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肖长茂老人、梁老汉、豹子、刘秀芝等兰考的乡亲们还有朱晓、吴子明、张小芳、二萍来探望焦裕禄了,男男女女十几个人,有的提着鸡蛋篮子,有的抱来两只老母鸡。他们被护士长拦挡在楼道里。
护士长一个劲地劝着乡亲们:“对不起老乡们,你们焦书记需要静养,不能吵着他、累着他。院里规定,现在不能探视。”
梁老汉说:“妮啊,你不是兰考人,不懂俺的心。从打焦书记住进了医院,俺们哪里吃得下、睡得着哇!妮啊,你就让俺们看他一眼吧。”
肖长茂说:“妮啊,俺乡下人没进过省城,坐了火车坐汽车,来一趟不容易。俺是替全村乡亲们来的,焦书记是为俺们累病的啊,你就让俺看看他吧!”
刘秀芝说:“好妹子,你放心,俺们见了焦书记,就在他病房里呆五分钟,中不?”
泪花在护士长眼里打转,看着这一双双布满血丝的忧伤、渴望的眼情,她真想把乡亲们到他们日夜思念的焦书记身边,可是躺在病**的那个人已弱不胜衣,哪怕不经意的一次情绪波动,都可能引出不堪设想的后果。她只能硬下心来再次劝导乡亲们:“老乡们,你们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可是焦书记确实需要静养,他再也经不起劳累了。”
刘秀芝哭了:“妹子,俺们隔着窗户看他一眼行不?”
护士长决绝地说:“不行,大家还是回去吧!”这句话,她是带着哭腔说的。她背转身子,再也无法忍住满眼的泪水。
病房里,焦裕禄问小刘:“小刘啊,你听听外边楼道里有人说话,挺耳熟哩。你去看一下。”
小刘打开门看了看:“乡亲们来看您,护士长怕吵了您,把他们拦住了。”
焦裕禄起身下床:“我去看一下。”
小刘忙拦住:“焦书记,您……”
焦裕禄说:“没事,我能动。”他打开门,对护士长说:“乡亲们既然来了,还是让他们进来吧!”
老乡们一起喊着:“焦书记!”
焦裕禄喊着:“乡亲们,快进来。”
老乡们涌进病房。护士长在后边喊着:“老乡们,记住马上要出来啊!”
大家把焦裕禄扶到病**,拉着他的手不愿松开。梁大爷说:“焦书记啊,你瘦多了,瘦脱了形啊。”
肖长茂给焦裕禄垫了个枕头:“昨天早晨,俺说进省城去看焦书记,乡亲们挤了一屋子,都让俺给您带个好来。俺那瞎老婆子非要跟了来。俺说:你少眼没户的,俺替你去看不是一样?俺瞎老婆子说:俺眼看不见,心看得见,俺摸摸俺儿的脸……”梁大爷说不下去了。
焦裕禄眼里含着泪:“梁大爷,您回去告诉大娘,我的病进了医院好多了,回去我再去看她。也谢谢乡亲们了。”又问肖长茂:“肖大爷,您的牛屋又添丁了吧?”
肖长茂说:“添啦,今年一冬一春,添了两匹小骡驹,三头小牛犊。”
焦裕禄说:“好啊,繁殖牲口的奖金发给您了吗?”
肖长茂说:“发了。焦书记你还惦着这事。”
焦裕禄又问朱晓、吴子明:“小朱、小吴,苗圃怎么样了?”
朱晓说:“今年苗出得更好,张集、胡集和十几个村都建了育苗基地,咱兰考真的又成为泡桐王国了。”
焦裕禄说:“好!秀芝啊,你们大队的大窑怎么样了?”
刘秀芝说:“焦书记,今年春上俺们又建了一座大窑,收入翻了一番,现在有一半社员盖了新房。大伙都说,等您出了院,把您请到俺村新砖房里住几天。”
焦裕禄说:“我一定去。前几天这场雨,咱们县淹了没有?”
豹子说:“没淹。咱们压碱的地上种的麦子长得可好了。”
梁大爷说:“焦书记啊,咱兰考除三害,给沙丘‘贴膏药’、‘扎针’,这一招最灵,用淤泥封沙丘,再种上泡桐,从根上治了沙,太好了!”
豹子说:“程县长又包了咱村的点儿,天天长在咱村里,咱村的沙丘,全封住了。”
焦裕禄高兴起来:“好!好啊!”又问豹子和秀芝:“你俩的事怎么样了?”
刘秀芝看看豹子。豹子拿出一张大红结婚证:“把证领了。年前办喜事。焦书记,等你出院喝我们的喜酒。”
焦裕禄说:“好好!小朱、小芳,还有小吴、二萍,你们呢?”
小朱、小吴也拿出了结婚证:“焦书记,俺们也带来了,让您看看。”
焦裕禄看着:“我答应过你们,出了院,给你们主婚。”
护士长进来了:“焦书记,您得输液了。”
焦裕禄说:“晚一会再输吧,我再跟乡亲们聊聊。”
护士长说:“焦书记,您得配合治疗,一定不能累着。”
刘秀芝说:“焦书记,俺们看见您就放心了,俺们走吧。”肖长茂等人全都站起来准备告辞,大家都流起了眼泪。焦裕禄说:“乡亲们,别哭。我不能死,我为党、为兰考人民做的工作还太少。”
护士长也在擦眼泪,焦裕禄说:“护士长,我再和乡亲们聊十分钟,还有一些情况没问呢,就十分钟,中不?”
护士长无奈地摇摇头。
2
乡亲们来的那一天,是焦裕禄住进医院以来最兴奋的一天。兴奋加上肝疼整整一晚上睡不着,不疼时就和俊雅不停地说话,一直到上午八点医生查完房,才眯了一会,县长程世平来了:“老焦睡着了?”
徐俊雅说:“昨天来了几个乡亲,说话太多,兴奋了。晚上疼了一宿,刚睡着。程县长您坐。”
程世平示意别吵醒焦裕禄,他坐在焦裕禄床边,看着他。
焦裕禄嘴角挂着笑容。突然,他笑醒了,看见程世平坐在床边:“老程啊,你来了。”
程世平说:“你看看,怕吵醒你,你还是醒了。”
焦裕禄说:“刚才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啊,咱兰考的小麦丰收了,收的麦子是仓满囤流,家家都蒸白面馍。你回去,一定让人把碱地上的麦穗给我捎一把来,叫我看看。”
护士长进来了:“焦书记,打扰一下,报一下饭,今天中午您吃点什么?我们一定准备。”
焦裕禄说:“不要麻烦你们,只要肝不痛,啥饭都能吃。现在的伙食己经够好了,你们知道兰考人民吃啥?红薯干也吃不饱啊。我现在吃的,已经过份了。”
程世平说:“老焦,你是病人,想吃啥,这里没有的,我去办!”
护士长说:“住了这么长时间了,焦书记没吃过一回小灶,也从来没给我们伙食提过意见。”
焦裕禄说:“护士长,今天我真还想提一条意见。”
护士长急忙掏出小本本。
焦裕禄笑了:“别记。不过这个意见不是对厨房说的,你们各方面都很好,就是报纸太少了点。”
程世平说:“老焦啊,你住进医院是治病来了,这病三分在治七分在养,对不对?你注意休息,报纸还是少点好。护士长,这条意见不算数。”
大家笑了。
3
焦母让孙子守忠陪伴着,去县城赶火车。
她问守忠:“守忠,这封电报上咋说,你叔要紧不?”
守忠说:“奶奶,我叔不要紧。他就是太累了,住进医院养几天就好了。”
老太太说:“那咋不住兰考的医院,住了省城的大医院呢?你叔的脾性我知道,他但凡病得不严重,不会去住医院的。我这些日子心里觉得有些慌,总是惦着你叔。”
守忠宽慰奶奶:“奶奶您放心,我叔不会有事的。坐上火车,在车上喝点水。”
车到郑州已是深夜,老太太下了火车,站在站台上向人群中眺望。
终于,她在接站的人群中看到了儿子。
英俊挺拔的儿子迈着矫健的步子,挥着手向她走来。
儿子高声喊着:“娘——”
她答应着:“哎——”
这时才看见喊“娘”的是一个陌生的小伙子。那个小伙子搀住了身边一个老太太的手臂。焦母揉揉眼睛,她这才意识到刚在自己出现了幻觉。
她怅然地立在站台上。站台上的人已走光了。空****的站台。冷月如钩。
有人喊着“娘”向她走来。她不敢贸然应声,揉着昏花的眼睛。
走过来的人喊着:“娘……娘……”
老太太仍然无声地伫立在站台上。来人喊着:“娘,我是俊雅,我接您来了!”
老太太这才回过身来,叫了声:“俊雅!”
俊雅扑在婆母怀里,放声大哭。
病房里,处在肝昏迷中的焦裕禄嘴唇微微动着,轻声呼唤着:“娘……娘……”
徐俊雅对婆婆说:“他这几天总是昏迷,一昏迷时就喊娘。娘,他是想您啊……”
老太太也唤着:“禄子!禄子!娘来了!娘来了……”
焦裕禄醒过来了:“娘……”
看着瘦得不成样子的儿子,老娘肝肠寸断:“禄子,娘来了……”
“娘……来了……我,我不是……不是在做梦吧?”
徐俊雅附在耳边轻声说:“老焦,真的是娘来了!我从车站接回来的。”
焦裕禄挪了一下身子:“娘,您老……累了吧……坐了,坐了这么远的火车……”
“娘不累。娘看见你就不累了。”
焦裕禄说:“娘,我……我没想到……病成这样……让娘挂心了……娘您老别担心,我病好了,还要回……回博山老家看看……”
“儿啊,你这么想就对了,等你好了,娘陪你一块回老家。娘给你做了新鞋。娘老了,这鞋做得越来越吃力了。”
焦裕禄接过鞋:“娘,不知道,我……我还能不能……穿着这双鞋……再回博山……”
娘给他理了理头发:“孩子,咋说这话?娘就不信还有治不好的病!等你病好了,就回老家养些日子。咱崮山上也找到水了,听说将来还要修水库呢。”
焦裕禄问:“找到水了?在哪儿?”
娘说:“就在你说的那个地方,阚家泉。你方开叔说是你画的图,村里让水文队给把水找到了。”
焦裕禄说:“好……有了水,再栽上……栽上果树,崮山就好看了。兰考……兰考的沙丘……用淤泥封固,又栽上泡桐……”
他一阵咳嗽,大口地喘气。
小田进来了:“焦书记,您累了,先休息一下吧。一会又要输液了。”
她示意了一下俊雅,老太太会意,站起身子:“儿啦,话多伤身,你还是个病人呢,娘又不走,有的是说话的时候。你呀,就先歇会儿。”
看见俊雅陪母亲出去了,焦裕禄撑起身子:“小田……我提一个要求……”
“焦书记,您说。”
焦裕禄说:“不要给我……使用那么贵重的药了,应该……应该留给比我更需要、更有希望的同志。”
4
在张营公社,老洪匆匆收拾行装。刘旺进来了:“洪社长,出门?”
老洪说:“我刚得到信,老焦在郑州住院,病危。我马上去郑州。”
刘旺:“快去吧。”
老洪敲着自己的脑袋:“老焦住院前,专门来看我,我犯混,又没开门。刘旺你说我咋这么糊涂!”
刘旺说:“洪社长,别说了。焦书记不知多想你呢。”
坐上了火车,老洪恨不得这火车再生出一副翅膀。出了火车站,他急匆匆向医院跑去。他越跑越快,不断地撞倒与他擦身而过的行人。
5
此刻,病房里,医护人员在抢救又一次进入肝昏迷状态的焦裕禄。
女儿焦守云扶着奶奶站在他床前。
站在床前的还有前来看望他的省委、地委组织部的部长和地委、县委的干部。
徐俊雅掩面哭泣。
昏迷中的焦裕禄出现了幻觉:兰考的泡桐林。一天一地的桐花。
蝴蝶在花团锦簇中穿飞。焦裕禄拉着徐俊雅的手,在桐树林里奔跑着,
桐花落了他们满身。不知什么时候,徐俊雅松开了她的手,向桐花深处跑去。焦裕禄在后边喊着:俊雅、俊雅……
他用微弱的声音唤着:“俊雅……俊雅……”
徐俊雅伏身在他耳边喊着:“老焦!老焦你醒醒啊!”
焦裕禄慢慢睁开了眼睛。俊雅轻声说:“老焦,省委组织部的谢部长、地委组织部的郭部长看你来了。”
焦裕禄伸出了无力的手。谢部长、郭部长的手与他握在一起。
焦裕禄无力地抬下手:“部长,坐……坐吧……俊雅,给领导……搬……搬个凳子坐下。”
谢部长说:“裕禄同志,你不要管我们……”他给焦裕禄掖好被角。
焦裕禄看着谢、郭两部长:“请……组织告诉我,我的病到底还行不行?”
谢部长轻声说:“裕禄同志,党组织为了治好你的病,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医生诊断,说你的病到了肝癌后期,皮下扩散……目前,还没有办法治好这种病。你对后事有什么交待,对党有什么要求,请向组织上讲吧。”
焦裕禄吃力地抬着身子,徐俊雅忙去扶他。
病房内一时静寂得可怕。
焦裕禄紧握两位部长的手,平静地说:“感谢……组织对我的关怀,我……没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实现……兰考人民的愿望,心里感到难过……”
两位组织部长眼中含泪,动情地说:“裕禄同志,你在兰考工作很好,省委、地委都对你很满意。你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无愧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焦裕禄几乎拼尽全身力气,断断续续说:“我活着……没有治好兰考的沙丘……死后……希望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我……死后,不要为我多花钱,省下来,支援灾区……”
徐俊雅哭得全身抖动。
焦裕禄又握住徐俊雅的手:“俊雅……不要哭,好好生活,好好工作……这么多年,你跟我没少操心、受罪……孩子都还小,……我死后……担子全压在你身上……你,多辛苦了。要教育好孩子,多叫他们参加劳动……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钱、要东西……”
又对母亲说:“娘,您年纪大了,没过几天好日子……我给俊雅说了,叫孩子们不忘奶奶……”
母亲忍住眼泪,抿紧了嘴唇,不哭出声,不流出泪,安慰儿子:“孩子,说这些话干啥?没事,哪有治不好的病!”
焦裕禄点点头,又一次昏迷过去。
女儿守凤跪在床前,哭着:“爸——爸——”
焦裕禄艰难地睁开眼睛。他把几个孩子招到床边,手指颤抖着,摸摸这个的脸,扯扯那个的手。孩子们哭起来。
焦裕禄拉长女焦守凤的手:“守凤……你们姊妹几个,数你大……是大姐姐……以后要听妈妈的话……带好弟弟妹妹……你已经工作了……爸爸没有什么送给你……这套《毛泽东选集》……就留给你了……毛主席会告诉你怎样工作……怎样……怎样做人……怎样……怎样生活……”
徐俊雅和孩子们哭成了泪人。
1964年5月14日9时45分,大地之子焦裕禄停止了呼吸。
老洪跌跌撞撞跑进医院大门。
他在甬路上几次摔倒。
进了病区,看到楼道里的医生护士哭声一片,老洪向医生询问了一句,他的腿一下子软了,手里的包掉了下去。
他跪在地上,哭喊着:“老焦!禄子!我的好兄弟——你咋不等等哥啊——”
6
兰考大地一片悲泣。
县委举行焦裕禄追悼会,乡亲们用泡桐枝和青松翠柏扎了花圈。
成千上万的乡亲手执香箔、纸钱,遍地焚烧。
对于兰考的百姓,焦裕禄的离去让他们顿时有了天塌一角、地陷一方的感觉,他们只能用泣血的哭诉来倾述对他的怀念。女人们长哭当歌,诉说着他的苦他的累他的大德大善。男人们长啕如雷,诉说着他的情他的义他的大仁大爱。
他们摆上了上供的枣篮、馍篮,围着供品跪下来,齐声哭叫:“焦书记,苦死累死的好心人呀!你在俺家吃的是薯叶窝窝,现如今收麦了,俺蒸了馍,你尝尝吧……”
程世平、张希孟、李林、钟副县长和县委的同志们……梁大爷、双目失明的梁大娘、肖长茂、王老四、刘秀芝、被焦裕禄救活的张徐州的爹娘抱着两岁半的张徐州……还有朱晓、吴子明、张小芳、二萍……还有洛矿的涂明伦、大老李、张小昆、钟霞等工友……
泪水在每一张脸上淌成河流。
老洪哭昏了过去。
大雨滂沱。
雨水中模糊了一张张流泪的面孔。
送葬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7
焦母走在蜿蜒的山路上。
山景依旧,云淡天高。
焦裕禄逝世四天后,焦母回到崮山。在焦裕禄的追悼会上,无数的人安慰着承受着巨大的失子之痛的母亲,叫她“妈妈”、“奶奶”,这位坚强的母亲眼中却没流一滴眼泪。
那个时候,她必须激励儿媳俊雅挺住。俊雅还太年轻,只有三十六岁。一踏上老家的土地,踏上儿子从小走过的山路,她却再也撑不住了。
母亲在山路上的步子踉跄起来,儿子童年、少年、青年时的身影在她眼前闪现:
背着书包放学的儿子,稚声叫着:娘,我回来了……
从大山坑煤矿逃回的儿子,叫着:娘,我回来了……
当了县委书记的儿子,叫着:娘,我回来了……
儿子喊娘的声音在四山回**:娘,我回来了……回来了……回……
她突然变得衰老了,再也迈不开步子。
她扶住一棵树,跌坐在地上,放声哭喊着:“儿啊!儿啊!”
她哭得昏天黑地,手中抓了满把的青草。
她的哭声在四山回应:
儿啊……儿啊……
儿啊……儿啊……
儿啊……儿啊……
风把一个母亲悲怆的呼唤传送到更加辽远的远方。
补记:
焦裕禄最初葬于郑州烈市陵园,根据他的遗愿,1966 年 2月26 日迁葬兰考县城北黄河故堤的沙丘上,郑州铁路史无前例地动用了专列,运送焦裕禄棺椁到兰考,专列停靠兰考站,随车乐队奏响哀乐,从火车站到陵园,数万多名群众拦路哭祭,哭声直上干云霄。那场面,铁石之人也会落泪。
焦裕禄逝世47年了,他当年栽下的小泡桐树已长成了两三人合抱粗的大树,被称为“焦桐”,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去兰考拜谒焦裕禄纪念馆的人,都要去看看焦桐。一再扩建的焦裕禄纪念馆,四十多年已接待了来自全世界的数以百万计的参访者。焦陵更是天天有人去祭拜,天天有人摆放供品、鲜花。
1991年2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焦裕禄纪念馆写下了“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题词;
1994年5月14日,在为焦裕禄逝世30周年而坐落的铜像仪式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亲赴兰考为铜像揭幕,并发表即席讲话,赞扬“焦裕禄同志是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和广大干部的好榜样。”群众掌声雷动;
2009年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到兰考视察工作并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在讲话中指出“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精神不动产”。
笔者曾三次踏上兰考大地,为由我编剧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写下了题为《大地之子》的歌词:
人生的路,有多长,
生命在闪光。
燃烧的血,把黑夜点亮,
那是命运的担当!
大地的儿子,大地的儿子,
大地的儿子啊,
一副宽厚的胸膛,
一架不弯的脊梁。
意志铸就神州铁,
生命的壮歌写在大地上。
寻梦的路,有多长?
人字雁两行。
串串脚印,把生命丈量,
那是人性的光芒。
大地的儿子,大地的儿子,
大地的儿子啊,
一个敞开的灵魂,
一双张开的臂膀。
慷慨羽声唱大风,
**的长歌写在蓝天上。
2010年8月—2010年12月完成于北京雪雅小庄——沧州渔书楼。
2011年1月—2011年4月18日,再改于杭州、北京、哈尔滨、黑河。
2011年5月12日11时25分,定稿于沧州渔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