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好文章要能展现智慧和力量 文章的哲理之美
一篇好的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思想的汁液。哲理美的效果是思想上的冲动与共鸣,是一种思想上的享受。作者不论是写景、抒情还是讲故事,最后总能水落石出而现出一个道理。
今天我们讲第九讲,文章的哲理之美。
一个好的作家,作品里无处不有思想;一篇好的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思想的汁液。描述美的效果是感官刺激,是感官上的享受;抒情美的效果是心理刺激,是情感上面的享受;而哲理美的效果是思想上的冲动与共鸣,是一种思想上的享受。作者不论是写景、抒情还是讲故事,最后总能水落石出而现出一个道理。
哲理美与前面的形美、情美有什么不同呢?前两个是在感官和心理的层面,哲理是在思想的层面,它更高、更美。哲理之美至少有四个特点。
一是有深层之美,一下讲到了要害,为世人所公认。因为读者中什么样的人都有,一种景或一种情,可能只能打动某一类的人,而理却能让所有的人都感同身受,获得共鸣。
二是有久远之美,这种发自内心的美作用的时间长,停留在人们心中的时间也长。
三是有简洁之美,哲理的概括经常是三两句话,不像描述和抒情,需要大段的文字,所以更精炼。
四是有经典之美,因为上升到了理性就成了一个公式,能举一反三,起到普遍的指导作用。
怎样表现深层的美,可参看我的《青山不老》《佩莱斯王宫记》,都是表现生命的意义。有一个国王用一生修了一座艺术的宫殿。国王权力再大,也会随生命而止。于是他趁有权之时,干了一件能让后人永远记住他的事,这便是生命的延长。他选择了艺术,他知道艺术之河常流,艺术之树常绿,就如这佩莱斯的山和水。这两篇文章都提炼出同一个思想,就是人生怎样才算不朽,比单讲故事更能吸引读者。
久远的美,可以参看《大无大有周恩来》《觅渡,觅渡,渡何处?》这两篇文章。我虽见过总理一面,但并没有资格亲见其工作,不过可以阅读材料。一个作家的写作源泉,是由生活和阅读两个方面构成的。我后发制人,在经过二十年的材料搜集后,将这些感性的形和事提炼出一个理性的主题,在周恩来百周年时发表了《大无大有周恩来》一文。这篇文章发表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年年有转载。中央电视台拍周总理纪录片,又专门采访了我,拍了这篇文章。
《觅渡,觅渡,渡何处?》是一九九六年写成的,写的是中共历史上被敌人杀害的最高领导人瞿秋白。当时他是总书记,有一段时间被误认为是叛徒。我对他从人格角度解读,他是一位坦白的光明磊落的人。文章里有一句话:哲人者,宁可舍其事而成其心。这篇文章被选入中学课本,又刻碑立在常州的瞿秋白纪念馆里。二〇一六年该文发表二十周年之际,常州市还专门举行了研讨会,认为这篇文章提升了烈士的形象,也提升了他们城市的文化形象。为一篇散文发表二十年而开研讨会还从来没有过。以上两篇文章都是二十多年间常读不衰,就是因为提炼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哲理,可以让人长久地思考。
简洁之美。哲理的概括经常就是三两句话,会成为格言或者警句。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读过的好文章,虽然也会对好风景、好故事留下印象,但是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些理性的句子。如立志方面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敬业方面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爱国方面的“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因为它们有高度的概括性,思想容量大,能作用到了人的心里,大家就记得更长久。
司马迁在受到汉武帝的处罚后,给朋友写了一封信,这就是很有名的《报任安书》。他一边表达心中的不平,一边又表示要坚强地活下去。里面有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流传了近两千多年后,又被毛泽东引用,他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他把司马迁的这句话又重新表述了出来。
还有大家熟悉的文章《爱莲说》,表面上是写莲花,实际上是上升到人性,讲怎样做人。里面有一句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也是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名句。人们记不住整篇文章,但是记住了这句话,这就是理性的简洁之美。
最后是经典之美。凡是理性的东西都含有规律,就像公式定理一样,它有一种万能的指导作用。经常指导后世人的工作、生活。如学生学习,你要先弄懂了原理,掌握公式定理,才能在做题的时候一通百通,游刃有余。
好,就讲到这里。文章的三个层次,形境、情境、理境的美我们都已经讲完了,下一课开始我们将开始讲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