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都市 遭遇激情

有意无意间

遭遇激情 王小鹰 2173 2024-10-16 21:34

  

  (后记)

  曾经有人描绘了这样一幅未来的图画:随着电子科学的迅猛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将为万能的电脑所代替,包括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意识与思维的活动。艺术创作也可以由电脑来完成:绘画、雕塑、音乐、文学……

  看着这幅图画我不禁有些惶恐,到那个时候人的大脑会不会逐渐退化?于是我产生了怀疑:艺术创作难道真能用电脑来完成吗?譬如写小说,难道电脑也会写小说?

  答曰:当然会,把素材输入电脑,根据主题、情节、人物、结构……的发展规律,电脑便能写出一篇非常完整的小说来。不是经常在谈小说创作的规律吗?只要有规律可寻,电脑便可以循规蹈距地把它作出来。

  我哑然了。

  虽然在大学课堂里学习过很系统的文学理论课,关于主题、情节、人物、结构、语言等等问题都做过悉心的钻研,然而在开始动笔作了几篇小说以后,便发现实际的写作过程要比这些被载人书中的道理复杂得多。

  虽然,也曾勉勉强强地写过几篇所谓创作谈之类的东西,但仔细想来,老实道来,这些东西其实也并不完全是、甚至完全不是自己在写作时的实际心情,大多是为了写创作谈而创作出来的谬论邪说,误人子弟而已。

  以我的体味,写作这件事,说不清道不白,实在无“规矩”可寻,大多是被当时当景的一种情绪所左右而为的。所以哪怕电脑将来能够把人类生儿育女的工作都代替了,恐怕也是不能代替创作之类的事吧?

  那么,文章究竟是如何作出来的呢?我敢肯定,有十个作家,就一定有十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而且同一个作家写十篇小说,也必定有十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过程,很难统一而论。

  我细细回味自己搞了十年创作的过程,不由很愕然地发现:自己写作的“办法”竟有截然相反的。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颇为慎重,苦思冥想地捉摸出一个主题以后,开始立提纲,写人物性格小传,布局情节发展的**,安排有头有尾的结构等等,这便是规范的写作过程。我很快就厌烦了这种作文的方法,太机械,有点类同数学中的排列组合法,常常阻碍了文思的流畅和**的喷发,使文章显得规规矩矩而失之韵味。因为有了先定的主题而不敢让思绪自由翱翔;因为有了限定的结构框架而不敢有节外生枝;因为给人物规定了性格特征、思想基础,而不敢让他(她)们有复杂和意外却是精彩的表演。

  当我不再这般循规蹈距地有意作文之后,我发觉我写作的办法开始紊乱而没有章法了。我时常感觉到什么都能写,又时常说不出自己究竟在写什么。

  我曾经“心不在焉”地作文,似乎是在无意之间捉住了一点东西,这期间的文章写起来轻松愉快,文字流畅,往往一气呵成。然而这般作成的文章也常常容易造成遗憾,文章出来后,再看看,觉得这里意思没写尽,那儿情绪没完成,后悔得很。也有编辑对我说:太可惜这些素材了,如果想一想再写,写得更透彻一点,那么其内容会丰富而深邃得多。

  于是我渐渐地悟出了作文的“妙法”,只在有意无意之间。这法子听起来有点玄妙,要解释很清楚也不容易,完全要靠作文人在实践中慢慢地体味感觉。

  由此我想起了在华师大中文系读书时,我们的钱谷融先生关于散文的一句名言,‘他说:“写散文时要保持一种散淡的心态”。钱先生认为在一切文学样式中,“散文看来是最容易写的,其实是最难写的。因为一切文学作品都要显示作者的性情和品格,在诗歌、小说和戏剧作品中,作者常常用韵律节奏、故事情节等把自己装裹起来,使读者不容易一下子看清他们本人的庐山真面目。散文则不然,作者直抒胸臆, 自由自在地逞心而言;毫无装扮,甚至不衫不履,径直走了出来。读者一下子就看到了作者的本色本相。”

  我体会钱先生所说的这种“散淡的心态”,便是一种不矫揉造作、不追风看向、不驱名逐利的人生境界;一种在有意无意之间自由驰骋的写作状态。

  其实,仔细想想,那些无意间获得的创作冲动(或者说灵感)也并不是无根无据、老天恩赐给你的,它必然与你的生活经历、你的生活积累、你对生活的认识、你的学识教养、你的气质性格等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可以说它是从你自己心灵与思维的土壤中培育出来的。那么,为了更多地获得这些灵感,是不是可以在日常无意的琐碎生活中有意地去开拓自己的视野,去增加自己的阅历,去丰富自己的积累,去磨炼自己的观察力,使自己心灵与思维的土壤愈来愈肥沃呢2有意的追求是为了无意的收获,那么获得的将是浑然天成的果实。

  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去追求那个似有似无的东西,往往会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含蓄美、意境美。

  我又要回到篇首的话题上来了,以我之见,创作这个东西是永远为电脑代替不了的。可以说创作没有规律可寻,如果说它有规律,这个规律便是:世界有多少种样式,生活有多少种样式,人有多少种样式,创作的方法便也有多少种样式,文学是与世界、生活、人同步生存的。

  说到此刻,我要告诉大家,这篇所谓的创作谈也是我为了谈创作而创作出来的,很难完全说明我在写作时的真实的心理状况。若要追根究底地问:那个真实的心理状况是怎样的?我回答:请你自己去作,到时便能体会其中无穷的奥秘―痛苦与欢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