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医生说你可以沮丧,就算哭出来也没关系

专注于当下这个瞬间,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前一阵子,患者来向我咨询有关结婚的烦恼。

  患者和伴侣交往三年了。

  虽然都想要结婚,但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强烈要求孩子要继承姓氏和家业,所以反对他们结婚。

  患者也因为无法结婚而烦恼。

  还有另一位患者说,单身女性没有其他可依靠的眷属,因为后继无人,所以必须在离世前办理行政手续,把家族坟墓的遗骨迁出。

  她似乎因为自己无法结婚,逼不得已要废除家族坟墓而产生罪恶感。

  我听完她们两个人的说法之后,深深觉得:“太可惜了!”

  因为那对情侣和双方父母、为了废除家族坟墓而烦恼的患者,都被先入为主的偏见支配了。

  你知道200年后,日本的人口剩下多少吗?

  据说只剩下1 600万人。

  是现在人口的八分之一。

  “佐藤”“铃木”这种姓氏可能还会存在,但是大多数姓氏应该都会消失吧。

  日本好像是在2 100年前还是1 900年前开始种植稻米。对生活在当时的人来说超级重要的事情,对生活在未来的我们而言,200年还算是在误差范围内。

  如果是在200年后会消失的姓氏,今年消失或许也无所谓。

  另外,据说到了3 000年,日本的人口就剩下两千人了。

  如果到那个程度的话,不要说废弃家族坟墓,就连日本都亡国了,坟墓什么的根本就无所谓了吧?

  “不求你大富大贵,至少要过上一般人的生活。”我们都在父母的这种刻板观念中长大。

  “不求你多有才华,至少混个大学毕业。”

  “至少要结婚。”

  “××岁之前没结婚的话很丢脸。”“不能我这一代就断了香火,所以你一定要招赘。”

  “离婚很丢脸,所以你要忍耐。”“如果要组织家庭,至少要有正职工作。”“至少要生两个小孩。”

  这些发言其实只是单纯的偏见。

  譬如说,现在三对夫妻就有一对离婚,而且有30%的人一开始就决定不结婚。

  约聘人员和打工族有1 700万人,正职人员的比例每年都在减少,五对夫妻中有一对必须做不孕治疗,即便这样2022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27%。

  当然,总和生育率小于2%的话,日本人口就会一直减少。

  父母说的“至少要××”的意见,在10年前或许很普遍。

  然而,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女性走入社会、高科技化等高速时代转变,10年前的常识现在已经不再是常识了。

  “守护家庭就应该结婚。”

  “应该生小孩。”

  这些在现代社会中很难实现的事情,被父母说成“至少要这样”“至少跟别人一样”,听了真的很难过。

  刚才我也说过。

  这些都是偏见,“过去都这样”只不过是历史。

  拘泥于父母或祖父母口中过去的常识,被难以实现的想法束缚,因为这样无法活在当下,真的很可惜。

  请专注于现在这个瞬间,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吧。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以前的常识,

  现在已经不适用。

  常识就像生物一样,

  会随时代进化。

  被奇怪的常识束缚,

  真的很可惜。

  世界充满不确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