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形态差异大,地球上已知的种类数超过5400种,而我们人类只是其中一种。大部分哺乳动物是温血动物,有骨骼来支撑身体、保护内脏,有可以在空气中呼吸的肺,还有用来保持体温的皮毛或毛发。同时,哺乳动物会去照料自己的幼儿,幼儿会通过吃母乳来获取营养。
大部分哺乳动物的大脑要比其他动物类群大些,这与它们坚固的头骨有关。哺乳动物能行走,能奔跑跳跃,它们分布范围广泛。有能上天的蝙蝠,有能入地的鼹鼠,有能爬树的猴子,有能游泳的鲸。酷热的沙漠、寒冷的北极……都有哺乳动物出没,哺乳动物可以说是一类进化得相当成功的动物了。
灵长目
灵长目的学名是“Primates”,原意是“首要,第一等”的意思。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占比相对其他哺乳动物要大些;相对于嗅觉,灵长类动物更依赖视觉。它们的眼睛朝前,这能帮助它们建立起良好的立体视觉,有利于它们在树上生活、跳跃。此外,有的灵长类还进化出了三色视觉;有的灵长类动物拥有对生的拇指和可以弯曲的尾巴,这有利于它们的活动。当然,有的灵长类的手指经过不断进化已经逐渐分化,可以灵活使用工具了,比如人类。
多数灵长类动物雌雄在形态或特征上会有差异,呈两性异形,比如雌雄的身高、体重会有所不同,有的还会有不同体色。不同物种的灵长类动物会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选择独自生活,有的选择一雌一雄的小家庭式生活,也有的一雄多雌或雄雌混合成群生活。
大多数灵长类动物成长时间长。灵长类动物间的体形差异很大,大的像东部大猩猩体重有200千克,而小的像狐猴体重只有30克。除了人类和极少数的灵长类动物可以住在除南极洲以外的任何地区,其他大部分灵长类动物则主要分布在美洲、亚洲及非洲的热带或是亚热带区域。
大猩猩Gorilla gorilla
◆猩猩科站立时身高1.4~1.8米
大猩猩拥有半球形的前额、矮胖的身体和强有力的前肢,草食性动物,食物主要是浆果、叶子、树皮等。它们成群生活,群体稳定,通常由一只成年雄性首领和一些未成年的雄性、若干只雌性以及孩子组成,主要分布在中非西部的热带雨林中。
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猩猩科体长64~93厘米,站立时身高100~170厘米
黑猩猩主要分布在非洲西部和中部,它们栖息在热带雨林、灌木林以及草原上,主要吃植物,但是也会吃昆虫或其他肉类。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丰富,喜动,会使用简单的工具。黑猩猩集群生活,群之间还会往来,会长期保持母子关系。
青长尾猴Cercopithecus mitis
◆猴科体长49~66厘米
青长尾猴又称“青猴”,是长尾猴属动物,毛色发青,毛长且蓬松柔软。主要分布在非洲,栖息在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中,取食植物或蛙、蟹。集群生活,一只雄性首领和若干雌性及它们的后代生活在一起。同大部分长尾猴属一样,青长尾猴属于濒危物种。
白头卷尾猴Cebus capucinus
◆卷尾猴科体长 31~57厘米
白头卷尾猴又称“悬猴”,是一种新大陆猴。它们的尾部可以弯曲,缠住树枝,喜欢群居在树上生活,取食植物和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比如蜗牛,主要分布在美洲和中美洲。
红领狐猴Varecia rubra
◆狐猴科体长55~60厘米
红领狐猴的毛主要是红色,又厚又软,头冠呈白色,脸和尾巴是黑色的,是马达加斯加独有物种,主要栖息在东北部的热带雨林中,属濒危物种。它们主要在树上活动,擅长在两树间跳跃,家庭式群体活动,植食性。
环尾狐猴Lemur catta
◆狐猴科体长39~46厘米
环尾狐猴头小,耳朵大,额头低,吻部突出,后肢比前肢长,也较前肢发达,擅长奔跑、跳跃和攀爬。长长的尾巴上有十多个黑白相间的圆环纹路,腋下和肛门处共有三个臭腺。它们取食花、果、树叶以及昆虫,喜欢成群生活在一起,会互相梳理毛发,是濒危物种,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南部和西部。
指猴Daubentonia madagascariensis
◆指猴科体长30~40厘米
指猴的指细长,可以从树皮下掏出虫卵,取出昆虫,嘴鼻突出,大耳朵,脸长得像狐狸,尾巴长且毛蓬松。它们白天休息,夜间活动,取食果、鸟蛋、虫卵及小型昆虫,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
披毛目
披毛目(Pilosa)动物种类不多,主要栖息在树上,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主要分布在美洲,包括食蚁兽和树懒。这类动物的齿式和其他哺乳动物不太一样,食蚁兽科的动物没有牙齿,它们用舌头捕捉到虫蚁后在口腔里挤一挤再吞下去,树懒则没有门齿和犬齿。
三趾树懒Bradypus tridactylus
◆树懒科体长42~60厘米
树懒亚目又分树懒科和二趾树懒科,三趾树懒体形相对小些,行动也更缓慢些。它们生活在树上,三趾树懒的前脚和后脚均有三个指头,又长又弯的爪子可以帮助它们在树上活动,三趾树懒在地上不能站立行走但能游泳。它们取食植物的嫩枝、芽和幼叶,不过要完全消化这些食物,可能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树懒不爱活动,加上潮湿的生活环境,它们的毛上会长出藻类,这使它们的毛看上去是绿色的。主要分布在巴西、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
侏食蚁兽Cyclopes didactylus
◆侏食蚁兽科体长15~35厘米
侏食蚁兽科现仅存侏食蚁兽这一种动物了。它们体形特别小,弯弯的爪子,前腿两爪,后腿四爪。有条长长的可以卷曲的尾巴,基本在树上活动,是树栖型动物。夜行,取食蚂蚁和白蚁,主要分布在美洲。
大食蚁兽Myrmecophaga tridactyla
◆食蚁兽科体长1~1.8米
大食蚁兽是现存食蚁兽中体形最大的食蚁兽,它们的眼睛和耳朵都很小,长长的管状吻和细长的舌头方便它们取食蚂蚁,锋利的长爪可以去扒树皮和挖掘,有粗壮的前腿和毛发旺盛蓬松的大尾巴。夜行,取食蚂蚁、白蚁等昆虫,一天可以吃掉30 000只,主要分布在乌拉圭和阿根廷的西北部。
皮翼目
鼯猴科Cynocephalidae
◆体长34~42厘米
皮翼目(Dermoptera)下的动物仅鼯猴科这1科1属2种,分别是菲律宾鼯猴(Cynocephalus volans)和马来鼯猴(Cynocephalus variegatus)。它们长着一对大眼睛,体侧自颈部至指尖、尾部长有一层薄薄的皮膜。鼯猴借助这个皮膜可以从一棵树滑翔到另外一棵树上。它们单个生活或群居,白天倒挂在树上休息,晚上才出来取食树叶和果实。鼯猴有像梳子一样排列的下颌牙,这能帮助它们梳毛和刮取植物。
翼手目
翼手目(Chiroptera)动物俗称“蝙蝠”,它们拥有翼膜,是哺乳动物中唯一一类真正会飞的动物。蝙蝠分布范围广泛,可以在除极地和某些大洋岛屿外的不同生境中栖息。大部分蝙蝠会在白天倒挂着休息,晚上才出来觅食。黑暗中,有些蝙蝠靠回声定位来回避障碍物以及发现猎物,有的则依靠嗅觉和视觉,绝大部分的蝙蝠听觉都很灵敏。不同的蝙蝠食性不一样,有的蝙蝠取食水果、花蜜或花粉,有的取食昆虫和小型节肢动物,有的食肉,还有一些蝙蝠会吸血。蝙蝠是社群化动物,生活在群体中,温带的蝙蝠会有迁徙或冬眠的习性。
假吸血蝠科Megadermatidae
这一类蝙蝠长着大耳朵,鼻子上面有个突出的皮肤衍生物,**有连着的尾翼膜,不吸血,肉食性。它们分布范围广泛,在大洋洲、中国、印度、缅甸、马来西亚均有发现。
狐蝠Pteropus
◆狐蝠科
狐蝠的脸长得像狐狸,体形比较大。其中马来大狐蝠(Pteropus vampyrus)是全世界体形最大的蝙蝠,翼展近1.5米。狐蝠是植食性动物,大部分取食水果,主要靠嗅觉或视觉寻找食物。群居的多,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大耳蝠Plecotus auritus
◆蝙蝠科体长约4.5厘米
这类蝙蝠有着一对又大又宽的耳朵,因此得名。大耳蝠的耳朵基部相连,它们有尾巴,和股间膜连在一起,单独栖居,不和其他蝙蝠混居。每年9月开始冬眠,取食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等,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
食肉目
食肉目(Carnivora)动物大部分是肉食性的,比如老虎、狮子;有一部分是杂食性的,比如狗、狐狸;还有大熊猫这样几乎植食性的动物。大部分食肉目动物还有敏捷的身体和发达的感觉器官,这能帮助它们更好地抓住猎物,获得食物。
经过长期进化,食肉目动物的体形和生活方式产生了许多差异。体形最小的只有14厘米长,最大的有7米长;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大海里;有的速度快,有的行动缓慢。不过,食肉目动物有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有适合撕咬猎物的锐利有力的牙齿。
獾Meles meles
◆鼬科体长56~90厘米
这种腿短、尾短、毛厚的动物,会生活在一个由多个地下房间和通道组合起来的复杂“獾洞系统”中。它们一般会在夜间出来活动,杂食性,水果、坚果、蜗牛、植物都是它们的食物。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
松貂Martes martes
◆鼬科体长45~58厘米
松貂拥有细长的躯体和短的四肢,头小耳短,但听觉、嗅觉灵敏,领地意识强。它们会将巢筑在树穴或灌木林中,杂食性,主要分布在欧洲。
水獭Lutra lutra
◆鼬科体长50~90厘米
水獭有着扁圆形的身躯,体毛又长又密,圆而突的眼睛,小耳朵。水獭在水下时,耳朵和鼻子都可以闭上,趾间具蹼,喜欢在水中活动,游动速度快。它们白天在洞穴中,夜里出来捕食青蛙、小鱼或其他水生动物。分布范围广泛,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均有发现。
蜜熊Potos flavus
◆浣熊科体长40~76厘米
蜜熊是树栖动物,它们拥有一个长尾巴,尾端可以卷曲,帮助它们在树上活动。蜜熊在白天休息,夜间出来觅食,杂食性。它们可以用长长的舌头来取食果实、花蜜或蜂蜜,偶尔也吃昆虫、鸟类或鸟蛋,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
浣熊Procyon lotor
◆浣熊科体长40~65厘米
浣熊脸上有类似眼罩形状的黑色眼斑,尾巴有数个暗色相间的环纹。厚皮毛帮助它们御寒,适应性强,擅长奔跑、攀爬,也会游泳,可以在野外林地生活,也可以在城市、乡间生存。杂食性,爪子灵活,可以抓虫子,也可以翻垃圾桶寻找食物,主要分布在北美洲。
棕熊Ursus arctos
◆熊科体长1.5~2.8米
棕熊又称“灰熊”,体形大,前爪能长到10多厘米长。长爪子虽然不能帮助它们爬树,但是可以增强它们的战斗力。强有力的前臂在挥击目标时,爪子会产生很大的杀伤力。除了繁殖期和照顾幼崽时期,大部分时间它们是独居的,杂食性,取食浆果或鱼类。棕熊分布范围广泛,在亚洲、北美洲、北欧地区均有它们的踪迹。
亚洲胡狼Canis aureus
◆犬科体长65~105厘米
这种小型豺狼分布范围广泛,在欧洲、亚洲和非洲都有出现。它们的嗅觉、听觉都很发达,行动敏捷,和家犬一样喜欢挖洞和嗥叫,会用尿液传达信息。食肉,也吃一些水果、玉米。
查理王小猎犬King Charles
◆犬科身高23~33厘米
查理王小猎犬长毛,耳朵下垂,是一种古老的品种,在17世纪很受欧洲宫廷的欢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和查理二世都十分喜欢这个品种,因此得名。
边境柯利牧羊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
◆犬科身高45~54厘米
边境柯利牧羊犬智商高,最早是作为工作犬养育的,可以牧羊,具有一定的搜寻能力。
鬣狗科Hyaenidae
鬣狗科动物主要分布在非洲,只有4属4种,分别是有斑纹的斑鬣狗(Crocuta crocuta)、有黑白条纹的缟鬣狗(Hyaena hyaena)、两肋有明显鬃毛的棕鬣狗(Parahyaena brunnea)和相对瘦弱的土狼(Proteles cristatus)。这四种动物中,土狼以昆虫为食,虽然长得像缟鬣狗,但胆子比缟鬣狗小多了,遇到危险只竖毛不露牙,还会从肛门排出刺激性气味,试图吓退敌人,大多独居;而鬣狗则体形强壮,性子凶猛,颌和牙齿十分有力,主要取食腐肉;缟鬣狗更是食性复杂,水果、小动物都是它的“盘中餐”。此外,鬣狗过的是群居群猎的生活。
狮Panthera leo
◆猫科体长1.6~2.5米
雄狮和雌狮个体差异比较大,雄狮头颈处拥有浓密的鬃毛。它们以家庭为单位群体生活,是非洲草原上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它们凶猛彪悍,捕食时雄狮负责保卫狮群,雌狮协作追捕猎物。
美洲豹Panthera onca
◆猫科体长1.2~2.8米
美洲豹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三大猫科动物(前两名是虎和狮),因其体形像老虎,又被称作“美洲虎”。性凶猛,体能好,咬力强,喜欢独行,会游泳,捕猎范围广,如鱼、鳄鱼、乌龟、鹿等,主要分布在美洲。
金钱豹Panthera pardus
◆猫科体长0.9~1.9米
这种浑身布满花纹的动物又被称为“花豹”,还有一种黑化的、通体发黑的品种被称为“黑豹”。金钱豹四肢强健有力,擅长奔跑,会爬树。为了防止食物被抢走,它们经常把食物带到树上食用,喜欢独居。金钱豹分布范围广泛,在非洲、东南亚、中东均发现过它们的踪迹。
虎Panthera tigris
◆猫科
虎是大型猫科动物,目前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栖息地被破坏,野生虎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除了一些变种外,绝大部分虎的毛色是浅黄色或棕黄色,上有暗色条纹。虎是一种山地林栖动物,岩石较多的山地、雨林、阔叶林,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的山脊,都有虎的踪迹,喜欢独居。虎擅长短距离快跑,用强大爆发力捕猎一些大型动物,比如野牛。
港海豹Phoca vitulina
◆海豹科体长1.2~1.8米
海豹科动物头两侧的“小洞”就是它们的耳朵,没有耳郭,流线型的身型、脚蹼样的后鳍肢可以帮助它们在水里活动自如。港海豹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极地海域,蹼短,身上有美丽的斑纹,基本生活在水里,只有生产时才上岸。它们主要取食鱼和鱿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猬形目
欧洲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猬科体长20~30厘米
这种刺猬在西欧的林地、农场、花园里特别常见,是猬形目(Erinaceomorpha)下的动物。该目仅猬科1科,大部分猬形目动物体背和体侧的毛特异化成了短刺(猬亚科),有一部分身上则有普通的毛发(毛猬亚科),绝大部分足上有5个脚趾,利于挖掘。它们多在早晨、黄昏或夜里出来活动,杂食性,取食虫子、水果、真菌等,有的还会吃腐肉。
树鼩目
树鼩目(Scandentia)动物有2科,其中羽尾树鼩科仅有羽尾树鼩一种。这种动物的尾巴又长又软,像羽毛一样。
树鼩Tupaia belangeri
◆树鼩科体长12~21厘米
树鼩有着锋利的爪子,可以帮助它们在树上行动,擅长跳跃、攀爬,动作敏捷。它们的吻部又尖又长,这可以帮助它们寻找食物,杂食性,取食昆虫、水果、树叶等,一夫一妻制。我国有树鼩分布,但因为其形态、行为与松鼠相似,常被误认为是松鼠。
鼩形目
鼩形目(Soricomorpha)动物大部分是鼩鼱科的,它们的吻部尖长,有爪子、柔软的体毛和细长的尾巴,取食昆虫,牙齿锋利,有的还能在咬住猎物后注入有毒唾液。它们体形差异较大,最小的臭鼩只有3.5厘米,而最大的古巴沟齿鼩有39厘米。
普通鼩鼱Sorex araneus
◆鼩鼱科体长5~8厘米
这种常见的鼩鼱取食昆虫、蜗牛、蚯蚓等,白天和晚上都会出来活动,不冬眠。
啮齿目
啮齿目(Rodentia)动物没有犬齿,但有一对突出的发达门牙。这对门牙终生都在生长,所以它们要不断地啃食东西来“磨牙”。啮齿目动物数量多,在哺乳动物中占比大,繁殖能力强,分布范围广泛。它们适应能力强,可以在多种生境中栖息,能在树上跳跃,能在水里游泳,能在空中滑翔,能在洞穴里居住,能在沙漠中生存……
美洲飞鼠Glaucomys Volans
◆松鼠科体长13~15厘米
美洲飞鼠有一双大眼睛,四肢细长,当四肢张开时可以看到用来滑翔的飞膜,会在树洞或阁楼做窝。它们很少到地面上活动,夜行性动物,取食昆虫、水果和植物,主要分布在美洲。
欧洲仓鼠Cricetus cricetus
◆仓鼠科体长20~34厘米
欧洲仓鼠的体形大,腹部皮毛是黑色的。它们白天在洞穴里休息,夜间出来活动,主要取食植物,原产地在中欧、俄罗斯、比利时。
跳鼠科Dipodidae
跳鼠科动物有长长的后脚,后腿有力,擅长跳跃,长长的尾巴能帮助它们在半空中保持平衡。主要取食植物,偶尔也吃昆虫,有冬眠的习性。它们原产自非洲,在欧洲、美洲、亚洲均有发现。
河狸Castor f i ber
◆河狸科体长80~120厘米
河狸科仅有欧亚河狸和北美河狸这两大类动物,它们身体肥大,后肢粗壮,拥有强有力的爪子,可以用石头、泥巴与树枝搭建出小窝和河坝。河狸拥有光滑的毛皮,尾巴扁平,有鳞片,擅长游泳和潜水。在夜间活动,主要取食植物。
长鼻目
长鼻目(Proboscidea)下现存的只有象科这一种动物,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体重可达5吨,肩高可达4米。象的鼻子十分有力,可以卷曲用来获取食物,也可以用来沐浴,还可以用来交流、保护自己。象是“素食主义者”,食量很大。
象科里的大象主要分为亚洲象和非洲象,不过也有研究者表示,应该是亚洲象、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三种。非洲象生活在非洲,亚洲象生活在东南亚和印度;亚洲象的体形比非洲象要小些,非洲草原象体形是最大的。非洲象的耳朵比亚洲象要大些、圆些,亚洲象的鼻子末端只有一块指状突起,而非洲象有两块。
单孔目
鸭嘴兽Ornithorhynchus anatinus
◆鸭嘴兽科体长约46厘米
这种动物的嘴巴和脚像鸭子,身体和尾巴像河狸,独居,白天几乎不出来,可以使用毒液来保护自己。它们擅长游泳,取食一些小的水中生物,生活在澳大利亚。
奇蹄目
奇蹄目(Perissodactyla)下面目前仅存三科,分别是马科、貘科和犀科。这三科动物都以植物为食,虽然都是奇蹄目动物,但是它们的脚趾数量不同:马科的动物,比如斑马、驴,其他两趾均已退化,足上只有一个趾和发达的角质蹄;貘科的动物前足四趾,后足三趾,保留了原始奇蹄目的特征;犀科的动物则是四只足上各有四趾。
马来貘Tapirus indicus
◆貘科体长约2米
马来貘是貘中最大的一种动物,胆小,喜欢独居。耳朵尖端和体躯上有白色斑纹,鼻子长,身体粗壮,会游泳,取食植物。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缅甸、泰国。
斑马
◆马科
斑马中身形最大的是细纹斑马(Equus grevyi),它是非洲的特产,身上有白色和黑褐色相间的细条纹;身形最小的是分布在非洲西南部的山斑马(Equus zebra)。这种斑马的腹部是白色的,臀部的条纹比身上的条纹宽。斑马身上的条纹有自保的作用,当它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捕食者很难选定具体攻击对象。
马Equus caballus
◆马科
家马大约是从5000年前开始被驯化,慢慢地有了很多用途,如打仗、运输、交通、观赏、比赛等。这种马品种有很多,但目前世界上仅存的野马只有普氏野马(Equus ferus)这一种了。
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犀科体长2.1~4.2米,体重2~4吨
体形庞大的印度犀的鼻子上面只有一只角,雄性的角是粗短的,因此又被称为“大独角犀牛”。印度犀身上的褶缝宽大,像披着铠甲,皮上有许多鼓起的小圆包。它们取食植物,擅长游泳,主要生活在印度的东北部和尼泊尔。
鲸偶蹄目
近年来,因为有研究表明鲸目和偶蹄目有亲缘关系,所以就将偶蹄目(Artiodactyla)和鲸目(Cetacea)放在一起归为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了。不过,现在很多地方还是习惯沿用原来的叫法。
河马Hippopotamus amphibius
◆河马科体长2.8~4米
河马长着一张大嘴巴,里面是锋利的大牙齿,圆圆的身体、粗短的四肢,看上去很温和,其实很暴躁,皮肤能分泌红色的“汗液”,用来防护皮肤。河马白天在水中休息,体内有厚厚的脂肪可以帮助它们浮于水中,四肢可以在河**行走。夜里出来活动,取食植物,食物匮乏时也会食肉。
西貒科Tayassuidae
西貒科动物的外形和猪十分相像,都是小眼睛,而且鼻子都是软骨结构。但是西貒体形要比一般的猪小些,几乎没有尾巴,有向下的獠牙,胃部的结构也更复杂些,主要分布在新大陆。
猪科Suidae
猪科动物已经有许多品种被人类驯化,成为专门提供肉类的品种。许多野外品种的猪獠牙并没有退化,它们比家猪更聪明、敏捷。猪科动物用中间的两趾行走,有一个胃,杂食性,分布范围广泛。
单峰驼Camelus dromedarius
◆骆驼科体长约3米,高约2米
它们的脚比较特别,没有蹄,有两个脚趾,行走时同一侧的前后蹄同时迈步。和其他骆驼一样,它们是跪着休息的。单峰驼性情温和,背上的驼峰可以储存脂肪,可以连续好几天不喝水,因此能在沙漠中运输货物和载人,原产于亚洲西部、南部和非洲。
薮羚Tragelaphus scriptus
◆牛科体长1~1.3米,肩高约0.9米
它们的脸上和身上有着明显的花纹,不过不同地域的薮羚身上的毛色和花纹会有所不同。雄性薮羚有螺旋形长角,社交性低,多单独出现,白天不怎么出来,取食植物,主要分布在非洲。
羊驼Lama pacos
◆骆驼科体长1.2~2.3米,肩高0.9~1.3米
羊驼长得像骆驼但没有驼峰,可以好几天不喝水,走路的姿势也像骆驼。身上有像绵羊毛似的卷卷的细细的毛,但毛的质地比绵羊毛好。它们原产于北美洲,在澳大利亚、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均有分布。
麝科Moschidae
雄麝因为身上含有香囊,可以分泌麝香,因此麝又被称为“香獐”。麝没有角但是有发达的獠牙,耳朵长,竖起,后肢比前肢长,利于在山地行走和跳跃,取食植物。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蒙古国、俄罗斯。
驼鹿Alces alces
◆鹿科体长2~2.6米,肩高1.6~2.4米
驼鹿是现存鹿科中最大的鹿,它的躯体短粗、脸长、脖子短。雄性驼鹿头上有一对很大的扁平、呈掌状的鹿角,每年会脱落一次。它们能蹚水,能在积雪中自由行走,食草动物,需反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北部和欧亚大陆北部。
长颈鹿Giraf f e camelopardalis
◆长颈鹿科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长颈鹿站立时高达6~8米,睡觉时头靠着树,饮水时前腿呈八字张开或跪下,十分不方便。头上有一对小短角,终身不脱落,舌头很长、很灵活。它们主要取食树叶、树枝,警觉性高,主要分布在非洲。
野山羊Capra aegagrus
◆牛科体长1.1~1.2米
野山羊无论雌雄都长有一对角,雄性的弯角要长些。除此之外,雄性下颌还有胡须样的鬃毛,雌性下颌有长须。它们夏天在高处食草或青苔,冬天为避开积雪会下移,灵活性、平衡性都很好,能在岩石间跳跃。
美洲野牛Bison bison
◆牛科体长2.1~3.5米,肩高1.2~2.0米
美洲野牛是一种大型的北美洲动物,头上有一对非常锋利的小弯角,头大,肩部向上隆起,臀部的毛很短,个性很凶猛,食草。
鲸类
鲸类动物大部分生活在海里,有一部分在淡水里生活。有研究表明,鲸类是由早期在陆地上生活的偶蹄动物演变来的。为了适应水里的生活,它们的前肢进化成鳍,后肢消失,尾部进化出了水平的尾鳍。鲸类的耳朵没有耳郭,听觉好,大多数种类还能依靠回声定位来规避障碍物和交流。它们的气孔长在头顶上方,鲸虽然可以利用身体储存氧气,并在水下活动很长时间,但换气还是要在水面上进行。有的鲸有利齿,被归为齿鲸;有的鲸没有牙齿,有鲸须,就被归为须鲸。因为结构不同,饮食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或捕食或滤食。
普通海豚Delphinus delphis
◆海豚科体长约2.5米
普通海豚拥有光滑的流线型身体和发达的声呐系统,在水中的游泳速度十分快,还能跳跃。它们喜欢群居生活,有牙齿,取食鱼类,主要分布在热带至温带海域。
长须鲸wBalaenoptera physalus
◆鳁鲸科体长18~25米
长须鲸是一种须鲸,体形十分大,背鳍在身体后方。它们的腹部有许多褶沟,进食时这些褶沟可以打开,以增大腹部容量,使胃部能容纳更多的食物。长须鲸的游泳速度在鲸中是名列前茅的,它们冬天在温暖水域繁殖,夏天会前往食物丰富的冷水域。
其他
六带犰狳Euphractus sexcinctus
◆犰狳科体长40~50厘米
带甲目(Cingulata)动物只有犰狳科这一科。犰狳身上有铠甲似的外壳,当遇到危险时,部分种类的犰狳会缩成一团,用外壳来保护自己。它们会游泳,大部分是夜行。相对来说,六带犰狳白天更活跃一点,无法缩成一团,嗅觉灵敏,取食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腐肉,主要分布在南美洲。
印度穿山甲Manis crassicaudata
◆穿山甲科体长45~75厘米
鳞甲目(Pholidota)动物只有穿山甲科这一科。穿山甲拥有角质鳞片,当遇到危险时它们可以迅速缩成一团,印度穿山甲还能放出难闻的**。它们前爪锋利有力,适合挖掘,长长的、黏黏的舌头可以帮助它们取食蚂蚁和虫卵。
有袋类
有袋类动物生下来后没有皮毛,生长发育还不太成熟,需要在妈妈的育儿袋里待上一段时间,等发育好后才离开育儿袋,到外面的世界生活。
袋鼠是有袋类袋鼠科(Macropididae)下的一种动物,后肢粗壮有力,适合跳跃,尾巴也很强壮,能保持平衡或支撑身体。袋鼠取食植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
负鼠是有袋类负鼠科(Didelphidae)下的一种动物,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负鼠都有育儿袋。有的负鼠会“假死”,流出恶臭的**来迷惑敌人,然后借机逃走。它们主要生活在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