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股票魔术师

第23章 警惕匿名消息

股票魔术师 埃德温·拉斐尔 6844 2024-10-22 05:02

  

  股票投机交易永远不会消失。人们不会希望这一行消失。无论如何强调这一行潜在的风险,也无法阻止人们进行投机交易。无论是多么有能力和有经验的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精心策划的方案可能因为意料之外甚至无法预料的事件而流产。危险可能来自天灾,来自你自身的贪婪或虚荣心,来自恐惧或无法抑制的欲望。除了要战胜人性的弱点之外,股票投机者还要与某些不符合商业伦理的卑劣手段做斗争。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想到25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华尔街时目睹的一些常见手段,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老式的投机商号已经销声匿迹了,不过,非法的经纪行依然在蓬勃发展,总有一些梦想一夜暴富的人奋不顾身地投入这场游戏。证券交易所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赶走了那些彻头彻尾的骗子,还坚持要求会员严格遵守交易规则。许多健全的规章制度得到了严格的落实,但依然存在改进的空间。一些不良现象之所以根深蒂固,原因不在于人们道德麻木,而在于华尔街盛行已久的保守主义。

  通过股票投机来获利一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如今,它正变得越来越艰难。不久之前,真正的交易者可以对上市的每一只股票都有足够的了解。1901年,J.P.摩根推动美国钢铁公司上市时,这家公司只是一些成立大多不到两年的小企业的联合体。当时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275只挂牌股票,另外还有约100只股票隶属于“非挂牌部门”,其中有许多股票发行量很少,这些股票由于流通量少或属于保息股票而交易不活跃,因此很难吸引投机者的注意,投机者自然也不需要了解这些股票的相关信息。实际上,大部分股票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生过任何交易。现在,正常上市的股票大约有900只,约有600只股票最近正处于活跃交易的状态。此外,过去那些股票的板块或分类变得更容易追踪了。它们的种类变少,资本总额也更小了,交易者必须关注的相关新闻也不再那么宽泛。如今,交易的种类变得更多,全世界各行各业几乎都有股票上市。交易者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相关情报,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智交易的投机者正面临着比过去更大的挑战。

  有数千名交易者从事着投机交易,但其中能够获得盈利的人则寥寥无几。由于大众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处于“入市”的状态,因此,总有很多人亏损。无知、贪婪、恐惧与奢望是投机者的宿敌。全世界所有证券交易所的全部规则加在一起依然无法从人性中根除这些特质。意外事件可以让精心策划的方案毁于一旦,它们也超出了冷血的经济学者和好心的慈善家们的掌控范围。还有另一种导致亏损的来源,那就是与可靠情报截然相反的虚假消息。交易者得到的虚假消息总是经过了层层包装,因此,更加隐蔽而危险。

  一般的外行人当然只能依靠口头或书面、直接或间接的内幕情报与小道消息进行交易。这些消息简直防不胜防。譬如,一位终生好友由衷地想帮助你致富,于是他告诉你自己是怎样进行交易的,也就是说,他买进或卖出了哪只股票。他这么做是出自一片好心。如果他的情报错了,你又能怎么办呢?此外,职业情报贩子和骗子就像假金砖和假酒一样令普通人难以防范。

  对于在华尔街广泛流传的各种典型谣言,普通投机者既缺乏防备,也无从补救。证券批发商、股票操纵者、资金池和个体交易者采取各种手段以最好的价格出售自己持有的过剩的股票。报纸和收报机所散播的利多消息才是最致命的。

  随便翻开任何一天的《财经新闻》,你会惊讶地看到上面印刷着多少半官方口吻的声明。“某位知情人”“一位重要董事”“一位高级官员”“某权威人士”……大概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手中有一份今天的报纸,从报纸上随便选择一条新闻,请听我念:“知名银行家表示,市场行情短期内不会衰退。”

  真的有一位知名银行家说过这句话吗?如果这是真的,他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他不肯透露姓名?他是否担心,一旦暴露真实身份,人们便会相信他的话?

  报纸上的另一则新闻是关于一家公司的消息,这家公司的股票本周表现活跃。这一次,发表声明的是一位“重要董事”。假如这是真的,究竟是公司董事中的哪一位在发表这项声明呢?很明显,只要保持匿名身份,就没有人需要为这项声明可能造成的任何损失负责。

  除了对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投机交易进行细致的研究之外,股票交易者还必须将某些事实与华尔街的投机交易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权衡。除了找出赚钱的方法之外,交易者还必须懂得如何避免损失。知道不该做什么与知道应该做什么几乎同样重要。因此,最好记住,几乎所有个股的上涨背后都含有某些刻意操纵的成分,内部集团精心设计这种涨势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卖出股票。然而,经纪行的客户们大多以为只要坚持弄清楚某只股票上涨的原因,自己便不会轻易上当受骗。股票操纵者们当然会给出一个精心设计的上涨“理由”,从而进一步促进股票交易。我坚信如果禁止发布匿名的看涨消息,大众的损失必将大幅减少。我所指的消息是那些蓄意诱使大众买进或持有股票的情报。

  由匿名的权威人士、公司董事或内部成员所公布的利多消息绝大多数都是不可靠的,这些消息给大众造成了误导。每年都有很多人将这些声明误认为可靠的半官方情报,并为此损失上百万美元。

  例如,一家公司的某项业务经历了一段萧条的时期。公司的股票处于不活跃的状态。股票报价反映了大众对这只股票实际价值的一般看法,大概也是股票真实价值的反映。如果这只股票在某个价位处于低估水平,那么便会有人发现并买进它,它的价格便会随之上涨。如果股价高估,人们也知道应该卖出,价格便会随之下跌。如果这只股票的价格既不上涨也不下跌,那么它便无人问津,也没有人会交易它。

  如果公司的业务有所好转,谁会最先得知这一消息,是内部人士还是普罗大众?我敢打赌一定不是大众。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如果业务改善持续下去,公司的收入将增加,那么这家公司便有能力恢复分红;假如分红没有中断,股东们可以分到更多红利。因此,这只股票的价值将会增加。

  假如公司的经营发生了持续的改善,管理层会公布这一好消息吗?公司总裁会告知股东们吗?会有一名博爱的董事站出来实名发表声明,维护那些阅读财经报纸和新闻快讯的读者们的利益吗?会有一位谦虚的内部人士按照一贯的匿名原则发表一份不具名的声明,表示公司前景喜人吗?这一次,上述情况恐怕不会出现。没有任何人会放出任何消息,报纸和收报机也不会打印出任何相关新闻。

  有价值的信息受到了严密的保护,在公众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变得沉默寡言的“重要知情人士”正忙着进入市场,买走所有他们能弄到手的廉价股票。随着这些消息灵通而又行事低调的内部人士的持续买进,股票价格也在持续上涨。《财经新闻》记者们知道内部人士应该很清楚股价上涨的原因,于是向他们提出问题。内部人士不仅一致保持匿名,还一致宣称对此并不知情。他们不清楚这次上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时候,他们甚至声称自己并没有格外关注股市的风云变幻,对股票投机者的行动也不感兴趣。

  随着这只股票的持续上涨,知情人士终于买到了足够多的股票,他们为此扬扬得意。华尔街立刻开始流传各种看涨消息。收报机告诉交易者们,“据可靠情报显示”,这家公司的业务的确已经有所改善。之前曾表示不清楚上涨原因的匿名董事如今仍然匿名表示股东们完全有理由看好这只股票的前景。

  在如潮水般涌来的利多新闻的影响下,大众开始买进这只股票。公众的热情使得这只股票的价格进一步飙升。不久之后,一致保持匿名的董事们的预言实现了,这家公司恢复了分红,或者视情况增加了分红比例。利多的情绪越发高涨。乐观的人变得越来越多,并且更加狂热。一名“首席董事”在应答要求直截了当地说明公司问题时,向公众宣布这家公司的业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名“重要相关人士”在记者的软磨硬泡之下,终于承认公司的盈利水平十分惊人。一位与该公司有业务往来的“著名银行家”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该公司的销售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增长。即使不再接受新订单,该公司也将日以继夜地生产几个月才能完成现有的订单。一位“财务委员会成员”用大号字体在报纸上表示,公众对这只股票涨势惊讶才是令他感到惊讶的事情。唯一值得惊讶的就是这只股票的涨势之平缓。只要分析该公司即将发布的年报,任何人都能轻易理解这只股票的净值已经远远高于它的市场价格。但这些健谈的慈善家绝不会暴露自己的名字。

  只要公司的盈利水平维持良好的状态,并且内部人士没有察觉到任何发展停滞的信号,他们便会安心持有在低价时买进的股票。既然不存在任何令股价下跌的因素,他们又何必卖出这些股票呢?然而,一旦公司业绩开始下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他们会站出来发表声明或警告,或者透露一丝提示吗?恐怕不会。股价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正如他们在公司业绩好转时毫不声张地买进股票,如今,他们也在静悄悄地卖出。随着内部集团的抛售,股价自然会下跌。随后,公众便会开始听到熟悉的“解释”。一位“首要内部人士”保证一切正常,股价之所以下跌,只是因为空头正试图通过卖出股票来影响整体市场。在这只股票持续下跌一段时间后,某一天它将出现一次暴跌,这时,股民们便会强烈要求得到“理由”或“解释”。除非有人出来说话,否则公众便会担心最坏的情况即将发生。于是,新闻收报机打出这样几行字:“我们请该公司一位重要董事解释这只股票的颓势,他认为唯一的结论就是这次股价下跌是由空头打压造成的。潜在的市场环境没有发生变化。公司经营状况空前繁荣,除非发生完全无法预料的状况,否则在下一次股东大会上很可能提高分红比例。市场上的空头势力咄咄逼人,这只股票的颓势显然是受空头打压所致,空头的目的是将摇摆不定的持股人赶出市场。”为了增加消息的可信度,新闻收报机很可能继续声称“据可靠消息”,在股价暴跌这一天,空头抛出的大部分股票已经被内部集团买走,他们会发现自己是在作茧自缚。他们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除了公众因听信利多声明而买进股票所造成的损失之外,还有因没能及时卖出止盈而造成的损失。对那些“重要内部人士”而言,最好的情况就是让公众购买他们想要抛售的股票,其次便是在他们不想继续持有和支撑这只股票时,阻止其他人卖出同一只股票。大众在看了“著名董事”的声明后还能相信什么呢?普通的外行人会有什么想法?他们当然会以为这只股票本应永远不会下跌,它的颓势是由空头势力强行卖出造成的,只要空头势力一停手,内部集团便会通过推高股价来惩罚他们,空头们将被迫在高位平仓止损。大众完全相信这些解释,因为如果股价下跌真是由空头打压造成的,那么确实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尽管内部集团承诺会打击过度扩张的空头势力,这只股票却没有因此上涨。它反而不由自主地持续下跌。内部集团抛向市场的股票太多,令市场难以彻底消化。

  由“著名董事”和“重要知情人”卖出的内部股票在职业交易者之间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这只股票的价格一路下跌,仿佛看不见底线。内部集团知道股票交易条件会对公司未来的盈利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公司业绩再次好转之前,他们不敢支撑这只股票。只有当情况好转后,内部集团才会重新买进并对此保持沉默。

  我拥有多年的交易经验,并随时关注着股市的动态。我可以保证,在我观察到的案例中,没有一例股价大幅度跌是由空头突袭造成的。所谓的“空头突袭”,不过是对现实状况进行准确理解后做出的卖出股票的决定而已。但是,也不能说股价下跌是由内部集团抛售股票或不肯买进股票导致的。每个人都在争相抛售,这时候,如果没有人买进,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大众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导致股价长时间下跌的真正原因绝不是大量沽空。如果一只股票持续下跌,你几乎可以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要么是市场环境变差,要么是公司经营不善。如果这种下跌趋势没有合理的理由,这只股票很快便会进入低估状态,这会吸引买方势力入场,从而遏制下跌的趋势。实际上,只有当股价高估时,空头才能通过卖出股票赚到大钱。我可以用全副身家担保,内部人士绝不会将这一事实公之于众。

  纽黑文铁路公司的股票是一个经典案例。如今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在当时只有少数人了解。在1902年,这只股票的售价是255美元。纽黑文铁路是新英格兰地区首屈一指的铁路投资项目。那里的人们通过持有纽黑文铁路公司股票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如果有人声称这家公司即将破产,虽然不至于被关进监狱,这个人却会因此被送进疯人院,与其他疯子待在一起。然而,自从摩根先生委派了一名作风激进的新总裁后,这家公司便每况愈下。一开始,新政策的危害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然而,随着联合铁路公司以虚高的价格不断购进各种资产,少数头脑清醒的人开始怀疑梅兰(Mellen)总裁的政策是否合理。纽黑文铁路公司以1000万美元的高价购入了一套价值200万美元的有轨电车系统,于是便有几个莽夫发表大不敬的言论,声称管理层在胡作非为。他们在暗示纽黑文铁路公司无法负担这种程度的挥霍,这就像质疑直布罗陀山不够坚固一样可笑。

  最早看出前方藏有“暗礁”的当然还是内部集团。他们意识到了公司的真实状况,于是卖出了一部分持股。由于他们拒绝支撑股价而选择了卖出股票,新英格兰最好的铁路股开始发生动摇。一些人提出疑问,人们照例要求得到解释,于是便有了常见的解释。“重要知情人士”宣称据他们所知,公司一切正常,股价下跌是由空头草率的抛空导致的。于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投资者们”继续安心持有他们的纽约、纽黑文和哈特福德铁路股。为什么不呢?内部人士不是说了一切正常,全是空头的错吗?这家公司不是还在继续派发红利吗?

  与此同时,内部集团承诺的打击空头并没有落实,但这只股票的价格却跌破了纪录。内部人员更加急切地抛售股票,他们的行动难免露出马脚。波士顿的一些热心人要求管理层对这只股票暴跌做出解释,这意味着那些渴望安全投资和稳定分红的新英格兰人将承担惊人的损失,于是他们被斥责为股票掮客和煽动人心的阴谋家。

  这只股票从每股255美元跌至每股12美元的过程绝不是由过度沽空导致的。空头的操作没有引起这只股票暴跌,也无法维持下跌的趋势。在股票下跌过程中,内部集团一直在卖出持股,而且他们得到的成交价总是高于公布真相后所能得到的价格。无论股价是250美元、200美元、150美元、100美元、50美元还是25美元,对于这只股票而言,这些价格都过高了,内部集团对此很清楚,但大众并不知情。被蒙蔽的大众试图通过买进和卖出这家公司的股票获利,但其中的内情只有少数人知晓,大众可能对不利的处境产生错误的判断。

  这只股票在过去20年来最严重的几次暴跌都不是由大量沽空引起的。然而大众轻易便相信了这种解释,这是他们蒙受数百万美元损失的原因。如果人们认为在空头停止操作后,这只股票的价格依然不会回升,他们便会在发现颓势时平仓止损,错误的期待使这些人没有及时卖出股票。我曾听过基恩过去经常受到指责。在他之前,人们总是怪罪查理·沃瑞肖弗(Charley Woerishoffer)或艾迪生·柯马克。后来,我成了股市里的替罪羊。

  我还记得英特威尔石油公司的案例。曾有一个资金池推高了这只股票的价格并找到了一些买家。操盘手们将股价抬高到50美元。随后,资金池卖出持有的股票,导致股价大跌。人们自然要寻求解释。英特威尔的股票为何如此脆弱?有太多人提出这个问题,以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成了重要的新闻。一家财经新闻社打电话采访了对英特威尔石油公司的股票涨势最熟悉的几家经纪行,他们应该同样了解这只股票为何下跌。这些经纪商也是多头资金池的成员,新闻社向他们寻求理由,以便印刷在报纸上,并通过无线电台传播到美国各地。他们竟然宣称拉里·利文斯顿在打压市场!这一句还不够。他们还说他们准备“教训”我。当然,英特威尔石油公司的资金池继续卖出股票。这只股票当时的价格只有12美元左右,资金池的卖出操作使得股价跌至10美元以下,而他们的平均成交价依然高于成本。

  内部集团在股价下跌时卖出股票是明智的操作。但对于以35美元或40美元的价格买进股票的外界人士而言,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外界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后,继续持有手中的股票,并期待着拉里·利文斯顿受到内部资金池的惩罚。

  在牛市中,尤其是经济繁荣时期,大众总是先赚到一笔钱,随后因在牛市里流连忘返而遭受损失。“大量沽空”的说法使他们对市场情况产生了错误的判断。大众应当警惕匿名的内部人员做出的解释,那只是他们希望公众相信的一套说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