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不怕危机。它生命里流淌着的血液不是平静的溪流,而是抗争的浪涛。
在花旗银行将近两百年的生命中从来都不缺少经济危机这个角色。
尽管每一次危机都可能将花旗扼死,但每一次它都成功实现重生。
帝国也能长袖善舞,每一次抗争、重生和复兴都是一场精彩的舞蹈。
1.杰克逊的阴谋
1832年11月中旬,美国历史上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成功蝉联总统宝座后一周内,就在媒体公开指责美国第二银行,说它是导致社会腐败和不公平的洪水猛兽。
这让美国第二银行的总裁尼古拉斯·比德尔感到十分不舒服。
“总统大人,你忘了你之前的承诺了吗?”比德尔质问杰克逊。
美国第二银行是纽约经营得最好的银行,深受纽约人民的欢迎。杰克逊为了获得纽约州的选票,就在是否允许美国第二银行的营业执照延长到1836年的讨论会上投了赞成票。
“我并没有承诺。那只是和大选有关,和我当时对银行的态度无关,请你不要误解。”
比德尔气得咬牙切齿。他终于明白美国第二银行成为了杰克逊赢得竞选的一颗棋子。
当这颗棋子完成了它的使命后,面临的将是被弃用。比德尔觉得美国第二银行的前途不妙。
杰克逊死后的墓志铭上写有这样的一句话:我杀死了银行。
美国第二银行只是他举起屠刀的开始。
美国第二银行是全美唯一拥有联邦营业执照的银行,也是唯一被允许在多个州设立分行的银行。
这在杰克逊眼里是极度不公平的事。他认为美国第二银行形成了垄断地位,和宪法主张的民主与平等精神相违背。
他没必要为解散一家银行而上纲上线。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对美国第二银行的不满还有一个私人原因。美国第二银行的总裁比德尔不喜欢杰克逊的政治立场,这引起了杰克逊的反感。
你不赞同我,我就要弄死你。这发生在民主的美国,听起来极其不可思议。但它却是真事。
美国政府的钱本来都是存在美国第二银行,杰克逊命令财政部长将这些钱取出来,分散地存入到各个州的州立银行。他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使美国第二银行元气大伤,不得不退出舞台。
国家的钱分散存入州立银行中,促进了州立银行的发展。新的州立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花旗银行却没有赶上这股春风。
花旗银行成立于1812年。当时的纽约即将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这为它日后的发展赢得了地利。
出生地决定着一生的舞台。
刚刚成立的花旗银行压根就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它只是投资人用来融资的工具。
这好比几个有钱人的游戏:
哥们,我们一人出十元,放在一起,形成一个资金池,你需要钱时可以从这里贷款二十元。
在这种逻辑下,投资人与银行形成了这种关系:第一步是投资人,第二步就是借款人。
这种游戏从1812年一直玩到1836年。其间他们曾有人想把花旗银行变成全国性的联邦银行,但由于总统府里没有说话的人,“上头没人,不好办事”,这个愿望就落空了。
他们本以为花旗银行就这样有气无力地活着,万万没有想到会因杰克逊总统而赢得了黄金机会。
1833年3月的一天,花旗银行的董事长帕金斯先生正在书房里看书。
信使给他送来一封信。是他的一个朋友寄来的,这位朋友已经成为杰克逊总统的内阁成员。
朋友在信中说:“我们已经将政府的钱从美国第二银行提出来了,将会在你的银行存上一部分。”
这个消息让帕金斯大喜过望。他一生最愿意和有权力的人打交道,何况是总统府。
他用最短的时间回了信,并在信中约好两天后面谈。
两天后他和这位朋友在一家咖啡馆里见了面,他们选了僻静的角落坐下,毕竟要谈的是国家大事。
“我真是服了,总统是一个天生讨厌美国第二银行的人,他非得要把比德尔搞死。”
帕金斯并不关心美国第二银行与杰克逊总统的恩怨,他关心的是吸收政府存款的条件。
“总统对吸收国家存款的银行有什么要求吗?”帕金斯小心地问。
“要求很简单,就是银行的贷款空间要足够大。”
听到这话,帕金斯重重地抽了一口雪茄烟。这个问题正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1829年政府出台了《纽约安全基金法》,这个法律为每家银行都分配了贷款限度。
花旗银行的贷款限度是资本的76%。帕金斯接到朋友的信后,就对银行发放的贷款进行了盘点。
盘点的结果让他很担心:贷款总额恰好是银行资本总额的76%,花旗银行已经没有贷款空间了。
朋友只好向帕金斯说抱歉,他不能违背总统的旨意将钱存入花旗银行。帕金斯很失望。
1836年的一个深夜,纽约的一位银行家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
“我希望这个信息对你有帮助,杰克逊总统将会发布使用金属通货的公告。”
具有支付功能的金属只有两种:黄金和白银。尤其是前者,在世界任何范围内都认可这家伙。
这个公告是否意味着黄金从此将更加珍贵?他并没有多想。
他很快就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后悔,黄金成为了救助各大银行的唯一稻草。
在杰克逊政府发布的使用金属通货的公告中,明确要求所有从联邦政府购买的土地都必须使用硬币。各家银行发行的货币在联邦政府那里不被认可,存款人开始涌进银行要求兑换硬币。
花旗银行是发行纸币最多的银行,这意味着它必须有足够多的黄金储备才能满足兑换要求。
上哪儿弄那么多黄金?董事长帕金斯和总裁布鲁古德恨不得将自己抵押出去。
在这场危机中,花旗银行损失惨重。它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
帕金斯认为,最好的结果就是站在悬崖边上。只要不掉下去,就有复兴的可能。
杰克逊是天生的银行杀手。他始终觉得纸币并不是可靠的东西,才出台了硬币流通的主张。
纽约的银行家将这场危机称之为杰克逊的阴谋。他没有精力去一家一家地搞死银行,而是用一种极其残忍的釜底抽薪的方式来搞死所有银行。果然,一大批银行应声倒下。
花旗银行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一切,全因为一个人。
杰克逊虽然被指责为屠杀银行家的刽子手。但在银行倒闭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是欧洲经济的中心。英国的工业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棉纺工业。他们从美国进口大量棉花和其他农产品,从而使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
英格兰银行为了控制黄金外流,就通过提高贴现率来降低货币的供应量。谁都没想到这个政策却成为了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因为资金缺乏,大量工厂倒闭,经济开始衰退。英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英国工业发展的原料供应方,美国自然是难以幸免。由于来自于英国的订单急剧减少,流入美国各大银行的黄金也急剧下降。银行只好大量发行纸币。
这一切都被杰克逊看在眼里:这些贪婪的银行家一方面并没有足够多的黄金储备,一方面在大量发行纸币,如果通过某种决定,让硬币成为市场流通的唯一工具,他们的结局会怎样?
结局肯定是死。1837年3月,由硬币流通引发的经济危机开始在美国上演,越来越多的公司倒闭,并牵连到与这些公司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它们也跟着关门。由于挤兑风潮高涨,政府不得不在5月10日作出停止黄金兑换的举措。靠着这个政策,花旗银行最终停止在悬崖边上,没有掉下去。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花旗银行获得了全美第一富豪约翰·雅各布·阿斯通的垂爱。他于1837年6月6日派出代表莫斯·泰勒进驻花旗银行。阿斯通的资金为花旗银行扭转局面提供了强大的力量。
2.谁是愚蠢者
泰勒的传奇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教材。他的父亲只是阿斯通公司里的一个小主管,并没有多少钱。15岁的泰勒不得不到荷兰的一家公司里当学徒。学得很辛苦,时常挨骂受气。
但他是一个很好的商业苗子。他在26岁时出来单干,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古巴糖贸易的公司。
他的公司经营得很成功。天妒英才,公司成立三年后的一天,一场来路不明的大火将仓库烧个精光。很多人认为泰勒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东山再起,但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重获成功。
在他被阿斯通派往花旗银行的时候,他已是纽约最重要的商人之一。这时的他只不过才31岁。
年轻的泰勒对花旗银行意味着什么?
1848年的一天,泰勒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在他的办公室外,佩恩早已在等候。
这让泰勒感到很意外:泰勒不喜欢在上午听汇报,他的办公室大门常常在下午才向下属们敞开。
佩恩是泰勒最为器重的人。这个年轻人有着火一样的活力,工作起来像个超人。
泰勒一边掏出办公室的钥匙,一边斜着眼睛看着了佩恩一眼:“有天大的事情?”
“我向您请示我们是不是去参加一场游戏?”佩恩神秘地说。
什么游戏?泰勒听得一头雾水。
其实在昨晚之前,佩恩也没有意识到这场游戏的存在。昨晚他在和朋友聚会时,朋友提醒了他:
“佩恩,你们花旗银行为什么不加入游戏呢?美国、英国、法国,他们都加入了,唯独你们例外。”
佩恩不知道这个朋友在说什么,充满疑惑地看着他。
“佩恩,难道你没有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吗?没有感受到我们身边正有一场惊天游戏在上演吗?”
佩恩当然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从1847年以来,新一轮经济革命在世界范围内上演。
首先是制造革命,大批新设备被投入使用,英国纺织业的生产率获得大幅度提高;
其次是运输革命,蒸汽机被成功运用到轮船上,海上运输的成本被大大降低;
再者是通信革命,电报开始普及,商人传递经营信息变得更为便捷。
但这些和游戏有什么关系呢?
“生产率不断提高,电报使信息传递更便捷,运输越来越方便。根源在于什么?”朋友提示着。
这个问题佩恩还真没想过。朋友将谜团解开:
“殖民统治导演着这一切。英国的军队负责为工业产品寻找新市场,殖民地越多,新市场就越大。英国的经济将会经历一个前所未见的繁荣时期。我们是和英国一起的,法国也是,我们将共同繁荣。”
“这对银行意味着什么呢?”佩恩问。
“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将会诱使老板们建立更多的工厂,他们自然需要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这是一场游戏: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获得利息,老板获得资金后通过增加生产获得更多利润,他们将这些利润存入银行。存款增加了,银行就有能力发放更多的贷款。游戏就是这样一轮又一轮地循环。”
这下子佩恩彻底明白了,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他将这一切说给泰勒听时,泰勒始终是微笑着不语。
“佩恩,你太年轻了。你所说的一切我都知道,你看看这个数据。”
泰勒将一张画着表格的纸推到佩恩面前。这张表格上记载着从1847年以来世界各地增加的银行数量。其中英国、法国、美国等相对发达的国家的银行数量在短短一年间几乎翻了一倍。
“你想到过这个游戏意味着什么吗?”泰勒问。
泰勒从1837年开始就成为纽约最重要的商人之一,十几年来,在商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佩恩的商业经验在他面前简直不值一提。泰勒经历过的比他见过的都多,他不敢在泰勒面前轻易言语。
“这是一场死亡游戏。随着更多银行被建立起来,银行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这为诚信低下的人提供了获取贷款的机会。银行发放大量贷款,一旦收不回来,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泰勒肯定地说。
泰勒是一个极其保守的人,这是纽约其他银行家对他的评价。
他不愿参与到疯狂的放贷游戏当中。反其道而行之,泰勒加大了花旗银行所持有现金的数量。
他的唯一经营法则是:无论什么时候,手中都要握有足够用的现金。
这种做法遭到其他银行家的嘲笑:“泰勒就是一个怕死的人,他把银行当作了仓库。”
的确,在泰勒眼里,花旗银行只是他个人的银行,就是他的小金库。
从1840年开始,泰勒帝国逐渐成形:他控制住了公共设施、交通、钢铁、电报业和商业。花旗集团是他控制帝国的重要手段。旗下哪家公司盈利了,就把钱存入到花旗银行。哪家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或者泰勒需要开辟新的业务,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钱从花旗银行提出来,补到那个缺口去。
花旗银行就是泰勒管理资金的一个蓄水池。这个池子链接着他的每一家子公司。子公司的利润会自动流入到花旗银行的金库,资金贫瘠的子公司也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来自于花旗集团的帮助。
为了他的帝国,花旗集团必须有大量现金,泰勒可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花旗银行而耽误了大事。
泰勒所握的现金并不是纸币,他要的是硬通货。这一点他和杰克逊总统很相似。
花旗银行拥有纸币发行权,但泰勒讨厌纸币。他将纸币发行权转让给了别人。
在泰勒进入花旗银行之前,花旗银行是发行纸币最多的银行,泰勒想方设法将这些纸币换回来。
到1855年的时候,花旗银行是全美唯一没有纸币流通的银行。
收回纸币和加大储备,泰勒的这两招真是太妙了。
1857年10月的一个清晨,秋风略带寒意。还未走到公司门口的泰勒被一串长长的队伍震住了,这个队伍从花旗银行门口一直蜿蜒到街道上。他不知道这帮人到花旗来想干什么,这使他感到很疑惑。
近几日纽约各大银行正在遭受劫难:英国遭受经济危机,波及到美国,存款人担心自己的资产是否安全,他们纷纷将手中的纸币兑换成黄金,然后带回家里。银行在他们眼里越来越靠不住了。
正如泰勒当初所分析的那样,英国经济危机的爆发,银行业逃不脱干系。那些自诩为非常聪明的银行家长期看好英国的工业发展,就鼓动更多人到银行贷款以建立工厂。事实上殖民地市场的需求有限,而英国国内并没有强大的消费能力。产品滞销,工厂纷纷宣告破产,银行发放的贷款血本无归。
这是正常的死亡途径。还有一条非正常的死亡途径:信贷的繁荣使一部分人看到了浑水摸鱼的黄金机会,他们通过伪造信用骗取银行贷款,他们压根就不准备建立工厂,银行被这些小人们勒住了脖子。
但是,花旗银行并没有发行纸币。他们这些人到这儿是干什么的?泰勒找来佩恩。
“他们是来存款的。他们舍弃了别的银行,只相信我们。您应该感到高兴。”佩恩兴冲冲地说。
听了佩恩的话,泰勒笑得很开心。收回纸币使花旗银行无论在何种境地都不会有存款人疯狂兑换的风险;加大黄金储备使花旗银行越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越显得有实力。他的两大绝招终于发威了。
花旗银行没有参加疯狂的放贷游戏,它所储存的是实打实的黄金,它没有任何泡沫和水分。
纽约的人们相信花旗银行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值得信任的金融机构。
美国金融系统分别在1857年、1873年和1884年遭受危机。在这些危机中,始终伴随着一个奇特的现象:别的银行纷纷在危机中倒闭,而花旗银行屡屡因为危机而获得壮大的机会。
危机越严重,排在花旗银行门前的队伍越壮大。在当时的美国经济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花旗集团门前有一个金融危机的温度计,金融危机有多寒冷,花旗银行就有多火热。
商业是一场大游戏。那些急于加入到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小游戏当中的人,最终都玩火自焚。最初嘲笑泰勒过于保守的人最终都成了泰勒嘲笑的对象。泰勒时常自问:我是最保守的吗?我愚蠢吗?
1882年泰勒去世,花旗银行哀声一片。佩恩成了花旗集团的新任总裁,佩恩早在1849年就成了泰勒的合伙人,并在六年后娶了泰勒的女儿为妻子。1869年他成为花旗的董事。
当时的花旗银行虽然在屡次金融危机中有着惊人的表现,但由于开展的业务太少,银行的整体规模在整个纽约才排在第十二位。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位置,往前看有一大排,往后看也有一大排。
花旗银行的资产与泰勒帝国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就连泰勒的私人资产都是花旗银行的三倍多。作为泰勒帝国的女婿,佩恩有许多比经营花旗银行要重要上百倍的工作要做,他对花旗银行不感兴趣。
他不想在花旗银行上浪费掉自己弥足珍贵的精力。经过认真思考,1891年他辞去花旗银行总裁职务。41岁的史蒂尔曼成为了继任者,花旗银行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称霸全美的梦想。
3.算计美国政府
史蒂尔曼的父亲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富翁。虎父无犬子,儿子厉害的,一般而言当父亲的也不差。
棉花生意是他父亲的主营业务,很赚钱。他的父亲不仅置办了大量地产,还曾办过银行。只不过这家银行开业的时候史蒂尔曼才9岁,记忆不深,但他就是从那时开始对银行感兴趣的。
虽然出身富裕家庭,但史蒂尔曼并不矫情,这真是很难得。他本可以成为吊儿郎当的花花公子的。
在父亲的安排下,年仅16岁的史蒂尔曼开始在他父亲的棉花经纪公司里打工。他并没有受到特别照顾,和史蒂尔曼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商业经营的天才。打工的第六年,他终于成为老板。
“你干得不错。我不知道该给你多少工资来匹配你的才华。没办法,我只好把你吸收为老板。”
父亲不是在和他开玩笑。由于史蒂尔曼的卓越表现,公司里的董事一直要求将史蒂尔曼吸收进来。
在史蒂尔曼成为公司的老板后不久,棉花经纪公司和别的公司合并,改名为伍华德—史蒂尔曼公司。新公司的老板有两个:伍华德和史蒂尔曼,这从公司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他们的分工是这样的:伍华德负责贸易,史蒂尔曼负责管钱。史蒂尔曼喜欢管钱。
“他的眼里没有贸易,只有资金。他不喜欢那些烦琐的事务,只喜欢面对账本。”伍华德说。
伍华德—史蒂尔曼公司是全美最大的棉花经纪公司。每天,史蒂尔曼都会划出巨大的资金用来在世界各地购买棉花。同样,他们将棉花直接卖给各大生产厂家,这些厂家每天都在给他们汇钱。
就这样,史蒂尔曼成为了花旗银行的重要客户,并逐渐成为花旗集团的股东之一。在佩恩无意花旗银行总裁的时候,花旗集团董事会将总裁职位授予了史蒂尔曼。史蒂尔曼正式走到花旗银行的幕前。
“你真的对花旗银行很感兴趣吗?”伍华德不解地问史蒂尔曼。棉花经纪公司的业务已经繁忙得足以让人焦头烂额,并且利润极其丰厚,他不明白史蒂尔曼为什么还要揽下花旗银行这个摊子。
花旗银行在伍华德眼里小得不值一提。尽管前任领导者佩恩和泰勒都是叱咤美国商界的大领袖,但花旗银行只是他们的钱袋,这个事实人尽皆知。他们并没有将花旗银行当作一个真正的银行来经营。
这就是伍华德和史蒂尔曼的差别:史蒂尔曼并不是看重花旗银行的规模,他甚至也没有将花旗银行单纯地看作是一个银行,他对花旗银行最准确的定位是一个玩转资本的工具和平台。认识的差异决定了伍华德只能是一个企业家,而史蒂尔曼却最终成为了影响美国经济命运的金融家。
史蒂尔曼除了和伍华德一起经营着棉花经纪公司之外,他还投资了很多项目,比如铁路和通信。他经营的业务不仅是全国性的,甚至开始国际化。为募集资金,他曾为自己的铁路业务发行过债券,但这些债券在那些银行里不被重视,他求爷爷告奶奶也不管用。史蒂尔曼因为这事大受刺激。
这就是他积极出任花旗银行总裁的真正原因,他需要借助花旗银行这个平台玩转他所需要的资金。当他需要募集资金时,可以先由实业公司发行债券,再由花旗银行承销。他将这个资金募集的整个过程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并且能够使资金的募集费用降到最低点。这就是史蒂尔曼的高明之处。
泰勒在经营花旗银行时更像是一位实业家,所以他只是把花旗银行当作钱袋和金库。他的女婿佩恩更是忽略了花旗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功能,直接弃之远去。史蒂尔曼刚好与他们相反。
他的实业遍布全国,有的甚至已经迈向国际。为了服务好自己的公司,花旗银行的视野也开始从纽约走向全国。在这种背景下,史蒂尔曼认为,如果花旗银行仅仅服务于一家公司,资源在严重浪费。
“在服务好自己的基础上,为更多的公司服务,这才是花旗银行应有的经营之道。”史蒂尔曼想。
在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铁路、钢铁、通信、石油等多个行业在高速发展。各大公司无论多么有实力,在不断扩张的业务面前资金总是捉襟见肘。他们利用各种可以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的机会。
在为这些公司承销债券的时候,银行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史蒂尔曼认为花旗银行不应该成为这项业务的旁观者。他打开自己的通讯录,这里面记录的都是美国各大公司领导人的通讯地址,他给他们每一个人都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准备发行债券,那您就选择花旗银行,它唯一的缺点就是总能使您的债券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有钱人的购买。如果您不相信,那就试试吧。”
史蒂尔曼本人就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他和这些人的关系还算不错。回信纷纷寄来,他们在回信中调侃着说:“我们还真是不太相信,但我们决定试一试。”就这样,花旗银行获得了一大批业务。
尽管花旗银行在债券、融资业务中起步较晚,但在史蒂尔曼的努力下,逐渐赶了上来。
花旗银行在屡次危机中都成为了金融市场上最值得信任的机构,在稳定金融市场方面起到了临时中央银行的作用,这都是泰勒一直坚持的现金政策带来的功劳。无意插柳柳成荫,他并不是有意为之。
泰勒坚持手中握有大量现金,完全是为了自己商业帝国的安全考虑,并不是为国家金融的安全着想。花旗银行在屡次危机中都成为了国家至关重要的帮手,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但精明的史蒂尔曼看出了这里面的玄机:花旗银行不应该成为无私奉献的好人,它帮了政府大忙,政府却毫无感激之情,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放在花旗银行,这对花旗银行来说太不公平。
史蒂尔曼决心要扭转与政府的关系。
扭转是需要策略的。如果向政府讲述花旗银行在屡次危机中的功劳,政府是不会买账的。他们都是一群无情的家伙,拿着已经过时的功劳来请功,他们会觉得史蒂尔曼的脑子进水了。
最好的方式就是要让政府离不开自己。如何达到这一点呢?史蒂尔曼重新研究历史上各个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以及最终得以扭转的关键所在。从中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黄金是最重要的。
危机的发生因为金融机构放贷过多,贷款规模与黄金储备不匹配,造成经济泡沫。危机的结束也必然是因为黄金储备的增加。政府不相信那些纸币,他们只相信黄金这种硬通货。
只要握有足够多的黄金,政府一定是离不开自己的,史蒂尔曼这样判断。他在增加黄金储备的同时,想方设法向总统靠拢。他要向总统知道花旗银行是全美最安全的银行。
机会很快就来了。
1893年美国由于铁路投资泛滥造成新的金融危机。在这场危机中,花旗银行又因坚实的黄金储备赢得了存款人的信赖。史蒂尔曼决心将这一“逆市场景”告诉刚刚上台的克利夫兰总统。
史蒂尔曼并不认识克利夫兰总统,但他认识斯科特,这也是一位很有名望的企业家。斯科特比史蒂尔曼的年龄要大很多,但他极其赏识史蒂尔曼。因此史蒂尔曼就成为斯科特家中的常客。
斯科特是克利夫兰总统最信任的朋友。据说,哪怕是多么丢人的私人事情,克利夫兰也会讲给斯科特听。斯科特的脑袋里存有总统的许多秘密,两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史蒂尔曼决心要利用斯科特这座桥来认识总统,并邀请总统见识一下花旗银行的黄金储备实力。
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一个晚上,他向斯科特发出了邀请:
“大街上每天都有银行宣告倒闭,我觉得您有必要邀请总统一起出来看看这些疯狂场景。”
他没有点出总统应该到哪儿去看。他相信自己是斯科特最信任的人,斯科特要是能够将总统邀请出来的话,第一站必然是花旗银行。史蒂尔曼有这个信心。
也许是克利夫兰觉得真的到了必须到银行机构进行调研的时候,当斯科特督促他要关注银行业生死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让斯科特列出几家银行名单,斯特特将花旗银行写在了最上面。
史蒂尔曼的心计终于得逞。其他银行都是在向总统汇报亏损情况,唯独花旗银行宣称盈利,这让克利夫兰总统感到极其惊奇。他问史蒂尔曼:
“存款人为什么会将钱从别的银行取出来,存在你们的账户上?”
“我们的黄金储备最多,存款人的钱在我们这里毫无风险。”
史蒂尔曼向总统展示了各种数据,其中不仅有新增存款的数据,还有黄金储备的数据。
总统感到很满意。1894年政府发行两期债券,在选择负责承销的金融机构时,克利夫兰总统首先想到的就是花旗银行。并在当年,花旗银行正式成为联邦政府的存款银行。三年后,1897年花旗已经成为吸收联邦政府存款最多的银行。
史蒂尔曼的愿望终于实现,政府越来越离不开花旗。从1899年起,连续三任财政部长都对花旗银行赞赏有加。他们将花旗银行当作政府的后方基地,称赞花旗银行是独一无二的机构。
也许是花旗银行使这些财政部长太放心了,1906年,时任财政部长的肖居然出台了鼓励各大银行调低储备比率的政策,鼓动他们到英国购买黄金。他似乎觉得只要有花旗在,其他银行可以随便玩。
在肖的计划中,花旗银行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联邦政府在花旗银行的存款可以随着货币市场的变化而随进随出。肖相信,在政府调节货币市场所需要的资源方面,花旗银行总是能满足所需。
肖的政策使各大银行减少了储备比率,他们把钱都投入到风险更大的股市上。许多投机者趁机浑水摸鱼,大量个人公司转身变为股份公司,发行掺水股票。银行业面临着严重危机。
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开始对肖的政策进行回击。
1906年8月,史蒂尔曼接到英格兰银行打来的电话:
“史蒂尔曼先生,我觉得肖的政策不够明智。我觉得你应该提醒他。”
英格兰银行知道美国联邦政府的存款大多存在花旗银行。花旗银行一直有足够多的黄金储备,它是美国政府的后盾。史蒂尔曼是美国政府的金融顾问,由他来劝说财政部长改变政策是比较合适的。
肖的政策使英国面临两难境地。英国的黄金大量流进了美国,这让英国很不安。如果继续放任不管,英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威胁。但是,如果提高贴现率,减少货币量,经济发展同样会受到威胁。
但是,提高贴现率之后,受到威胁的不仅仅是英国,贪婪的美国也跑不掉。
这是大家最不想看到的结局。如果美国政府能够修改自己的政策,大家还可以像以前那样相安无事。
这是他们给史蒂尔曼打电话的原因。史蒂尔曼答应英格兰银行,他会去劝说财政部长改变政策。
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肖拒绝修改政策。他觉得政策没问题。这让史蒂尔曼感到一丝寒意。
英国的报复行动开始,英格兰银行不仅提高了贴现率,还要求全英国的银行停止为美国企业续做新业务。这些行动使黄金发生倒流,先前流进美国的黄金重新回到英国的怀抱。
美国各家银行的钱本来就所剩无几,经此一劫,更是雪上加霜。
1907年3月财政部长肖下台,留给他的继任者科特一个烂摊子。科特决定拼死一搏,他以每周500万美元的速度增加联邦政府的存款,想以此来稳定货币市场。但这如同杯水车薪,各家银行太缺钱了。
危机最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1907年10月,随着莱克伯克信托公司的倒闭,多米诺骨牌被推倒。危机迅速波及各行各业。铁路公司、钢铁企业和信贷机构因为缺乏流动资金而纷纷倒闭。
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花旗银行,危急时刻需要英雄出现。
并且在以往的危机中,花旗银行都是以英雄形象出现的。
1907年10月24日,史蒂尔曼向业绩良好的几家银行发出号召:
“如果不能鼎力相助,我们现在手中的钱将会变得一文不值。与其等待死亡,不如现在行动起来。”
以摩根为首的各大银行纷纷响应史蒂尔曼的号召,他们组成了一个2500万美元的资金池。最终在这个资金池的帮助下,美国的股票市场得到了稳定。花旗银行又一次成为拯救美国经济的英雄。
清晨,花旗银行的门前排满了前来存款的人。如同之前一样,在危机中他们最相信花旗。危机发生前,史蒂尔曼曾预言:“将有一系列好事向花旗奔来。”现在,花旗银行已经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
这才符合史蒂尔曼的个性。他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
4.变味儿的古巴糖
1921年春天,窗外已经有暖暖的春意,而花旗银行总裁小史蒂尔曼的办公室却寒意阵阵。
小史蒂尔曼是老史蒂尔曼的儿子。他依然能够清晰地记起父亲的临终遗言:你可以在花旗银行担任任何职务,但绝不可担任总裁。当时他对父亲的这种叮嘱很不理解和不屑,但现在他彻底明白了父亲的苦心。花旗银行总裁这个职位就是一个每天都有石浆迸发的火山口,自己似乎驾驭不了这座火山。
小史蒂尔曼神情沉重地在喝着咖啡。他的办公桌上放满了报纸和从古巴发来的电报,报纸上写满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新闻和评论。电报带给他的消息没有任何一条能够让他舒心,不是古巴的蔗糖在降价,就是花旗银行在古巴的投资项目缺钱了,需要总部汇去多少多少款项以使项目继续等消息。
小史蒂尔曼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被古巴的蔗糖套牢了。他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在1919年时,经营蔗糖绝对是稳赚不赔的生意。自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蔗糖的价格一路看涨。小史蒂尔曼主张花旗银行立即跟进。在1919年和1920年两年间,花旗银行就在古巴开设了二十多家分行。这些分行就像中转站一样,它们源源不断地从纽约总行获得资金,然后迅速地放给那些企业。
小史蒂尔曼将宝完全押在了古巴蔗糖上面。仅仅两年间,他在古巴的放贷规模占到了花旗银行总资产的80%。1920年5月,蔗糖价格达到最高位每磅22美分,他觉得自己要赚一大把了。但是形势的变化实在太快了。当年12月蔗糖价格下跌到3.75美分。1921年初,已到了惨不忍睹的1.3美分。
蔗糖企业纷纷倒闭,花旗银行的贷款一夜之间全都成为了坏账。小史蒂尔曼欲哭无泪。他恨不得将花旗银行里有关古巴贷款的所有票据全部烧掉,他宁愿毁掉它们,也不愿让它们烂在账本里。
与这些即将成为坏账的贷款相比,更让小史蒂尔曼伤神的是花旗银行在古巴的投资。当初为了进一步抢占蔗糖生意,花旗银行居然自己投资建设生产蔗糖的工厂,这些工厂的建设尚未完工。现在,摆在小史蒂尔曼面前的棘手问题是:对于这些工厂,花旗银行是继续投资,还是就此罢手?
这个问题让小史蒂尔曼感到极其烦躁:不断下跌的蔗糖价格让他无法看好蔗糖业务的未来,继续投资意味着更多的损失;但如果就此罢手,也就意味着先前投入的2500万美元就此打了水漂。
那些放给蔗糖企业的贷款也许会随着蔗糖价格的回升而收回来。如果对这些尚未完工的工厂放弃进一步投资,2500万的投资最终一毛钱都不可能回来,那些尚未使用的设备是不会升值的。
小史蒂尔曼觉得那些贷款就像是一只迷途的猫,它也许会安全地回到主人的家,也许会饿死。但这些用来建厂的投资就是一场说不清楚的重病,继续治疗不知道能不能治好,放弃治疗就等于等死。
这些问题真是能杀死人。小史蒂尔曼觉得自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他粗鲁地将自己的领带扯开,办公桌上的报纸被他扔到地上。他跑到窗户前,一把推开窗户,大口地喘着气。
困厄于古巴蔗糖业务上,是花旗银行的内忧。在外部,一场灾难正在包围着它。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人民生活重归平静,除了战争物资的需求放缓之外,其他各种需求急剧上升,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带动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和平时期的天是晴朗的天,经济的发展前景令人感到热情澎湃。华尔街上的各大银行为迎接这种前景作好了充分准备,他们热脸相迎每一个前来贷款的企业主,然后精心地为他们准备好贷款的支票。
在这场放贷大潮中,花旗银行也不例外。有钱不赚,那真是傻子。
但好景不长,投资的高涨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泡沫。到1920年夏天,美国的经济泡沫达到最大。政府为了挤出水分,宣布提高贴现率,以此减少货币供应,抑制投资热情。经济开始出现衰退现象。
在以往的任何一次危机中,花旗银行都能赢得存款人的信任,成为全纽约吸收存款最多的银行。那是因为花旗银行总是将放贷规模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但现在的花旗银行则没获得任何好感。
华尔街的大佬们不仅知道花旗银行将大量资金投放到了古巴的蔗糖上,而且他们还知道古巴的蔗糖价格在一路下跌。花旗银行已经被困在蔗糖的泥沼之中,花旗银行的资金链随时都有断裂的危险。
这些有钱的主开始放弃花旗银行,他们将钱存到了别家银行,花旗银行的存款规模在锐减。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花旗银行的一些大客户急需花旗银行提供资金渡过难关。但花旗银行的手中并没有钱。
小史蒂尔曼只好向联邦储备银行借钱,每次都是狮子大开口。没过多久,花旗银行欠联邦储备银行的钱已经超过了花旗银行资本的三倍。联邦储备银行的官员以私人身份提醒小史蒂尔曼:
“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这是联邦储备银行最后一次向花旗银行提供贷款,希望你重视这条信息。”
小史蒂尔曼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异常焦躁。联邦储备银行关闭贷款通道,就意味着花旗银行已经到了死亡边缘:古巴的钱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那些扔出的钱都打了水漂,如果经济形势不能变好,不能使存款增加而客户继续需要花旗银行提供资金的话,摆在他和花旗银行面前的只能是死路一条。
难道天要灭我?小史蒂尔曼仰天长叹。他毫无办法,只能听天由命。
指责小史蒂尔曼将花旗银行拖入困境毫无意义。
小史蒂尔曼的商业才能肯定不如父亲。老史蒂尔曼在三十岁出头时就经营着全美最大的棉花经纪公司和多种产业。三十出头的小史蒂尔曼却将花旗银行拖到了生死边缘,也许是他太年轻了。
老史蒂尔曼去世后,小史蒂尔曼继任为花旗银行的主席。这是最适合他的位置,既显示是花旗银行的老板,又不需要对经营负责。但年轻好胜的他却对花旗银行总裁这个职位起了野心。
花旗银行作为全美最大的银行,他认为自己应该在这个大舞台上展现自己。
花旗银行最为重要的一个董事洛克菲勒鼎力支持他。洛克菲勒并不是觉得小史蒂尔曼多么优秀,他也知道这位年轻人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小史蒂尔曼因为离婚事件闹得焦头烂额,他连这种私人事情都处理不好,甭指望他能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商业奇迹。但洛克菲勒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尽管小史蒂尔曼的商业才能不咋地,但他经营的毕竟是自己的家产,至少工作态度不会有问题。
“不要看着你爸爸留给你的财产因为别人的不作为而流失,那会遭到耻笑的。”洛克菲勒对小史蒂尔曼说。当时担任花旗银行总裁的是范德尼普,洛克菲勒对范德尼普的不负责任感到十分不满。
作为花旗银行的总裁,范德尼普长期不在岗位上。1919年春天,他居然为了国家的事务到欧洲逛了一大圈,对花旗银行的事务不管不问。他早已将花旗银行的事情抛在脑后了。
“你觉得该怎么办呢?我是有劲儿不知该往哪儿使。”小史蒂尔曼委屈地说。
“你需要出现在花旗银行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样你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洛克菲勒说。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一步,我每天都在想让自己发挥最大作用。”小史蒂尔曼完全忘记了父亲不让他出任花旗银行总裁的遗言,他觉得父亲小看了他。
“我可以帮助你实现。我们联起手来,就一定能实现。”洛克菲勒信心百倍地说。
范德尼普从欧洲回来的当天晚上,就有亲信告诉他,董事会正在密谋将他干掉。他当时并不是很在意。一方面他觉得花旗银行的确不为他所留恋,另一方面他觉得董事会并不能找到合适的继任者。
他觉得自己暂时是不会被拿掉的。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判断出现了致命错误。
“我觉得你没有尽到作为总裁应尽到的责任。董事会认为我出任总裁会更有利于银行的发展。”次日一大早,范德尼普刚走到专属于他的总裁办公室,就被小史蒂尔曼邀请到会议室里会谈。
在九点准时召开的董事会上,洛克菲勒一上来就接连发炮。他不仅质问范德尼普最近去了哪里,还嘲笑范德尼普知不知道最近一周花旗银行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会议气氛很紧张。
“你在侮辱我的尊严吗?你应该冷静地想一想,这十年来是谁在领导花旗银行。”范德尼普说。
“你说得没错,”洛克菲勒说,“我们现在到了决断的时候,我们希望小史蒂尔曼来领导下个十年。”
看着其他沉默不语的董事,范德尼普觉得大势已去。他答应将总裁职位让给小史蒂尔曼。
1919年6月13日,在洛克菲勒和众多董事的簇拥下,小史蒂尔曼正式出任总裁一职。
上帝是公平的。一个长期霸占权力的父亲背后,上帝会给他派一个没有能力控制权力的儿子。老史蒂尔曼直到临死,仍是花旗银行说一不二的掌门人。而他的儿子在权力宝座上仅仅维持了两年。
1921年5月3日,小史蒂尔曼宣布辞职。古巴蔗糖贷款使花旗银行陷入困境,他无力应对。范德尼普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涌出久违的快感。史蒂尔曼如果地下有知,他会不会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
范德尼普曾被认为是最适合领导花旗银行的人,但是史蒂尔曼不给他这个机会。
带领花旗银行成功度过1907年经济危机,并使花旗银行成为全国最大的银行之后,1908年,刚刚58岁的史蒂尔曼萌生退意。这种退并不是真正离开,他为自己新设了职位:花旗银行的主席。
1909年1月12日,范德尼普成为花旗银行总裁。范德尼普成为花旗银行历史上第一个拿工资的总裁。他只是个打工仔,老板是史蒂尔曼。隐退后的史蒂尔曼常年居住在巴黎。但是,有关花旗任何重要的决定都需要他来裁定。当时花旗银行高层的架构就是双簧配:史蒂尔曼作决定,范德尼普作执行。
这种安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极其稳定。尽管范德尼普曾担任过美国财政部长的助理,但他对史蒂尔曼的商业才能极为佩服,他宁愿成为史蒂尔曼的幕前执行人员,他对史蒂尔曼的安排言听计从。
但这一切随着1915年的到来而被打破。在这一年,史蒂尔曼的身体明显大不如从前。看着日益老去的史蒂尔曼,范德尼普第一次真正思索自己的未来。小史蒂尔曼已经成年,史蒂尔曼会将花旗银行交给谁?
范德尼普想成为花旗银行的接班人。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时的他才发现,自己的手中居然没有花旗银行的股份。也就是说,自己在花旗银行的地位是毫无保障的。范德尼普太大意了。
他给史蒂尔曼写了封信,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要求史蒂尔曼将其持有的花旗银行股份卖给自己,二是要求史蒂尔曼向自己提供数百美元的个人贷款。史蒂尔曼持有花旗银行20%的股份。如果他愿意卖给自己,并向自己提供贷款用来购买摩根家族答应出售的股份,自己就可成为花旗银行的最大股东。
范德尼普的算盘打得很好。但是这样**裸地向史蒂尔曼提要求,也未免想得太简单了。
史蒂尔曼接到信后很生气。进入暮年的他最担心的就是权力的流失,花旗银行是他的命根。老练的史蒂尔曼在回信中依然使用着让范德尼普感到亲切的语气。他只答应卖给范德尼普2500股。这个数量占到史蒂尔曼所持有股份的5%,花旗银行总股份的1%。并不答应提供贷款。
范德尼普对回信很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摩根家族答应向他提供贷款,用以购买摩根家族所持有的花旗银行股份。但这些股份太少了,尚不足史蒂尔曼的1/4。这时他才觉得花旗银行正离自己远去。
吃不到诱人的肥肉,远离也许是最好的方法。站在肉边闻着肉味,肠胃却饥饿难耐,这个滋味是最不好受的。范德尼普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他一方面开始经营属于自己的美国国际公司,一方面建议史蒂尔曼寻找总裁职位的继任者。史蒂尔曼对范德尼普的表现也越来越不满,他甚至有重掌花旗银行总裁职位的想法,但是他的身体却不给他这样的机会了。1918年3月15日,史蒂尔曼去世。
小史蒂尔曼继任为花旗银行的主席。这位年轻的后生更不会将花旗银行的股份转让给范德尼普。范德尼普无心恋战,他的热情开始回归到早年就从事过的政治工作中,他热衷于为政府卖力,而不再是花旗。这是小史蒂尔曼和花旗银行董事洛克菲勒逼他辞职的根本原因。
史蒂尔曼将花旗银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银行变成全美最大的银行,他的经营手段极其出色。但他却在领导者继任上为花旗银行留下了一个致命的漏洞。他未能很好地解决好和范德尼普的关系,这才是花旗银行在1921年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如果范德尼普始终满足于自己的职业经理人角色,他应该一直是花旗银行的总裁,而不是被逼下台。同样,如果史蒂尔曼愿意将股份卖给范德尼普,成就范德尼普的老板梦想,花旗银行依然会在范德尼普的领导下走在一条平稳的发展道路上。
但这些只是如果。真正的领袖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会为成功找方法。向后看只能让人心生悔恨,向前看才能引领公司发展。花旗银行的董事们在接受小史蒂尔曼辞职的同时,还必须找到新的总裁。
这是最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