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网球与NBA教练之辨
作为教练,帮助伙伴的要事无非这几件:找到自我,找到意义,找到目标,找到路径。
怎么扯到体育去了?因为,教练这个行业,就是从体育萌生出来的呀。
网球教练,是典型、正宗的“个人教练”;近年来兴起的所谓“团队教练”,则基本是另一个领域。这一章,就来辨析这两种名似而实异的“教练”。
再简单回溯一下商业教练的历史:
教练始于20世纪70年代,公认的起始标志,是一位网球教练写的一本书——《网球的内在游戏》(The Inner Game of Tennis),其主旨要义是:当运动员已经充分掌握了技术技能,体育教练能够帮助运动员的,就是激发其内心深处的意义,帮助他在独自上场时能战胜自己的各种杂念和情绪,从而发挥出最大的潜能,甚至达到The Zone(巅峰时刻),或称Flow(心流状态)。顶级的运动员也都需要教练,而这时教练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帮助运动员建立并提升强大的心理能力。
运动员的每一场比赛,都有两个对手:一个是场上的,一个是内心的。好的教练,要帮助运动员随时战胜内心的干扰,赢得内心的比赛,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运动员自身的潜能,去提升运动场上的绩效。
“激发运动员/教练对象自身最大的潜能”,作为基因深深植入了商业教练的哲学和信仰。所以说,商业教练,发端于体育,更确切地说,是发端于网球——那种运动员独自上场的运动。这很像是商业教练与教练伙伴/客户之间的关系:场下可以一对一地教练,待到开赛上场,就只能靠运动员自己啦。
这本薄薄的小书,对商业教练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作者名叫蒂莫西·高尔维(Timothy Galway)。20世纪60年代,他是哈佛大学的网球队长,后来做了网球教练,同时还研究体育心理学。高尔维后来又写了好几本书:《滑雪的内在游戏》《高尔夫的内在游戏》,等等,基本都是独自上场的体育项目。及至他写出《职场的内在游戏》(Inner Game of Business),就很明显是在从体育向商业移形附体了。(这个“Inner Game”系列的书,我基本都读过,感觉还是第一本最经典、有洞见,后来的那些本,就都多了一些为了商业化而延伸出来的味道。)
我十几岁时打过篮球,喜欢!后来又学过一阵网球,也挺喜欢的。正好拿这两项运动来辨析拆解一对一VS.一对多的教练之异同。
网球的对抗性和技巧性都很强,但运动员之间隔着张网,没有篮球场那种可以嗅到彼此汗味、体味甚至血腥味程度的肢体接触。网球既须强悍,也可优雅。直到2010年秋天,我才有机会在上海看了一场现场ATP大师赛男子单打决赛。那天飘着小雨,挺冷,和两位外地来的小朋友一起去看。他俩都赌达科维奇赢,我就只能赌德约科维奇喽,那时小德的排名和名气还都挺一般呢。
三人冻得哆哆嗦嗦,挂上点儿彩头,添了些兴致。我居然赢啦!其实是人家德约科维奇赢了。赢了二百元人民币,高兴!拿出好酒招待朋友,朋友高喊“赚大了”。从此,看男子网球,我心里一直偏向小德。其实当时对网球的规则都不甚了了,现查现学。那会儿手机网络反应很慢,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热线查问,不然都听不懂裁判。再后来,因李娜我真正迷上网球。其实,我是迷上了李娜,喜欢她的真实率性,并觉得她越长越好看了。
大约是2014年,我开始学习教练不久,偶然打开电视(那时还没戒电视呢),正好是李娜获得澳网大满贯冠军后,在央视体育频道接受记者采访。我立即进入痴迷状态,端坐,凝视聆听。
电视里,李娜正说道:“……卡洛斯问我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你为什么打网球?’”
我隔着电视和主持人异口同声:“啊?!”急于想听下文。
卡洛斯·罗德里格斯,阿根廷人,曾执教比利时的传奇网球女星海宁长达十五年,海宁是女子网坛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也是所有曾排名世界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中个子最矮小的。2012年开始,卡洛斯才成为李娜的教练。
李娜接着说:“我心想,这算啥问题啊!但既然教练问了,那就想想吧……我十四岁开始打网球,是因为我爸叫我学,后来我爸去世了,我有相当长时间是为我爸打球……现在,我都三十多岁了,网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了……”网球的意义是生命,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2014年,三十一岁的李娜终于首次夺得澳网冠军(李娜于2011年曾夺得法网女子单打冠军),她身后站着两个男人,一个是丈夫姜山,负责李娜的全方位服务保障与情绪平衡,另一个就是教练卡洛斯,帮她建立稳定而强大的内心。
电视机前的我已感动得泪眼模糊。那一刻才深刻感受到,教练是如何源于体育的,确切地说,是如何“发端于网球的”。
蒂莫西·高尔维在《网球的内在游戏》里写道:“内在,是指选手的内心状态,对于选手来说,真正的对手不是比赛中的对手,而是自己头脑中的对手。”教练真正应起到的作用,是帮助选手消除内心的障碍和杂念,帮运动员/客户找到深层的意义,当他找到与自己,甚至是与生命的深层联结的意义时,潜力自会被激发,从而创造奇迹。
卡洛斯执教李娜时已经五十岁了,他本人身材瘦小,显然,能给予已是巨星的运动员的技能技术上的示范,已很有限了;但他可以从战术、战略方面来指导,更厉害的,是激发出运动员储存于生命最深层的潜力。
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打球?”郎平指导也问过中国女排冠军队的主攻手朱婷。当人们(不只是运动员)找到自己内心的意义时,能极有效地扫除杂念和无用情绪,不受干扰,迸发出巨大的潜能。这就是教练的起源以及最核心的要义。
我对体育项目的热情很个人化,甚至情绪化,20世纪80年代,女排夺冠,谁敢说郎平、孙晋芳她们长得不好看,我会当场翻脸。
而迈克尔·乔丹,就是我心目中唯一的篮球之神,公牛队23号的海报一直挂在我家的书房。1997年乔丹退役前,我独自盯着电视看他为公牛队夺冠的最后之战,直到压哨3分,我一直眼泪哗哗,不能自持。因为怕他输,更因为他赛后要退役了!2003年乔丹再次复出后加入了华盛顿奇才队,巨星已届四十“高龄”,也不能再穿已被芝加哥公牛队封神祭起的23号球衣,我实在受不了神一般的偶像在球场上也会被封盖,在他再次退役之前就悲痛地戒断NBA了。之后十几年里,凡听见谁竟拿谁谁与乔丹比,我会立即黑脸,不容偶像遭到任何轻慢。
像排球、篮球、足球这样的团队体育项目,对教练的考较,完全是另外的领域,虽然与一对一的个人教练技术会有一部分重合,但更强调团队的战略、战术、动态配合以及统一的目标:团队荣誉,也就是赢。
再把国际教练联合会给教练的标准定义搬出来参照一下:
教练(Coaching)是教练(Coach)与自愿被教练者(Coachee),在人格深层次的信念、价值观和愿景方面相互联结的一种协作伙伴关系。通过一个持续的流程,“挖掘、设定目标、明确行动步骤”,获取卓越的成果。
教练专注于发展人的潜能,是教练与被教练者彼此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讲的是一对一的关系。很难想象一个教练同时面对多个人,而能与每一位同时达到“人格深层次”的联结。
三四年前,我上过一个“团队教练”课,老师引导大家做了一个练习,印象深刻:
全班有二十人左右,从课堂走出来,向着老师指着的一个草坪走去,天气真好,大家三三两两地聊着,散漫而自由。看大家差不多都到草坪上了,老师说:“请原地站定。”
大家站定,左右看看,相当随意,不成形状。都笑。
“请每一位,任意在人群中找到另外两位。只需你心里知道,不用宣布,也不用告诉当事人。”顿时集体呈现暗藏心机、贼眉鼠眼状。
“现在,每个人,准备好,移动到与你心目中那两位等距离的那个点,并保持与那两位距离相等。Move(行动)!”
这下子可热闹了,二十几个人如同一个被捅的马蜂窝,又有点儿像烧热的油锅被加了一勺水,良久,有五六分钟,嗡嗡声才渐缓,再过了一会儿,终于都气喘吁吁地站定了。
“祝贺大家完成任务!”欢声刚起,又见老师指向某一个同学,“请你先任意移动三步。其他人,只需继续保持与你心目中的另外两位等距离。”
得!又一次“炸锅”了。这次开始有聪明人直接“作弊”,跑过去告诉那两位“锚人”,那两位再分别告诉各自的两位,然后这几位迅速地形成若干个等边三角形,各自找到“等距离”点,得意地站定,看着仍嗡然无序的“蜂群”。
同学们多是来自外企的衣冠楚楚的白领,老师显然很享受把这群人操纵得如幼儿园孩童般的感觉,乐不可支。
老师努力收住笑,请大家分享在练习中所观察到的细节。这回不乱了,大家的分享基本集中在以下方面:
■这就是自然团体的真实状态(dynamics,动力、变量)。
■团队与团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团队有共同的目标(比如,刚才老师只给了个方向,去草坪,大家虽然稀稀拉拉不成队形,但最后都能到达)。
■但团队也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人组成的,团队某一个人的动作,就可能牵动全体,形成内耗。
■很容易因关系厚薄而另外形成小团体。
那次课上,老师也教了一些方法,基本要点是:
1.团队教练要长期跟随企业内某个具体的项目组,参加所有重要的会议。
2.团队教练在会议中的角色,是默默观察,偶尔提醒。比如,全组一起制定守则时,提醒大家是否还有其他角度需要考虑。(课上练习时,连“教练”角色的座位都要退在组员的圈外,感觉有点儿像受气包,偶尔插言提醒,还经常被团队“嫌弃”。)
3.当观察到某些不和谐或需要提醒的情况时,团队教练须再分别单独给组长或组员做一对一的辅导。
实际来看,这种“团队教练”如果是企业内部人员,那么使用这些方法的机会可能还稍大一点儿,但不像教练,更像是人力资源“政委”或助手。即使在课堂上密集练习时,也比较难确认“教练”以这种方式存在的独特而突出的价值。
课下向老师请教,老师也坦承,“团队”在教练这个专业里,仍是个很新的课题。老师的坦率,令人敬佩,大师级教练就应该如此,有一说一,尊重学理。
这个群体游戏(练习),令我印象深刻。两年多以后,我又上过一位“团队教练之父”亲授的课程,老人家年高德劭,造诣深厚,教课特别努力,努力的要点,就是要说明团队教练与个人教练是同宗同源。但认真学习之后,反倒使我更加确认:个人教练与团队教练,确属两个不同的范畴;即使都被冠以“教练”之名,也是完全不同的教练。
因为面对的是人群(也可以称之为团队、团体、群体),所以需要面对完全不同的、复杂的“场”(dynamics)。哪怕非要冠以“教练”之名,也须充分辨析其中内涵外延的不同,而且团队教练需要的是另外的心法以及另一套专业技能。
那团队教练还有可为吗?当然有的!只是换个名字更容易理解:团队引导师(Facilitator)。这是另一个专业。
像莫师父那种“运动队(式)教练”,也是团队引导师,不过是“运动版”的。
下面分别讲讲。
先讲“运动队(式)教练”。顾名思义,这类团队“教练”,特别像集体运动项目的运动队教练,比如篮球、足球、橄榄球。我曾亲身经历过。关于莫师父,我在上一本书里浓墨重彩地专门写了一章。二十年前写书那会儿,我心里的教练榜样就是莫师父。因为莫师父,我才会说“以后也要做教练”。
初遇莫师父时是不情不愿的,那时我正值焦头烂额,却被新上级安排来个“顾问”,我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呀,还得陪着顾问扯闲篇儿!心中好不焦躁,见到他的第一句话也不大礼貌:“你就是那个顾问啊?”
“我不是顾问,我是教练。”他中气十足地答道。
“教练能干啥?”
“我猜你这个队长是想要赢的,教练就是帮你们赢。”戳到了穴位!
他按照教练运动队的方法,把我和团队修炼了两天两夜,然后,我们做到了不可能的成绩。
莫师父高中毕业就成家生子,一边上社区大学,一边做橄榄球运动员,两个膝盖都做过手术,后来连两个髋关节也都换成金属的了。伤病做不成球员了,就改当教练员,执教橄榄球队。等教练也当不动了,他就改行给企业做团队教练(尽管他自己坚持说是“教练”,但雇佣合同上还都是“顾问”)。
我后来发现:他的PPT好多年都没变过。原来他还有读写障碍,PPT都是女儿帮他做的,轻易不改,用了好多年,居然也没啥违和感。不过,想想他的执教逻辑,也可以理解:目标清晰简单,赢;方法,根据团队实际的dynamics(也可理解为“场”),现场按需执教,缺啥练啥。
在他“修理”我们的过程中,常常会给出一些在我们看来乖张、不合理的指令,我忍无可忍时,会带头嘘他,他很无所谓:“弱爆了,大点声嘛,我可是被两万人一起嘘过的。”
他打口哨太帅了,响亮而悠长(在客场比赛时被主场全场上万人嘘是常态,所以吹口哨的功夫必须过硬,不然根本听不见啊)。当我们讨论激烈、听不到他的号令时,他就呼哨一声,立即集体向他看齐。
我后来又请莫师父来过中国两次,帮我梳理战略,修炼不同的团队。私下里我向他请教时,无论对人、对事,他都会非常直接地告诉我他的看法。有时会招得我愤怒,反唇争辩。他不以为忤,淡定如磐。不幸,统统被他言中。其实我看人看事的判断也不算差,但当深陷局中时,就每每被情绪和情感弄得模糊失真了。所以,每个“队长”、每个CEO,都不仅需要个人教练,而且需要团队教练。
现在我才理解,莫师父的教练方式,在专业上属于“引导师”,我始终记得,我曾经临时拼凑的貌合神离的那个团伙,是如何神奇地被他在两天两晚内熔炼成一个具有明确共同目标与价值观的精英团队的。每念及此,仍感血脉偾张、体温上升。遇到合适机会,我也乐意执鞭引导高管团队的工作坊,确实很累,但若幸运,赶上优秀的团队时,真的很过瘾。在团队教练的现场,莫师父总是我的影子教练。
我问过莫师父:“你懂软件和互联网技术吗?”
他回答得很干脆:“不懂!”可他教练了微软和不少互联网公司的团队啊!
他后来又教练啥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客户,我问他:“你连供应链、金融都懂啊?”
“不懂!”他毫无愧色,“但是客户懂啊。”
“我的客户不管是哪个行业的,都有一个共性:想要赢!那就照着运动队的方式去教练,准没错。”他一直实践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居然还无论咋跨界都好使。
还记得莫师父十几年不变的教材PPT中,引用过一位美国大法官的话:“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所处的位置,而是我们前行的方向。”
莫师父的一定之规是:商业团队的方向都是要赢,按着这个方向教练就对了,首先得先修理成一个具有共同方向目标的团队。莫师父心中当然也有一套商业底层的基本逻辑,就像东岳先生讲的那句“越原始,越具有奠基性、稳定性”。商业的底层逻辑,能有助于判断不同的企业团队是处在(或卡在)哪个节点和层面:战略、战术、组织、目标,等等。然后就缺啥练啥。当然,他也会敏锐、准确地识别团队成员:明星、菜鸟、庸才、有才华的刺儿头,还是混混……
我认为,莫师父把企业当作运动队,聚焦、凝聚在“团队、赢”的共同目标上的团队教练法,不但可行,而且高效。我先是以被教练的身份(团队的队长)数次深刻感受了莫师父“运动队教练法”的快、狠、高效;后又以教练身份,用莫师父的方法教练过不同的企业团队,同样地快、狠、高效!两种身份和立场,我都以亲身经历反复验证过。
但是,这种“体育版的Facilitator”也有相当的局限,或说是需要“硬性条件”:必须有渴望赢得冠军的队伍和队长,还需要一个彪悍的教练——不怕被几万人集体嘘的那种。而能操练成冠军团队的教练,绝不只是彪悍,还要有智慧。曾经与伟大的乔丹一起率领芝加哥公牛队创建辉煌王朝的菲尔·杰克逊,就是我心目中团队教练之典范中的典范。
菲尔·杰克逊,20世纪70年代曾效力纽约尼克斯队,并以队员身份获得过两枚总冠军戒指,他在球场上的外号是“捷鹰”,可以脑补一下他两米二的身高,张开超长臂展飞掠球场的“鹰”姿。1989年,他接掌了芝加哥公牛队的教鞭,那时,1984年就选秀加入公牛队的乔丹已近封神,公牛队却一直与冠军无缘。
菲尔·杰克逊上任总教练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球队描绘一个理想,即如今企业界已熟知的“愿景”——给队员们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大”的共同目标。菲尔·杰克逊在自传中写道:“我学到,凝聚一支常胜球队力量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唤起球员的欲望,使其与更大的目标息息相关。”
他此前给二流运动队做助教或教练十几年所形成的教练理念“无私无我的打法”终于有了充分施展的平台。他强调培养球员的明悟之脑、同情之心以及更重要的合作精神。这在以秀技表演为重、以自我为中心的NBA世界,不啻是另类的离经叛道。
“优秀队员的表征不在于他能得多少分,而在于他能让队友的表现提升多少。”这是菲尔·杰克逊信奉的。他将其告诉了乔丹,而乔丹欣然接受了:“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说到了,也做到了,这就是乔丹的伟大之处。如此,理想自教练起,与明星队长达成共识——冠军之路由此开始。
菲尔·杰克逊也深知,理想可以崇高,但不能流于空想。“鱼会游,鸟会飞”,如何统筹团队成员,使其各展所长,这需要大智慧,还要经过无数刻板训练。比如,从小就习惯单打秀技的球员,要练习传球;习惯在篮下等球灌篮的大中锋,要练习跑位,等等。事实上,球队经过了一年半左右才完全适应新的战术,能打出团队的配合来。乔丹手中无球的时候多了起来,而当他空手穿梭游弋全场时,却牵扯了对手更多的精力。他不但可以随时得球,飞起投篮,还可能随时断球,令人更加防不胜防。全队成员真正实现了球队实力远超个人力量总和的目标,冠军也逐步成为整个团队的共同理想。
乔丹与队友们一起,运用球技和“思考力”(think power),为公牛队拿到了六枚NBA总冠军戒指。菲尔·杰克逊也以他独特的教练思想和体系,得到了更广为人知的绰号——禅师。
菲尔·杰克逊身上也曾有过“六十年代嬉皮”的标签,1977年作为球员参加全明星赛时,还在球场上斗殴呢。大约是20世纪70年代末,他受兄长的影响,开始禅修。“禅”与印第安苏族的文化,给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将苏族的教义训词融入球队的训练计划,甚至用北美印第安人的图腾装饰球员休息室。他也将“明悟之脑、同情之心”以及团队合作的“战士之道”等修习方法与精神,传递给了他冠军队的每一个成员。[1]
禅师还喜欢引用另一位NBA前辈老教头的经验:“教练最重要的工作是在更衣室和练习场,而不是在比赛场。”这也恰恰点出了商业教练的工作方式和状态。他还说:“真诚的关心和不妄加评断的倾听特别重要。不但要听他们说什么,更要听他们的身体语言和言谈间的沉默……”他的自传简直就是教练的教科书,尤其是一对多的团队教练的教科书,令人处处拍案,心领神会。
我痴迷乔丹,更敬菲尔·杰克逊,简直可以一直写下去!刹住之前,还得加两句:当1993年的赛季开始时,公牛队曾一蹶不振,五场比赛输了四场,这时,杰克逊将球员们聚在酒店房间,问了那个神奇的问题:“你们打篮球是为了什么?……钱只是外在的报酬,你们应该为了内在的报酬,为了球队和喜爱篮球才打球……”然后呢,他们获得了总冠军的三连冠。
然而,企业团队与体育运动队毕竟还是有区别的,百业千行,各有不同的玩法和规则,团队的动态更复杂得多。这就要说说另一种专业Facilitator,是更成体系、更普适、更专业、也更温柔版的:团队引导师。
引导师,也是一个成熟的、国际化的专业,具有与教练、会计、律师等行业类似的国际专业组织,对引导师的技能要求挺高的,但好在教程、教师、认证以及各行业的应用案例,都已成体系。
我只上过一个引导师课程,是Open Quest公司的出品。我并不打算做引导师,只是想了解一下而已,谁知就幸运地遇到了很优秀的老师团队,功底深厚,人品高尚,极其认真负责,课程还很有意思。我居然就全勤参加了整三个模块的课程,并且很享受。我认为,这个课程,有模型、有工具,很实用,值得企业引进、学习并内化。
几位专业引导师都来自中国台湾,他们的教授方法相当体系化:引导一群人(学员)从临时拼凑分组的团伙一步步走向团队,引导团队找到共同目标、聚焦、凝结,乃至共舞。比起一对一的教练,团队引导更具复杂与不确定性。尽管我不会专门去做团队引导(那又是一门需要深度投入才可能精专的手艺),但是在引领战略工作坊之类的过程中,有很多可以用得上、很好用的流程和技术。从这几位引导师的个人风范与素养修为以及他们教授的系统方法论,我能清晰地看到与教练的相通之处,大道相通。
老师们很在乎课程的效果,很在乎每一位学员的状态和收获,为此坚持小班授课,设计精致,处处匠心,学员能从跌宕转折中体会到很多美感。在课程结束前,大家团团坐成圆圈,分享课程感受,老师竟现场教了俳句的规则,诸如,俳句基本规定是三行,音节数量规定为五、七、五,多以自然、植物等为题。又让每人作一首,限时十五分钟交卷。
我三分钟写出自己的“初俳”,虽自知不咋的,但基本符合“课程感受”的命题。
看见每个人
听见每一个声音
用心轻捧起
阴晴雨雪风
乱草开出智慧花
欣然归去饮
我早些年读《源氏物语》,书中充斥着这种句式,我觉得很奇怪,不知所云。去年我又读了丰子恺先生译的版本,其中的俳句大都译成了中国式五言、七言绝句,韵律语义皆美,但不是俳句了。
我认为,这样的团队引导课,更适合于企业内部的应用,也是企业中级以上HRBP(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或称“政委”)应该具备的能力,能帮助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有机会真正理解并参与“业务”,否则,很难真正成为“业务伙伴”,“政委”啥的帽子下也只能空着一大半,鞋子大了还能塞上块棉花,帽子大而不符可是会立即暴露的。政委,须得懂打仗、上过阵的,才可能称职。如果我仍在企业里帮忙,一定会要求HR团队去学这个课,回来还得真刀真枪地演练。比如,给企业的管理团队实际操练引导过战略、策略、BP/业务规划工作坊之类的,才能上岗“HRBP”。
我甚至认为,专业的团队引导师,比号称出自“教练体系”的“团队教练”更适合大部分企业之间的团队协同、跨部门项目等,因为,团队引导就是为适合团队的dynamics而生的;而教练,生来就是针对激发个人的潜力潜能的。基因不同,各有所长,可部分地互为补充,但各有其不可替代之优长,不可混为一谈。对于两类“教练”,教练们都是需要认真地分别学好两门功课的。
我后来又上过“团队教练”的课,我认真学习了,课后又拜读了老师的专著。老师经验深厚,讲授也极其认真。但我觉得,仍脱不出以上两种类型的框架,只不过这个课程里,加入(或者说力图加入)更多一对一教练的辅导技术,但无论如何,一对一与一对多,是完全不同的场域,无法无缝移植。
试用比喻来说明:教练是一个人的伴舞,注重深入内心的陪伴;运动队(式)教练更需要明星队长与彪悍教练的配合,重在团体协调与明星的极致发挥;而专业的团队引导师,则更普适各类企业团队,像乐队指挥。
在认真学习与思考以及各种实践之后,我才得出以上关于团队“教练”的看法,尽管慎重有加,但也只能代表个人当下的认知,而已。
可惜,以上两种“团队教练”[运动队(式)教练与团队引导师],在国内企业中的认知与应用都还比较少见。现在中国企业已比较习惯使用国际水平的专业咨询公司了,也已经有了不少本国的高水平的专业咨询公司,在审计、财务及人力资源等专业领域,很多咨询公司具有很高的专业价值。
常会见到的“管理咨询顾问”的套路是:先深刻领会老板的意思,然后坚定地向着老板想要的方向“引导”团队,最后一定保证产出老板满意的“输出”。至于是顾问,或是自称的“教练”,抑或是大企业做过前高管的“资深专家”,都区别不大,效果,也不会太持久。这些话涉嫌武断,也有失“教练”范儿,但言之有据,观察有据,所以,就说了。老板们不妨自己品一品。
教练说
教练是一个人的伴舞,注重深入内心的陪伴;运动队(式)教练更需要明星队长与彪悍教练的配合,重在团队协调与明星的极致发挥;而专业的团队引导师,则更普适各类企业团队,像乐队指挥。以上“教练”各有其妙用,各须不同的修炼,不能混为一谈。
[1] 他带领球员修习的主要方法是Mindfullness,流行中文译法为“正念”,我坚持“专念”才是更“信、达”的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