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历史 大唐李靖传奇

六十八、

大唐李靖传奇 纳川 8586 2024-10-20 02:34

  

  李世民大军惨败的消息传到长安,整个长安震动,李渊大怒。这是奇耻大辱,李渊自从太原起兵以来,从来没有遭到这样的惨败。这件事必须追究责任。

  李渊本来想把刘文静和殷开山处死,以解心头之恨,但是经不住李世民和众臣的苦苦哀求,于是法外开恩,把刘文静和殷开山废为庶人,在军中戴罪立功。

  李靖进言有功,赏赐黄金百斤,绸缎五百匹。李靖坚辞不受。

  李世民休息了几个月,身体刚一恢复,他就又挂帅出征了,因为不消灭薛仁果,他寝食不安,那一口恶气就整天堵在他胸口里,实在是忍不下来。

  武德元年(618年)八月,唐军在秦王李世民带领下再次出征,进攻薛仁杲。

  这一次,李世民非常慎重,他严格按照李靖的建议,先要做好防守,把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让敌人无机可乘。然后再想办法,找到敌人的弱点。

  十一月,唐军驻守高墌,薛仁杲派大将宗罗睺多次挑战,李世民坚守不出。

  一连几个月,大军坚守不出,众将领都急了,又纷纷请战。

  李世民说:“诸位,我军刚败,士气低落,敌军得胜,骄横一时,我们应该深沟壁垒,坚守不出,等他们的粮草耗尽,士兵气馁,那个时候战机就到来了,我们可以一战而擒之。”

  于是号令全军:“有再敢请战的,斩首!”

  对峙了六十多天后,薛仁杲的大军粮食果然吃完了,再加上薛仁杲为人残酷,动不动就用酷刑惩罚下属,弄得他手下的将领纷纷想叛逃。粱胡郎等人就率领各自的队伍前来投降李世民。

  李世民向投降的将领仔细的问明情况,和李靖、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商量后,于是就决定采取进攻。

  为了进一步消耗敌军的士气,李靖建议,先派几千人作为先头部队,吸引薛仁杲大军进攻。像猫捉老鼠一样,先陪他们玩一玩,等他们折腾累了,我们再突然发动进攻,这样才能出其不意。

  李世民说:“此计甚好。”

  于是传令行军总管梁实带领三千人马前出几公里,在浅水原扎营,吸引薛仁杲大军来进攻。多带弓弩,尽可能远距离杀伤敌人,他们的任务是坚守三天三夜。

  薛仁杲果然命令手下的大将宗罗睺带兵攻击梁实。

  梁实的军营里由于没有水源,几千人马没有水喝,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三天,击退了敌人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为了给大军反攻创造条件,他们像一颗钉子一样,紧紧的钉在那里。

  宗罗睺的攻击持续了好几天,李世民估计敌人已经非常疲劳了,于是特意征求李靖的意见说:“靖兄,你看总攻的时候到了没有?”

  李靖说:“还没有。这样,我们先把一部分军队在浅水原南面列阵,摆出一副决战的样子,虚张声势,让对方以为我们的主力全部在这里,吸引他们再来进攻。我们的精锐骑兵从侧面迂回包抄,到敌人的后面,突然发动进攻,这样前后夹击,就可以大获全胜。”

  李世民说:“好。”

  于是,天一亮就派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南面带领一万人马列阵。

  宗罗睺合兵攻击庞玉,庞玉部几乎坚持不住了,李世民和李靖带领大军出其不意的从浅水原北方出现,杀入对方后军。

  对方将士以为已经被唐军包抄,于是军心动摇,士气全无,兵败如山倒。

  李世民率领几十名骁骑率先冲入敌阵,唐军杀声震天,前后夹击大败对方,斩杀几千人。

  此时李靖认为,机不可失,建议一鼓作气,追击敌军,李世民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带领二千多骑兵,在前面紧紧咬住敌军不放。

  他舅舅窦轨这个时候拉住他的马苦苦的劝道:“秦王,薛仁杲还占据着坚固的城池,我们虽然打败了宗罗睺,但不能冒进,我请求暂且按兵不动,观察一下薛仁杲的动静再决定。”

  李世民斩钉截铁的说:“我考虑这个问题很久了,现在我军取胜,势如破竹,机不可失,舅舅不要再说了!”于是大军立即进发。

  薛仁杲听说前军已经大败,于是带领手下的人马出城列阵,想放手一搏。

  李世民带领几千骑兵依泾河面对薛仁杲营地列阵,此时唐军士气高涨,旌旗蔽空,盔甲鲜明。薛仁杲手下的将领纷纷胆寒,于是不少人阵前倒戈,投降了唐军。

  薛仁杲一看非常害怕,于是退兵进城拒守。天快黑时,唐大军相继到达,于是包围了整座城池。

  半夜,很多守城的士卒怕死,纷纷下城投降。薛仁杲无计可施,只好也出城投降,唐军俘获一万多名士兵,五万多名男女,一战剿灭薛仁杲和他的党羽。

  李世民大军班师,押送薛仁杲回到长安,在长安将他斩首示众,西秦宣告灭亡。

  与此同时,大凉皇帝李轨也被安修仁抓获,并送往京师,武德二年五月,被斩首于长安。至此,西北方面基本上平定。

  因为此战有功,刘文静得以恢复爵位、封邑,并被李渊任命为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

  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继续辅助李世民镇守长春宫(在今陕西大荔)。

  他自认为才能在裴寂之上,且又屡建军功,但地位却远不如裴寂,因而心中愤愤不平,常在议论朝政时与裴寂故意唱对台戏。凡是裴寂支持的,不管有没有道理,他都坚决反对,两个人朝堂之上也会争得面红耳赤,裴寂对他非常嫉恨。

  当时裴寂担任宰相,深得李渊的信任。

  过了一段时间,刘文静在家里和自己的弟弟刘文起喝酒,因为心情郁闷,很快就喝醉了,然后拔出佩剑,一下就砍向家里的厅柱上,并口出狂言,对弟弟刘文起说:“我和裴寂势不两立,我一定要斩杀这个老贼!”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家里闹起鬼来,他弟弟刘文起就找来巫师,夜里几次在刘文静家里披散着头发,挥舞着宝剑,做法驱除妖魔鬼怪。

  这时,刘文静有个失宠的小妾早就对刘文静不满,她于是心存报复,于是就把这些事情告诉他兄长,托他向朝廷告发刘文静谋反。

  李渊接到情报,立即把刘文静下狱,并命令裴寂与萧瑀两位重臣负责审讯。

  刘文静面对裴寂和萧瑀,直言不讳地说:“太原起兵时,我是司马,裴寂是长史,我们俩地位相当。而今裴寂官居宰相,而我的官衔与赏赐和他差得很远。我带兵东征西讨,立有战功,家属却无所庇护,我心里确实不平衡,有怨恨的情绪。”

  礼部尚书李纲和宋国公萧瑀都认为刘文静并非谋反。

  李世民在李渊面前也极力为刘文静开脱,他对李渊说:“父皇,刘文静此人,是太原起事的第一功臣,是他最先提议的。他和我谋划好之后,才告诉裴寂。等长安平定后,他和裴寂的地位一直有很大差距,这是显而易见的,他心里只是有一些不满情绪,但并没有谋反之心。孩儿和他朝夕相处,他对朝廷忠心耿耿,这一点我还是非常有把握的,希望父皇网开一面,赦免他的死罪。”

  但这个时候裴寂却落井下石,趁机插话,对李渊说:“皇上,刘文静此人,才华横溢,胸怀韬略,能力确实在众人之上,但此人阴险狡诈,个性彪悍,心胸狭窄,睚眦必报,非常难以驾驭。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赦免刘文静,必贻后患。”

  李渊一听,正中下怀,当皇帝的最怕手下有能力的臣子造反,而刘文静这个人确实太有才华了,一向就让资质平庸的李渊本人心里非常忌惮。

  本来刘文静有大功于唐朝,李渊曾经当面许他免死两次的特别恩宠,这个时候李渊翻脸不认人,于是下令把刘文静、刘文起兄弟处斩,并且抄没其家产。

  李世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于是大哭,请求李渊允许他最后再见刘文静一面。

  李渊只好允许。

  李世民于是命人准备好酒菜,到监狱里亲自看望刘文静。

  刘文静一见秦王亲自来看望自己,并且刚一进门,李世民已经是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于是立即就明白什么意思了,事已至此,他只好面对了。

  李世民扶着他的肩膀大哭说:“文静兄,都是我不好,没有能力保住你的性命,我对不起你。”

  刘文静也是满含热泪,冲李世民跪下施礼说:“秦王对我刘文静有知遇之恩,这一辈子我知足了,只是希望秦王今后以苍生社稷为念,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做一个百代流芳的伟大人物,只是我看不到那一天了。请秦王好自为之,不辜负我们的君臣之义。”

  于是,仰头喝下李世民亲手斟满的三杯酒,拱手上路。

  在刽子手拎刀准备行刑的时候,刘文静

  对旁边的监斩官说:“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

  刘文静时年五十二岁。

  刘文静的死深深地触动了李世民的内心,让他从新审视他和父皇李渊的关系。

  李世民恍然意识到,君恩莫测,虽然亲如父子,但是他李世民在关键时刻,却连自己最信任的一个部下的性命都保不住,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也会岌岌可危,真正是前途未卜啊。

  刘文静被杀,也让李靖深感恐惧,这个李渊,果然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自己确实没有看走眼,上一次差点就要了我的脑袋,看起来谁有本事,这家伙就惦记谁。

  我李靖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让他抓住我的什么把柄,我已经有案底了,再犯了事,肯定是小命不保,于是李靖的心思更加缜密起来,他害怕万一哪一件事情没有办好,就得罪李渊了,到时候他想要杀死你,就是秦王也没办法保下来的。

  李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今后要更加谨言慎行,不能犯任何致命的错误,因为脑袋只有一个,砍了就安不上了。

  六十八、却说宇文化及带领十几万大军浩浩****,杀奔洛阳而来。

  这一路上他光顾着享受了,根本不知道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就是一个简单的目的——回长安,反正自己手里有的是本钱,一路上见神杀神,见鬼杀鬼,他才不管路上会不会遇到李密的瓦岗军,洛阳的悍将王世充,那些人会不会要了他的命,到时候怎么办。

  他本来就是个傻逼,自我感觉良好得很,觉得天下没有谁是他的对手,于是根本不懂得预测前面的风险,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够干什么,反正现在每天过得挺好的,跟隋炀帝当初一个样,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真他妈的过瘾。

  有时候历史偶尔让一个傻逼出场,让大家看一看笑话,也是非常有戏剧性的。

  宇文化及可以干什么不考虑后果,但是,他手下带领的可是十几万如狼似虎的骁果禁军,是大隋朝最精锐的部队,毫无疑问,战斗力爆棚,和那个时候任何一个枭雄的手下相比,都是让人胆寒的一支队伍。

  于是,整个天下震动,大家都在打探下一步的动作,在这些人中间,占据河南的李密和在洛阳辅助皇泰主的王世充、元文都等人心里最为着急。

  皇泰主还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军国大事自然都是王世充、元文都等大臣拿主意。

  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

  他的祖父叫支颓耨,很早就去世了。

  他祖父去世后,祖母带着年幼的儿子支收改嫁到了霸城一个姓王的男人,于是支收就改姓王,支收就收王世充的父亲,后来从政,官当到汴州长史。

  王世充从小就对读书非常有兴趣,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

  隋文帝开皇年间,他因为有战功而被授予仪同三司的官职,接着提升为兵部员外郎。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非常喜欢王世充,在大业年间提拔他为江都丞,兼任江都宫监。

  当时炀帝多次巡视江都,王世充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每次上朝谈论政事,总是千方百计讨好隋炀帝。

  他请手艺高超的匠人制作出玉石雕刻和风景彩画,诈称远方的珍贵工艺品,献给炀帝讨好,获得了炀帝更加宠信。

  王世充知道隋朝的政局将会混乱,就暗地里结交英雄豪杰,广泛收买人心,那些犯罪坐牢的人,他都用曲解法律的办法予以释放,显示私人的恩惠,让那些不法之徒今后有机会为他效力。

  公元613年(隋大业九年)六月,杨玄感乘炀帝亲征高句丽,国内空虚之机突然叛乱,进攻东都洛阳,当时各地有不少人打着响应杨玄感的旗号起兵,在江都附近就有余杭的刘元进、昆山的朱燮、常熟的管崇三支起义军。

  后来这三支队伍联合起来,共推刘元进为主,占据吴郡,称天子,立百官。

  隋炀帝派了大将吐万绪、鱼俱罗镇压,这二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镇压到这年年底,隋军基本上取得了胜利,击毙了管崇,并把刘元进和朱燮围困在建安。

  由于连续作战,将士劳累,这两员将领请求暂时休兵一段时间。

  不知是谁向隋炀帝进了谗言,说此二人故意之所以不进攻,是有了不臣之心,恐怕很快就会起兵造反。

  隋炀帝本来就对手下领兵的大将个个都充满了防范的心理,已经搞得自己晕头转向,草木皆兵,失去了正常的判断能力,看谁都像是要反叛的意思,于是他大怒,立即把吐、鱼二人撤职法办。

  接着,隋炀帝任命自己信任的王世充指挥军队继续进攻刘元进,并把朝廷刚刚在淮南征募的数万新兵交给王世充指挥。

  这批淮南兵能征惯战,实力非同一般,从此以后,成了王世充的子弟兵,是他起家的资本。

  王世充率部大举进攻刘元进、朱燮,连战皆捷,刘、朱先后战死,但仍有不少余部散在各处为盗。

  王世充为了把他们一网打尽,就装模作样地找了个黄道吉日,集合有关人员到通玄寺的佛像前焚香立誓,约定降者不杀,并派人故意四处宣扬。

  那些刘元进的部下听说后,以为这个王世充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于是纷纷出来投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世充果然就平定了吴郡。

  大局已定后,谁也没有想到,王世充会突然翻脸,把所有投降的三万多人全部坑杀,一个不留。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他和隋炀帝确实有相同之处,都是嗜血如命的杀人魔王,确实惺惺相惜。

  因此,王世充更深得隋炀帝杨广的喜欢,对他更加器重。

  公元614年(大业十年),齐郡的义军统帅孟让从山东长白山出发侵犯各个州郡,到盱眙已经发展到十多万人马。

  隋炀帝又一次命令王世充率部抵御,王世充诡计多端,他带领大军赶到后,就以都梁山为据点,设置五道营栅,和起义军相持而不出来作战,他还让人四处散播假消息,说会很快撤退,他们不是农民起义军的对手。

  为了进一步麻痹对方,他还派出部队里的老弱病残站在第一线,故意让农民军看到,他的部下都是些身体素质很差的人,不堪一击。

  消息传来,孟让果然上了当,他对手下的将士不屑一顾地说:“王世充是个只懂法令条文的小官,哪能带兵打仗?我一定会活捉他,一直打到江都去。”

  王世充又命令附近的百姓都住进了部队的营垒,四处没有东西可抢,起义军慢慢地就没有吃的了,但又为营栅挡住道路而不能向南方进军,于是只好分兵包围王世充的五处营栅。

  王世充每天派出小股部队出来打一下,装出失败的样子,赶快跑回营栅里。接连搞了好几天,让孟让更加小看他,于是就更加防松了警惕,干脆就把包围营垒的人马撤下来一大部分,到南边去搜抢财物,留下的兵力勉强够围住营栅的。

  王世充知道敌人已经上当了,于是就在军营中填平了灶坑,拆下了帷帐,摆设起方阵,四面朝外,拔掉栅栏突然出击,战士个个奋勇杀敌,于是大败农民军,孟让仅仅带着几十个随从逃走。

  此战共杀死农民军一万多人,俘虏了十多万人。

  消息传到江都,隋炀帝大喜,对王世充加官进爵,又赏赐了大批金银。

  隋炀帝更加相信王世充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又派他率领部队讨伐各个小股叛军,所到之处全部**平。

  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突厥大军在雁门突然包围了隋炀帝。王世充闻讯立即带领自己手下的全部人马出发到雁门勤王,一路上他故意装出一副忠臣的样子,蓬头垢面,痛快得撕心裂肺,日夜不脱盔甲,躺在草上睡觉。

  王世充知道,自己的顺便一定有隋炀帝安排的情报人员,专门用于监督自己的一举一动的,他做出这些样子,都是为了表演给隋炀帝看的。他心里非常清楚,隋炀帝有很重的疑心病,对手握重兵的将军们个个都不放心。

  果然,隋炀帝听到情报人员的反馈,就认为王世充这个人还是靠得住的,是个货真价实的大大的忠臣,于是就更加信任他。

  公元616年(大业十二年),王世充升任江都通守。

  当时厌次人格谦当了多年的盗匪,带着十多万人在豆子岗(今山东省无棣县)一带活动,后来格谦被太仆卿杨义臣杀掉了。

  隋炀帝就命令王世充统率部队攻打格谦的残存队伍,也打败了他们。接着王世充又出兵到南阳攻打卢明月的起义军,又俘虏了好几万人。等王世充班师回到江都后,隋炀帝非常高兴,亲自设宴在宫里款待他。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七月,瓦岗军在李密、翟让的带领下猛攻东都洛阳,多次击败守军,洛阳求救的文书雪片般飞到江都。

  隋炀帝只好调集全国各地的精兵救援洛阳,在各路援军中就有江都通守王世充率领的江淮劲卒二万人。

  此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本来隋炀帝任命的是右御卫大将军薛世雄。

  薛世雄得到隋炀帝的命令后,立即带领自己的三万精兵从涿郡出发讨伐李密。

  隋炀帝同时命令王世充等其他将领全部接受薛世雄的统一指挥,所遇见的叛军可以随便诛杀。

  薛世雄率部走到河间,在七里井驻军。

  窦建德所部听说薛世雄大军到来,非常恐惧,于是纷纷从占领的各个城池中撤退向南逃去。

  薛世雄接到情报,认为窦建德是惧怕自己的大军,于是就放松了警惕,觉得路上没有什么危险。

  窦建德不甘心就此逃走,于是就策划反击隋军的方案。

  当时,窦建德的驻地距薛世雄的军营有一百四十里,窦建德亲自率领280人的敢死队先行,命令其余的人随即陆续出发。

  窦建德与手下的人约好说:“如果我们能够在夜里到达薛营,我们就进攻他们;如果到达时天已经放明,我们就投降。”

  窦建德率军走到距薛营不到一里的地方时,天眼看就要放亮了。

  窦建德感到非常惶恐,于是就和大家商议投降的事。

  恰好一会儿天降大雾,人与人相隔咫尺都无法辨认,窦建德高兴地说:“此天助我也!”

  于是下令进攻,率军突入薛营袭击他们。

  由于事发突然,薛世雄的兵营一时大乱,士兵们都纷纷翻越栅栏逃走,薛世雄无法制止,最后只和几十名骑兵逃回涿郡。

  薛世雄又气又恨,惭愧之极,于是很快发病,不久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

  消息传到江都,隋炀帝无奈,只好任命王世充为援洛大军的总指挥。

  九月,王世充等各路援军齐集洛阳,使隋朝在洛阳的兵力达到十万多人。

  王世充出兵向李密挑战,双方在洛口对阵,两军前后交战一百多次,还不分胜负。

  隋炀帝心急,于是又派人到部队任命王世充为将军,催促他尽快打败李密。

  王世充只好带领部队渡过洛水跟李密作战,这次吃了大败仗,被淹死了一万多人,他只好率领余部返回河阳。

  当时天气突然变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一路上又冻死了好几万人,等抵达河阳时只剩下一千来人。

  王世充自我囚禁起来请罪,越王杨侗派遣使者释放了他,把他召回洛阳,驻扎在含嘉仓城,他收集逃散的士卒,又有了一万多人。

  公元618年(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叛乱,隋炀帝被弑。

  五月,炀帝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将军王世充、太府卿元文都、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中卢楚等人认为,越王杨侗是隋炀帝元德太子杨昭之子,与皇室血缘最近,于是在洛阳共同拥立他为皇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皇泰,史称其为皇泰主或皇泰帝。

  皇泰主以段达为纳言(宰相)、右翊卫大将军、代理民部尚书,王世充也任纳言、左翊卫大将军、代理吏部尚书,元文都为内史令、左骁卫大将军,卢楚也任内史令,皇甫无逸任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郭文懿任内史侍郎,赵长文任黄门侍郎。委托他们以机密要务,并制作金书铁券藏在宫廷里。

  当时洛阳人称段达等七个人为“七贵”,其中王世充还被封为郑国公,元文都被封为鲁国公。

  皇泰主登基时,洛阳已被李密所部重重包围,有效统治范围只有洛阳一城。六月,宇文化及的叛军到达洛阳郊外,意图攻克洛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这个时候,一个后来左右了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粉墨登场,他就是元文都。

  元文都是河南洛阳人,隋朝大臣。他是北魏宗室后代,个性耿直,明辨是非而有才干。

  在北周时他曾为右侍上士。后在隋朝,历任内史舍人、尚书左丞、太府卿等职,以有能力而出名,隋炀帝继位后,拜他为御史大夫,成为朝廷大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