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戏班子
周作人
探索思考
在浙东一带,村里搭戏台唱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风俗。作者在这篇文中,就以一个村子为代表,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这种风俗民情。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阅读批注
去不去到里赵看戏文?七斤老捏住了照例的那四尺长的毛竹旱烟管站起来说。
好吧。我踌躇了一会才回答,晚饭后舅母叫表姐妹们都去做什么事去了,反正差不成马将。1我们出门往东走,面前的石板路朦胧地发白,河水黑黝黝的,隔河小屋里“哦”的叹了一声,知道劣秀才家的黄牛正在休息。再走上去就是外赵,走过外赵才是里赵,从名字上可以知道这是赵氏聚族而居的两个村子。
1 开门见山
作者不做任何铺垫,直接以七斤老和“我”的问答交代出看戏的地点和缘由,简洁明了,不失为一种好的开头方式。
戏台搭在五十叔的稻地上,台屁股在半河里,泊着班船,让戏子可以上下,台前站着五六十个看客,左边有两间露天看台,是赵氏搭了请客人坐的。2我因了五十婶的招待坐了上去,台上都是些堂客,老是嗑着瓜子,鼻子里闻着猛烈的头油气,戏台上点了两盏乌默默的发烟的洋油灯,传傍傍地打着破锣,不一会儿有人出台来了,大家举眼一看,乃是多福纲司,镇塘殿的疍船里的一位老大,头戴一顶灶司帽,大约是扮着什么朝代的皇帝。他在正面半桌背后坐了一分钟之后,出来踱了一趟,随即有一个赤背赤脚,单系一条牛头水裤的汉子,手拿两张破旧的令旗,夹住了皇帝的腰胯,把他一直送进后台去了。接着出来两三个一样赤着背,挽着纽纠头的人,起首乱跌,将他们的背脊向台板乱撞乱磕,碰得板都发跳,烟尘陡乱,据说是在“跌鲫鱼爆”,后来知道在旧戏的术语里叫作摔壳子。3这一摔花了不少工夫,我渐渐有点忧虑,假如不是谁的脊梁或是台板摔断一块,大约这场跌打不会中止。好容易这两三个人都平安地进了台房,破锣又侉侉地开始敲打起来,加上了斗鼓的格答格答的声响,仿佛表示要有重要的事件出现了。忽然从后台唱起“呀”的一声,一位穿黄袍,手拿象鼻刀的人站在台口,台下起了喊声,似乎以小孩的呼笑为多:
2 描写物体
“台屁股在半河里,泊着班船”,作者抓住戏台的这一特征进行描写,颇具江南的地方特色,读来真实可感。
3 人物描写
作者以出场的先后顺序为序,描写了每位出场人物的扮相,彰显出作者高超的观察能力。
“弯老,猪头多少钱一斤?……”
“阿九阿九,桥头吊酒……”
我认识这是桥头卖猪肉的阿九。他拿了象鼻刀在台上摆出好些架势,把眼睛轮来轮去的,可是在小孩们看了似乎很是好玩,呼号得更起劲了,其中夹着一两个大人的声音道:
“阿九,多卖点力气。”4
4 详略得当
对前面几个人的出场只写了他们的穿着,但到了阿九这里,不仅描写了阿九的穿着和表演,还穿插了孩子们的呼笑声,这样详略得当的描写方式避免了直接陈述的“流水账”,令整场戏显得更有层次感。同时,孩子们的呼笑声也反映出他们对阿九的熟稔,透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一个穿白袍的撅着一枝两头枪奔出来,和阿九遇见就打,大家知道这是打更的长明,不过谁也和他不打招呼。
女客嗑着爪子,头油气一阵阵地熏过来。七斤老靠了看台站着,打了两个呵欠,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到那边去看看吧。
我也不知道那边是什么,就爬下台来,跟着他走。到神桌跟前,看见桌上供着五个纸牌位,其中一张绿的知道照例是火神菩萨。再往前走进了两扇大板门,即是五十叔的家里。堂前一顶八仙桌,四角点了洋蜡烛,在差马将,四个人差不多都是认识的。我受了“麦镬烧”的供应,七斤老在抽他的旱烟——“湾奇”,站在人家背后看得有点入迷。5胡里胡涂地过了好些时光,很有点儿倦怠,我催道,再到戏文台下溜一溜吧。
5 以人物行动更换场景
之前以“我”和七斤老的行动描写戏班子的演出场景,此处又以二人的行动转换到五十叔的家里,描写人们打麻将的场景,让读者看到当地乡民的普通生活。
嗡,七斤老含着旱烟管的咬嘴答应。眼睛仍望着人家的牌,用力地喝了几口,把烟蒂头磕在地上,别转头往外走,我拉着他的烟必子,一起走到稻地上来。
戏台上乌黪黪的台亮还是发着烟,堂客和野小孩都已不见了,台下还有些看客,零零落落地大约有十来个人。一个穿黑衣的人在台上踱着。原来这还是他阿九,头戴毗卢帽,手执仙帚,小丑似的把脚一伸一伸地走路,恐怕是《合钵》里的法海和尚吧。
站了一会儿,阿九老是踱着,拂着仙帚。我觉得烟必子在动,便也跟了移动,渐渐往外赵方面去,戏台留在后边了。6
6 借代
以“烟必子”借代七斤老,形象突出,同时再次交代出“我”的行动线。
忽然听得远远地破锣侉侉地响,心想阿九这一出戏大约已做完了吧。路上记起儿童的一首俗歌来,觉得写得很好:
台上紫云班,台下都走散。
连连关庙门,东边墙壁都爬坍。
连连扯得住,只剩一担馄饨担。7
7 引用
作者以儿童的俗歌收尾,既是对戏班子的呼应,又很好地烘托了当时的气氛,颇有民俗意蕴。
阅读赏析
这篇文章延续了周作人闲适、淡然的文风,以客观写实的笔调记录了他去里赵观看乡民们演戏的一件事情。
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所描写的这个戏班子并非专业的戏班子,而是乡民们业余参演的。参加演出的人,有镇塘殿的疍船里的一位老大、有桥头卖猪肉的阿九,还有打更的长明,等等。他们虽然并非专业的演员,但演得并不糊弄,甚至还会“跌鲫鱼爆”,彰显了乡民们的朴实和卖力。而看戏的人呢?小孩子们在呼笑,女客们则嗑着瓜子,富有浓浓的乡情俗趣。除了戏台边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戏曲表演,作者还描写了另一边一群人悠闲地打着麻将的情景,也展现出乡村生活的闲散。可以说,作者明着写戏班子,实际展现的是乡民质朴、平淡的生活态度。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行文中,作者主要以“我”和七斤老的行动为线索串联全篇,这样的描写方式在更换场景的时候就显得很自然,颇有“移步换景”的妙处。
阅读延伸
1. 作者是去哪里看的戏?
2. 你觉得作者看的这场戏热闹吗?为什么?
3. 阅读鲁迅的《社戏》,说一说这两篇文章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