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越过山丘:打破人生与事业的迷障

第十八章 教练三态

  

  有些道理,真是有道理,比如这条:最有效的学习,是要能讲给别人听。

  笔者说

  我给自己定的讲课的要求是:有高度,听得懂,学得会,带得走。在我讲授几十次“教练式领导力”课程以及每次(是的,每次!)更新课件的过程中,活生生把自己逼出了这么一个“教练三态”,是为了方便讲授和学员记忆。不能说是原创,因为这都是基于我对教练之道、*$F规定的教练技能不断深入的理解而提炼出来的。新的领悟和理解还一直在不断涌现,所以只敢说这是对于至今所有领悟的提炼而已。

  几年前,我开始有机会给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讲授“教练式领导力”。领导们都很忙,课程时间不能超过一天,甚至会被压缩到半天之内,按领导们的便利见缝插针、分批讲。不仅要讲明白,还要有方法,还要即学即会——至少要能学会给下属做教练式的绩效辅导。

  每次课前、课后,我都要反复琢磨,每次都会重新设计讲课、互动与练习环节,想要把很短的课时变得更高效,还要尽量有趣……我变态地不断折磨自己,生生逼出来个“教练三态”,回想起来,颇具几分布道者似的痴狂。早年,微软真有一个这样的职位,名片上就直接印着“Evangelist”,即传教士、布道者,每当有人接了名片,问这是啥意思,Evangelist正好可以狂热开讲啦。

  这三态包括以下方面:

  1.姿态:这是基本技能。可以通过练习形成习惯,就像学骑自行车。

  姿态很重要,不仅能迅速建立客户眼中的“专业”形象,从而有利于建立信任,也有助于教练本人更专注于客户。比如,当你的目光与客户始终保持接触时,你就不大容易走神、开小差,而目光接触,又会使你在不知不觉中保持与客户语调、语速以及表情的同频,使得客户说话、思考时避免了许多干扰。最重要的,是能使得客户感受到关切、鼓励和支持,以及安全感,这在上级对下级进行教练式绩效辅导时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下级尽快排除干扰,真正进入主动思考状态,而不是习惯性的对上级的揣度回应……

  目光接触,坐姿,张开耳朵,管住嘴,声音、语调、表情等与客户同频。这些虽不大容易,但都能示范清楚,能在较短时间内练习学会,起码能大概练出个模样。

  别小看“姿态”,对于很多管理者和领导而言,还真挺困难的。他们基本都习惯了坐在大班台后的大班椅上,习惯了挺胸叠腹、俯视睥睨的坐姿(坐坐大班椅就理解这种姿势了)。更难的是:他们习惯了给指示,习惯了坐在中心位,习惯了一呼群应,要他们发问、聆听、少说多听,真是挺难的。然而,起码要有聆听的“姿态”,谈话或辅导的对方才有可能放心深入思考并诉说。这是人类大脑进化过程所决定的。

  教练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脑神经科学。教练的各种貌似“反习惯”的做法,甚至在初学者看来的“做作”,都是基于人性的深层工作原理,都可以归到一点:尽量使得被辅导者从眼前的各种压力与习以为常的限制性“桎梏”/被动态位中解脱出来。在比较放松、安全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展开想象力,才更利于激发潜能。为啥非得“放松、安全”时才有利于主动思考呢?因为,人类的大脑就是这么进化来的啊。

  人类的脑进化历经了三个阶段:

  爬行动物脑,或称蜥蜴脑。顾名思义,这部分是与爬行动物非常类似的,形成已有上亿年,负责打、逃、吃(Fight,Flee,Feed)与繁衍之类的生存本能。这部分脑,人类与爬行动物都差不多,最原始,也最稳定。

  哺乳动物脑。有了长期记忆、情绪、血缘之爱等功能。这部分也已进化了上千万年。这些功能上,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并没有太本质的区别。

  唯有大脑皮层,是人类所特有的。它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无中生有”、想象的能力(如图所示)。这薄薄的皮层,使得人类拥有了无限的创造力和破坏力,从而得以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而这神奇的皮层,仅仅进化了两百多万年。当人处在紧张、恐惧与压力之下时,它就会失去充分思考的能力,立即让位于另外两个更老到成熟的脑,让它们去充分发挥动物性的本能。

  图18-1 “三位一体”大脑理论示意图

  所以,教练若想实现激发客户潜力的目标,首先就要营造一个信任、安全的氛围。由此研究提炼出的一系列流程、模式、技术,都是从如何更利于激发被辅导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为了教练的便利。把反人性的折磨留给教练,把安全与放松感留给被教练者。初学教练者常会笨拙、顾此失彼,甚至显得造作。那是因为,天生自我中心的人类,偏要训练自己掌握各种“反人性”的操作,如果上手就很自如,倒是很反常了。

  教练这个专业已形成几十年,要感谢脑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对于人类这个物种的理解越来越深,使得教练理论与技术也发展迅速趋近成熟。而教练的目的始终只有一个:帮助客户最大程度地激发其自身的潜力和潜能。

  2.状态:这是心理技能。既然也属技能,那就可以通过练习而逐渐掌握,只是更难,需要时间和有意识的努力,比学自行车肯定要难得多。其中最难的是要做到“无我”,驾驭自己比驾驭外物(比如自行车)要难得多。

  “无我”,是全神贯注于客户,深度聆听,全然接纳,同在,共情。人是有意识、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的灵长类动物,硬要把“我”弄“无”,可想见其难。正念练习会有帮助。有一种“微正念”练习,也就是凝神专注呼吸,短至两三个呼吸之间,就能很有效地收住心猿意马的念头,重新专注于客户。因为时间很短,几乎不会被觉察,也就不会干扰到辅导的进程。要真做到“无我”“不预判”,还必须要有“心态”的根基,才能稳固,才有可能达到“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自然境地。

  3.心态:这是信念,也就是前面已提到数次的教练哲学。如果做教练,必须先牢固树立这个信念。从姿态练起,从状态调试,都必须有心态的根基。而在实际的教练过程中,客户们在被激发后所呈现出来的创造力,也会帮助教练更加坚定这个信念。

  我当初是病重无路,乱入了教练的课堂,对教练毫无了解,更无信念可言,如溺水者抓到了一根树枝,绝不撒手,也就是所谓的病急乱投医。及至被一两个“教练的好问题”开了窍,再后来遇到各种机缘,终于治愈了自己,也就认定了教练就是我余生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也坚信了教练的哲学与信念。初期,我曾执念:凡是辅导没做到理想状态,必是我自己学艺不精,认真练就是了。后来,做得有经验、有感觉了,再遇到感觉不理想的辅导过程,竟悄悄给自己找了“理由”:那肯定是教练伙伴还不适合教练。幸亏及时醒悟了,很是羞惭!羞愧使人进步——之后,我每次教练辅导之后进行复盘,首先琢磨的就是“心态”。

  其实,这三态是彼此融合、互为牵绊、很难拆分的。比如,无论你的姿态做得多么“标准”,声音、表情多么完美同频,如果你内心不相信对面这位是富有创造力的,那么你一张嘴提问,就有可能暴露你已有判断或是变着法儿想给建议的意图。比如问客户:“你有没有想过……?”(我管这类句式叫作“以提问之名、行建议之实”。)尽管你是出于好意,想帮助客户,尽管客户也可能觉得有启发,但更可能会影响客户自己独立深入思考的过程,从而也就损失了教练本分的价值:激发客户自身的潜能。

  ICF认证课程体系都对于教练状态(Coaching Presence)有很大篇幅的讲授和练习,ICF对于教练能力中的“教练状态”,也有不少具体的描述和要求,诸如:

  ■对于未知领域保持开放的心态,敢于冒险。

  ■能应对客户状况的多种情况,并灵活选择最有效的应对方式。

  ■有效地运用幽默,创造轻松活跃的气氛。

  ■自信地尝试不同角度、尝试新的可能性。

  ■处理强烈情绪时,能自信,能管理自我,不陷入客户的情绪。

  我觉得,当基本做到“三态”融合时,“冒险”“幽默”之类的程度与时机,都会自然涌现,也就基本可以“跟着直觉走”了,那时教练的“直觉”,确实可以与客户达到深度的契合。

  再说说我学习教练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记得,我对几位多年的朋友说起,我决定要学教练,其中一位忍不住扑哧一笑,乐了,直夸我幽默。她对教练的行当有相当了解,更了解我,我知道她的意思是:“就凭你这脾气性格居然想做教练?嘁!”

  比如,教练需要做到多听少说,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多”与“少”,要求是“听八说二”!还要不预设判断、不给建议、同理心、无我……与多年来我身上的标签,基本是完美地直接对立。

  我按捺住反唇相讥的冲动,很教练范儿、(自以为)尽量平和地说:“走着瞧。哼。”

  最初一年,学习,学习,学习,再加上无休无止的练习。

  刚开始上课时,蓦然身陷人群之中,我极不舒服。特别不喜欢动不动就与陌生的同学做各种练习,那时,我既不愿意与陌生人交谈,也不愿意听陌生人吐露心声。课堂上有些练习简直是“变态”,例如,要求学员们相对排成两排,两排的脚尖相距不到半米,如遇到对面那位肚腹胖大,简直就快要“肌肤相亲”了。站定后,捉对凝视对方。三分钟后,一排不动,另一排缓慢移动一个身位,轮番挨个儿凝视。整个过程长达几十分钟,最后还要与全班同学一个不落地分别“深情拥抱”,简直难以承受。若不是病急乱投医的求生热望,我很可能在这个环节就拂袖而去了。反正,我是不会在我的课堂上做这种练习的。

  尤其遇到有同学在课堂上配合老师扮演辅导对象,被触动以至当众涕泗滂沱倾诉黑暗经历而不能自持时,我最感强烈不适,会径直躲出教室,估摸着云住雨收了再溜回来。很像是药物副作用强烈时,得跑洗手间或呕或泻的模式。我觉得,别人的隐私痛苦都应该有其自己的隐秘位置,被迫听别人的隐私,是很难堪的,难堪其重。试想,当诉说者的激动退去,恢复理智后,多半会后悔曾当着这么些陌生人倾吐那些黑暗隐私。我也很不喜欢有的老师“利用”同学强烈甚至失控的情绪。无论用意是否善良,无论课堂效果多么强烈,都不应以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伤害为代价。我一直以此自警,引为戒律。

  在我的教练风格中,一直很鲜明地保持着“专业距离”。当我感受到教练伙伴正处于情绪震**中时,我会给他一点儿时间,我会递给他纸巾、递给他水,但不会去抚慰、触碰,更不会和他一起落泪。保持一点儿距离,静静地陪伴,给他空间,并不妨碍深度的共情。等到合适的时刻,迅速重启有意义的对话,才是教练应该做的。我相信,纵容过度的情绪,不会有助于教练伙伴找到他想要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教练必须有共情的能力,但不必滥情,更忌煽情。

  课堂上有很多模拟教练练习,三人一组,轮换教练、客户与观察者的角色,大家都是同学,又都是以学习为目的,都很放松,也很有帮助。在这些练习中,我观察并感悟到:所谓“教练状态”,原来真的是可感知的,“装”的,演的,还是真的,都立即可以感觉得清清楚楚。

  当进入实践时,面对真实的客户、真实的问题,我顿感紧张多了。

  回家复盘,我犯过的禁忌还是不少,最沮丧的一次居然有两个半“正”字之多(每犯个错就写一道,按“正”字笔画)。要知道一次辅导也就九十分钟左右,我咋能如此高频地犯错呢?我那是在和与生俱来的性格、和几十年后天形成的习惯搏斗啊,真不容易!不由得又想起朋友“夸”我“幽默”。但我仍然做得兴致勃勃,就是因为已笃信了这是个好东西,很纯粹地想要做到、做好,没掺杂其他想法,也没想证明给谁看。而且,这事做起来特别有意思:每个人、每次辅导,没有重样的。

  初期,最难的就是管住自己,不做评判(心里的评判都不可以)、不给建议。毕竟在职场商场这么多年,很长时间里一直是“指挥官”的角色,不让给建议,简直就是挥刀自……呃……那个……自废武功了。

  很快又发现,其实,聆听才更难,教练讲究的是“3F聆听”,即事实、情绪、意图,耳忙心乱,顾此失彼,而且“情绪”和“意图”,究竟是“聆听”到的,还是“主观判断”的?真不容易弄清楚呀!

  想起三十年前,在IBM的销售学校(Sales School),教官问:“销售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

  大家七嘴八舌,我自然要努力答个“与众不同”的,好像答的是“风度”?年深日久记不清了。叽喳嘈杂过后,教官淡定说道:“是‘聆听’。”

  在销售学校里,即使给你的规定模拟销售案例只是卖一根铅笔,也要首先充分地询问并聆听客户的需求。当时,为了通过培训考试,所有学员都一丝不苟地照章练习,也就都能习惯且自然地做出职业的“聆听”形状,不然考试通不过啊。

  而对于教练,聆听的作用更为根本,客户谈到的往往是他苦思冥想很久而得不到答案的难题,甚至连问题都描述不清楚。如果能自己想明白,他就不会花钱来找教练谈了。教练必须先听清他的情绪、思维方法、思维层面,才有可能“听到”深层隐秘的甚至是他自己都未必清晰的意图和渴望,也才有可能提出好问题。

  后来又找到点儿“窍门”:如果感觉听不准,是可以随时与教练伙伴确认的。当然,也不能总是再三确认,如果教练接二连三地总是听不准,那就会阻碍伙伴思绪的自然流淌,也就会影响教练对话的效果。时间不能都用来给教练扫盲。教练伙伴有没有受益,才是对教练效果唯一的评价标准。

  而随即才又发现,提出“好问题”才是最难最难的啊!如果没有好问题,发人深省啦,激发潜能啦,都无从谈起。

  刻意练习是真管用的,像学自行车似的,手脚协调了,就不再紧盯着车把、车轱辘了,也就能自自然然地看路乃至路上的风景了,余光里扫见啥障碍或耳朵里飘进啥声音,自自然然地偏一点儿重心、稍带一下车把,潇洒地画一个小弧线,就过去了。

  继续刻意练着!带着小抄卡片,每次预先温习教练要点,每次事后复盘,笨手笨脚但诚心正意地练、练、练。先练自行车,再练手动挡车,逐渐地,就进化到“自动挡”的状态了:能比较自然地专注在教练伙伴身上,能聆听到语言之后的情绪乃至情绪之后的深层意图——焦虑?渴望?迷失?卡在哪里了?……也逐渐能问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了。

  第一次,往往都是印象深刻,记忆长久。我第一次感受到“好问题”的力量,大约是在学习教练八九个月时。那个CFO客户的顿悟时刻,以及之后越来越多的那些大大小小的“A-Ha”,真享受,令我着迷。

  很久以前,很多年,我拼命、努力,要让自己不落后……然后又开始努力学着带团队、教团队、领导指挥团队,很长时间,一直是团队乃至人群的中心;再独处,自己和自己较劲,仍然以我自己为中心。我的世界越来越小,小得只剩下我自己……原来,不以我为中心乃至接近“无我”,竟有如此多的美好。悦己,利他,这个事业才是医好我的神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