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历史 永和关

第四十九章

永和关 王哲士 6420 2024-10-20 02:34

  

  这年九月初三,白永和就要迎来他的六十华诞。

  本地乡俗,过寿要在逢九的那年举行。可是,执拗的白永和偏不这样,说六十整寿再过也不迟。

  为了丈夫的六十大寿,柳含嫣真是煞费苦心。

  早在半年前,她就忙活开了。她先捎信给北平的如霞和西安的如玉,嘱咐她们再忙再累也要回来。又和汾州李茂德李掌柜说定,届时带来汾、平、介、孝一带的风味吃食和山珍海味。还专门从隰县请来有名的郭裁缝,量体裁衣,做了几身时尚衣服。甚至连主持仪式的傧相都想到了。要说这个角色,王先生最胜任,可是先生年事已高,且悬壶他乡,不忍心再请他操劳。其次是李茂德,李茂德家居汾州,路途遥远,怕有个闪失。想来想去,想到了此前因生意萧条辞工的财旺。财旺辞工后,去延川开了一家杂货店,依托白家的货源,倒也能将就过得下去。这么个体面事情,财旺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哪有不允之理。一切准备就绪,单等着三老爷白永和最光彩的那一天到来。

  说话间,白永和的寿诞之日就在眼前。

  远在北平的如霞和丈夫周道回来了。为了给爸爸过六十大寿,他们提前一个月上了路,通过敌占区的重重关卡,坐火车,坐汽车,坐牛车,骑毛驴,还以步代车,想想这一路的艰难也够烦心的了。几年没有回来,如霞日夜思念着这个家,思念着家里的双亲。所以,未进门就高喊:“爸,妈,我回来了!”

  柳含嫣听见熟悉的声音,赶忙出门迎接,如霞一下子搂住妈妈的脖子,左亲一口,右亲一口,柳含嫣脸上就留下两个红红的香饽饽:“妈妈,女儿想死您了!”

  柳含嫣说:“孩子,妈妈也一样啊!”

  柳含嫣顺便给如霞丢了一个眼色,示意爸爸还在等着她问候呢。

  如霞扭过头:“爸爸,离开几年,好像几十年那么长!”说罢,略微犹豫了一下,亲了爸爸一口。

  这让白永和好不受用。

  柳含嫣看见女儿瘦了,脸色也不好看,气息又粗,心疼得在脸上摸来摸去,说:“孩子你这是咋了?”

  如霞听了,脸上绯红,伏在妈妈肩上说了句悄悄话,柳含嫣疑惑的脸上霎时洋溢起会心的笑容。

  娘儿俩只顾亲热,把在一旁立着的周道冷落了。白永和忙给周道让座,周道客气地点点头说:“爸爸好,妈妈好!”

  “唉,唉,好,好!”白永和、柳含嫣连忙应道。

  如霞埋怨道:“本来我和周道准备了好多礼物,一路上被抢的抢,丢的丢,就带回来这么点东西。”

  周道打开皮箱,让父母亲过目。

  里边除了衣服,还是衣服,别的什么也没有。

  如霞哭丧着脸说:“值钱的东西都让日本人给抢了。不过,还藏下两件好东西,到时再让二老过目。”

  柳含嫣刮了一下如霞的鼻子:“鬼精鬼精,还留一手?”

  周道憨厚地笑道:“多亏如霞心细,要不,这两件东西也落不下。小日本,坏到家了!”

  如霞话多,想起什么说什么,说他们的生活,说北平沦陷后的种种惨败景象,说沿途见闻……一提起日本人,大家少不了一顿臭骂。自从鬼子来了,弄得国不国,家不家,整日担惊受怕,过的是什么日子!

  柳含嫣情知这样,还是要如霞回来,对满脸秋霜的他俩来说,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了。

  听说大姐回了家,在县教育科任副科长的如意也提前告了假,带着他的女朋友喜梅赶了回来。姐弟久别重逢,加上姐夫和弟弟未来的妻子,一家人不用说多么高兴。

  三个孩子回来了俩,西安的如玉比北平近许多,可为什么还不回来?白永和天天念叨。柳含嫣知道,在几个孩子里他最疼如玉,倒不是他偏心眼,是因为如玉是朋友的遗孤,所以从小到大,在如玉身上他格外操心,只怕这个孩子受了屈,对不住朋友。

  吃早饭时,白永和当着全家人的面,又提起了如玉,说:“难道这娃不回来了?不回来也得来个信。”

  说了这话,闷闷不乐,连饭也没心思吃了,放下碗,独自出了门。

  全家人都知道他的心病,如玉要是不回来,说不定连这个寿也不过了。饭桌上,谁也不言语,只是用眼神相互交流着他们的不安。

  白永和出了九十眼窑院,信步来到老槐树下。朝欢喜岭上望去,山路空无一人。他失望地收回了目光,转向枝叶婆娑的老槐,双手并拢,默默念叨了几句,怏怏离开。他走到河边,久久凝望着黄河,河水只顾匆匆忙忙地流着,并不理会他。他又朝渡口瞅瞅,渡口不见他的女儿。从西安回永和关有两条路可走,如玉他们究竟是从山上下来,还是从河上过来,他心里空落落的。头上流动的云,脚下奔腾的河,横亘在河岸的群山,还有身后古色古香的九十眼窑院,以及护佑他一次次平安出行的老槐,都引不起他的兴趣,只有他的如玉回到身边,才是实实在在的圆满和幸福。

  他没有目的地转悠了一圈,正要往回走时,忽听身后有人兴冲冲地尖声叫道:“爸——爸!”

  扭头一看,他的如玉仿佛自天而降,袅袅婷婷地朝他扑来。在爸爸怀里,如玉才有到家的感觉,爸爸宽大的胸怀就是家,就是包容儿女的家。人老感情脆弱,容易激动。白永和还没开言,泪水就洒下两行。如玉也哭了,她伸出娇嫩的手,轻轻为爸爸擦拭。接着,两张一老一小的脸就靠在了一起。白永和在如玉背上轻轻拍了拍,说:“如玉,咱们回家吧!”他又向如玉丈夫林子武说:“子武,回家吧!”

  三人一进墩台院,白家人哗啦啦地全跑出窑来。握手的,拥抱的,问候的,嗔怪的,不知该怎么样才能表达此时的心情。柳含嫣想起了什么,问:“孩子呢?为什么不带回来,让大家眼喜眼喜?”

  如玉说:“孩子还小,路上又不好走,没敢带回来,下次和如霞姐、如意弟的娃们,一齐回来大团圆吧!”

  一句话,说得如霞脸上绯红如霞,说得如意呆呆地傻笑,如意的女朋友喜梅,圆圆的脸蛋绽开了两朵花。柳含嫣和白永和满脸堆笑,他们就盼着儿孙满堂大团圆的这一天。

  儿女们回来,有了帮手,柳含嫣省了心。

  九月初三一早,白永和穿上如霞从北平买来的西装,头戴黑呢礼帽,脚穿锃光瓦亮的皮鞋,俨然一副都市阔佬的气派。关于这身衣裳,也有过争论。以白永和的意思,还是长袍马褂为好,他毕竟是前清过来的人。其他人有附和的,有说穿中山装的,理由是改朝换代了,还要大清那套干甚?各有各的看法,争论了几天定不下来。最后还是在如霞力主下穿了西装。如霞所以能占上风,理由有二:一是,爸爸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穿过古今中西各色服装,算得上是时尚人,时尚人就应穿时尚衣;二是,爸爸气质高雅,穿戴讲究,虽然久居乡下,却有城市人的派头。既是这样,何不趁六十华诞再风光一回?细不过的周道,能不过的如霞,白永和顺从了如霞的意思,大大方方穿了,反倒把柳含嫣定做的衣服放到一边。

  早饭是长寿面。如厚媳妇海棠是做饭的能手,她和的面既筋又光,擀得面薄如麻纸,切得面条又细又长。如玉试了一下,一根面条足有二尺长,挑起来不断,吃下去哧溜哧溜。先捞了一碗敬献老寿星白永和吃,然后一人一碗长寿面,大家围着炕桌或八仙桌吃了起来。

  子武说:“爸爸过寿,大家跟上沾光。”

  如玉说:“全托爸爸的福,爸爸有福了,大家就有福。”

  “这话一点不假,我们要不是爸爸抬爱,如今还不知在哪里受罪呢!”如霞说。

  柳含嫣怕勾起过去不愉快的事,忙出来劝阻:“你们忘了爸爸是怎么教你们的?食不言,卧不语,行不动裙,笑不露齿……”

  柳含嫣不说不打紧,一说倒引起哄堂大笑。如意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兴那套老规矩。”

  如玉说:“那是给女人上的紧箍咒,要做新女性,就不能受老规矩的约束。”

  “好好,我说不过你们。”其实,柳含嫣也是新女性,只是在山圪槐栳待惯了,在九十眼窑院生活久了,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旧礼教的影响,她乐意在孩子们面前认输。

  正在这时,二伯父白永忍、二伯母祁娇娇进了门,后面跟着他们的闺女如兰和上门女婿有财。如兰手里拖着他们的儿子蛋蛋,家里又是一阵**。二伯父一家能前来祝寿,不只于白永和脸面有光,也是所有白家人这么多年的祈盼。白永和叫柳含嫣赶忙上长寿面,不多时,一人一碗哧溜哧溜下了肚。

  刚要收拾饭摊,李茂德和财旺一前一后进了门。白永和感动地说:“茂德,你把东西捎来就行了,路上不太平,还亲自过来?”

  “看三老爷说到哪里去了,咱们谁和谁?除非天上下刀子,没有不来的道理。”

  柳含嫣对财旺说:“终究是做了掌柜的人,身贵了,行动也慢了。再迟一会儿,你这傧相恐怕就当不成了。”

  财旺见三太太阴臊他,为自己辩解道:“山里没老虎,猴子称大王。在三老爷面前,我还敢称掌柜?抱歉得很,生意上的麻缠事耽搁了一会儿。再说,李大掌柜来了,这个体面事说甚我也不敢担当。”

  两个人你尽我让,说不成一句话。柳含嫣因与财旺有约在先,现在来了李大掌柜,一时不好定夺。白永忍忍不住,就拍了板:“既是财旺谦让,李大掌柜你就揽起来吧。”

  李茂德别无选择,只得接承下来。和财旺略事商量,就高声宣布:“吉时已到,三老爷六十华诞典礼现在开始。各就——”

  话音未落,进来几位穿中山装的陌生人。如意一见,赶紧上前握手欢迎。并给父亲介绍说:“这位是县长的代表、县政府李秘书,这位是建设科张科长,这位是教育科陈科长,这位是县立高小刘校长……”

  客人来到,略事休息,李茂德征求了县上来的头头脑脑的意见,都说客随主便,这就意味着,今天他是当然的“头脑”。于是,祝寿典礼在李茂德的主持下隆重开始。

  墩台院搭棚设席,白永和在子女们的簇拥下坐了正位,柳含嫣在右侧坐了。左侧依次坐了李秘书等公家人和白永忍等白氏男性近亲,右侧依次坐了冯兰花、祁娇娇等女性近亲。李茂德的开场白言简意赅:“今天是三老爷永和先生六十华诞,艳阳当空,高朋满座,子女亲朋,一齐来到。三老爷一生厚德崇学,折冲商界。妻贤子孝,兰桂腾芳。与人为善,以和为贵。名望远播,堪为师表。值此寿诞之日,我受东家委托,主持仪式,甚感荣幸!南山作颂,北海开樽,吉人天相,五福齐备。谨祝三老爷和享大年,鸿禧在后!今年是还虚之寿,他年就是喜寿,米寿,白寿,岁登期颐。现在贺寿开始,鸣炮奏乐!”

  李茂德显然是场面上的老手。虽然说的套语,但话语简洁,措辞得体,一下就把气氛渲染起来。

  李茂德话音刚落,噼里啪啦的炮仗就响了起来。鸣炮过后就是奏乐,宾客们正好奇地搜寻乐队时,留声机送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祝你生日快乐》。众人听了,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如霞解释道:“这首英文歌叫《祝你生日快乐》,在外边挺流行的。”

  众人听了交头接耳,说:“看人家三老爷,什么也不一样,穿的洋装,唱的洋歌,就差吃洋餐了。”

  还有的说:“世风日下,西风东渐!”

  这话钻到白永和耳里,心里笑道:“西风东渐,择善而从,我算一例。”

  还有些人,包括县政府李秘书在内,不知李茂德说的几个“寿”是什么含义,但谁也不肯开口发问,因为听着新鲜,免不了暗自琢磨。倒是边上有个人朝着财旺不耻下问,财旺支支吾吾,语焉不详。问得急了,就说反正是好词,自己猜去吧。

  里边有个花白胡须的老先生,是白家从前的私塾先生,一副循循善诱的表情:“还虚,是说天干地支正好满了一轮,从头开始;喜寿是七十七,从草体喜字演变而来;米寿的米字,可以读成八十八,故为米寿;白寿更简单,百字去一横,就是白字,意思说九十九岁寿诞;期颐,就是百岁之别称。”众人听了,才恍然大悟。

  李茂德接着宣布:“请三老爷公子如意给父亲献寿桃!”

  如意端了一个大托盘,大托盘里放着用白面蒸好的硕大寿桃,寿桃嘴尖嵌了红红的大枣。如意跪献:“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祝父亲长命百岁!”

  白永和接过来,放在身后的八仙桌上。

  “请三老爷小女儿如玉向父亲献词。”

  如玉没有稿子,打的腹稿,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乐善好施、宽厚待人、谨言慎行、敢于担当的事例,不仅自己落下幸福的泪水,在场的人也唏嘘不已。

  接着,县府李秘书代表县长致辞。本来高看白家的人,这下更高看一眼,因为政府说了话。他们只知道白永和受人抬举,并不知道受抬举的内情。

  本来没有安排白永忍致辞,可是白永忍再也忍耐不住,未经李茂德介绍就说了起来:“三弟一生心胸开阔,忍辱负重,事业有成,是白家子孙学习的楷模!”三言两语,句句中的,骨肉同胞,手足情深,几十年恩怨,就此画上句号。今天的寿诞,令白永和一次次热泪盈眶,所有的热泪中,二哥的这一次他最为畅快。

  终于轮到白永和致谢辞。因为过分激动,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在今天的祝寿典礼上,除了为现场一个个感人心扉的镜头激动,就是在脑际不断回旋着一生坎坷的种种场景。如今,家资盈万,儿女成群,贤妻陪伴,弟兄释嫌,人生至此更有何求?思前想后,百感交集,遂深情地说道:“人生苦短,岁月蹉跎,屈指走过六十春秋。回首往事,悲欢离合有过,酸甜苦乐尝过。前半生业儒,童生、秀才、举人一路走来,可惜进士不进,梦断七品;后半生经商,钱庄、客栈、长船件件做过,欣喜在商言商,小有收获。数度濒临绝境,两次牢狱之灾,命不可谓不大;双亲早逝,双祖抚孤,亲情不可谓不深;两番婚姻,先苦后甜,此身不可谓不幸;救过人,被人救过,帮过人,被人帮过,情谊不可谓不厚。我这一生,奉行的是‘和’,遵循的是‘义’,有和则谐,有义则利,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无不是这个理。今日,高朋满座,亲友备至,妻儿聚首,梦圆古渡,礼仪隆重,赞颂有加,永和自惭才德不逮,事业草创,受之有愧,只能以拳拳此心,聊表谢意。”

  白永和精彩的致辞,博得全场的喝彩和掌声。好不容易等到现场气氛平静下来,白永和又口占一绝:

  自叹此生平淡过,

  一生坎坷费吟哦。

  年逢甲子休言老,

  讲信修心再拭磨。

  讲究信用,睦邻修好,正是白永和一生行状的写照,在场的人无不感同身受,县府李秘书也深有其悟,说:“千金一诺,和气生财,三老爷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凭的以义制利立世,以和为贵做人。真乃商界精英,人中楷模!”

  白永和自谦地说:“李秘书过奖了,永和只不过学着做人罢了。”

  众人无不点头称是。

  李茂德宣布:“子女给寿星献礼!”

  到此时,如霞方才揭开她的秘密:她从周道手中取来一枚硕大的钻戒,闪闪发光,上镌一个大大的“寿”字,戴在父亲手上。又取来一枚小巧玲珑的钻戒,上雕花饰,十分精工,给母亲戴了,这样贵重的礼物,令到场的人咂舌不已。

  如玉的礼物是一根鸡翅木龙头拐杖,龙头下飞鹤松柏簇拥着一个寿仙,寿仙造型生动,憨态可掬。虽不及姐姐贵重,但也是精心选来,白永和心领神会。

  如意最后登场。他双手捧上一个精致的小盒子,轻轻打开盒盖,里边用红绸裹着一件东西,柳含嫣心想,这孩子不知搞得甚把戏?白永和一看,心想不外是珠宝玉器之类。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枚色彩艳丽的寿山石印章。印章底部篆刻“与天同寿”,侧面题刻“子如意敬献”,这一切与印纽上盘龙雕塑相映成趣。白永和喜不自胜地收了。

  白氏其他晚辈有礼品的献礼,无礼品的跪拜贺寿。

  随着李茂德一声“礼成”,寿礼至此告一段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