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披着一件绿裳的吧,而这时,却铺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如织,一起拼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运用了“换”“批”“铺”一组动词,节奏鲜明,语义丰富,突出了对秋色的喜爱与赞美。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汁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是珍珠玛瑙似的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下的一方红毡。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写“黄”和“绿”,采用衬托的方法,突出秋色的热烈、浓艳。
“酽酽”,形容秋色浓郁。
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样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本也是翠绿鹅黄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黛如墨;再渐黄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中浓缩了多少造物者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现红色的花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散句中多用四字词组,使文句简练,形象生动,且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体贴”一词一经和“心情”“自然”搭配,顿时让我们感觉到无言的自然也有了心情,有了生命。词语巧妙搭配,取得了新颖别致的效果。
《红楼梦》林黛玉葬花;欧阳修《秋声赋》夜读闻秋声。
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是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的充实。我站在这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关于年华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我想,不管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去创造人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激励人们珍惜生命。
阅读指导
文章采用“秋景——意境——象征——励志”的思路,由实到虚,由景及理,写得起承转合,浑然一体。从五光十色的吕梁山秋景,欣赏到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由林业知识的介绍认识到秋色深浓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由常人的春秋季节感受感悟出新的认识——“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并以大自然喻人,激励人们充实生活、创造人生。
文章语言优美,大量运用叠音词,如“绒绒”“齐齐”“蔚蔚”“坡坡洼洼”“齐刷刷”“酽酽的秋色”“紫烟漫漫,红光蒙蒙”“春花灼灼”“芳草萋萋,杨柳依依”等,不仅传神地描摹了景物的形貌,还给人一些细致微妙的感觉。
如“萋萋”“依依”,融入了人的情感色彩;“齐刷刷”“远远”则主要是为了使句式和谐,体现韵律之美;“酽酽”“灼灼”,采用通感的手法,用生活的品位来描摹对景物的感受。这些叠音词读来朗朗上口,听来萦回耳际,取得了精妙的音乐美感。“天高云淡,万山红遍”,则讲究平仄,声律和谐。
整散结合,长短搭配,是本文语句的特点。从第四段的前六句来看,第三句、第五句是整句,整齐、匀称,意思表达得鲜明集中;其他各句字数不一,结构不同,用的几乎全是散句,但能曲折尽意。整句散句兼用,既有整齐美,又有变化美;长句庄重舒徐、精确严密,短句轻捷有力、简洁明快,单用一种就会呆滞,而配合使用,就相得益彰。
工笔画般浓墨重彩的描写,也是本文富有语言魅力的一大方面。作者在传达对某一事物的极精细的观照时,不是用一词两语或一句两句,而是动用大段大段的文字,酣畅淋漓地刻画,让人有品味工笔画的感受。
如第二段描绘热烈浓艳的红色,分五个层次,先总写红色,而后从“面”上来写,“橡树”“红枣”等一系列事物加重了这红色的分量与程度,再以“荞麦”这一典型的景物为例,突出了秋天特有的美,然后用映衬手法写秋天偶有的“黄和绿”,来突出秋色之红,最后是总写,也是对首句的一个有力补充。描写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犹如一幅幅精致的工笔画,色彩艳丽,层次井然,不仅富有静态美,还具有了灵动飞舞的美感。
文章体现了作者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的语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