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就懂的事——谢班长与简副班长相对论
【作者交代】
地球是圆的,岁月是一条念旧的拋物线,年少时一别仿佛沉入大海的朋友总在中年以后浮出水面,有的藏在意想不到的人际网络忽然顺藤摸瓜现身了,有的靠搜寻,网络世界是一个不需要侦探的地方,弹指之间熟面孔出现。有趣的是,会想找小学同学,通常是江湖走透、沧桑尝遍之后,而大部分的人不会拒绝跟小学同学相见,因为那是纯真岁月的遗迹,更重要的,我们对看过自己童年样子的人存有异样情怀,友情里的“类亲情”,能够“一起长大”又能挂在心上直到老迈,是极特殊的缘分,深似手足。
谢班长是我的小学同学。兰阳平原滨冬山河靠大海、年年淹大水的一所名叫“武渊”的简陋小学,那也是我阿公、阿爸、阿姑的母校,每年级只有忠、孝两班,1967年至1973年,被编在“孝班”的四十多个小孩,六年间从未分班,一路打打闹闹、亲亲密密一起长大,导师却是来来去去每年换一个新的。在此奇特制度下,我当了好几年副班长,而谢班长,足足当了六年班长——以其超龄的能力与人气,如果小学是十二年,他也会做好做满,不可能有竞争对手。我们班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成长概况、日常班务,最清楚的人不是导师是他。而天底下真的有一种人,生来就是当领导者的料,也真的有一种人,像带着累世的修为来做人一般,IQ与EQ都高,质量接近完美。
十三岁那年,唱完骊歌“青青校树,萋萋芳草”,我们被命运押到各自该去的地方,失去消息,直到五十多岁再接续音讯,两人皆已白发苍苍,他的发色全白更甚于我,不必多言,岁月给我们的考验极不轻松。犹记得谈及初中时我的家庭发生变故,他竟说:“发生这么大的事,怎么没跟班长讲?”完全是小学时大家遇事立刻跑去跟班长报告的实况,是以,我眼中的他,除了是肩负重任的“中国钢铁公司”一级主管,不时还会闪现小男生“谢班长”影子,他眼中的我,除了是浪得虚名的作家,料想也会闪出绑两条辫子的小女生“简副班长”。当我们尽情畅谈十三岁以后的人生,我不免浮出一个古怪念头:他是男版的我、我是女版的他,如果这世上有所谓非血缘双胞胎,我跟他应该就是这层关系。而这些,六七岁就认识、一起长大的我们,当时并不知道。
在我穿针引线之下,谢班长不仅认识我家人也认识赵国瑞老师与李惠绵教授,很快的,性情相投者一拍即合,三家结成好友,互动亲切、相谈甚欢,惠绵顺理成章成为我们“孝班”的荣誉同学,一起接受谢班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与领导。既然我与惠绵曾热热闹闹谈过一场相对论,引起颇大回响,怎可饶过班长?在我邀请下,班长慨然应允,遂在初秋午后雷雨天气,完成一场缅怀童年、回顾人生、交换历练与感悟的对谈。
在我们这一代渐渐要迈入人生后半场之前,我特别希望他身上的特质与质量能借着我的文字呈现出来,鼓舞走在类似路上的年轻朋友。因为,“好天要积雨来粮”,当社会下起滂沱大雨,最能冲过雨幕的应该是“谢班长”这种人。
【这一天】
自二十四岁进“中钢”、长住高雄的谢班长,这一日北上至医院中医部回诊——依照常理,好朋友会吃同一家餐厅的菜与同一位医师的药。中午,我于餐厅设宴,请他与两个女儿便餐(可惜班嫂有事未到),他竟拉着一口艳色大行李箱现身,原来是帮在台北工作、计划去度假的女儿带来的。但打开箱子,里面却装着送我家与惠绵家的礼品与糕点。
我:每次看到你都是大包小包,我从来没看过一个男生像你这么多礼、细腻而且不厌其烦。
班长:对,(瞬间回顾、闪过一丝感慨神色),我这一生都在为别人活。
我:而且,我们脸上都有四个字“解决问题”,好像都在问题的第一现场,即使不在现场,也是第一个被通知的人。这是命,我相信你比我更能体会。
我看过一支影片,印象深刻,片中,老师叫一群学生排成一直线,状似要赛跑。起跑前,老师说,每个人的起跑线不同,需依以下的提问决定。他问:“如果你的父母婚姻还维持的,请向前两步。”“从小,你的父亲是尽责的,向前两步。”“上过私校、补习班或请过家教的,向前两步。”才三个问题,拉出六步距离了。其他四个问题:“不必担心手机费(或等同生活费)”“不必担心父母账单的”“没接受过学费减免”“不用担心下一餐”,七个问题打出让每个人目瞪口呆的起跑点差距。班长,你可以向前移动几步?
班长:大概四步。
我:我应该是原地不动(笑)。当看到跟别人差十四步距离,很震撼也很心酸。我们的成长都很辛苦,小学时只知道你是永远的班长、永远的一百分、永远的第一名,喔,有一次换我拿第一名,下一次月考你又夺回去了,你是我人生中碰到的第一个打不赢的对手。你每天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知书达礼地当我们的榜样,到底你是怎么长大的?
【卖菜郎】
班长:我是卖菜长大的(笑)。我是长子,有一个姐姐、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大概四五岁,我记得还能坐进架在母亲脚踏车前面的儿童藤椅内,跟她到市场卖菜,她给我一只篮子里面放四五把菜,地瓜叶、空心菜等,叫我在骑楼边卖,她在眼睛看得到的不远处卖。我会察言观色,很快找出卖菜诀窍,我会去抱阿婆大腿叫她买我的菜,很快卖完,再去母亲那里“补货”,收摊后,最大的犒赏是去吃一碗热米粉,配俗称“海猪肉”的海豚肉、三角油豆腐,非常满足。母亲会顺便买水果回家,都是水果摊淘汰的劣品,除了拜拜用的,我从小没吃过完好的水果。
我:我家也一样,从来没看过一颗不用削的莲雾,奇怪吃了居然没怎样。如果以童工的生产力衡量,你等于学龄前就“经济独立”了。
班长:我做过很多工作,初中开始除了种菜卖菜还帮人下田除草、割稻,寒暑假到成衣厂、梨山果园打工甚至当建筑泥水及板模工。其实我非常不喜欢假日及寒暑假,都得打工。初中时,在班上女同学妈妈开的裁缝店门前卖菜,还碰到老师、同学。我在学校的成绩不错,人际关系也好,所以心里的感受还好。因为家境,我鲜少参加要花钱的旅行活动,初中有次班上旅游,我骗老师说会晕车无法参加,我姐对母亲说:“弟弟在晒谷场那边哭。”我母亲说:“要不然借钱让他去。”当然不能这么做。其实,生活清苦我并不觉得怎样,高中时,便当里的菜都是半个咸蛋、酱瓜、豆腐乳,有个同学对我说:“你怎么每天呷咸蛋?”那一次让我的自尊心受了一点伤。
我:真是个谜,伙食这么糟,你从小还是长得英俊挺拔,看外表就像书香门第的大少爷。我记得你说过,小学时球鞋裂了,令尊用红塑料绳缝,所以有一次班级照相你刻意把脚缩起来不露出鞋。清寒家的孩子各有保存自尊心的方法。有个疑问,你的成绩都是拿县长奖的,哪来的时间念书?
班长:我上课很认真,每天吃过晚餐到睡觉前那一个钟头可以做功课,早上若是不必去菜园拔菜,也能念书,小学、初中的课业相对简单,我学数学、物理、化学蛮容易的,上了高中,我很想读书却身不由己,比较辛苦。
我:你是个好工人吗?
班长:我蛮受欢迎的,称得上老少咸宜,所以他们一需要小工就会来找我。我喜欢动脑筋,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思考怎么做才能做得又快又好,交出的成果甚至超出他们预期,可以当选“优良小工”,我人生的第一支手表是高中时自己赚钱买的。上了大学,我依旧打工、家教。
我:嗯,我大学时兼了两个家教,第一支手表也是自己买的,公馆地摊。好像,我们的“时间”跟别人不太一样……谈到“优良小工”,我也不算差,考上大学那年暑假,我去成衣厂打工筹学费,刚开始做些品管工作,后来越做越复杂。老板大约看我是“吃少做多免休息的可造之才”,建议我不要念什么哲学系,改念夜间部,白天去他的台北公司上班,以我的家境应该立刻答应才对,可是我很清楚地知道这不是我的路。谈一谈大学,你怎会跑去念造船呢?
班长:家境因素是我做每一件关键性决定时的重要考虑。中学毕业,我在家人要求下考师专,考上两所,但我志不在此。大学联考时,宜兰没有考区,考生必须前一天到台北住宿次日搭出租车至考场,我严重晕车身体不适,成绩不够理想。家人要我填师大,我考虑清大纯数与海洋学院,那时看到一张海报讲当局推动“十大建设”:六项交通、三项重工业、一项能源建设,其中一项是“中国造船厂”,承建四十四万五千吨油轮,将来要“国船自造”,我想念造船系将来就业有保障,而且学校改制,基隆离家也近,就做了选择。毕业后,正好“中钢”在招募员工,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应该也会是最后一份工作。
李老师与五孝男生。谢班长(右三)把脚缩起来,因为球鞋黑白交接处用红塑料绳缝补,不想被照到。
我:现在回头看,那个选择是对的吗?有没有遗憾?
班长:其实当年想重考,我的成绩底子不错,如果有机会再考一次应会不同,但考虑家境遂作罢。现在回想,我的成长之路没有太多选择,一直有两条线形成的“轨道”必须遵循,我被环境“困住”,最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出国深造,如果当年能给自己三五年的时间与自由,想必会有所不同,一旦毕业、服役、踏入职场,赚钱养家,就成定局了。现在年轻人流行出国打工,我是反对的,很少有人打工的经验比我多,趁年轻“投资自己”最重要,一年两年三年过得很快,黄金岁月花在工地不划算。
【长子长女情结】
我:你说的“轨道”我完全理解,这其中有太多无法言说的难处,点滴在心,我们无法依随自心做选择,很重要的关键是,我们都是“心疼父母”的人,恨不能替代他们扛起现实重担。你是家中长子,我是长女,在现代社会长兄长姐的称谓即将消失,独生子女唯一的手足可能是狗。然而在我们的年代,偏乡、清贫农村且又子女众多的家庭,“长子长女”夹在父母与手足之间,处在很复杂的“成长位置”:在弟弟妹妹眼中,我们是父母的代言人,地位几乎等同上一代,在父母眼中,我们是弟弟妹妹的监护人,照顾好他们是做大哥大姐的“天职”,责无旁贷。小时候,要是弟弟妹妹做错事,我父亲会连我一起处罚,他认为我这个做大姐的失职没照顾好他们。这种“长姐教育”,成功地把我养成一个但求付出从来没想要跟弟妹争夺的姐姐。成年后,我听闻第一个小孩会因弟妹出生心里有被掠夺感而引发异样行为,感到不解,我未曾与弟弟妹妹争宠吃醋,相信你也是。由于从小被十个亲、表弟妹叫“姐”,我到四十多岁才发现在人际方面出现几个倾向:一,不习惯叫别人“姐”;二,与我深交的女性朋友都是家中幺女;三,我会不知不觉出现姐姐样子;四,不争。你是长子,在家族传统观念里责任更重,谈一谈长子心情,付出与回馈之间平衡吗?
班长:我是家族及庄内第一个念大学的,一生都在为别人付出,不论家人、朋友,精神或物质,有求必应。虽然老家在宜兰、我住高雄,家族有事,二话不说南北奔波,我曾经每周跑回宜兰处理事情,是救火队长也是道歉队长。遇到事情,我会分析、建议供他们参考,他们都很尊重我,无论大小事最后我的意见都会被采纳。有一天我太太对我说:“你这样照顾别人,不顾身体,你倒了谁来照顾我们?”才点醒我要做修正,以后要多爱自己一点。
(班长秀出Line上家族对话,能得到下一代侄甥辈之温言暖语、由衷感谢,足见这位大伯大舅何等受到敬爱。他天生具有万人迷特质,一回到老厝,左邻右舍老人家很喜欢找他聊天。对子女亦父亦师亦友,两个女儿跟他的互动就像前世情人般自然欢愉,他说写给女儿的信大概够出一本书了。一个男人,披挂孙子、儿子、长兄、女婿、丈夫、父亲六种角色,竟然毫无怨言且功德圆满,何等难得。)
我:与你相较,我这个做大姐、大姑、大姨的远远不及。以往,我常单一地从“大姐”角度对待弟妹,拼搏不懈以为表率,直到一句话“我们是大树下的小草,晒不到阳光”才敲醒我,应该换位思考,才能感受有一个从小表现优异、太早获得虚名光芒的大姐,自幼被压抑得喘不过气,处处被拿来比较、永远“赢不了”,是一件非常厌烦的事。因而,我越靠近越协助可能导致越疏离越沉默。年长之后,我深切反省才察觉做我的家人蛮倒霉的,我的存在本身就会带给别人压力,再怎么付出,都无法弥补声名光芒对他们造成的灼伤,才觉悟,“疏冷寡淡”是给彼此解脱、恢复自由自在的唯一方法,我应该全盘接受,离得越远越好。大树自己从来不觉得是大树,只是一株单打独斗、奋力想要亲近阳光的小草而已。人生难解之题何其多啊!慢慢走、细细领受,悟得“彼此相忘”也是一帖不错的药方。
邱老师与六孝女生。把手放在同学头上的就是简媜。
【职场上的自我锻炼】
我:先说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是《真希望我二十岁就懂的事》书上看来的,服饰店来了一位客人,要买蓝领白衬衫,第一家店员直接说没有,第二家店员说可以处理,请人将一件蓝衬衫与一件白衬衫互换领子,客人非常满意,临走,店员问顾客:“我们也有一件白领蓝衬衫,您有兴趣吗?”客人连那件也买走了。第二个小故事是亲身经验,我与几位友人至林口一家有名的复合式商场,友人买了一客冰淇淋,没想到分量挺多的,宜乎分享。我向柜台两位年轻女员工要纸盘、汤匙,她们回答:“没办法,公司规定不能另外给。”我目视流理台上有咖啡杯瓷盘,询问可否借用?“喔,没办法,不能借。”那么,我另外买一个纸盘可不可以呢?“没办法,公司规定不可以,都有录像。”我一句话也不说走开,因为,若开口就会说出严肃的话,我不想生气。她们两个继续盯着手机,不觉得如此对待客人有何不对,得到“这家店不能再来”的评语有什么关系?“服务”的定义是什么?就是“你说得出的困难我会设法解决,你没想到的我也预先解决”,而“敬业”是高难度觉知的两个字,一旦机器人上场,首先抢走的就是这两个只会说“不行不能不可以没办法”的年轻人手上的工作,她们恐将成为打工浪人,套句我外婆说的:“一年换二十四个头家,转来呷尾牙还早早。”尾牙之前已换了二十四个工作,从没待到年终吃尾牙。她们这么年轻就对工作无感,不当一回事,非常恐怖。
谈谈你的职场心得吧,我觉得你的第一份工作是“班长”。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失联二十几年又复联,你说你每天清晨四点起床六点进办公室,让我佩服得不得了——不过,我也是五六点开始写作,副班长也不能太差。从毕业进“中钢”到现在身为一级主管,你一定有值得跟年轻人分享的独门功法。题外话,前阵子高雄豪雨淹水停班停课,你还是天天进办公室,不觉得把自己卖给“中钢”了吗?
班长:“自发性到班”应变台风天灾是“中钢”生产线主管主动积极一脉传承的文化,没人会觉得把自己卖给“中钢”。“中钢”给了我这一生最需要的经济资源,对“中钢”我充满感激,感谢公司、长官,特别是一路支持的同事们。我喜欢动脑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擅长业务沟通协调,善用群体力量来达成目标。要完成一项任务,用“一己之力”是下策,用“众人之力”是中策,集“众人之智”是上策,当大家脑力激**,各人踊跃提出见解献出创意、经过充分讨论取得共识促成行动方案,那就是“众人之智”,每个人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做起来就有成就感。另外我擅长做的就是“把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做出对的事”,让大家有认同感与成就感。我对工作全力投入,会看书、听演讲,吸收别人的构想、创意、技巧,用在工作上,做中学、学中做。开会时不说“你们”而是“我们”,表示我们是团队是命运共同体。员工有问题,我不会隔着一张桌子与他面对面——这是上对下的位置,我会坐他旁边——这是可以讲悄悄话的位置。面对员工,“倾听”比什么都重要,有时听他讲完他的问题已经释怀解决大半,多倾听才能理解他的感受、找出问题症结,在不违法与公司大政方针之下找到解决之道。至于在工程现场的展开,我的经验是“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图不如演(示范)”。
我:你根本是乐在工作的劳碌命与工作狂。我记得你讲过,你在职场上没有敌人,因为功劳不必在你,真是让我佩服,这种主管简直是奇葩。不过我完全相信,你小学时当班长就显现这种特质,全班每个人都跟你很好,从来没听过有人告你的状,只能说你是天生的领导者。接着,谈谈对世代的看法,是对立还是合作?你会给一般人泛称“困于低薪、追求小确幸”的年轻人什么忠告?需具备什么特质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存活?
【世代:对立还是合作】
班长:因为苦闷,才会追求小确幸。台湾目前的困境来自转型没有成功,对年轻人来讲,他们恨我们是因为所有好玩的能快速致富的东西都被我们这一代玩完了,他们的苦闷是可以理解的。世代之间有误解,要坐下来谈、沟通,力气要用来互相理解不要互相伤害。他们欠缺我们的奋斗精神与毅力,我们欠缺他们的创意与革新的能量,世代必须合体、合作、要共好。我建议年轻朋友:一,保“平安”,要“快乐”,有“健康”,再“其他”。二,要有自己未来目标的愿景图像(如:让自己具备国际移动的能力),接着“以终为始”,倒推回去找努力起始点及各阶段性应准备的轨迹方向。三,不妨透过职涯性向测验找出符合自己人格特质的发展方向,投入对的行业,选对了,才能走得久走得好,人生路上,“选择”很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了就要积极去厚实职涯生存能力的基本功。四,最重要的工作是找到“对的人”——牵手一生的伴侣。
我:茫茫人海之中,找到对的人很重要,我第一次见到“班嫂”就觉得你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能与你一生相守、白头偕老。选择伴侣必须找到知己,知己不见得是梦中情人,但只有知己才能同甘共苦经营一个家、协力家族,无怨无悔地做我们的后盾。就这点而言,上天厚赐你我。“让自己具备国际移动的能力”,语重心长,也是暮鼓晨钟之言。你有三个孩子,我有一个,我们都不约而同期望他们朝世界走去。回想我们从那么匮乏的小村一路奋斗,用尽力气走到我们的资源与能力能抵达的极限,有时候我不免想,如果年轻时我们内心少一些肩负家计的急迫感,少一些提携弟妹的焦虑,敢借贷投资自己,给我们三五年时间,人生必定不同。不过,换个角度看,“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或许我们必须走的这条轨道是最能让我们修习这一生各种功课的地方,而回顾大半生,我们两个确实是认真的学生,再难的习题都未逃避,再苛刻的对待都承受,再难堪的结局都收下,渐渐走到肩上任务、心内牵绊要一一卸下的路段。接下来,我们谈谈老年。
【你必须丢的七样珍贵事物】
我:我在《坎伯的生活美学》书中读到一个有趣的仪式:某个聚会团体,要求会员花一整天时间思考生命中不可或缺之事,写下“值得你为它们活下去的七项事物”,并且找七个小东西代表这七项事物,拿在手上。
接下来是实境闯关游戏。夜里,大家在黑暗中走了一段路,来到第一扇门,一位戴着狗面具代表神话中冥府大门的守卫,伸出手说:“给我你最不珍贵的东西。”给出一样东西才能过此门。以此类推,其余的东西都要给出去。最困难的是最后一关,有两个人挡着,若想通过必须放弃你最珍爱的宝物。这个游戏有趣的地方在于仿真地启动每个人的自我对话、议决而后做出割舍,“割舍”是人生中最高海拔的习题。书中提到,每个参与者谈及在“放弃最后一件宝物”时,都真的得到了解脱。
我拟了七样事物:财富、成就、父母、手足、子女、夫妻、健康,要一样样丢,你最后丢的是什么?
班长:(认真地想了一会儿,做出选择)子女。
我们对谈间,一度窗外雷雨交加,此时已收住,步出户外,天色恢复清朗。我们接着要往惠绵家,探望面临健康难关的她,我不禁想,“父母、手足、子女、夫妻、财富”都不是问题,她的七样宝物是什么?除了健康,大概是“教学、研究、学术、论文、戏曲、著作”吧,只是,仅剩的健康能否撑得住满腹待下笔的学术大愿呢?神,愿意赐下慈悲吗?
至于我与班长,人生闯关游戏里,我们揣在手里的最后一项宝物是相同的,迈向最后一关途中,但愿我们从十三岁就懂、为家庭无怨无悔付出的这份辛劳,能获得上天嘉许,当我们必须交出最后一项时,这宝物光辉丰润,让我们心情轻快,无牵无挂。
但愿惠绵与我们都能无牵无挂,如此才能闭上眼睛领受属于我们的,那阵等了一百年,芬芳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