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读懂古诗文,吃透现代文:小学语文同步1+2古今连读(三年级)

  

  《观沧海》《漫步海底平原》《海底世界》

  古诗文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读

  ◆大意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领略大海的壮观。

  海面的波涛激**不息,海中的山岛高耸挺立。

  山上的树木葱郁林立,遍地的花草丰美茂密。

  萧瑟的秋风如诉如泣,澎湃的海浪奔涌而起。

  日月往复起落的旅程,莫非起始于大海之中。

  银河漫天璀璨的群星,也似来自大海的心胸。

  啊!我感到无比庆幸,用这首诗歌畅述豪情。

  ◆解说

  这首诗的作者是东汉末年大名鼎鼎的曹操。当时,东北方的乌桓经常侵扰中原地区,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居民十余万户。曹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并最终取得了大胜。

  《观沧海》这首四言写景诗就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以后,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观赏大海时创作的,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彰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宽广胸襟。

  现代文

  漫步海底平原

  [法]儒勒·凡尔纳

  此时是早上10点。太阳光正以一种相当倾斜的角度照射在水波洋面上,光线像是通过三棱镜一样被折射分解,海底的花、礁石、胚芽、贝壳、珊瑚虫等,一接触到这般的光照,它们的边缘便微微呈现出太阳光谱的七色亮彩。好一派奇妙景色,真是令人大饱眼福!这各种各样色调的组合交错,的的确确是一幅赤、橙、黄、绿、青、蓝、紫之七彩缤纷的万花筒图像,总而言之一句话,宛如一位善于运用色彩,且在狂热作画的画家手中那正使用着的一整套调色板!

  我怎样才能将所有涌上我脑际的、这般强烈的感受告诉给康塞尔,并同他一起发出赞叹呢?我又怎样才能同尼摩船长跟他的同伴那样,利用一些暗语来进行思想交流呢?由于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就只好自己同自己说话了。于是,我便在脑袋上罩着的铜盒子里头喊叫起来,而说这些空话兴许要消耗去比预计的更加多的空气。

  在这美不胜收的壮观景致面前,康塞尔也同我一样停止了行走。很明显,这个诚实的小伙子,正在给眼前所有这些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进行分类,一直在分类呢!珊瑚虫和棘皮动物满地都是。斑驳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丝(从前被称为“白珊瑚”),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纤维带贴在地上的银莲花,等等,构成一个花坛,再点缀上结了天蓝色触须皱领的红花石疣,散在沙上星星点点的海星,瘤状的海盘车,真像水中仙女手绣的精美花边,齿形的边饰因我们行走时引起的轻微波动而左右摇摆。对我来说,把成千上万密布海底的软体动物的发光闪耀标本,环纹海扇、海槌鱼、水叶甲——真正的会跳跃的贝、马蹄螺、朱红胄、天使翅膀一般的风螺、叶纹贝,以及其他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踩在脚下,实在是于心不忍。但我们必须行走,我们在不断向前。我们的头顶上方浮游着成群结队的僧帽水母,伸展着它们那天蓝色的触须,散乱地漂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们那乳白色或是淡红色的伞膜,饰以天蓝色的花边,为我们遮挡住阳光;更有那发亮的半球形水母,在黑暗之中泛着磷光,照亮了我们的道路。

  ——《海底两万里》

  解读

  这段内容选自经典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讲的是博物学家阿龙纳斯(也就是文中的“我”)和他的仆人、分类专家康塞尔,跟随尼摩船长等人,穿着潜水服在海底世界漫步的场景。在小说诞生的时代,无论是潜水艇还是潜水服,都远远达不到书中描述的水平,作者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加上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斑斓多彩、美不胜收的海底世界。

  连读

  广阔无边的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所以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人们总是被海洋的壮阔辽远所深深震撼和折服,也对神秘未知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一节的主题就是“海洋和海底世界”,我们来对比一下,三篇不同类型的作品分别是怎么写的。我们按作品创作的时间顺序来看:

  四言古诗《观沧海》创作于东汉末年,距今已经将近两千年了。曹操本身就是一位胸怀天下、性情豪迈的政治家,他不仅为大海壮丽的景象所震撼,还在大海的气象和自己的心灵之间找到了共鸣,这首诗借景来抒情、以景来言志。他写出的大海雄浑壮阔、包蕴万千。那时当然没有科技手段探索海洋,海里什么样只能靠幻想。在诗人的浪漫想象中,连日月和星辰都是从大海中升起来的,这也符合古代许多神话传说中人们对大海的想象。

  《海底两万里》这篇小说创作于1870年前后,那时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潜水艇、潜水服的研究和探索,迈出了探索海洋的步伐。但那时的科学和技术还非常不成熟,潜水艇非常小,动力也很弱,行驶缓慢,只能下潜到水下十米左右,潜水服异常笨重,没有随身的氧气装置,潜水员要靠管子通到水面上来获取氧气。科幻小说的特点就在于根据科学进行幻想,《漫步海底平原》这篇文章中描写的海底的场景,就是儒勒·凡尔纳根据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想象出来的。

  《海底世界》是一篇现代的科普说明文,这类文章要给读者介绍科学知识,要讲得严谨、明确。海底世界那么大,海里的事物那么多,如果东一句、西一句地写,读者肯定越看越糊涂,怎么才能介绍清楚呢?这就需要设计好文章的结构。我们梳理一下就会发现,这篇课文从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藏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步步介绍海底世界,每一段讲明一个主题,内容既丰富又有序。同时,文章首尾呼应,开头提出问题,结尾总结全文、做出回答。

  连读之后,我们能看出:这三篇作品分别是从浪漫的幻想、科学加幻想、严谨的科学三个角度来描述海洋的,从中也能看出人类自古以来对海洋的不懈探求,以及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历程。

  点读

  ◆科幻小说

  全称为“科学幻想小说”,如果从英文直接翻译过来,应为“科学虚构小说”,是一种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科幻小说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写成的小说,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这三个要素。《海底两万里》就是一部经典科幻小说。

  ◆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作者对客观事物或者理论知识做出讲解,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等,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读后练

  在这一节我们学习了围绕一个主题把一段话描述清楚的方法。

  下边给出了一段话的第一句,也是这段话的主题。请你仔细阅读《海底世界》,看看这篇文章是怎么把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等主题一个个写清楚的,然后通过查资料或发挥想象,添加细节描写,把下面这段话写完整。

  这片海洋中,鱼类的品种真是五花八门、太丰富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