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和各种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素养,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重任。
一、教师的知识素养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求知欲望的与日俱增,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对教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站在学科的前沿,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并要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为了完成好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精通该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谓“精”,就是要对所教专业的知识深钻吃透,准确把握,具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所谓“深”,就是要比学生高出几筹,深入几分,做到教一知十或教一知百。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科在知识体系上融会贯通,才能在教学中重点突出,脉络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教师应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了解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展动向,尽量使自己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1]
(二)广博的文化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的基础上。因为科学知识的日益融合和渗透要求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如果只精通本专业,知识面狭窄,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也影响自身在学生中的威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只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须有“长流水”“新鲜水”。
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不仅要跨学科学习临近学科的知识,而且要跨领域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教师具有了广阔的知识视野、渊博的学识,教育教学工作方可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三)必备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人们通过数千年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揭示了教育教学的规律,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体系,形成了系统的教育理论。教师要加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必须掌握这些理论。其中,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2]
(四)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
在当今社会,多掌握一门外语,就等于多掌握一种和国际社会沟通、交流的工具。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学习任何一种国家的语言也是学习一种文化,多种文化交融有利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
(五)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包括教科书、标本、模型、黑板、粉笔、图表等。这种“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那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科技好奇心及创新意识。这种现代教学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实践的无效损耗,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和知识的密度及能力训练的频度。目前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而信息技术的核心就是计算机。计算机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形成一种计算机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交流和思想方式。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计算机文化的现代文明人。作为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十分重要的能力,高超的教学能力能将教与学两个方面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和发挥这两个方面的积极因素,是教师能否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关键。
(一)分析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提高教师分析研究教材的能力,要做到如下3点:
一是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教师要把握教材的整体内容结构、思想体系,从整体上认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每一个单元,每一章节的内容、教学目的及其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在全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对教材中的原理、结论、定义、定理、定律等,要逐一的钻研,反复推敲。做到准确、科学、简练的掌握。并能把握住讲、写、作、画、演各个环节,教材的各部分就会如彩线串珠,成为有机的整体。上述各方面在备课时都要有具体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教师在具体讲述中就能运用自如、融会贯通。
二是扩展和充实教材内容。教师研究教材要有创新精神,把本学科及其相关的新知识、新成果融汇到教材中去,传授给学生。教材里的知识一般来说是比较准确和妥帖的,是公认的知识财富和智慧的结晶,但也不可忽略,教材中部分内容往往具有相对的陈旧性。因此,在分析和钻研教材时要把本学科及其有关的最新知识和科技成果,尽可能地吸收到教材中去,充实和丰富教材内容。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高瞻远瞩,既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的知识,又注意了提高和更新,二者相得益彰,学生会大受启迪。
三是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今天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早已突破了全面了解、重点掌握、难点吃透的老标准,迅速发展到教师利用求异思维,充分挖掘教材智力因素的新阶段。即教师不仅全面了解教材的内容和大纲的要求,还应在此之外另辟蹊径,苦心研讨,或者寻求对教材的新理解方法;或者大胆质疑,对教材提出新的见解。
(二)制定教学计划的能力
制定学期或学年的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专题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计划。做到每一节课都要有具体的安排:哪些内容讲授,哪些内容练习,哪些内容是重点、难点,以及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诸多方面,教师在上课之前都应该作出周密的考虑和安排,使课堂教学有计划地进行。在确定和编排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如何才能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而且还要考虑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
(三)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
1.课堂导入的技巧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导入的好坏对教学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并产生学习期待;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等。
导入要有针对性。根据教学实际导入设计要与学科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适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认识水平设计导入。
导入要有启发性、趣味性。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给学生思维上创造矛盾冲突,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情境、做游戏、展示现象等方法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还要把握好导入的“度”。应尽量做到简练省时,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导入新课,引出新的教学内容。
2.课堂提问的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提问技能,可以引起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开展智力活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等。
合理地设计问题。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由浅及深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提出的问题最好位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提设计的问题之间应紧密联系、前后有序,不应孤立、零散;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精练扼要,紧扣教材,突出重、难点和关键点。
提问的形式也应多种多样。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发问,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二是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不同要求的问题,对优秀的学生可以合理“提高”,对中等学生可以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另外,还要注意多提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可以使其集中精力,对胆小害羞的学生提问其力所能及的问题可以帮助其树立自信等。
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习成果。因此,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其发言予以分析并作出客观的评价,肯定正确部分,纠正错误,使问题有明确的结论。教师恰当的评价可强化提问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以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认识的明晰化、思维的深化,便于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3]
3.灵活运用教法的技巧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教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参观法、实习法以及其他一些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学科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地选择。固定不变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科技好奇心以及创新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统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意志,协调行动,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四)科学设计和书写板书的能力
教师科学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板书,是必备的教学基本功。
一是精选内容,突出重点。板书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精心挑选关键词,在有限的时间和版面内,全面展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要处理好主次关系。
二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三是形式灵活,布局合理。板书不应局限于一个模式,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模式。
四是文字精当,科学性强。板书的用词要精练、准确、恰当,图表要规范,线条要匀称流畅,并能科学地表述教学内容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五是书写规范,示范性强。教师的板书除了传授知识外,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书写习惯。因此,教师的板书在做到书写规范的同时还应有适当的书写速度,尽量节省时间。
六是把握时机,适时板书。课堂板书的时间把握要根据教学进程和讲授的需要来确定。具有启发性的知识应提前板书,写在推导过程之前;演算、推理等板书要与讲授结合进行,采用并进方式,边讲边写;具有结论性的知识应写在分析推理之后。讲授与板书的有机结合能够调动学生视听感官的综合参与,更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4]
(五)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依靠语言和文字的表达,把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科学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与学生的心产生共鸣。
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语言表达技能包括: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
1.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是具有良好口头表达能力的前提。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体现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要求。
2.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应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到书写正确、标点准确、行文格式规范,字迹清晰、美观,给人以美感。能够较好地使用书面语言传递教育教学、科研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海曾举办了“我爱祖国语言美”的演讲比赛,复赛是以抽签的方式,提供话题,有10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即兴讲演。比赛所提供的话题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与国家、城市发展有关的话题,诸如交通法规、城市环保、世博会,也包括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诸如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安排业余生活等。数千名参赛选手讲演之后,令评委们感到吃惊的是,居然有那么多孩子的表达能力很差,甚至不会说话。尽管参赛者的参赛时间是3~5分钟,但很少有孩子能说满3分钟,最短的只说了三句话。众多孩子不仅感到无话可说,而且体态与神态都不自如,显示出严重缺乏自信心。[5]
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我国的教材缺乏专门的语言训练有关,更与教师长期的教育观念和习惯有关。在我们的学校,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发言要先举手,即学生能否有发言的机会取决于老师是否恩准。不举手就发言属于违反课堂纪律,俗称“乱插嘴”“接下茬”。教师对学生不举手就发言的行为历来是持否定态度的,并对爱“接下茬”的学生很反感,总要采取严厉的批评以便杜绝这种现象。教师们不喜欢学生“接下茬”,主要理由首先是其扰乱了以教师为主来控制课堂局面的秩序。其次是课时紧张,没有时间让学生多说。西方学者来我国大学讲课,总是不满于学生埋头记笔记、一言不发的场面,没有回应的课堂气氛,不仅使外教困惑于自己讲课的内容是否恰当,而且也直接影响了其讲课的热情。遗憾的是,中国的大学生没有积极发言的习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甚至缺乏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口说话的勇气,以及缺乏在众人面前流畅自如地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而这方面的勇气与能力却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被严格规范的课堂纪律给扼杀了。我们成人恰恰是在孩子们最有勇气发表见解的时候压制了他们的表达欲,也正是在他们最有可能培养自我表达能力的时候限制了他们的表达机会。有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68%在课堂或会场等场合只有被点名后才发言,从不主动发言,不少人惧怕发言,有8%的人干脆拒绝发言。80%的被调查者表示,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从未自学或接受过演讲、辩论和交际谈吐等方面的培训,同时表示希望能尽快补上“能说会道”这一课。[6]
所以,教师应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打开通道。
(六)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一个教师应具有组织和指导兴趣小组,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有能力组织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活动。教师要积极参加到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去,对学生的活动给予持之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形成人人参与、自己动手、发挥特长、突显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与学生一道得到熏陶和提高。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做恰如其分的总结,有利于发扬优点和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并以点带面及时将成功的活动推而广之,取得更大范围内的效果。
三、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推动力。教师要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明远指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科学研究所以在现代教育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决定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就要对教育的规模、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决策,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二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的成倍增长,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教育必须变革,才能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发展的要求,但是如何变革,就需要开展科学研究。”
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努力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所以,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的转化,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
(一)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但有时这些问题常常会被习惯思维所掩盖,导致许多教师不知道自己应该研究什么,常常觉得没有问题可以发现、研究。所以,教师要具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可以有多种方式: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发现问题;从新的教学观念、思想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照来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教学与别人的教学对照中发现问题;从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学科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问题;从成功经验中找出自己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从教育基础理论的学习中发现问题;从对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提出问题等。也就是说教学研究一定是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着眼于我国教育改革的走向,考虑学校的特定环境、具体条件、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教育价值取向,通过研究,发现教育实践的灵感和智慧并加以总结。
一位音乐教师发现学生对音乐教学中的抗战歌曲不大感兴趣。这种现象是可想而知的,现在的中学生整天沉浸在流行歌曲中,抗战歌曲对他们来说,大概属于古董之列。这位教师认为,学生之所以对抗战歌曲不感兴趣,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和抗战歌曲产生的年代相隔太久了,他们不了解那个时代,不了解这些抗战歌曲在那个时代所起的作用。因此拉近这些歌曲和现代学生的距离,成了他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他后来建立了一个课题“在音乐教学中运用音乐史料的实践研究”。在实施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他利用学生收集资料能力强、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强的优势,让学生制作抗战歌曲的课件。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有的收集了抗战歌曲的背景资料、作词者、作曲者的资料,有的还收集了很多图片资料、剪辑了影视资料,他们制作的课件精彩纷呈,有的在全国中学生课件制作比赛中得奖,这是意外的收获。通过这些学生的自主活动,客观上使学生对这些抗战歌曲就比较熟悉了。当再唱起这些歌曲的时候,他们的眼前很自然就听到了白山黑水之间激烈的枪声、看到了太行山上蓬勃欲出的红日、看到了奔腾咆哮的黄河……这些景象融入他们的歌声,激发了他们的演唱情感。
(张军主编:《教育基础理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26~127页。)
案例中这个课题产生于实际的教学问题,这位教师是以解决问题的思路,课题研究的线索就基本成形了。
(二)实施科学研究的能力
教师必须要具备实施科研的能力。一是要有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不仅要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动态;还要了解相近学科新的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二是要掌握和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诸如,课堂观察、问卷编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等。三是要有信息检索技能: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文献种类;掌握图书馆书目的检索方法;掌握用电脑在互联网上收集资料的技能。
(三)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在分析和总结第一手大量的材料后,就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教育科研的成果形式有多种: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教学案例分析、课堂实录、多媒体课件、独特教具、校本课程、优秀的课堂随笔、个人网站(页)、结合教育实践的教育新理论解读、对优秀教育经验的评价等,凡是能够呈现教育成果的形式都可以。撰写科研论文,其意义就在于:可以全面体现自己工作的内容和水平;可以展示自己科研成果和价值;可以在交流中向更高层次发展。在经过长期科研创新思想观点的积累,教师要著书立说,为教育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著书立说将不仅是教育家的专利,而应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职业行为和追求。
(四)推广科研成果的能力
如果说过去教师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那么,今天教师的推动作用还应当显示在他们的科研成果上。教师要及时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并以点带面及时地将成功的经验推而广之,取得更大范围的效果。
实践中每天都有许多问题摆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等待解决;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现,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每天都有许多新的经验被总结出来,需要我们对它进行梳理、提炼和升华,使之更带有规律性,能够被更多的教师所接受。这一切都迫切需要有独到见解,肯于钻研,勇于创新的教师,能够尽早地把自己的经验、看法、理念、模式等系统的完整的整理出来,著书立说,让它交流,传播起来。让它带动,激发出更多的教育学说。这将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有利于推动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有利于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发展。
四、教师的管理能力
教师教书育人的角色,也决定了担负教育、指导、管理的职责,因此,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管理能力。
(一)思想疏导的能力
教师必须具备思想疏导的能力。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既不能听之任之,让其蔓延滋长;也不能惊慌失措,简单粗暴地来镇压,而是通过深入的思想工作,将学生出现的消极倾向因势利导到积极的方面去。今天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使我们面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全新环境,为我们迅速获取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计算机网络中好的、有价值的信息与坏的、无用的信息垃圾同时并存,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的利用有价值的信息,自觉抵制信息垃圾的不良影响就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思想疏导工作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以诚挚的爱和强烈的责任感去关心、爱护、引导学生。同时要求教师应有较佳的德、才、学、识,这是因为疏导者必须像闪光的灯塔,才能照亮生学前进的方向。
教师除了学校和有关部门的一些管理工作外,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管理、班级日常工作的管理和少先队组织管理。这些工作是大量的、琐碎的,也是复杂的。
(二)班级工作管理的能力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因此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1.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是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来说,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有3部分组成。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如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作业要求等;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如班规、值日生制度、考勤制度等。
另外,对多媒体教学和其他教学形式的组织和安排、课堂学习气氛的调节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才能的发挥,以及对课堂上突发事件处理等都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技巧。
2.班级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实质是在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即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二是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如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民主教育活动制度。教师应积极支持和组织学生搞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也就是在教育中包含着管理,在管理中体现着教育。如果缺失这些能力,教师所具有的知识水平、所传递的教育信息,所要表达的教育思想,就很难完全充分地展示出来和真正的落实。实行班级民主管理,教师要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3.培养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集体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通过学生对班级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与学生间的友谊和志趣等来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班级里群体的凝聚力。班主任应做到:一要了解群体凝聚力的情况;二要帮助班级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三要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四要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给予赞许和鼓励,形成力量感。当然,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而应该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掌握每个班集体的特点。
(三)少先队工作管理的能力
我国《少先队工作五年纲要(2010-2014)》对新时期少先队工作及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应有的职业精神,那就是要具有良好的职业作风和职业形象;发扬队内民主,尊重每一名少先队员、尊重每一个少先队组织;要朝气蓬勃、青春阳光,让个人良好的风范成为照亮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最灿烂的阳光。《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对辅导员职责和能力有明确的规定。
抓好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组织开展少先队大队的各项活动;指导和协调中队辅导员工作;培训中队辅导员;关注队员的身心健康,反映他们的意见和成长中的需求,争取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和配合;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协助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协助社区少工委工作。
在大队辅导员的领导下,指导中队委员会制定计划、开展工作、组织活动;指导中队集体建设,帮助队员学会当家作主。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专长,辅导少年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和文娱活动;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为学校和社区的少先队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作为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辅导员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辅导员在少先队组织中带领少先队员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与少先队员形成一种平等、和谐、互相帮助的关系。
(四)沟通协调的能力
教师要有与学生沟通协调的能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人际关系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学生家长沟通与协调的能力,与社会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的能力,以此来提高教育效果。
1.与学生沟通
教师沟通能力的缺乏会导致师生关系的淡漠和心理上的疏远,在教学中表现出教师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精神,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育人工作中表现出学生对教师的言行不信任、不支持、不理解。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掌握沟通协调的策略。
一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视学生为朋友,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学生愿意向老师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会向老师吐露自己的“秘密”。
二是动之以情。师生交往中,教师对学生要持和蔼的态度、给予深切的关怀,能使学生与教师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并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
三是注意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年龄差异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心理与思想、修养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心理差异、思想差异等情况要求教师在沟通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经验和智慧,对学生的内心活动有敏锐的观察力,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其进行沟通。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教师,容易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支持,可以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动力,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有几个学生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忽然,学生Z和学生C从球场上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班主任老师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以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这两位学生,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他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愤怒的“咆哮”。待这两位学生过来,他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两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他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了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他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汇报。5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张军主编:《教育基础理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0页。)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班主任是班级组织建设的领导者,也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中的主导者。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时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是一个指导者,让学生自己去面对矛盾,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这种沟通方式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2.与家长沟通
教师要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协**育。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们最信赖的人,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教师要通过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或通信等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同家长保持联系。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内外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互相交换意见,客观准确地对学生作出评价,提出统一的要求,有效地进行教育。
如果教师和家长缺乏必要的联系,就会出现不协调的教育,甚至是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作用相互抵消。特别是当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或思想品德出现问题时,教师和家长往往会互相埋怨以至于责怪对方。所以,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协调起来,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其重要。
3.与社会联系
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教书匠”,而应深入社会,了解生活。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不仅在学校里受教育,也接受社会的教育和影响。而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影响往往是不完全一致的。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社会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如果忽视社会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也很难达到。
首先,教师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向社会做调查。掌握社会环境对学生所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包括思想的、道德的、文化艺术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以及他们在社会上接受教育的程度等。教师要对这一切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与社会沟通的能力。
[1] 《教师职业素养》,http://www.baidu.com/search/ressafe.html,2012-1-1。
[2]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http://www.baidu.com/search/ressafe.html,2012-1-1。
[3] 张军主编:《教育基础理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53页。
[4] 张军主编:《教育基础理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56页。
[5] 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1页。
[6] 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