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流程、能力与榜样2
第4条,教练状态。
我初学时,这个最难!
比如:“要专注、灵活、与当下共舞。”就这个“当下”,实在太难了,我管不了脑子里的念头如有几百匹马奔来驰往啊,对方每说一句话,就会自动触发一堆念头——这至少能算“共舞”吧。可咋知道哪个念头算是“当下”,哪个又是主观“判断”啊?
再比如:“要利用直觉,相信自己内心的感知——‘跟着感觉走’。”可我那时“当下”的直觉就是太想直接告诉他:“你的问题就是×××,我告诉你该怎么做。”可这又是禁忌,认证考试时只要出现一次,肯定就挂掉了。
我开始时只有用笨办法:做教练对话时,带着小抄卡片,把禁忌用红笔逐条列出。这在初学时,肯定是有些帮助的。但说到“状态”,就绝不能只说具体的应做与禁忌啦,要不断地找感觉,要悟。这挺反人性的,人天生就有“我”的意识,遇事遇人几毫秒内就已经有预判了:喜欢还是不喜欢?有利还是危险?这是来自进化了千万年的原始兽性反应,代代传递,要改可太难了。我想起《三体》里那位男主说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难道为了做个好教练,两者都要失去不成?我以此疑问请教过数位大师级教练,都不得要领,大师都极谙共情与鼓励之道:
“真的很难,对吗?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的。”
熟,能生巧,能生出手感,大概就是被叫作“Know How”的那种东西。不仅要多实践,还要每次复盘,渐渐就能找到感觉了。“找感觉”要从对方身上找:他的反应、表情,还有那些神奇的顿悟时刻。
但当我讲课时,又不能止于自己的“感觉”,必须要能讲明白。在企业里给管理者们讲课,只给你一天甚至半天时间,我可是上过五个半体系百八十天的课程,再加上八九年两千八百多人次的真实辅导,才不断悟出些感觉的,但不容易讲明白啊!好吧,我不能只是呕心沥血地讲,也没那么多时间可以讲,大师们为了讲明白这点儿“状态”,也都要理出三四个模块、花上十好几天呢!
我只好自己苦苦琢磨,后来就琢磨出个“教练三态”,在课上设计各种练习,让学员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找到一些体感。
有一次,在学习GROW模型时,我临时起意,决定在分组练习之前,改动了一个课堂演练选题的环节。
通常,课堂演练,是由教练(我)与一位客户(自愿举手的同学)配合,先做演练,大家观摩。主要学习点,是“姿态”:关注教练的姿态要点。比如,始终保持目光接触、微微前倾,最好不做记录(有的老师要求教练记笔记,另有老师则是要求不能记笔记,我坚持认为最好能不做记录,因为只要教练一低头写,就会中断目光接触,教练与客户之间的自然流动也会受到一些阻滞,客户会下意识地关注教练在记啥,甚至会下意识地修饰自己的话语),如果实在需要做记录(无论多么专注还是记不住要点),那么要先征得客户许可,并且尽量只记要点,尽可能与客户保持目光接触,而不是盯着纸笔。还有坐姿,不要跷二郎腿之类的。示范之后,再分大组练习,围成大圈,接龙轮流到圈中间练习,轮流被围观,一轮过后大家点评,再继续来。练习过程很欢乐,几轮下来,那种姿态的不自在就基本消除得差不多了。
“姿态”练习之后,我会接着做GROW模型的示范,观摩的效果都很好,大家啧啧赞叹,但时不时会有学员加上一句:“教练能做到,咱可做不到。”话里明示暗示:“陪练的同学可能是托儿。”
好吧,今儿咱就改个玩法,只略改三步:
1.匿名选举话题与陪练“客户”——各桌每人写个真实的“教练话题”,桌上讨论,选出一个大家公认最有价值、最有挑战、最真实的;每桌话题匿名贴到公告板上;所有人对这几个匿名话题投票,票数最多的话题当选——当选问题的提出者就是陪练的客户。
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帮助大家练习如何提出好问题。
2.同学接龙做教练——每个步骤流程都已讲解过,每人手里都有同样的GROW流程与例句卡片,按照流程,轮流上去做教练,卡住了、走不下去了或是偏离了流程和例句提示,就下来,换下一个“教练”继续。“教练”或“客户”都可举黄牌要求更换“教练”,但每次都要说明为什么进行不下去了,以便同学们一起学习。
3.“客户”忍无可忍时,就换我亲自上。无论是否能“救场”,都要在走完当时的环节后,大家讨论,课堂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
我临时改玩法的动机是:
1.能让更多的同学直接参与。
2.更好玩、更活跃。
3.选出来的问题,大家更有实际感受(也免得被怀疑本教练需要“托儿”来做陪练)。
三个目的都达到了。每次客户举起黄牌要求暂停,都需要先讲一下,为什么这个“教练”让他感觉受不了了。这种“练习+观摩+及时反馈”,大家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旁观时都看得清楚,就都觉得自己上去肯定行,一个“教练”被黄牌“罚”下场,场下举手踊跃,参与度很高,不知不觉中,好几十位同学都全体站起来围观了。只是“客户”已快要被折磨疯了。
练习到第三个步骤“Options”,也就是当目标澄清了,现实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主要障碍也清晰了,就要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激发出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连续换了三个“教练”,把例句翻来覆去地问了几遍,“客户”叫停,说道:“这是困扰我很久的真实问题,我也苦思了很久,因为找不到好的方法和思路,今天才提出来,谁想到竟然入选了!我不是不配合,是真想不出来呀。”他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用疲惫空虚的目光向我求救。好的,我来。
眼下,这火候已经完全夹生了,我接手也未必有啥好效果。没关系,即使是煳透了,也是全班同学难得的另类学习机会。
为了课程的学习目的,我仍然严格沿用与同学们手中一模一样的例句和流程(可怜的“客户”,得再听一遍),但居然,很快就走通了!我与“客户”起舞的节奏逐渐加快,进入了头脑“风暴”的节奏,电闪雷鸣、火花四溅,我提醒他,把想到的各种可能性都记下来,十分钟左右,居然记了大半张纸。本步骤结束,他伸手和我击掌,眼中闪烁起勃勃生机。
讨论十分热烈,大家抢着发言,观摩者、“教练者”,从不同的角度把前面关于“姿态”的学习点都串联起来了。轮到“客户”发言,他说:“其实吧,我都没太注意什么‘姿态’,我感受到的,是气场和状态不同。前几位教练给我的感觉是,坚定地要引导我,甚至有的会有逼供的感觉。”
大家哄笑,心有戚戚的那三位轮流被客户举黄牌请下台的“教练”笑得最欢。
“而Juliet老师往这儿一坐,状态就不一样,我就是感觉,她……是真关切我的,是真想陪着我找到答案的……”
真好,这就是“状态”!我是怎么做到的来着,赶紧回想:当时毫无如果不能成功“救场”会丢作为老师的面子之类的杂念,一坐在教练位置上,我就完全专注在眼前这位“客户”身上了,我相信,他真心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更相信,他完全有能力找到。心态对了,状态就有了。
于是,我的“教练三态”之间的阶梯关系就逐渐清晰起来。
我也终于基本能做到深度聆听了,最高纪录是听伙伴独白将近一小时,我全程不说话、不打断,但我的专注,包括始终同频的表情(只要专注于对方,做到音调、语速、表情等的同频,一点儿都不难),都使伙伴能充分感知到我的同在与共情,这既是聆听的功夫,也是内心的状态,各种能力都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有的客户特别健谈,能一直说下去,当我听到车轱辘话时,差不多就可以有礼貌地打断、要求发问了。但往往当我充分“听到了”之后,还是会说得太多,甚至变成小段的“独舞”……尽管我多数时间都能确认,伙伴的确得到了帮助和激发,但“共舞”才是最美好的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伙伴自身既有的不可思议的潜能。这一点,因我的性格与后天职场经历而变得特别难,也是我需要持续努力修炼的。
第三部分“有效沟通”,包括第5条(积极倾听)、第6条(有力发问)和第7条(直接沟通)。
积极倾听和有力发问,是天生的一对儿。同样的一个问题,问的时机不同,产生的效果会完全不同。举个例子:“你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貌似温暾平淡,但用对了地方,就有可能极大地激发能量。
当初我在IBM接受教练辅导时,前两次放开了吐槽,表达各种不高兴。其实教练也问过几次这个问题,我基本都回答“我想要的反正也不可能实现”,就继续沉浸在吐槽之中。直到第三次,教练温和而坚定地再次要求提问,就是那份“坚定”让我一愣,终于开始认真地思考。于是,这个问题激发了巨大的能量,我的职业生涯由此改变,不只是打算去上学或是换另外一家公司这么简单,而是在于:开始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
同理,当我听到客户的吐槽是裹挟在浓重的情绪中,甚至显现“受害者心态”时,我也会提出这个问题,也往往会看到客户“一愣”,以及随后的缓慢而深沉的思考。
同样一个问题,如果问的不是时候,就会苍白无力,甚至会把客户弄糊涂。比如,客户在寻找语句试图描述清楚思路时,教练应该做的是安静的陪伴、等待,如果这时就问:“你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可能太泛了,对他理清思路未必有帮助。再比如,在探寻解决方案的阶段插进这么个问题,可能会打乱客户头脑风暴的节奏(这两个例子未必有代表性,但都是我实际经历过的教训)。
我理解的发问之“有力”,应该是能够帮助客户从被卡住的思绪回旋中或是习惯的思维模式中脱离开,转入另一个维度,更深入地思考。而前提是,教练必须首先要“听到”,客户现在在哪里、在哪一个维度,才能正确地“直觉”,首先要“听到”客户需要向哪里更深入地思考,才有可能提出有力的问题。聆听在前、聆听到位,是有力发问的基础。
我初学教练时,觉得那些“教练式好问题”都很一般,甚至挺“水”的,比如:
“你理想的状态是什么?”
“这个目标对你意味着什么?”
有的还挺别扭,比如:
“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会给你带来什么?”
“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你周围的人会说些什么?”
“周围的人”指的是谁啊?简直逻辑不通,我忍不住心里一通腹诽。
后来实践多了,我才感受到,这些问题只要用对了地方——教练负责引导流程,要相信并尊重模型和流程的力量,只要用对了时机——客户引导内容,但教练必须能够聆听清楚,能抓得准时机——都是很有力量的。
还有几个“万能问题”,比如,当客户独白时间很长,要点飘忽,拿不准时,教练往往可以问:“当你听到你说的这些时,你有什么感觉?”平凡的问题用对了时机,效果挺神奇的。
写到这儿,必须插入一个笑话。有几位老师爱在课上讲笑话,擅长逗哏、捧哏的都有。这一则,我喜欢。
有位教练在约好的时间给一位客户电话辅导,因为教练刚刚经历越洋长途飞行,聆听之间,不禁犯困,竟然睡着了。当听到话筒里对方说“……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时,教练才猛然惊醒,手表上的时间显示他已睡了好一阵儿,不知对方问了啥。教练并不直接回答(也无法回答),而是说道:“嗯,当你听自己说了这些时,你此刻的感觉如何?”
对方在短暂的沉默后,接着说:“这真是个好问题。我觉得……”进而又继续独白。
直至时间到,客户感激地说:“这是我经历过的最有启发的教练约谈!”
我倾向于相信这个笑话的真实性,因为它有道理:仅仅是可信赖的陪伴,就能有质量地激发伙伴的深入思考。教练,真的不必说话太多。单就这一点,也够我一直修炼的啦。
“教练式好问题”的共性:开放式、引发思考、建设性、向前看、积极。
还要警惕类似这种句式:“你有没有想到过……?”
这种句式是以提问之名,行诱导之实,若语气再强一点儿,就会有质问之感。教练在共情深处,会想客户之所想,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带着自己的建议介入,也可以理解。但这很可能会影响客户刚刚放飞的主动深入的思考,使客户不知不觉中跟着教练的思路走了,这倒不是说教练的思路就一定会将客户带偏,而是说教练需要警惕:你能深度参与“帮”他思考的只是这一会儿,等辅导结束后,客户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世界,因此,最好还是由他自己主导思考。教练要牢记,自己只是伴舞。
善用重音和停顿,也有助于使问题更加清晰、有力,兼能省去很多解释的废话。
有一次奇普大师讲课时,翻译太疲劳了,我临时替补,帮助翻译了一会儿,正赶上奇普讲到语气、重音、停顿等对于问题的力量和语义的影响,他在白板上写下一句英文:
"What do you want?"
“你想要啥?”我这个替补口译立即秒变笔译,随即写下四个汉字,正好对仗工整。
然后,奇普把重音分别放在不同的某个单词上,我跟着把中文念出来,以同样的顺序,每次把重音放在加着重号的那个字上,最终念出来四个完全不同的句子。你也可以试试读读看:
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强调、不同的语义,适用的情况也完全不同。话不用多,善用重音、停顿,则可生出各种灵动变化;拉长和加重某个字,会使得问句平添张力。语言真奇妙!这个印象太深了,我此后就一直活学活用了。
(适用举例:不想要的很多,但你想要的是啥?如二十多年前我被教练的例子。)
(适用举例:迷茫,纠结;失去目标感。)
(适用举例:顾忌很多其他人和事,没了自我。如前文,我教练渊峙的例子。)
(适用举例:有一大堆想要的,那最想要、最重要的是啥?)
以上的举例,只是举例而已,适用场景是很多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先“听到”客户是在哪里。
关于“直接沟通”,我的体会主要有两点:
1.表达精准、清晰、直接。
说起来简单,我起初就很难做到,总是担心太直接了,客户会不会感觉不舒服,以及是否符合教练的专业风范,结果往往导致表达中出现过多修饰、铺垫、转圜、柔化,倒是常让客户听不明白。其实很无必要。客户都是成年人,都能收到诚意、分辨语义。因此初学者从练基本功时就需要注意,一旦养成了啰里啰唆的习惯,还不大容易改呢。
2.给客户诚实、直接的反馈。
在一对一的教练关系里,教练应该尽可能地给客户他自己看不到的另一视角。教练的观察和反馈对客户是很有价值的。
比如,当客户问我“教练,您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或者对我说“我很想听听您对我的印象”时,我会尽量客观、具体地告诉他:“从我们谈话的有限时间里,我能观察到的几点是:你看重责任;你强调逻辑。但我似乎也观察到,你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求比较严苛,也许还比较急躁……”
我不会一味地赞扬。适度的赞扬可以帮助客户认识自己,也可以起到一些润滑作用,但若过度赞扬,比如习惯性地把“太好了”“太棒了”之类的口头语挂在嘴上,就会显得空洞,甚至会有损真诚感。(在学习教练时,三人练习小组有很多轮练习,我在扮演被教练者以及观察者时,对这一点有很深的体会,也分享在此)
不必担心对话中出现停顿,也不要忙着用话去“填空”,那往往是客户深度思考的时刻。基于信任基础上的张力,有益无害,可帮助提升教练辅导对客户的价值。
接下来,到了第四部分,关于促进学习及产生成果,包括第8条(创造觉察)、第9条(设计行动计划)、第10条(计划和目标设定)、第11条(管理进展及落实责任)。
这部分在前面“GROW”中已有详叙,不赘述。
选择了教练作为事业,就是选择了永远追求“更优”的道路,只能接近,却永不能达到“最优”。因为时代在进步,优秀的客户们时时都在进步,时时都在提出更多的挑战,教练行也须更快地进步。而这明知“永不能达到”的追求,也正是这个事业的无穷魅力之所在。
我深深体会到,十一项专业能力之间是彼此相通相联的,是互为基础或互为条件的,无论是区分还是归类,都只是便于理解,便于设计、教学与练习而已。
教练行业发展了半个世纪,其支撑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教练行业也一直在与时俱进。实施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十一项教练专业技能,在修订后仍有四大类,但已被简化为八项。改动的部分,从字面理解,应是更加着重于“践行”与教练的“临在状态”。但我相信,教练的信念、哲学,与基于人性深处的根基,是牢固不动的。
关于“教练的好问题”,前面各章节中已多次提到,很多貌似很一般的问题,如果问对了地方,就会很有力量。但如何能“问对地方、问对时候”,就又必然牵扯出聆听“3F”、教练三态(姿态、状态、心态)等一大堆基础能力了。
再粗略看看教练问题的一些值得留意的特征:
1.开放式:句中大约会有“如何”“怎样”“什么”“为什么”之类的词。给交谈的对方留出充分的思考与表述的余地,即所谓“开放式”。
举例:
1)封闭式:“您刚才说了×××,对吗?”
回答基本可以用“对”或“不”,不太会引发更多信息。
2)可能封闭式:“关于这个问题,您的看法是×××,对吗?”
回答可能是一个字“对”。如果碰上善谈的客户,也可能会补充一些信息。
3)开放式:“听到您自己的这一段谈话,您现在有什么感觉?”“这个目标如果实现,会给您带来什么?”
这类问题,不仅是开放式的,也很可能是发人深省的。
此外,关于“为什么”这个句式,虽然也是“开放式”的,但在不少教练课上,老师都会提醒慎用。因为有时“为什么”的问句,可能会给对方带来追问甚至挑战的感觉,引发对方防卫性的辩解模式。我的体会是:当教练与教练伙伴双方之间有了深层信任时,偶尔用,用得合适,也无碍。
2.发人深省的:也就是引人思考的,而不是简单地收集对方已经知道而你还不知道的信息。
再粗略总结一下“教练好问题”的几个特征:
■开放式:好奇、不诱导。
■发人深省的。
■能引发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有用”很重要。八卦的信息很多,有用的可就有限啦。“有用”是基于对帮助教练伙伴而言,而不是帮助教练了解尽可能多的细节。只要客户能深思,进而找到目标和解决方案,教练即使不了解细节,也没关系呀。关于这点,我在后文“私董会”中会讲到一个好用的工具:“乔哈里窗”。
四、榜样
教练,是基于人性的学问。与万物灵长之人类论道,一人一世界,无边界,无止境。即使陪伴客户收获了不少“顿悟”,也不等于教练自己就顿悟了“顿悟之道”。无法自满,只能谦虚,也只有谦虚了,才能清晰看到榜样。学习之道,必须“学而时习之”才能进步。我自己在且思且悟且习之的路上,常常会突然领悟到某个老师曾讲到的道理,不断默默积累着一个个顿悟时刻。
我从每个老师身上都能学到很多,但也并非所有具MCC(大师级教练,ICF专业认证的最高级教练)头衔的教练都是我心目中的大师,太过哗众取宠的、太过自吹自擂的或太煽情的辅导风格,都与我犯冲,我会默默躲开,甚至引以为戒。
教练,要帮助教练伙伴找到内心渴望的美好目标,要激发调动伙伴自身的能力和潜力,而不能自己动辄陷入深深的同情,与对方一起沉浸在过去与现在的障碍和阴霾之中。教练,也不应该只一味鼓励迎合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教练伙伴需要的是清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和行动,只有幻景可能会踏空,甚至摔得很惨。孔子评价弟子子夏与子张:“也过”,“也不及”,亦是我辈教练应持之为诫的。
还有些大师强调“灵性”,在课堂上我会跟随着体会一番,但不会实际应用,因为我没有被说服。我基本是个无神论者,但不是怀疑论者,世界上太多的不能解释的神奇或“灵异”的现象,因为人类太渺小还不能理解。但我不接受动辄归功或归咎于神,那与老奶奶们讲的大仙儿鬼故事就没多大区别了。至于将类似“玛雅人留下的十三颗水晶颅骨包含着宇宙的密码”之类的话题也带到教练课堂的大师,我就更加敬而远之了。
学习教练的过程中,我至少听过十几位大师级教练的讲授,都有受益。在此只提几位对我个人而言印象深刻、影响深刻的大师榜样。
玛丽莲老师是“埃里克森教练的艺术与科学”课程体系的创始人,她的课程引入中国已经十来年了,一直由她亲自讲授。年过七十的人了,仍喜爱远足登山,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只有两个字形容她最合适:慧、美。玛丽莲是传奇的心理学大师埃里克森的关门弟子,她本人就是位内外兼修的真大师。玛丽莲老师极擅隐喻,在她的课上,每天结尾时她都会讲个故事,很多都是取材于她的亲身经历,声情并茂。她的身体仍柔韧而富有表现力,只用一把椅子做道具,就能将登山下坡的种种情状描摹得如情景再现,令人回味起来隽永无穷。在云南上玛丽莲老师的课时,因高原反应,我每天下午都头痛剧烈,但必会坚持到下课,就是为了等到我最期待的那一刻:玛丽莲老师讲隐喻故事。
其实,玛丽莲老师课程的很多精深之处,我并没能完全体会到,比如,她用简单的几条线,就代表了不同情绪的能量场。我眼睁睁看着同学们恣意舞蹈陶醉其中,却无法辨认自己感受到的丝丝异样究竟是什么,但我隐约觉得,玛丽莲是在有意淡化她的一些师门绝学(比如催眠),应该是出于方便普及推广教练的考虑。我也因此更加尊敬她。我最尊敬她的,是她活出了那么美好的状态,透明如水晶,温润如玉,却又能无所不在地洞悉人心。她不仅是我在修习教练路上的榜样,也是我生活与生命的榜样。玛丽莲老师出版了几本中文著作,都值得一读。我受玛丽莲老师之邀为其中一本写了推荐序,一直深以为荣幸。
凯瑟琳,英国人,英伦范儿。心理学家的专业背景,教练企业高管的经验逾二十年,她不“属于”ICF体系,而是出身于英国自己的教练流派,也许说自成体系更为恰当。说起来教练的第一个GROW模型以及在商业企业的最早成体系的应用就是始于英国,后传至欧洲他国,再至美国。
凯瑟琳瘦削,极简短发,全身上下只简单两三个经典颜色,淡雅素净。讲授课程时,她始终安静地面对学员站着,无须任何虚词废话铺垫,没有任何夸张表情动作,自带强大而安宁的气场。清晰讲解原创的模式和理论,简洁利索,然后就进入一个接一个的示范演练。同学们现场举手,完全没有事先铺排交代,这真是相当特殊——一般在课堂上,老师若做示范辅导,都会预先与配合的同学沟通一下,倒不是找“托儿”,而是老师起码要保证辅导的题目与课堂计划内容相吻合。
看她以不变(教练状态:以客户为中心)应万变,现场案例五花八门,小到家庭关系,大到公司前途,全是真实的实战干货。凯瑟琳优雅从容地与客户“共舞”,而始终保持着亲和、可信与刚刚好的专业距离,令我心折,这就是我想要努力达到的教练状态。
每个案例示范之后,都有充分的问答时间。有同学问:“刚看到……您给客户建议了?”
对呀对呀,从我的第一堂教练课就被教导:“教练,不能给建议!”
凯瑟琳简洁答道:“是的。我有时会给的。给与不给,唯一的根据是:客户的最大利益。”
解我之大惑!术与道之泾渭,一语通之。
但若想要一以贯之,却谈何容易!首先,你得有能够察觉何为“客户最大利益”的能力;其次,你得能给出真正有价值的“建议”(前面讲述“靶心”的一章,就描述了“我以为我知道,于是给建议”的反面案例)。
玛莎,美国人,美丽、娇小而独立。我觉得她可能就是传说中女性主义的优秀代表,男士想帮她接一把沉重的提袋甚或是旅行箱,她都坚决谢绝,自己噔噔噔一口气提上楼。玛莎曾有过美国大企业高管的经历,听她偶然讲起曾经的辉煌、曾经的迷茫,都令我感到十分亲切。玛莎讲的情商课,不煽情,自然带着曾经高管的几分硬朗,但既有科学理论,又有感性体验。这些我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声声入耳入心,可以放心学习、应用。
大卫,是与教练伙伴“共舞”的优秀典范,后来知道,他是学即兴表演出身的。但他的课程没有一丝表演的痕迹,运用到教练过程中真是天衣无缝,教练随教练伙伴辗转曲折,一派自然、真诚,赏心悦目。我曾听到他在教练大会上演讲,那是我第一次领略到英文诗歌朗诵的音韵如此美好、深邃。
丽莎也是我很喜欢的教练,她是英国人,但不算典型。她热情似火,极放得开,大冬天的,她讲嗨了就会脱掉长靴,光着脚丫子走来走去,她和大卫可以随时演出即兴二人转,特别好玩逗趣。虽然不是我的风格,但我很喜欢,大家都喜欢。美是共通的,哪怕是另类彪悍的美。她的课让人觉得反人性的教练课程也轻松有趣,十分美好。
还有奇普,前面已多次提到,敬意已溢出。无论他是身着中式长衫如中国千年古儒,还是双目炯炯如军事教官,他都牢牢站在教练的立场。奇普是位大师级教练,对企业家与高管的辅导经验超过一万人次。他讲课很好听,虽然有点儿“军官作风”,其实就是容不得学员有任何注意力不集中,学员偶有私语几句,哪怕是在讨论课堂心得也不行,他会一言不发地盯住窃窃私语处,白色的眼球衬着黑色的皮肤,特别鲜明,立即引领全班的几十双眼睛都跟过去,直至私语者被盯醒、闭嘴。在奇普的课上,他还经常令大家围成一圈站着听他讲,想走个神儿打个瞌睡,完全不可能。单就掌控课堂这一点,我算是学到了一点点形似。
在大多数大师级教练身上,都具有那种大师级的“状态”,最令我叹服,心向往之。那种状态,不易描摹,大约就是:无我、专注地深度聆听,是用眼耳鼻舌身意五蕴六感一起聆听,听出教练伙伴那些未说出的、心底里的重要信息;与教练伙伴共情、共舞——“共舞”这个词,挺传神的,“共”是在一起,“舞”是自然、自由,而有法度、默契、节奏,还有舞之美感!
“正宗”教练体系之外,我心中还有几位当之无愧的大师榜样。
比如,前文“情绪的真相”中已较详叙述过的汤姆·斯通,他不是符合ICF标准的教练,但他是ICF创始会长生前唯一用过的私人教练,他的理念,是要从根源上解决人类的情绪问题。关注人的情绪,已经成为贯穿我教练实践的深刻意识。他的智慧与慈悲把我从抑郁与情绪中解救出来,他是我此生的榜样,我会尽可能地努力帮助更多的人。
我相信人自身理性与感性的力量,相信人生而有直觉(从汤姆·斯通身上学到的),我现在也经常做短暂的正念(Mindfulness,我坚持认为译为“专念”才更接近信、达、雅)练习,最短时只需几秒,单纯地关注自己的几次呼吸,就能排除杂念,使思维清爽、回到专注状态,很有效。很像是在室内憋久了,跑到室外深深地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即刻恢复到如自然般清新。有时讲课中间疲惫了,发现神思不够集中,就悄悄练一下,竟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而无人察觉。我觉得,这可能也属于去找回并接续上人类本来就具备的直觉,貌似神奇,其实只是回归自然本源。
再如,我将在后面一章详述的奈德·赫曼博士。相比较那些水晶颅骨之类的,我更相信奈德·赫曼的全脑思维优势,那是有硬核科学实证为基础的,而且他的方法与体系,无论是用于认识自己还是用于优化团队,都非常实用、好用!
当然,还有我的莫师父,我从二十二年前在《逆风飞飏》一书开始就已在写他了,时至今日,仍能从他那里“发现”宝藏和秘籍。
还有,在研读各种经典著作时,对教练业内圈外的大师们的智慧,心领神会到的那些点点滴滴……
教练的研习与修炼,是我余生的事业。修习的路上,矗立着大师们的榜样。我将继续谦卑学习,终身不辍。