顾。”
问:你愿意吗?
答:不太愿意。
第四步,引导案主用她自己的方式感受她的父亲、母亲在她背后,告诉案主:“真正照顾你的是你的爸爸、妈妈,你不能在你的孩子身上获得那份照顾。”
问:现在好一些了吗?感觉怎么样?
案主点头。
第五步,告诉案主:“陪伴你走人生路的最重要的人是你的丈夫,不是你的孩子。我知道你会努力地做些事来改善和你丈夫的关系,对吗?”案主点头,引导案主继续对孩子说:“所以我以后陪伴你的时间,更多地变成跟你在一起,我们一同找寻快乐,找寻母子之间那份乐趣、那份幸福,让你在充满爱与知识的环境里成长得更好,更快地培养出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问问案主:“现在孩子怎么样?”案主回答说:“孩子点头了。”引导案主告诉孩子:“当我看到这个效果的时候,我会减少陪伴你的时间,来证明你真的成长得很好,因为在我的人生里,更重要的不是你,而是我的伴侣。”问问案主:“现在你们两个怎么样?”案主回答:“他很好,我也很好。”
第六步,引导案主站到妻子角色上,并用她自己的方式看到丈夫。
问:他现在是什么表情?
答:眼神很深情,但是我自己有一点点抗拒。
问:我猜你们两个这么多年已经不知不觉地培养出一个模式,虽然你们彼此很爱对方,可是不愿意用行为表达出来,是不是?
案主点头。
第七步,引导案主对丈夫说:“从你的眼神里,我看到你很爱我,我也是。我愿意增加陪伴你的时间,我愿意主动先去想如何改善我们的关系,改变我们沟通相处的模式,让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能够更快乐、满足,有更多幸福感。我希望当你看到我做这些的时候,你也愿意有所改变,跟我一同去寻求这些可能性。”
问:你过去对他有什么不满吗?只说你愿意说的。
答:主要在沟通上,他比较生硬吧。
引导案主对丈夫说:“我愿意学着多了解你,不是从你的语言去了解你,而是从你的行为,你的思想,你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去了解你,让你知道我是多么在乎你。”
问:你的丈夫对你有什么不满吗?
答:没有。
引导案主对丈夫说:“我让你看到我不是完美的,我让你看到我不够完美的部分,就等于你不够完美一样,让你感觉到我们是非常平等、对等的,你愿意这样做吗?”案主点头。告诉案主:“那就好了,现在你丈夫的表情怎么样?”案主回答:“他很开心。”问问案主:“你开心吗?”案主回答:“我也很开心。”
第八步,引导案主站到“事业人”上面,闭上眼睛用她的方式看到她的团队。
问:他们现在是什么表情?
答:很期待。
问:他们很需要你,对吗?
案主点头。
引导案主对自己的团队说:“你们对我很重要,是我人生里很重要的、证明我价值的一块。所以,我很需要你们。可是同时我知道,作为你们的领导,我的责任是把你们带到更好的明天,而不是让自己比你们更忙碌,我的责任是帮助你们更好地成长,让你们做得更好。因为我知道,你们希望证明给我看,你们一定能够做到比我以为的更多、更好,我会努力学习,以帮助你们更好地成长,帮助你们提升得更快,让你们有更大的成就感。我特别信赖你们,所以我觉得在工作上我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做得更好,你们也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做出更大的成就、更好的业绩。”
引导案主继续对自己的团队说:“在帮助你们提升能力这方面,过去我做得不够多,我会花时间去做,我也希望你们能证明给自己看,你们是可以很快提升能力,可以做得更好的。”
问:说完了吗?你感觉怎么样?
答:感觉很舒服。
第九步,引导案主后退一步,睁开眼睛。问问案主:“现在看着你的三个角色——母亲、妻子、事业人,对面是孩子、丈夫、团队,感觉怎么样?”案主回答:“感觉更舒服了。”
第十步,引导案主闭上眼睛,用案主自己的方式看到她的父母。
问:你的父母,他们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答:表情很安详。
问:你看到他们了,他们也看到你了是吗?
答:是。
引导案主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明白,我应该相信你们有充分的能力照顾你们的人生,所以我把你们放在我的心里。”引导案主感受父母在她身旁,而不是在她的面前,告诉案主:“无论你在做什么,在扮演什么角色,他们都在支持你。然后,你可以慢慢退到做女儿的位置。你知道的,只要照顾好你的人生、你的家庭、你的事业,做很多好事,让你身边的人可以更好,你父母就会很骄傲,很放心。”
问:现在感觉怎么样?
答:非常好。
个案到此结束。
通过这个个案,大家可以看到处理的技巧是什么样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这个个案中,案主有一些其他需要,所以我一并处理了,也展示给大家看。一般来说,当代女性主要扮演三个角色,就是母亲、妻子和事业人,而个案中的案主又加了两个角色:女儿、自己。这两个角色在她的时间分配上所占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于是我就猜想是不是她父母之间有很多问题,可是我看她没有这方面的感觉,由此可以知道,她父母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她又坚持一定要给自己很多的时间,所以我就判断,是不是她内在有一个“我”必须照顾。每当有这样的信号出现时,就是内在有个“我”没有成长,那个内在的小孩需要照顾,所以我就帮她做了处理,在NLP以及《简快身心积极疗法》里,这个技巧叫“接受自我法”。这个方法用来处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创伤,很安全也很有效。你可以用这样一个态度来看创伤: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某个时间,我有了一个创伤,当时的那个我身心有一部分停止成长了,那一部分就停留在了当时的那个阶段。我照“接受自我法”的步骤来帮她完成充分接受自我的过程,完成之后,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就都可以减少。
一般来说,处理时间不够用的技巧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先找出自己的可运用时间,然后填写表格,如表4所示。在通常情况下,“现在”的状态比较容易想到具体的时间,而“理想”的状态则容易先想到百分比。把具体时间换算为百分比时,±2%的差距是正常的情况,无须纠结。
第二步是与对方对话。闭上眼睛,用手按住胸口,想象对方在你面前,与他对话。对话内容如下:
首先,强调对方的重要性及对你的意义。
其次,告诉对方你能给予的时间,并承诺在可给予的时间里,你尽量追求更好的效果。
再次,要求对方的支持。
最后,告诉对方你爱他,或感谢他。
对话的简易模式为:“我想……”→“我保证……”→“请你支持我”。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只与一位“对方”沟通、对话,当达到自己和对方都满意的效果时,换下一个“对方”进行沟通、对话。
时间分配是一个很理性的过程,当你把你的感觉量化之后,感性就变得理性了。在这个个案中,大家看到案主不停地在感觉—理性—感觉—理性中寻找平衡点,先看现在的时间分配是怎么样的,换算成百分比之后,案主发现时间分配不平衡,于是开始寻求调整。这完全是感性和理性在博弈,找出一个平衡点来让感性和理性可以相互支持。找到平衡点之后重新分配时间百分比,不断地调整,一直到自己觉得满意为止。
大部分个案还需要再加上一句话,就是“我明白了,我不应该只是增加时间,我更需要学会用更少的时间来追求更好的效果”。我在前述所展示的案例中没有引导案主说这句话,是因为对案主来说,她内心的纠结才是最需要处理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并不在于投放的时间不够多或太少,而是时间分配是否平衡。我在《重塑心灵》里列出了我们每个人每天做的所有事,按照意义分为十项,分别是:精神、健康、知识、修养、爱情、家庭、朋友、社会、事业、财富。如果对这十项进行打分,10分是满分的话,你会发现你不可能十项都做到满分,你甚至不可能十项都做到9分。事实上,有些目标你做到8分、9分之后,你马上会增加你的目标,然后这些目标马上掉到5分、6分。所以,真正让你觉得成功、快乐的感觉来自维系平衡,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很纠结,原因就在于时间分配不平衡。
变化带来惊喜
系统动力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系统是不停在变化、不停向前方移动的。我们习惯性地硬要维持在以前的某一个状态而拒绝变化,是不符合系统动力特点的。如果你拒绝变化,你会发现你越来越落后、越来越累。总是希望能留住过去的一段美好时间是徒劳无功的。我们不能把美好的时光留住,但是总可以创造更美好的时光!
不断地变化、不断地追求新乐趣是本能,身体里的多巴胺就是快乐荷尔蒙。第一次产生一定数量的多巴胺,第二次多巴胺会少一点,第三次会再少一点……假如你不想它持续减少,你就知道这一次可以用这种方式给予刺激,下一次用另外一种方式给予刺激,让多巴胺总是维持在一定水平上。所以,变化才是维持快乐的真理。
生活在太多习惯里的婚姻会让感情慢慢变淡,不断重复旧的模式,两个人的关系很快就会平淡如水了。如果你们两个人已经过了几年很平淡的生活,想要创造一些新鲜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重新布置家里的家具,有些外国人很喜欢一年换一次家具,就是为了制造新奇、新鲜感。也许你现在不想或者不方便换房子,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换房子里的布置,比如换墙壁的颜色、换沙发套、更改客厅的布置、调整家具的位置等,大家一同探讨、一同尝试,很多乐趣就出来了。
任何好的东西都不能停止不变,所谓变化才是永恒的,包括关系里的平衡、稳定,都是不停地在变化的。发展进步里是包含着平衡、稳定,没有平衡、稳定我们根本无法走下去,而平衡、稳定也是在不平衡、不稳定里完成的。
如何经营人际关系,不断提升夫妻关系,就是不断有新主意出来,不要老是重复旧的做法。在职场及社交圈子里,要保持良好的关系,有一招很管用,就是“让所有人都欠你一点点”。假如所有人都觉得你总是给了他们105分,心里总是觉得欠了你一点点,那么你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愿意照顾你、支持你,对吗?反过来,如果我给你100分,你给我95分,我觉得不平衡,心里会对你有意见,以后就不愿意再见到你了。
在婚姻情感关系里也是如此,你要做到让对方总是有一份动力为你多做一点点,而不是让他总是有一份愧疚。这里谈的不是应该不应该,应该不应该是理性的事,我们现在谈的是感觉。
把情绪带回家
过去,很多关于婚姻情感的故事或“指导手册”都告诉你“不要把情绪带回家”,这句话的初衷是善意的,是想维持家里的和谐、平静氛围。毕竟夫妻俩你上班我也上班,两个人都很累、很疲惫,你还把情绪带回家,对方怎么受得了?所以,为了两个人关系的和谐,我们不要把情绪带回家。
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实际上可能会引发很大的危机。你想象一下,某一天两个顾客莫名其妙地骂了你的伴侣,你伴侣的领导心情不好又骂了他,下班时他一肚子气,真的可以拉开抽屉把情绪和文件一起锁上,然后很轻松地回家吗?做不到对不对?那怎么办呢?他有情绪,他又答应过你不把情绪带回家,因为不想搞坏家里的气氛,那他就只能暂时不回家了。欧美国家有很多酒吧,这些国家的上班族都喜欢在下班后去酒吧喝两杯再回家,不仅可以舒缓身体的压力,也可以通过和别人的交谈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压力消除了,整个人轻松了再回家。
如果你是一个坚持不容许你的伴侣把情绪带回家的人,那你的伴侣在有情绪时就只能找个酒吧之类的地方去找人倾诉。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那些地方碰到一位愿意听他倒苦水的异性,你的伴侣就会觉得对方善解人意,明白他的辛苦,这样难免日久生情。所以,如果你对你的伴侣说“不要把情绪带回家”,出了问题后就不要抱怨,因为事情是你自己搞出来的。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很简单,告诉你的伴侣:“请你把情绪带回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你更有资格分享你伴侣的烦恼。因为你是他心灵最安全的港湾,就算你不能帮他解决问题,你至少可以用爱,用一个不带批判的心态来陪伴他、支持他。
伴侣是与你甘苦与共的那个人,有什么苦水、有什么情绪也应该一起分享,你不愿意跟他分享,就是说你不容许他做你的伴侣,或者你剥夺了他做你的伴侣的权利。我们可以把情绪、压力减轻,同时在回到家之后和伴侣分享,共渡难关,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所以,我建议你,请你的伴侣把情绪带回家。
你如何让他知道你心中有他
有些丈夫很能干,做很多事、解决很多问题都简单快捷,效果良好。按照“谁能干谁干活”的普遍原则,丈夫很快就成为婚姻里的管家、勤务员及劳动部长,而妻子就很愉快地当个娇生惯养的小女生了。的确,有些女性很享受做那个深受宠爱的小女孩,天天(也许会上班)逛、吃、买。如此,不需要多少年,她就真的只有小女生的心态及思维能力,而不能跟伴侣同风雨、共患难了。
很多女性其实是不甘心这样的,因为她在婚姻关系中没有了价值感。她是那个消耗者,而丈夫是那个贡献者。思想不成熟又不想做上述小女生的女性,便会处处跟丈夫争权斗胜,潜意识就是想证明给丈夫看:“我跟你同样有力量!”这是想争取心理上的满足,争取跟丈夫平起平坐的地位。她的这些行为可能跟她的成长过程有关。
思想成熟的女性,会跟丈夫在平时有很好的约定、默契,内心的定位清晰,不卑不亢,做一对“1+1>2”的成功夫妻:一个主攻,一个主守;一个往前冲,一个守后方。
男攻女守是社会上普遍的夫妻相处形式,但不是一定要这样。凡是人的事都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两人谈清楚,两人都开心快乐地做,经常保持沟通,完全地开放、注重大局(家庭系统),怎样约定,重新约定,完全改变这个协议都可以!毕竟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婚姻生活需要两个人一起经营。在外国不难见到妻子工作养家,丈夫做家务照顾妻子生活,同时完成本人的博士论文的情况。在国内我也不止一次碰到类似妻子支持家庭、丈夫创业的情况。
两人心中有对方,才能共同肩负起家庭生活,有事总能一起讨论、策划,就是心中有对方。
心中有对方,最低的标准就是:
一、知道对方的生日、两人的结婚纪念日,及一些对方个人的资料。
二、对方最喜欢/最不喜欢的事物、行为,你会修正本人的思想及行为去配合。
三、对方在乎的人和事,你也会关心并为对方去做点事。
四、遇到两人共同的事总会询问对方的想法、感受及彼此的要求。
五、对未来的规划(婚姻生活、家庭活动、孩子的事),两人一起商谈、决定、执行。
赶走伴侣的八大绝招
婚姻应该是两个成年人决定互为对方的人生伴侣而展开共同生活的仪式,具体说来就是:
·成年人——有独立人格,有完整的、健全的、法律保护的个人地位。
·人生伴侣——陪伴及相互扶持的责任。
·共同生活——一起承担、一起分享地生活。
婚姻关系中的两个人应该是成熟的、对等的、平等的,不分高低,两人以完全独立健全的身份生活在一起,不仅要相互扶持,更要相互照顾与保护。任何“一边高、一边低”“相互伤害或排斥”的关系、思想或言行模式都不符合上述定义,更是伤害婚姻关系的原因。
我二十年前就已经开展与婚姻关系有关的讲座、工作坊、课程等,常常有学员举手批评或投诉其伴侣是多么不好,有多么多的问题。有些学员会喋喋不休地诉说伴侣的不是,透露不必要的细节,重复那些不当行为的描述;有些学员甚至越说越起劲,就好像在谈论另外两个人的婚姻一样。虽然他们的动机是希望我告诉他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但我对这种现象是很生气的,会要求学员马上停止说话。我说:“任何人对我说他的伴侣如何不好,我都非常没有耐性,非常反感!”
首先,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第三个人的坏话,不管所说的是真是假,都已经有欠谦厚,缺乏素养,何况这个人是自己的丈夫或妻子。
婚姻的三点意义中的第二点是互为对方的人生伴侣,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人生伴侣呢?第三点意义是互为对方的“心灵港湾”,让彼此休息、养伤、躲避风雨。如果知道他在外人面前如此指责你、否定你,你又怎能继续做他的港湾呢?
若他对你真的是如此重要,你会尽全力地保护他,捍卫他,对抗别人对他的攻击,在他与指责、否定他的人战斗时,你会跟他并肩作战,与他共进退。如今,你反过来在别人面前尽情地否定他、攻击他,这显示出你是怎样的人呢?
婚姻可以结就可以离,他不够好,结束婚姻不就结束了你诉说的不平、辛苦和痛苦吗?何需到处找人诉说呢?
在婚姻问题里,本来就有很多表面是受害者,其实却是破坏者、加害者的情况。因为不懂得如何经营婚姻关系,更因为欠缺成熟的心智及有效的思维能力,这种人往往只有美好的憧憬,而在婚姻生活中却天天在做破坏的工作……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最想避免的结果:婚姻失败!
分析那些被我在课堂上叫停发言的学员的话,以及二十年来处理过的无数个案,我总结出了八种对婚姻关系最具破坏性的语言及行为模式:抱怨、否定、批评(指责)、嘲笑、斤斤计较、傲慢、说教和冷漠。
在很多电影、电视剧及小说中出现问题的婚姻关系里,都很容易找到这八大招的存在。任何你认识的人(也许包括你自己),如果婚姻生活不愉快,你也很容易找到它们的存在。
抱着这八大招过婚姻生活的人,内心是看不起自己的伴侣的,有一种“我高、你低”的身份定位,“不是我高,我是用一个丈夫/妻子应该有的标准来衡量,他的确未达标”。
互相支持、坦诚谈谈,一起提升、进步,这些都是正确的、健康的处理方式。不用这些方式,而改用前面说的八大招,事情一定不会有好的发展,因此每使出这八大招一次,都会把对方的心推远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有争执甚至吵架算是比较好的情形了,这还是“想解决问题”的表示,最坏的是对方不回应、不作声、找借口溜走,“我放弃改善情况了”,两人感情日渐淡薄,双方渐行渐远,婚姻关系裂痕不断扩大!
就算未曾学到怎样改善,也不要天天搞破坏。所以,如果你想要美满、健康、和谐、幸福的婚姻关系,马上戒掉这八大招吧!
定期检讨
你会每年做一次全身体检吗?这是很好的习惯,一旦身体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及早查出来,及早治疗。婚姻关系也是如此,应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检查,我的建议是每六个月一次。
谁做“医生”负责检查工作?婚姻完全是夫妻两人的事,其他人没有资格做“医生”,社会上也没有“婚姻医生”,所以最恰当的就是夫妻两人平心静气地进行一次检查,共同讨论。
两人也可以每六个月去旅行一趟,不带孩子,不安排密密麻麻的行程,而是找一处宁静的、让人心情舒畅的地方,例如海边或山中的度假村。
在进行这种自查婚姻式的对话时,两人要记住,这是为了让两人的关系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让两人一起生活的质量更理想,有更多的轻松、开心、满足感和幸福感。两人必须小心,不要让自查婚姻变成找出一些否定对方、批评对方、指责对方的事情,更不是找两个人吵架的由头。具体说话方式及注意事项见表5。两人内心要先做好这个定位,更要在谈论的过程中努力记住,并且带着觉察去提醒对方,例如,一听到对方说出否定、批评、指责之类的话,就马上提醒对方。
对同一件事的讨论,既可以是良性的、有建设性的、为了找出更好方式的商讨,也可以变成否定、批评、指责对方的吵架前奏。
那么,怎样把自查婚姻做好?自查婚姻不是找出“谁的错,该指责谁”。这样的自查是消耗性的(两人的力量减弱,两人之间的联结减弱),是伤害性的(可能导致指责、吵架,也可能导致关系紧张,逃避沟通)。
自查婚姻应该是找出谁可以做点事,让两人的婚姻关系变得更好。婚姻关系有点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法停在某一个点没有变化,所有的“没有变化”只是外表,实质就是在倒退,只是两人没有觉察而已。
所以,每次两人坐下做检查时,应该——
一、预先调整心理状态。先自问和询问对方:“当下心境平和、思维正向吗?”如果差一点点,则可以用呼吸放松法等先进行处理。
二、做好这次检查工作的定位。两人应该先说:“我们今天的讨论是为了找出一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让我俩的关系比过去更和谐、更愉快、更幸福。”然后再开始自查婚姻。这句话不是走形式,而是内心针对这次讨论的真实定位。这个心理定位能确保讨论过程中两人的思想及言行不偏离方向。
三、讨论时,一次只谈一件事,不可以“玩串烧”(从一件事扯出另一件,再一件……),不可以秋后算账,陷入指责、批评、口水战里。在一件事情上达成共识后,再开始下一件事情的讨论。“问题搁置,留待下周末讨论”等,也算达成共识。
四、在讨论过程中,坚持正向讨论模式,绝对不准有指责、批评、否定、争论(是的,连评判对错也不准),坚持以下讨论守则:
守则一,哪方面的事。
守则二,我想要怎样的效果、结果。
守则三,我准备怎样做,愿意付出些什么。
守则四,想跟你商量出一个两人都认同的处理方案。
守则五,我不愿意看到什么样的情况出现,或付出怎样的代价。
守则六,我需要你的支持、帮助、体谅(可以要求对方做出让步,但不可以经常这样做,也要常常考虑自己应做出怎样的让步)。
守则七,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了,在这件事结束时,两人都应该说:“这件事,我们两人已经达成了一个这样的处理方案(两三句话说出最重要的部分),我接受并且支持这个方案,这是我的决定。”
守则八,每次检查讨论完成,都应该做个简单的记录,记录下编号、什么事(用最精简的一句话概括)、处理共识,方便未来提醒本人及对方做出有效的跟进。
怎样知道婚姻已经出现问题了
假如你记得婚姻的三点意义(见表6),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以下是一些更具体的自我评估问卷,我列了八条,你可以对照着看一看:
第一条,在外面比回家更轻松。
第二条,在家里与伴侣没有话谈。
第三条,不想见伴侣,面对伴侣有压力。
第四条,跟其他人在一起更开心。
第五条,对伴侣不满意的感觉增加了,但又不愿跟伴侣讨论。
第六条,对伴侣没有了坦诚。
第七条,经常羡慕其他夫妻。
第八条,两人之间只是苹果皮式的和谐(表面光亮,里面已经黑了、坏了)。
如果上述情况在你的婚姻里已经出现超过两条,你真的需要好好关注一下了。如果两个人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以及做了定期检查的约定,你们两人便可以及时地觉察及处理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刚出现时就予以解决,婚姻关系就不会出现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