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一生三学

§第二章 对得与失的态度决定取与舍的方式

一生三学 孙颢 12033 2024-10-22 02:26

  

  1.得失不必挂心上,乐观豁达就逍遥

  人生于天地间,则立于世,行于世。立身处世,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为权势利禄所羁,不为功名毁誉所累。明察世情,了然生死,方可做到旷达。能持性而往,能临危不惧,能以本色面世,不费尽心机,不为无所谓的人情客套礼节规矩所拘束,能哭,能笑,能苦,能乐,真实自然,保持自己的个性特点,岂不快哉!

  陶渊明因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仕。29岁时,他曾当过江州祭酒,但不久便自动辞职回家种田。随后,州里又请他去做主簿,他不愿意接受。到了40岁,他为了解决家里的生活困难,又到刘裕手下做了镇军参军。41岁时,转为彭泽县令,但只做了80多天,便辞职回家。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愿意出来做官了,而愿亲自种田来养家糊口,过着一种十分清淡贫穷的日子。

  辞官回家以后,陶渊明仿佛从一个乌烟瘴气的地方突然来到了空气清新的花园,心情豁然开朗。他立即写了一首辞赋,题目叫《归去来辞》,以表达自己厌恶官场,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从此以后,他带着老婆、孩子一直过着一种耕田而食、纺纱而衣的田园生活。平时有空闲,陶渊明就写诗作文,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后来,成了晋朝一位杰出的诗人。

  有旷达之性,方可逍遥于世,轻松做人,从容处世,这是陶渊明所诠释给我们的人生哲学。而我们往往以自我和他者两相对峙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从而迷失于个人得失的深渊里。

  我们在此打个比方吧。两条船并排过河,如果一只船是空的,两船碰撞,另一只船上的人也不会发脾气;如果那空船上有一个人,那船要撞过来时,这船就会让开,船上的人还大声呼喊,要那船上的人注意。如果那船上的人不听,这船上的人就会发出警告。再三之后,就会恶语相加。有人和没人的区别就是这样大。把意气、地位、物质这些身外之物抛开,不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嘛!

  我们每天都和别人打交道,有君子有小人。即使朋友中,有的人为名利所驱,往往也会做出有失道义的事来。

  逍遥旷达不是要求做到无欲,而是淡看各种名利之欲。淡看之后,则可生旷达。有了旷达之后,人生自然逍遥了。

  庄子说得好:“我愿意活着,在沼泽里摇头摆尾,自由自在。”

  苏东坡也说:“我之所以能每时每刻都很快乐,关键在于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游于物外。”

  人,一旦不能像东坡先生说的“游于物外”,而是沉浸在没有穷尽的物欲中,成了“物”的奴隶,那还有什么真正的人生乐趣呢?钱,可以使人不择手段;名,可以使人变得虚伪;欲,可以使人失去理智;权,可以使人胆大妄为……君不见,在种种物欲的引诱下,善男信女蜕变为不法之徒,政府官员沦为阶下之囚。这种“游于物内”,为物所役,不仅失去了人生的乐趣,也失去最起码的良心和道德。

  实际上,也正是这样一种旷达的人生思想帮助苏东坡在逆境中保持着对生活的信念和乐观态度。

  人,也只有摆脱了外界的奴役,自己主宰自己,才能永葆心灵的恬静和快乐。游于物中而超然物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钱多钱少无所谓,有名无名也不在乎,穷富得失淡然处之,这样不就无往而不乐了吗?

  2.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在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多都是鄙视那些表面满口仁义道德,活在虚假的礼法上,心里却肮脏阴险的不义之人的。借着高尚、严肃的名分,伪装出关心、爱护、正直、无私、严词说教,不仅严重地诋毁了人类本真的感情,也伤害了人们应有的尊严。古人提倡风流人生,“宁为真学士,不为假道学”,是指有才学而又不拘礼法。真“风流”,一个人是不能活得太虚伪,太不真实的。真实一点,自然一点,也许这会使你感觉更好呢!

  今天,我们倡导追寻一种幽默浪漫(幽漫)的生活方式,幽默浪漫的品性是性格健全的外在显示,心理保健的内在培育;是立身处世的灵丹妙药,也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加油站;是生存的一种立身谋略,是一把处世利刃,也是心灵修炼的一份涵养,暗含着中国传统儒、释、道的生存智慧;是一个民族新鲜活力的保育室,也是社会完美和谐、人性化的催化剂;是中外名家热情讴歌的主题,也是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是东方文明超然物外时的极致发挥,也是东方文明入世随俗时的缺憾不足;幽漫,散发青春朝气的字眼,抒发着人生内涵的智慧;幽漫是阳光明媚的清晨,幽漫是夏雨过后的宁静;幽漫是丽人的笑靥,美好、惬意、向往、又远离敌意;幽漫是温香的玉,高洁、名贵、没有丝毫杂质;幽漫是一种别样的生活,坦**、磊落、欢乐钟情;幽漫是一份上帝的礼物,慷慨地馈赠给每一个人。

  我们倡言追寻幽漫的生活方式,把握幽漫,创造一个新我,让轻松舒缓、清新高雅的社会空气流动起来;让健康洒脱、充满阳光的心灵树立起来;让你赢得周围的每一位朋友;让我赢得生活中的每一份欢乐。

  陶渊明一生不愿出仕,几次做官都不如意,最终辞官回家。他最终辞官回家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引起的:有一天,郡里派遣督邮到澎泽县来检查工作,县里的小官吏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去向陶渊明报告。这时,陶渊明正在他的书斋里读书写诗。他一听督邮来检查,十分扫兴,便放下纸笔,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

  小吏见他穿着一身便服,吃惊地说:“上级来视察了,你作为一县之长,应该穿上官服,束上带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才好,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向来看不起那些依仗权势、盛气凌人的官僚们,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去向督邮行拜见礼,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叹息一声对小吏说道:“我可不愿意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就躬着腰向那些乡里小人作揖打拱,做出曲意逢迎的样子来。”

  说完,陶渊明不仅不去见上面来的督邮,而且拿出县里的大印和官服交给小吏,说:“督邮来了,请你把这些东西交给他。”

  然而今天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的面容严肃正经,神态庄严,摆出一副不屑与人为伍的样子,假作高傲的贵人的身份,其做派令人可笑。其实这往往是一群身份卑微的人,他们打心里认为高贵是一种特权,所以竭力向这个团体靠拢。只要遇到了可以称贵的人,即在社会上有身份、地位、贵族血统等等的社会名流,他们便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百般奉承讨好;遇到了与自己同等身份或不及自己的人,他们马上换上另一副面孔,正襟危坐,不苟言谈,巍然不可冒犯的姿态,对尊和卑的严格的划分,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是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品格卑劣的小人物。

  故意忸怩作态,是一种很强的表现欲望在作祟,其表演往往又流于肤浅。弯的变成直的,直的变成弯的,且做作不自然。真挚的感情、美丽的情操,与过分的掩饰、矫情的表演格格不入,矫揉造作不仅不利于感情、友好、希望等等内含的表达,也败坏了真的形象、美的形象、善的形象,没有丝毫可以值得欣赏的。成功的人际交往,都是建立在自信而又谦虚、热情而又端庄的基础上的。美好的塑造,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教养、出类拔萃的聪明才智和高雅不俗的仪表。唯有如此,才会有更为率真的表现。

  有道是:“满罐子不摇半罐子晃**。”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智者是不会装腔作势的。《钦差大臣》这部讽刺喜剧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俄国上层社会虚假丑恶的众生相。那些贪图近利的官吏们为了能抓到一个机会,用尽装腔作势之能事;陈胜在贫困时对天盟誓,要求同享富贵。可他一旦富贵了反而容不得那些才摆脱不久的“贫穷哥儿们”,连“装腔作势”的面纱也不要了。有两句歌词写得好,“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人不能靠伪装去面对生活,如果你连最起码的真实都做不到,那么你的人生最终将变成一场虚空,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留不下。可见,一个人还是平淡、从容一些好,不必拿腔拿调地累自己,如若还因此而做错事,那就更不值了呀!

  3.宠辱不惊,乐天知命

  历来士大夫阶层的文化人,有些精神追求的人,往往在荣辱问题上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或仕或隐,无所用心,如孔子所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能上能下,宠辱不惊,只要顺势、顺心、顺意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百姓做点好事,又不至于为争宠争禄而劳心劳神,去留无意,亦可全身远祸;有时在利害与人格发生矛盾时,则以保全人格为最高原则,不以物而失性、失人格。如果放弃人格而趋利避害,即使一时得意,却要长久地受良心的谴责。

  如何看待荣辱,什么样的人生观自然会有什么样的荣辱观,荣辱观是一个人人生观、处世态度的重要体现。从前,有人以出身显赫(公侯伯子男)作为自己的荣誉。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荣辱则以钱财多寡为标准。所谓“财大气粗”、“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是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以及“死生无命,荣辱在钱”等俗话正是揭示出了一种以钱财作为标准来划分荣辱的观念。

  在荣辱问题上,若能做到“难得糊涂”、“去留无意”,这才叫洒脱。一个人,当你凭自己的实干、聪明才智获得了荣誉和受人爱戴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飘飘然,自觉霞光万道,这就是所谓“给点光亮就觉灿烂”。我们应该宠辱不惊,正如古人阮籍所云“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荣誉已成过去时,不值得夸耀,更不足以留恋。有一种人,也肯于辛勤耕耘,但却经不住玫瑰花的**,有了荣誉、地位,就沾沾自喜,甚至以此为资本,争这要那,不能自持;更有些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居官自傲,横行乡里。然而永乐年间的姚广孝却并非如此。

  建文帝四年六月,朱棣攻下应天,继承帝位,改号永乐,史称明成祖。论功行赏,姚广孝功推第一,故姚广孝位势显赫,极受明成祖宠信。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拜善大夫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成祖与语,称少师而不呼其名以示尊宠。然而当成祖命姚广孝蓄发还俗时,广孝却不答应;赐予府第及两位宫人时,仍拒不接受。他只居住在僧寺之中,每每冠带上朝,退朝后就穿上袈裟。人问其故,他笑而不答。姚广孝终生不娶妻室,不蓄私产,唯一致力其中的,是从事文化事业。曾监修太祖实录,还与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姚广孝在学术思想上颇有胆识,史称他“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当然,也曾招致一些人的反对。

  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姚广孝病重,成祖多次看视,问他有何心愿,他请求赦免久系于狱的建文帝主录僧溥洽。成祖入应天时,有人说建文帝为僧循去,溥洽知情,甚至有人说他藏匿了建文帝。虽没有证据,溥洽仍被枉关十几年。成祖朱棣听了姚广孝这唯一的请求后立即下令释放溥洽。姚广孝闻言顿首致谢,旋即死去。成祖停止视朝二日以示哀悼,赐葬房山县东北,命以僧礼隆重安葬。

  在明王朝初年那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广孝以一个和尚的身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用计以坚朱棣反叛之志,以寡敌众智保北平以及疾趋京师并终于使江山易主,都表现了他多方面的惊人才智和谋略。至于他功高不受赐,则反映了他对统治阶级上层残酷倾轧的清醒认识和明哲保身的老谋深算。

  商业社会,要真正做到脱离物质而一味追求人格高洁确实很难。但若有了人格追求,起码可以活得轻松潇洒些,不为物质所累,更不会为一次晋级、一次调房、一次长薪而闹得不可开交;也不会为功名利禄而趋炎附势,丢失人格,出卖灵魂。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两次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你放弃利害,保住人格时,那种欣喜愉悦是发自肺腑的。一个坦坦****的人,他的心是宁静安恬的;而蝇营狗苟的小人,其心境永远是风雨飘摇的。

  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这里面有一个哲理,即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只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的情况都会经常发生,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因事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些,做到“荣辱毁誉不上心”。正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心态,才能在商政竞争乃至现实生活中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4.有内涵的人才懂得妥协

  妥协,在字典中解释为:在争执或斗争中向对方作出让步。它在人们印象中多少带有一些贬义色彩,总要和软弱、屈辱联系在一起。然而,当人们把妥协归类于贬义词时,却没有看到妥协背后的无奈与痛苦,甚至更高境界的内涵。

  其实,妥协是促进调整自我心态、转化对方态度的良方。善于巧妙地妥协,首先要有战胜自我的勇气,其次还要有高瞻远瞩的大气、审时度势的智慧。

  妥协,这种看似软弱的行为实则附带着压力,包括让步的牺牲、世俗的蔑视,还有妥协者本人内心的痛苦甚至屈辱。选择妥协,当然要有战胜诸多压力的勇气。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伸容易能屈难,能屈更要有勇气。

  只有心中蕴涵着更高远的志向,才不会被眼前的成败所左右,才会从长计议,才会妥协。如果一个人目光短浅,把眼前的利益看做至高无上的目标,那么他也许会有破釜沉舟、同归于尽的壮举,却绝不会妥协。越王勾践,若没有大举灭吴的目标支撑,哪有千古流传的十年卧薪尝胆。妥协,意味着不以暂时的胜负为结果,意味着养精蓄锐重新开始。宰相腹中容海船,英雄额上跑战车。心中有海船,就不会在意竹筏的沉与浮。

  妥协,不是无原则地让步,而是为了更大的回报。正确的妥协,应该是智慧的选择。人生中有无数十字路口,无论如何选择都不会天堑变通途。失败挫折不可回避,面对挫败的时候,正是考核智慧的时刻。这时,能够看到布满荆棘的险峰后面有芳草鲜美的桃花岛,能够明辨方方面面的优势劣态,能够采取一种权宜之策,留得青山有柴烧,这才是最大智慧的妥协。识时务者为俊杰,妥协有时便是识时务的一种表现。

  隐藏在妥协背后的内涵还应该有阅历、耐力。人生舞台,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学会聪明的妥协,培养坚韧的心智,积蓄奋进的力量,会为我们的成功增加砝码。当然,未必非要我们忍到如同韩信那样从别人**钻过,但心存鸿鹄之志又学会必要的妥协,实在非常必要。

  总之,妥协,千万不可等闲视之。历尽潮起潮落,看淡云卷云舒是妥协的大气磅礴;信手迂回曲折,熟谙进退之道是妥协的智者千虑。

  5.弯腰是为挺起做准备

  世事多波折。有时,适当地妥协,弯一下腰,可以省掉不少麻烦。

  假如你和对手或上司产生了冲突,论力量,你是鸡蛋,而对方是石头,你怎么办?是像头脑简单的拼命三郎那样以卵击石,白白地送命呢,还是避其锋芒,等自己也变成石头,变成比对方更大的石头再有所图谋呢?选择前者还是后者,就可以从中看出你是办大事还是办不成大事的人了。试想,为争一时之气而拼个你死我活,于己于事又有何益呢?泰山压顶,先弯一下腰又何妨?折断了就永远断了,而弯一下腰还有挺起的机会。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有一位吏部科给事中,名叫王朴,曾因直谏,犯了龙颜而被罢官。不久,又被起用做御史,他马上评议当时的时政。在朝廷之上,多次与皇帝争辩是非,不肯屈服。一日,为一事与明太祖争辩得很厉害。太祖一时非常恼怒,命令杀了他。等临刑走到街上,太祖又把他召回来,问:“你改变自己的主意了吗?”王朴回答说:“陛下不认为我是无用之人,提拔我担任御史,奈何摧残污辱到这个地步?假如我没有罪,怎么能杀我?有罪何必又让我活下去?我今天只求速死!”朱元璋大怒,催促左右立即执行死刑。

  不是说生性耿直不好,但王朴实在是太不开窍了,心中那种傲气犟劲一产生就消失不了,而且越来越旺,连皇帝给他机会都不要。这固然是受愚忠的毒害,但也与他心高气傲、不懂处世策略有很大关系。他不懂得弯与折的辩证法——尤其在一言九鼎的皇帝面前,以致毫无价值地送了自己的小命。而下面这个发生在现实中的故事也许能更形象地说明这个道理。

  张某是学经济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在省城的一所大学里教书,虽然已在省城安家立业,但每年都要回一次老家。每一次回家,他的心灵就被震撼一次,改革开放这么久了,家乡的山依旧荒芜,乡亲们的生活依旧贫困。

  张某决心为家乡闯出一条致富之路。他毅然辞去大学的教职,回到家乡承包了40亩荒地,开始建造他的示范农场。

  可是,不到两个月,他就和村干部们发生了冲突。一次,因为干部吃吃喝喝,张某当面提了意见,他坦诚地说:“论辈分,你们都是我的叔叔大爷。可群众生活这么苦,干部不应该这样多吃多占。”干部们一愣,多少年了,还没有人敢当面说他们的不是呢。他们手捏酒盅,小声议论说:“这小子,读了几年书,就翘尾巴!”

  又有一次,因为乡里干部们按亲疏远近划分宅基地,张某找干部评理,再次得罪了乡里干部。

  张某动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山上盖起了石屋,开始了农场的建造,可是,他遇到了一连串的麻烦:实施计划需要的炸药,要乡里干部开证明才能购买,他受到了无端的刁难;农场需要资金,他又遭到乡里干部的冷眼……有人劝张某为了自己的事业,去找干部服软认错,以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或是给有实权的部门送点礼,换取贷款,否则将一事无成。张某口气强硬:“做人要有人格,我绝不向卑劣的行为卑躬屈膝。”

  张某最终只能无奈地守着空屋,守着他的农场,守着他的人生梦想。

  另一位大学生李某是学工科的,毕业后分配在县城工作。他嫌机关太冷清,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以便实现他的抱负——开发山里的矿产资源,造福家乡父老。

  刚出校门一个月,他也有过类似张某的遭遇。那是在建造家乡选矿厂时,李某发现,用来建厂的大部分钢材被领导拿去送人了。他气愤地去找领导质问:“你怎么能拿公有的东西随便送人呢?”领导拍了拍李某的肩膀,开导他说:“你呀,刚出校门,不懂得人情世故,搞设计不能死抠实际需求量,还必须把一些人为的损耗加进去,这是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

  李某恍然大悟,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他安然渡过了自己步入社会的第一个险滩。在领导的眼里,李某能干而又听话。几个月后,他被任命为副乡长。

  李某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处心积虑,四处奔波。与此同时,他也不得不一次次地做了许多违背自己初衷的事,但他又一次次地原谅了自己。

  人们夸奖李某脑子特别灵活。的确,通过几年的奔波建厂,李某悟通不少“人情世故”。很自然地,李某面前的红灯少,绿灯多。他主持的那个乡,乡镇企业产值和利润年年翻番,人均收入也大大提高,人们对他更是赞不绝口。

  由于他突出的“政绩”,三年以后,他被提拔为乡长、乡党委书记。又过了两年,他被提升为主管工业的副县长。

  张某和李某两人的态度和方法导致两人的不同命运。虽然,我们会在内心钦佩张某这种高洁的人格,但又不能不看到:张某的一腔抱负无法施展,而且也无法给他的乡亲们带来一丁点儿好处,只能固守着他的清高孤傲而一无所成;而李某为了不“折”而“弯”了一下,一方面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初衷,另一方面走了一条圆通的道路,这使得他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又为乡亲们办了实事,所以在现实中,李某的这种为办大事宁弯不折的方法,只要严守法律的界限,不失为一种务实的、行得通的做法。

  当然,妥协总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种代价有时是脸面上的,有时是物质上的,但这种代价不可能是无偿的。如果得不偿失,是没有人会去妥协的,其中主要还是因为这种妥协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人不会只图虚名,只有具备能在小处妥协、包容的心态,才能在大处取胜。

  一句箴言:有原则地妥协一下,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不妥协。

  6.理性的回应才是高明的妥协

  主动积极的人会掌控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当面对“刺激”的时候,能够冷静,看到可以有多种“回应”的可能性,并从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回应”,从而掌握选择的自由!被动消极的人在面对外界“刺激”发生时,心情好坏往往会受到别人行为的控制,并在不理智的情绪下作出了错误的“回应”。成熟就是受到外部刺激时,不再是单一的本能冲动回应,而是会考虑到有多种回应的可能,衡量各种回应的后果并最终选择最理性的一种回应方式。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饱喝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

  动物学家们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指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

  野马之所以死亡,是因为当外界的“刺激”发生时,野马的情绪受到控制,并在此情绪下做出了错误的“回应”,从而导致自己受到了更大的伤害,甚至死亡。

  当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构想政府的结构时,来自不同州的代表之间意见相差很大。威廉·佩特森提出了“新泽西计划”,这个计划对比较小的州有利;詹姆斯·麦迪逊提出了“弗吉尼亚计划”,这个计划对比较大的州有利。

  结果怎样呢?最后开国元勋们达成了“康涅狄格妥协”,也常常被称为“伟大的妥协”,在国会设立两个分支,一个是参议院,一个是众议院,这样就既满足了较小的州,也满足了较大的州的要求。

  然而,它应该被称为“伟大的1+1>2”,因为它比原来的两个方案都更高明。

  当我们能接受差异是个优势,而不是一个冲突时,当我们决心至少要尽力去欣赏差异时,你就为找到“1+1>2”的办法做好了准备。

  从双赢思维出发,运用设身处地的沟通技巧,整合双方之间的差异,不是按你的方法或者我的方法,而是一种更好的方法、更高明的方法,这就是统合综效。

  成熟度就是妥协度。不再是单一的选择,不再是单一的标准,不再是你我强烈的冲突,而是综合的衡量,多重标准,不是盲目的较劲,而是理解的宽容。

  7.四十不惑需要大智慧

  告别锋芒毕露的青年,步入沉稳豁达的中年,妥协是智慧老人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孔子说,四十不惑。这个不惑说的就是妥协。

  首先是不惑于命运,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专为我而设计的。妥协是面对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处之泰然,不呼天抢地,不怨天尤人。你说这个位子明明适合我,为什么给了他?你尽可大吵大闹,出这口恶气,如果你愿意。但那跟妥协无关,跟智慧无关。

  其次是不惑于自我,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妥协是认可一生平庸的事实。“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是记忆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现实中不需要这样的空谈。工作时要事无巨细,过日子少不了柴米油盐。领袖人物在一个国家只有一位,你当然不是。天才几百年才出一个,你更不是。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很喜欢这几句诗: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当然也不惑于婚姻,知道婚姻中没有对错,只有会不会经营。妥协是吵架时刀子似的话在嘴里停留几秒钟;是吵完后学会搬梯子、找台阶。不信去问问那些结婚十年以上的夫妻,如果他们不懂妥协为何物,你就把这篇文章撕碎扔进垃圾桶。

  还有不惑于友谊,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妥协就是不要指望别人事事照顾你的情绪。人家也有一大堆账单要付,有无数的生活琐事要去处理,孩子教育、夫妻关系、求职升级涨工资,哪一样不让人心力交瘁?

  更有不惑于老板,知道他有他的难处。妥协是忍住心中的不满,低头说:“是是是,下不为例。”你当然可以大吼一声:“我不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可在说这话之前得把下家找好了,否则你枉为中年,堪称愣头青。

  妥协与放弃无关,因其一波三折,反更显执著。好比眼前一汪水,跨过去,跳过去,或者干脆蹚着过去都可以,最多洗一双鞋,脚丫子难受一会儿。可想想有跨度不够大、跳得不够远的风险,还有那洗鞋和洗脚的时间,不如绕过去。绕过去的美妙在于,把投入风险降到最低而获取同样的回报。

  当今社会,妥协是民主的精髓——多数人的决定,和对少数人的尊重。美国的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提议的过程就是妥协的过程。妥协还是国际关系和外交的重要内容。不同民族、国家、文化要达成共识,没有妥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在处理克林顿的出轨行为时所作出的妥协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只是,妥协难免带有无奈的苦涩。如果可以选择,妥协是我们最不愿接受的事实。可惜在这个世界上,即便高贵如万国之国的国王,呼风唤雨,至尊至荣,最终也不得不向死神妥协。妥协,是我们不得不学会的功课。

  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妥协,但智者必定是善用妥协之人。妥协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时的云卷云舒,是绝处重生后的喜悦,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良辰美景。“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虚,其用不尽。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商战中,沙场上,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才是最后的赢家。

  妥协是一种心理成熟,需要用心去悟。有人冲撞了一辈子,处处不得意,事事不顺心,到老了还愤世嫉俗,不知幸运女神为何这么不眷顾他。这样的人像一块生铁,拒绝被生活的烈火百炼成钢。妥协是钢的坚韧,钢的顽强,钢的百折不挠,需要在一次次历练中成就。

  妥协是圆滑而不是狡猾。妥协是人生的风雨冲刷后留下的鹅卵石,是岁月的河流沉淀出的金沙。妥协因其平和而美丽,因其从容而动人。妥协需要大智慧。

  8.无谓的意气之争要不得

  螳臂挡车很勇敢也很愚蠢,身处弱局时,若不计后果地抗争,便是毫无益处的匹夫之勇。而智者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审时度势,以变通来化解危机。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中给我们记述了灌婴保身济世的成功诀窍。

  公元前180年,西汉吕太后死去。当时,诸吕专权,想篡夺刘氏江山已很久了。齐王刘肥看出了诸吕的野心,一待吕后安葬之后,他便召集心腹手下说:“奸人当道,国将危矣,我想起兵讨逆,还望你们为国出力。”心腹手下没有异议,刘肥立即写信给刘氏诸侯王,控诉诸吕的罪行,并亲自率兵攻打吕氏诸王。

  刘肥起兵的消息传到京师,相国吕产十分惊慌,他对吕禄说:“刘肥乃汉室宗亲,他带头闹事,恐怕其他刘氏诸王也不安稳,这件事该如何应对呢?”

  吕禄说:“我们掌握朝政,执掌南军、北军,自不用怕刘肥了。以我之见,我们应该即刻发兵讨伐,消灭刘肥,以绝其他刘氏诸王之念。”

  汉朝元老重臣灌婴被委任为讨伐刘肥的主帅,吕产、吕禄还当面对灌婴许诺说:“你德高望重,战无不克,朝廷命你出征,相信一定可以灭掉逆贼。回师之日,朝廷会更加倚重于你,决不食言。”

  有人劝灌婴不要挂帅,说:“刘氏乃高祖之后,他们看不惯诸吕所为,怎能算逆贼呢?你此去无论成败,都将背上助纣为虐之名,应当力辞不就啊。”

  灌婴说:“诸吕势大,如果我当面抗命,我死事小,误国事大。他们改派他人,势必有一场大的厮杀,而我却可借机行事,消此巨祸。”

  灌婴做出积极备战的样子,诸吕都对他不疑。吕产的一位谋士担心灌婴不忠,于是他向吕产说:“灌婴忠心汉室,为人正直,他这样痛快领命,不是很可疑吗?万一他中途有反,我们就被动了。”吕产不以为然,他傲慢地说:“我们吕家权倾天下,识时务者是不会和我们做对的。灌婴在朝日久,此中利害他自会知道,有何担心呢?”

  吕产的谋士说:“灌婴一旦领兵在外,我们就控制不了他了,难保他不会生变。为了安全起见,大人当派心腹之人征讨才是。”

  吕产自恃聪明,拒不接受谋士的劝告。

  灌婴率兵到达荥阳,传命就地驻扎,不再前行。不知情的将领追问灌婴缘由,灌婴以各种借口搪塞。私底下,灌婴召集心腹说:“诸吕存心篡汉,我们身为汉家臣子,决不能听命于他们。我现在将大军引领在外,就是威慑诸吕,诸吕都是色厉内荏的小人之辈,有我们在,我想他们是不敢妄动的。”

  灌婴驻扎荥阳不动,诸吕果然慌乱起来,吕禄催促吕产谋变,吕产却说:“灌婴大军在外,已是我们的敌人了,他这个人善于打仗,我们不是他的对手啊!现在形势大变,于我不利,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诸吕有了顾忌,灌婴趁机加紧联系刘氏诸王,准备合力讨伐诸吕。他在给刘氏诸王的信中说:“诸吕不怕天谴,却怕眼前的祸患,对他们只有合力同心加以讨伐,才是救朝廷的唯一途径。他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他们抱有幻想,心怀观望。”

  刘氏诸王深受触动,暗中响应。与此同时,京师的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也联起手来,在未央宫捕杀了吕产,继而将吕氏家族一网打尽,安定了汉室江山。

  无望的抗争,有时不如默默等待。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把迫在眉睫的灾祸消除,将来才能担起更大的责任。处于弱势时,强攻绝非良策,此时不妨变通一下,作策略性的让步,这才是聪明人的选择。而策略性让步的要旨是,一方面原则仍要坚持,目标仍不放弃,但不可硬碰硬以致徒惹祸患,而应暂退一步,在退的假象下寻找合适的时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