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梦、时间与短视频

第八章 在面孔与肢体中看到时间的痕迹

  

  世界上有两种面孔:一种是交流前的面孔,一种是交流后的面孔。

  每个人在开口之前,如同肖像馆里一件静默的收藏品,这就是交流前的面孔。如果一个人经历了某些事情后,或咆哮,或大笑,或痛哭,当他的情绪达到顶点后戛然而止进入沉默,这就是交流后的面孔,我们看到了故事和过剩的情绪。

  交流前的面孔,面孔就是一个静态的反射单位,如同人类学的档案,我们会产生惊讶、欣赏等情绪。一张姣好的面容冲我们灿烂一笑,我们会倾倒在其面孔之下。而交流后的面孔,带着故事性,构建着张力系统,它让情感从一种质过渡到另一种。

  在我自己的短视频《当我开始真正地爱自己》中,我的面孔憔悴且失去血色,长发飘飘,那是我当时的脸庞状态,也映射了我的过去。然而,当我掷地有声且满是陶醉地念起卓别林的一首短诗《当我开始真正地爱自己》的时候,打动了33.7万人,并让他们点了赞。他们参与了我的故事。

  我记得,有一个抖音网名为“艺术家Gogo”的女孩,她的面孔被烫伤,然而她充满热情地告诉人们“不要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哦,未来,我一定会是出类拔萃的姑娘”。我们也参与了她的故事。

  张老九是一个外卖小哥,我们看到他的面孔,便知道他是一个每天在室外风吹日晒的工作者,然而笑容依旧在他脸上绽放着。他日复一日给我们讲述着每一天送外卖的平凡的小趣事。我们就这样参与了他的人生。

  我们凝视的,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皮囊,而是一个个带着生活印记的人。

  我曾在观看摄影师古屋诚一为妻子克里斯汀娜拍摄的面孔后而动情哭泣,他的妻子癌症去世之后,妻子以前的照片漂浮在显影盘的**中,就像与身体脱离的一张浮在水面上的面具。那一张面孔,拥有纯粹的动人心魄的力量。当我把摄影集再往前翻,在橙红色的暮光中,我看到了她水肿的双眼。再往前翻,是他们最初的画面。克里斯汀娜的面孔,在时光的流逝中,留下生活的印记。

  摄影师唐纳德·韦伯曾经拍摄当时处在审讯室里的罪犯,我们只需要凝视摄影作品中的面孔,便可辨识他们的生活印记。我们可以轻易地认出他镜头下从事性工作的女性,也可以识别出他作品中未满16岁的盗窃犯少年。

  现在,让我们后退一步,从凝视特写镜头一般的面孔上,转变成保持一定距离的全景观看。此时,我们的视野便由一张面孔变成整体的肢体表达,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综合呈现中捕捉更多信息。

  同样,当肢体产生于语言前,那便成为“无语言”的交流。

  “李子柒”的身体纤细,让人看起来是柔弱的,然而她却挥动着大的刀具,在大的炒锅前烹饪。

  还有一些拍摄农村生活的女性,常常在田野中砍柴,升起炊烟,毫不避讳地展示性感的身材。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对异性的吸引,也是一种根植于遥远的母系社会的集体无意识。

  有的时候,我总希望学生能善用身体的“在场感”,可以是端起热锅后,手因为怕烫而轻轻捏耳垂;也可以是赤脚轻轻踩在沙石之上,在脚底沾上些许碎沙。这一切都是那么神圣和美丽。

  我们总是高估了语言和思想,却低估了身体的神圣和美感。当语言和思想可以任意传播,身体是否真正在场反倒拥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触觉是人类最古老的感官,也许是最难以伪造的感官。身体的在场具备一种极强的传染性,比起语言有更透彻的刺激感。在场的身体,我们可以触碰,身体并不像语言和思想一样可以被复制,身体是唯一可被信任的事物。

  当肢体在语言后出现,就带来了强烈的戏剧性张力。

  要分手的恋人见面时会难分难舍,我们的肢体语言在无声之间便传达自身的关切或者不舍。

  上司下达命令只需要一段语音电话,而商人之间的谈判则往往需要见面,因为谈判的博弈要看主客场的空间和肢体的气场。

  当我们看到一张咆哮的脸时,他的肢体可能正向前倾斜,逼迫另一方向后退,他的肩膀也许正因激动而急剧震动,他甚至想把这股情绪发泄出去,他会摔门或者砸毁身边的一切事物。

  镜头里展现一张哭泣的脸时,他的肢体或许习惯性地蜷缩在角落里,或者躺在被子里,或者站在淋浴间,让泪水随着水流而落。我们会产生想拥抱他、呵护他的念头。

  而看到一张准备与好友彻夜长谈的脸时,也许此刻他正抱着一个抱枕盘腿而坐,可能身体倚靠在沙发的角落里,双腿抬起,随意地搭在沙发上。

  肢体不仅对于观众是强力的,对于演员自身也是强力的。

  当我想让演员演绎一种有话憋在心里,很着急说出来但又不能说的状态时,我会让演员先去爬几层楼梯,回来后再举着沉甸甸的托盘,托盘里有装满水的杯子,要求他一边举着托盘一边说台词,但水不能洒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诱发演员进入特定的状态。

  当我想让演员以一种慵懒的姿态与对手交流时,我会让他盘腿而坐,在开口说话之前先用肢体进行交流。

  当我想让演员保持距离适度又拧巴的姿态交流时,我知道这很难拿捏,便会让他背对另一个演员,这时他必须梗着脖子转头说话。

  我相信,肢体的状态必然会重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网络上总是过度把身体和堕落混为一谈,身体总是被套上“沉溺肉欲,纵情声色”的偏见。然而我始终相信,一个人违背自己的面孔,是一种对自身过去的不尊重,热爱自己的身体,则是一种洒脱自如。

  这是一个短视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想分享自己的生活。然而,我们总是掉入文字的坑内,喋喋不休,忘记了身体是我们表达的起点。

  观众通过凝视面孔和肢体,识别了时间的痕迹。

  在这些蛛丝马迹中,我们不可回避地暴露了过去的人生,以及上一个瞬间的呼吸与心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