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玄幻 长生:从瓶山开始修仙法

第173章 观山太保 建水古城

  龙为兽长,凤为禽首。

  多少凤种龙属,千百年修行渡劫,只为推开那方天地的门窥上一眼。

  而自古斩恶龙者不知凡几。

  却从未听闻,有人能够豢养龙凤。

  毕竟,放在任何纪元时代,龙凤那都是天地间最为顶尖的存在。

  真要成了的话。

  光是想想都让热血沸腾。

  当然。

  在没遇到抚仙湖那头蛟龙前。

  这个念头,陈玉楼暂时也只敢想想。

  鬼知道它修行到了什么层次,要是随手之间就能翻云覆雨、兴风作浪,或许连它的真面目都难以见到。

  “好!“

  “再来一网。”

  就在他神思恍惚间。

  不远外忽然传来一阵阵的欢呼喧闹声。

  陈玉楼下意识凝神望去。

  只见,此刻大船行驶的江面上。

  不知道何时出现了无数船帆,有打渔捕虾的大蓬船、载人渡江的双桨彩船,以及只跑短线的梭镖船。

  彩船上多是游客。

  此刻甲板上人影蜂拥,好奇的观望着两侧江岸的风光。

  至于大蓬船和梭镖船上,则多是靠水吃水的当地人。

  赤着上身,一身麦色腱子肉,撒网的动作矫捷,渔网一入江中,顿时掀起一池碎银,引得彩船上一行少女秋波暗送。

  等到一网网的大鱼被捞起。

  引来的欢呼声则是更盛。

  看到这一幕。

  陈玉楼不由暗自感慨。

  比起军阀混战、战祸四起的内陆,滇南境内已经算是难得的平静。

  顶多也就滇黔交界那一片,军阀混战,而他们的手暂时还伸不进来,土司共分滇南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往日过江走水。

  见到的多是面有菜色、满身落魄的逃难人。

  如今这幅景象,在乱世里反而难得一见。

  只不过。

  估计最多也就一二十年。

  这份平静就会被打破。

  乱世将至,无人能够幸免。

  “陈兄……”

  迎着江风,眼看那些打渔船渐行渐远,陈玉楼正犹豫是回去船舱休息,还是继续待会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

  回头望去。

  鹧鸪哨长袍束发,说不出的清风道骨,只是眉心间那抹淡淡的愁绪却是挥之不去。

  “道兄这是有心事?”

  自献王墓后,他人就有些郁郁低沉。

  陈玉楼倒是能猜到一二,不过他人性子太过深沉,又不好主动询问,没想到今日倒是罕见的等到他开口了。

  “确实有件事,想请陈兄替我指点一二。”

  被说破心思。

  鹧鸪哨并无太多异样。

  陈玉楼在江湖上,便是公认的见识过人,机变无双。

  一双眼睛有看人之能。

  自己那点心事,又怎么能瞒得过他?

  “指点谈不上,不过道兄要是有心结,陈某倒是可以出出主意。”

  陈玉楼摆摆手。

  掌心翻动间,那枚龙蜕也随之消失在袖口内。

  “是关于雮尘珠……”

  鹧鸪哨并未察觉到异样,目光越过江面,望着对岸一望无尽的青山,轻声说了起来。

  自从那天在献王口中取得丹珠。

  这半个多月时间里。

  他几乎时时都在揣摩推敲,试图堪破其中秘密。

  只是,直到今日,不说雮尘珠,连龙骨天书以及十六指环间的联系,他都看不透。

  原本寻到雮尘珠,对他们而言,那是天大的好事。

  但而今,却反而有种畏手畏脚踌躇不前的感觉。

  以至于心乱到,让他彻夜难眠。

  “陈兄觉得,我该如何是好?”

  鹧鸪哨一脸无奈。

  他年少时,曾无数次畅想过找到雮尘珠,回去祖地,为族人破解鬼咒的情形。

  但真正到了这一刻。

  他才恍然发觉,许多事情根本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就如这些年的奔波。

  回首看去,也不过是一场白白忙碌。

  “那就得看道兄是单纯想要破解诅咒,还是……”

  说到这,陈玉楼语气一顿。

  意味深长的抬手指了指头顶。

  嗡——

  他虽然没有明言。

  但却让鹧鸪哨竟是有种如坠冰窟的感觉。

  难以置信的抬起头。

  关于雮尘珠,扎格拉玛一族早有无数种猜测。

  但最为接近真相的一个揣测。

  是蛇神之眼。

  也就是鬼洞深处那个不可言说的存在。

  当年族中先知,只是借助于黄金玉眼窥探了一下鬼洞深处,便为族人招来千百年的大祸,以至于到今日差点灭族。

  他不敢揣测。

  陈玉楼对此事究竟知道多少。

  但这段时日里,他一次次反复推敲,总觉得滇南一行似乎有些过于顺利。

  按理说。

  以陈玉楼的地位。

  瓶山大藏,就足以让他名动天下,坐稳南七北六一十三省绿林总舵主的位置最少十年。

  但他却在结束瓶山后,又匆匆赶来滇南。

  纵然是有那份人皮地图,十多年前滇王墓的失手。

  各种原因存在。

  但此事还是有着太多解释不清的地方。

  尤其是当日在瓶山内。

  他曾亲口言说,会助自己得偿所愿。

  那时鹧鸪哨并未想太多,只以为是句慰藉罢了,但如今再次回想,他却猛然发觉,陈玉楼说过的每一句话,几乎全都成真。

  难不成……

  越想,鹧鸪哨心里便愈发惶然。

  “破咒自然是头等大事。”

  深吸了口气,鹧鸪哨不敢多想,只是沉吟道。

  “不过,若是能堪破龙骨天书,自然最好不过。”

  “两条路。”

  闻言,陈玉楼似乎早有所料,没有半点耽搁,伸出了两根手指。

  “哪……两条?”

  “第一,在无苦寺,江湖上对周天十六卦了如指掌者,也只有摸金一派。”

  听到这话。

  鹧鸪哨下意识点了点头。

  无苦寺了尘长老,他们之前就有过讨论。

  从他身上求问十六字风水秘术,算是在意料之中。

  他只是想不明白,这第二条路指的又是什么?

  在他犹疑间。

  陈玉楼淡淡开口,“道兄可知观山太保?”

  只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

  短短八个字,让鹧鸪哨脸色一下难看起来。

  “明朝观山太保!”

  身为搬山道人,又岂会不知几百年前那桩往事。

  毁符印以退摸金发丘、弃丹鼎以拒搬山、剿群盗以破卸岭。

  因为观山太保献上的绝户计。

  差点让四派就此断了传承。

  要知道,就算搬山道人是四派中损失最小的一个,但大明一朝近三百年,搬山道人不得不隐姓埋名,避人耳目。

  也是那三百年。

  寻珠之事,几乎停滞不前。

  “陈兄,为何忽然提起那帮人?”

  鹧鸪哨强忍着怒火,沉声问道。

  “自然是因为龙骨天书,就落在他们身上。”

  “什么?!”

  看着陈玉楼风轻云淡的身影,鹧鸪哨一脸的不可思议。

  观山太保、倒斗四派。

  那可是血海深仇。

  自明后,四派后人到处寻找观山太保的踪迹,试图报仇雪恨。

  只可惜那帮人实在狡诈如狐。

  察觉到大明江山将亡,竟是毫不犹豫解甲归田,退隐山林,几百年时间里不出江湖。

  到了今日。

  往事如烟尘散去。

  搬山一脉又忙于寻找丹珠。

  哪有心思理会他们?

  至于摸金、发丘,也都是渐渐式微,不复以往。

  而卸岭一派都是绿林盗匪,聚啸山林,对于此事也不上心。

  仔细想想,就是他,都已经好多年没听到过观山太保的名号了。

  “既然道兄知晓。”

  “就应该听说过,观山一脉起自青溪巫山,盗取悬棺借此发家。”

  对于鹧鸪哨的反应。

  陈玉楼并未在意。

  四派当中,其实最恨观山太保的当属摸金与发丘。

  摸金因为清末出了个张三链子,至少还没断了传承。

  但发丘中郎将却是一度真正衣钵无传,要不是白遇虎无意得到了天官印与陵谱,发丘早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闻言。

  鹧鸪哨点了点头。

  但眉宇间的疑惑却是丝毫不减。

  只不过,仍旧在耐着性子细听而已。

  “那道兄可知,观山封家,最为擅长的是什么?”

  陈玉楼话音一转。

  终于引出了真正的目的。

  “擅长?”

  鹧鸪哨眉头微皱。

  关于当年之事,他多是从上代搬山道人口中所听。

  对此并不如何清楚。

  但既然他这么问,一定有他的道理在。

  稍稍沉思了下,鹧鸪哨心头忽然一动,猜测道,“天书?”

  “不错!”

  见他如此神思敏捷。

  陈玉楼心中都不禁生出几分惊叹。

  “当年封家先辈,就是从悬棺中盗取无数天书异器,从而学得种种方术。”

  “这天底下,论对天书了解者,无出观山一脉之右。”

  之所以提及观山封家。

  自然是因为,原著中胡八一三人从龙岭迷窟中带走的那枚龙骨天书,最终就是孙教授,也就是观山后人封学武破译。

  时隔几十年。

  一个被过继出去的封家后人。

  全凭自学,尚且能够破译天书。

  可想而知封家人在天书上的造诣何等之深?

  “只是……”

  到这一步。

  鹧鸪哨哪里还会听不懂他的弦外之意。

  分明就是打算请封家人出手,破译这枚龙骨天书。

  但……

  一边是深仇大恨。

  另一边又是龙骨之秘。

  鹧鸪哨一下陷入两难抉择。

  “要是道兄,无法跨过这一道坎,此事就交给陈某如何?”

  说实话。

  以他在风水上的造诣。

  借由十六墨玉指环,尝试破译龙骨天书,也不算太难。

  只是。

  鹧鸪哨师兄妹三人可能等不了太久。

  与其花费数年功夫,还不如将此事交给封思北,当然,巫山之行,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打探地仙村入口。

  “……也好。”

  鹧鸪哨犹豫再三。

  最终还是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要不是此事关乎族人身死,他宁可前去无苦寺,拜入了尘长老门下,学得摸金秘术,再逐句推演龙骨天书,也不会与观山太保合作。

  须知。

  他与卸岭之间互通往来,都已经算是违背了祖训。

  更何况观山太保。

  只是,如今形势如此,也容不得他多想。

  “对了陈兄,要是那封家后人不愿……”

  鹧鸪哨犹豫了下,又问了一句。

  “道兄尽可放心。”

  陈玉楼平静的摆了摆手。

  封思北对地仙村的执念,就如搬山道人寻珠一般,他那一脉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别说他手中那枚观山金牌。

  要是以地仙村入口作为条件。

  封思北怕是不眠不休,都要将龙骨天书破译出来。

  “好。”

  见他如此自信。

  鹧鸪哨又岂会不信?

  按下心中好奇,也没有过多追问。

  不过心中却是难掩感慨。

  倒斗四派寻找观山太保几百年。

  连他们的影子都没见到。

  没想到,陈玉楼对封家来历居所却是了如指掌。

  不愧是天下绿林的魁首。

  “看道兄神光内敛,凝而不散,怕是养气有成了。”

  因为一番交谈,陈玉楼原本那一点困意,这会更是烟消云散。

  见鹧鸪哨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两人干脆俯身靠在船舷上随意闲聊着。

  “就知道瞒不过陈兄。”

  鹧鸪哨点点头。

  对他一口道破,他并无半点意外。

  毕竟,在他推测中,陈玉楼至少也已经到了筑基巅峰,距离结丹大境也只有一窗之隔。

  “百日筑基,以道兄修行之快,他日也是水到渠成了。”

  陈玉楼笑了笑道。

  一行人里。

  破境最快的就是鹧鸪哨和袁洪。

  至于怒晴鸡罗浮,它是天生凤种,破境根本不能用常理去论,吞食大妖血肉、妖丹,世间阴煞之物,以及山中灵气,皆能修行。

  就是不知道。

  他和袁洪谁会更快一步筑基成功。

  “筑基……”

  看着身下大江潮水翻涌。

  两岸青山不断消失在余光中。

  鹧鸪哨低声喃喃着。

  言语中难掩期待之意。

  “对了,陈兄……”

  正好他这段时日在修行上碰到不少疑惑。

  当即趁着这个大好机会,一口气问了出来。

  对陈玉楼而言,如今观炼气境就如白纸,简单几句话就能让他醍醐灌顶。

  而鹧鸪哨,身为搬山魁首,二十年江湖经验见识惊人。

  说起往日经历。

  也让陈玉楼心醉神往。

  “铛——”

  天色将暗,两人谈兴却丝毫不减。

  直到一道钟声在船头响彻。

  才将两人心神拉回。

  远处大江一侧,无数星星点点的火光在夜色中飘动。

  坐落在水边山间的,赫然是座小城。

  “到建水城了。”

  船把头从船舱里钻出,手里拎着一只铜钟,不断的敲着。

  钟声在船内回荡。

  建水城?

  听到这个地名,陈玉楼眼神顿时一亮。

  建水,便是建在抚仙湖边的古城。

  历史上一度称之为临安。

  几百年来一直望水而落,城内多是彝族、傣族和白族,也有少数汉人行商定居于此。

  听到船把头催促声。

  众人纷纷从船舱里走出,站在甲板上,眺望着不远外的码头。

  “下船。”

  “入城!”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